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春秋出土與傳世文獻虛詞“及”的研究

2013-11-16 06:06馮亞麗
關(guān)鍵詞:虛詞連詞介詞

馮亞麗

(1.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廣東廣州510006;2.廣東藥學院學院辦公室廣東廣州510006)

本文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探索春秋語料中虛詞“及”的使用頻率、語義功能和語法功能等問題。

要對春秋時期虛詞“及”進行研究,首先要把握好的就是語料的問題。在語料的選取上,本文主要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語料時代的確定性。本文在選取語料時,盡可能選取學術(shù)界對其所屬年代沒有或者較少爭議的、典型的文獻,對于部分學術(shù)界對其所屬年代爭議比較大的文獻,未列入本文研究的范圍。比如說,《儀禮》中除《土喪禮》、《既夕》、《士虞禮》、《喪服》等四篇之外的各篇,沈文倬先生認為,是在公元前五世紀中期到公元前四世紀中期的一百多年撰作的。有的學者則認為,《儀禮》的成書年代當在戰(zhàn)國末期??梢哉f,學術(shù)界對于《儀禮》的成書年代尚未取得一致意見。關(guān)于《考工記》的成書年代,長期以來學術(shù)界也有不同看法。目前多數(shù)學者認為,該書主體內(nèi)容編纂于春秋末至戰(zhàn)國初,部分內(nèi)容補于戰(zhàn)國中晚期。漢語史研究也很少將其作為研究語料,所以本文也未將這類文獻納入研究范圍。二是從虛詞研究的角度來看,某一個時代的一定數(shù)量的語料,就能反映這個時代虛詞使用情況的面貌。為此,本文在語料的選取方面,是比較慎重的,主要使用了張玉金先生在《春秋出土與傳世文獻第三人稱代詞研究》①張玉金.《春秋出土與傳世文獻第三人稱代詞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十四輯。中所用的語料,即:《詩經(jīng)》、《尚書》、《春秋》和春秋金文。除此之外,本文還選取了《溫縣盟書》、《侯馬盟書》和石鼓文作為語料。具體來說,《詩經(jīng)》中選取了《國風》、《商頌》、《魯頌》(對于《詩經(jīng)》一書,專家們通常認為《頌》和《大雅》的小部分屬西周早期,《大雅》的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屬西周晚期,《國風》大致屬東周)?!渡袝分羞x取了《文侯之命》和《秦誓》(學術(shù)界普遍認為,《文侯之命》、《秦誓》屬于春秋時期,而《費誓》,有人認為屬于東周,有人認為屬于西周。為此,本文僅選取了《文侯之命》《秦誓》作為語料)。春秋金文主要依據(jù)《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錄》、《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中收錄的春秋金文;《溫縣盟書》主要依據(jù)《新出簡帛研究》②艾蘭,邢文編,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中收錄的有關(guān)拓片?!逗铖R盟書》主要依據(jù)張頷先生主編的《侯馬盟書》③張頷,陶正剛,張守中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張玉金先生在其《出土戰(zhàn)國文獻虛詞研究》一書中已對于《侯馬盟書》、《溫縣盟書》的成書年代有闡述,他同意多數(shù)學者的意見,認為兩部文獻均為春秋晚期的文獻。石鼓文的引文主要依據(jù)《石鼓文整理研究》④徐寶貴著,中華書局,2008年1月。的釋文。對于石鼓文的年代問題,學術(shù)界普遍認為屬于東周時期,徐寶貴先生又從石鼓文文字形體的特點、與《詩經(jīng)》的語言關(guān)系和內(nèi)容以及反應(yīng)的史實等方面考察了石鼓文的年代應(yīng)屬春秋時期。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侯馬盟書》資料整理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殘片雖含有虛詞“及”,但是已經(jīng)無法判定虛詞“及”出現(xiàn)的位置,對于這類“及”(共出現(xiàn)48次),筆者未將其列入統(tǒng)計的范圍;另有一些殘片,殘缺的內(nèi)容可以根據(jù)上下文來判定,并可以確定虛詞“及”出現(xiàn)的位置,對于這類“及”,本文將其列入統(tǒng)計范圍。

與本文相關(guān)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幾類:

(一)專書研究的成果。凡是對上文所述《詩經(jīng)》《尚書》《春秋》、春秋金文、溫縣盟書、侯馬盟書、石鼓文等文獻中的“及”進行研究的,都屬于相關(guān)的研究成果。這類成果主要有:研究《春秋》中“及”的張文彩(2007)等;研究《詩經(jīng)》中“及”的覃覓(2009)等;研究兩周金文“及”的有崔永東(1994)、武振玉(2007)等。另外,還有些研究中也涉及到虛詞“及”,如:錢宗武(2003)、羅慶云(2004)、劉慧梅(2004)、武振玉(2006),等等。

(二)斷代研究的成果。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對春秋時期虛詞“及”進行研究的成果。這類研究主要是對上古漢語作為一個橫斷面來研究。上古漢語中包含春秋漢語。這類研究成果有些是對虛詞“及”進行研究,如吳媛媛(2008)等。有些是虛詞研究學術(shù)專著中涉及到“及”,如洪波(2001)等。

(三)泛時研究的成果。這類成果主要是籠統(tǒng)地對古代漢語虛詞“及”進行研究。古代漢語中也包含春秋漢語。這些成果有些是學術(shù)論文,如徐蕭斧(1991)等;有些是學術(shù)專著,如楊伯峻(1981)、李佐豐(2004)等。

(四)歷時研究的成果。這類成果是對古代漢語中的“及”進行歷時研究的。其中包含春秋這一時段。這類成果主要是學術(shù)論文,如于江(1996)、張玉金(2010)等。

前人的研究成果,為進一步開展虛詞“及”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礎(chǔ)。但是,到目前為止,筆者尚未發(fā)現(xiàn)有人對春秋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中的“及”進行過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斷代研究。而春秋時代是上古漢語語言研究的一個重要時段,對春秋時代的虛詞進行研究是很有意義的。為此,本文選取春秋時代的虛詞作為研究對象。

經(jīng)統(tǒng)計,春秋時代出土和傳世文獻中,“及”這一虛詞出現(xiàn)頻率如下,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春秋出土與傳世文獻“及”統(tǒng)計表

一、動詞“及”

“及”作動詞的用法在春秋時期較為少見,共14例,其中,傳世文獻中有7例,出土文獻中有7例。如:

(1)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酅,弗及。(《春秋·僖公二十六年》)

(2)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詩經(jīng)·邶風·燕燕》)

以上2例中,動詞“及”受到否定副詞“弗”修飾,意為“趕上”、“到達”。

(3)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詩經(jīng)·邶風·泉水》)

(4)擇吉金,鑄其反鐘,音贏少戠揚,龢平均皇,靈印若華,比者囂聖,至者長吁。會平倉;歌樂以喜。凡及君子、父兄,永保鼓之,眉壽無疆。(《編鎛》,《集錄》98)

例(3)(4)中,動詞“及”分別受副詞“遂”、“凡”修飾。例(3)句“遂及伯姊”,按照吳昌瑩《經(jīng)詞衍釋》中的釋文:“遂,尤乃也,又也?!保?]應(yīng)屬副詞,修飾動詞“及”,“及”在此處意為“說到”“提及”;例(4)句中“凡”,《金文常用字典》中釋為兩項:一是“同‘盤’,環(huán)視”;二為“副詞,猶今言‘總共’‘一共’‘所有’”[2]。在文中,“凡”應(yīng)取后一義,修飾動詞“及”,“及”在此處意為“及到”、“達到”。

另外,有些“及”在做動詞時,沒有明顯的標志,但是可以根據(jù)上下文結(jié)構(gòu)來判斷。如:

(5)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錫無疆,及爾斯所。(《詩經(jīng)·商頌·烈祖》)

例(5)句中,“及爾斯所”中的“及”,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中釋為“遍及”[3]676義,祝敏徹《詩經(jīng)譯注》中釋為“延及”[4]義,均為動詞用法。筆者認為,根據(jù)上下文判斷,祝說較為合理,上半句意為賞賜無邊,下半句補充強調(diào)賞賜已經(jīng)到了“爾斯所”。

二、介詞“及”

(一)語義功能

1.介詞“及”用作共事介詞,意為“與”、“同”、“和”,此用例在春秋時期文獻中共出現(xiàn)75次,均出現(xiàn)在傳世文獻中。

共事介詞“及”和它的賓語常出現(xiàn)在互向動詞之前。例如:

(6)公及邾儀父盟于蔑。(《春秋·隱公元年》)

(7)己巳,及齊侯、宋公、衛(wèi)侯、燕人戰(zhàn)。(《春秋·桓公十三年》)

(8)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春秋·僖公十四年》)

(9)秋,宋樂大心自曹入于蕭。冬,及鄭平。(《春秋·定公十一年》)

例(9)句,杜注釋為:“平六年侵鄭取匡之怨”[5]。筆者認為,平有“化解、講和”之義。共事介詞“及”除出現(xiàn)在上述例句中的互向動詞(盟、戰(zhàn)、遇、平)之前外,還可以出現(xiàn)在以下情況中:一是在非互向動詞前出現(xiàn)“同”、“偕”一類的副詞,這時他們相當于一個互向動詞,“及”字介賓短語可以出現(xiàn)在他們前面。如:

(10)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詩經(jīng)·邶風·谷風》)

(11)及爾偕老,老使我怨。(《詩經(jīng)·衛(wèi)風·氓》)

(12)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詩經(jīng)·豳風·七月》)

二是動詞本身并不是互向動詞,但是,動詞前隱含了“共”、“同”一類的副詞,這時這個非互向動詞即相當于一個互向動詞。如:

(13)既阻我德,賈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詩經(jīng)·邶風·谷風》)

(14)及宋人、衛(wèi)人伐邾。秋,及江人、黃人伐陳。(《春秋·僖公四年》)

(15)冬,公及齊人狩于禚。(《春秋·莊公四年》)

(16)夏,師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春秋·莊公八年》)

例(13),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釋為:“患難”[3]63。聶石樵《詩經(jīng)新注》釋為:“顛仆失足,比喻生活中的患難。”[6]筆者認為,此處應(yīng)為共患難之義。

2.介詞“及“用作對象介詞。意為“跟”、“同”、“和”,此用例在春秋時期文獻中共出現(xiàn)5次,均出現(xiàn)在同一句式當中。

(17)公及王姬曰:余小子,余夙夕虔敬朕祀,以受多福,克明厥心。(《秦公鐘銘》,《集成》1·262)

例(17)中的“及”,《兩周金文虛詞集釋》將其視為介詞,謂:“表示施動者正在發(fā)出動作時所涉及之對象,可譯為‘跟’、‘同’等”[7]。武振玉先生在其博士論文《兩周金文詞類研究(虛詞篇)》中,將該句作為并列連詞的用例。筆者認為,將其視為介詞比較妥當。在上古漢語中,周生亞(1980)同意陳夢家的觀點,認為殷方言第一人稱代詞“余”表示單數(shù),到了金文、《尚書》,“余”仍保持了這些語法特點。黃盛璋(1963)、祝中熹(1986)、洪波(1996)、竟成(1996)、張玉金(2006)都認為“余”是表示單數(shù)的⑤張玉金:《西周漢語代詞研究》第一章第38~39頁,中華書局。。按照這種說法,如果“及”為并列連詞,“曰”后面的內(nèi)容,就應(yīng)為兩個人所說,但是,所說內(nèi)容中用了表示單數(shù)的人稱代詞“余”,前后矛盾。為此,筆者認為,此處“及”應(yīng)為介詞,“曰”后內(nèi)容為公對王姬所說的話。

(二)語法功能

1.介詞“及”的賓語,均由名詞性成分構(gòu)成。

能充當“及”賓語的名詞性成分,包括名詞、代詞、定中短語、聯(lián)合短語、同位短語。由名詞充當?shù)睦尤缜耙?8)、例(9)、例(12)。又如:

(18)二月己亥,及向戌盟于劉。(《春秋·襄公十五年》)

由代詞充當?shù)睦?,如前引?10)、例(11)。

由定中短語充當?shù)睦尤缜耙?6)、例(15)、例(16)、例(17)。又如:

(19)秋七月辛巳,豹及諸侯之大夫盟于宋。(《春秋·襄公二十七年》

由聯(lián)合短語充當?shù)睦尤缜耙?7)、例(14)。又如:

(20)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陳人、衛(wèi)人、鄭人、齊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於蜀。(《春秋·成公二年》)

由同位短語充當?shù)睦又灰?例:

(21)宋華元帥師及鄭公子歸生帥師,戰(zhàn)于大棘。宋師敗績,獲宋華元。(《春秋·宣公二年》)

2.“及”的賓語省略,有1例。

(22)齊侯弗及盟。(《春秋·文公十六年》)

《春秋》中記載了多次諸侯國之間結(jié)盟的情況?!洞呵镒髠髯ⅰ分袑Υ司涞淖⑨尀?“弗及盟者,不肯與之盟也。弗,例等于‘不……之’,故杜注云:‘及,與也’?!保?]此句記載的是季孫行父與齊侯在陽谷集會,但齊侯并未與其結(jié)盟。筆者贊同這種說法,此處完整句式應(yīng)為:齊侯弗及季孫行父盟。因前后兩句句意緊密,為避免重復(fù),承前省略了介詞“及”的賓語。

3.由“及”組成的介賓短語,均放在“VP”之前,充當句子中的狀語。

表2 介詞“及”賓語成分情況統(tǒng)計表

三、連詞“及”

在春秋出土和傳世文獻中,連詞“及”主要用來連接名詞性成分,也有連接動詞性成分的。根據(jù)連詞“及”連接詞語的多少,將其分為兩類:一是連接兩個成分的,二是連接三個以上成分的。

(一)“及”連接兩個成分的用法分析

1.“及”所連接兩個成分的關(guān)系

連接兩個成分的“及”在春秋傳世文獻出現(xiàn)24次,在春秋出土文獻中出現(xiàn)1107次。在春秋文獻中,連詞“及”連接的兩個成分多為名詞性成分(共出現(xiàn)860次),二者關(guān)系多為并連關(guān)系(即在“NP1+及+NP2+VP”、“V+NP1+及+NP2”中蘊含了兩個獨立的命題,可以表述為“NP1+及+NP2+VP→NP1+VP,NP2+VP”、“V+NP1+及 +NP→V+NP1,V+NP2”)。

其中,NP1+及+NP2+VP的用例共7例。例如:

(23)夏,齊國夏及高張來奔。(《春秋·哀公六年》)

(24)夏五月壬辰,雉門及兩觀災(zāi)。(《春秋·定公二年》)

S+V+NP1+及+NP2用例共785例。例如:

(25)冬十有二月,紀叔姬卒。城諸及防。(《春秋·莊公二十九年》)

(26)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詩經(jīng)·豳風·七月》)

(28)陸融之孫邾公 ,作厥龢鐘,用敬卹盟祀,祈年眉壽,用樂我嘉賓及我正卿,揚君靈,君以萬年。(《邾公鐘》,《集成》1·102)

例(27)為《兩周金文虛詞集釋》中的“及”連詞用法的例文。例(28))與例(27)的用法相似,均為連詞。

用于表示合連關(guān)系(“NP1+及+NP+VP”、“V+NP1+及+NP”表達一個獨立的命題,句式不能夠分開來表述)的“及”,僅見1例。

(29)保有鳧繹,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蠻貊,及彼南夷,莫不率從。(《詩經(jīng)·駉之什·閟宮》)

本句意為:至于海上各邦,淮夷和南蠻北貊,以及南夷各邦,沒有不相率服從。此處提及了淮夷、南蠻、北貊、海上各邦、南夷各邦,全部受無定代詞“莫”的修飾,表達一個獨立的命題,整個句式不可以分開來表述。

春秋文獻中,未見有表示分連關(guān)系的“及”用法。

2.“及”所連接的兩個成分的詞性

“及”所連接的兩個成分,有些是兩個名詞,有些是兩個名詞性詞組,有些是名詞和名詞性詞組,還有些是連接兩個謂詞性成分。

“及”連接兩個名詞的例子,如:

(30)夏,齊人歸讙及闡。(《春秋·哀公八年》)

(31)隹鱮隹鯉,可以橐之?隹楊及柳。(《石鼓文·汧殹篇》)

“及”連接一個名詞和名詞性詞組的例子,如:

(32)用享于皇天,及我文考,永保 (予)身,子孫寶。(《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徐王義楚鍴》)

(33)敢又志復(fù)趙尼及其子孫于晉邦之地□,及群虖明者, 君其明亟之,麻夷非是。(《侯馬盟書宗盟類二:1:1》)(第一個“及”)

“及”連接兩個名詞性詞組的例子,如:

(34)晉里克弒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春秋·僖公十年》)

(35)尸(夷)其先舊及其高祖,成唐,又敢才帝所,尃受天。(《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叔夷鎛》)

(36)□自今以往,敢不 焉忠心,以事而主韓竣及其嗇夫左右。(《溫縣盟書WT4 K5:11》)

在春秋時代文獻中,連詞“及”除了連接名詞性成分外,也出現(xiàn)了連接謂詞性成分的用例,用來表示并列關(guān)系,用法同“和”“與”或“并”。此種用例均出現(xiàn)在《侯馬盟書》中,共出現(xiàn)247次,占做連詞用的“及”總次數(shù)的17.6%。這類“及”均出現(xiàn)在同一個句式中:

(37)竺都敢不半其腹心以事其宗,而敢不盡從嘉之明定宮平之命,而敢或 改 及 ,卑不守二宮者,敢又志復(fù)趙尼及其孫子于晉邦之地者,及群虖□□,□□ 之,麻 非是。(《侯馬盟書·宗盟類二·1:7》)

此句式中,“改 ”、“ ”兩個謂詞性成分連接。按照《侯馬盟書》一文的注釋,“ ”應(yīng)為亶、擅的假借字,為誠信之義,“改”意為改其誠信,不專心致志;“ ”當通于“換”或“渙”,為易遷離散之義。筆者認為,此種解釋比較妥當,連詞“及”在“連接改 ”、“ ”兩個謂詞性成分。

3.由“及”構(gòu)成的聯(lián)合短語的功能

由“及”構(gòu)成的聯(lián)合短語“NP1+及+NP2”可以做主語、賓語。

做主語的例子如:

(38)夏,公及夫人姜氏會齊侯于陽谷。(《春秋·僖公十一年》)

(39)子犯及晉公率西之六師搏伐楚荊,孔休。(《子犯編鐘銘文》,《集錄》11》)

做賓語的例子如:

(40)秋八月甲午,宋萬弒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春秋·莊公十二年》)

(41)唯正月初吉丁亥,齊鮑氏孫□擇其吉金,自作龢鐘,卑鳴攸好,用享以孝于佁皇祖文考,用宴用喜,用樂嘉賓,及我倗友,子子孫孫,永保鼓之。(《齊氏鐘》,《集成》1·142)

另外,連詞“及”連接的兩個名詞性成分還有作判斷句謂語的情況,如:

(42)于以盛之?維筐及筥。于以湘之?維锜及釜。(《國風·召南·采蘋》)

(43)隹鱮隹鯉,可以橐之?隹楊及柳。(《石鼓文·汧殹》)

先秦漢語中,語氣詞“隹”表示作判斷語氣的語氣副詞,此2例便是這種用法。

做介詞賓語的情況,共320例。如:

(44)敢俞出入于肖尼及其子孫,先 □及其子孫,中都先 之子孫,先木及□,隥及其新君弟子孫,肖米之子孫,邵城之子孫,焛舍之子孫,焛伐及其子孫, □觱之子孫,司寇結(jié)及其子孫,及群虖(明)□于晉邦之地者,君其明亟之,□綐繹□于皇君之所,則永亟視之,麻非是。(《侯馬盟書·委質(zhì)類·75:8》)

(45)唯正月吉日丁酉,徐王義楚擇余吉金,自作祭鍴,用享于皇天,及我文 (考),永保臺身,子孫寶。(《王義楚觶》,《集成》12·6513)

(二)連接三個以上(含三個)成分的用法分析

這種“及”共出現(xiàn)237次。在三個并列的名詞性成分中,“及”出現(xiàn)的位置有三種情況,一是用于“NP1+NP2+NP3”的“NP1”和“NP2”之間;二是用于“NP2”和“NP3”之間;三是“NP1”和“NP2”之間、“NP2”和“NP3”之間都用。

用于“NP1”和“NP2”之間的“及”,共15例,占此類“及”(連接三個并列的名詞性成分的“及”)的6.3%。例如:

(46)夏,莒牟夷及防、茲來奔。(《春秋·昭公五年》)

(47)?以宴以喜,以樂嘉賓,及我父兄、庶士,皇皇,眉壽無期,子孫永保鼓之。(《沇兒鎛》,《集成》1·203)

用于“NP2”和“NP3”之間的“及”,共222例,占此類“及”(連接三個并列的名詞性成分的“及”)的93.7%。例如:

(48)唯正月初吉丁亥,許子將師擇其吉金,自作鈴鐘,中鶾??揚,元鳴孔,穆穆龢鐘,用宴以喜,用樂嘉賓、大夫,及我倗友,,萬年無期,眉壽毋已,子子孫孫,永保鼓之。(《鄦子鎛》,《集成》1·153)

(49)用宴以喜,用樂嘉賓、父兄,及我倗友,余恁心,延永余德,龢民人,余尃昀于國,皝皝,萬年無期,世萬孫子,永保鼔之。(《王孫遺者鐘》,《集成》1·261)

(50)歸又敢不半其腹心以事其宗,而敢不盡從嘉之明,定宮平之命,而敢或改及,卑不守二宮者,而敢又志復(fù)趙尼及其子孫于晉邦之地者,及群虖明者,君其明亟??之。(《侯馬盟書·宗盟類二·1:51》)

例(50)中,“及”用來連接文中“......卑不守二宮者”“......晉邦之地者”和“群虖明者”三個名詞性成分。

由“及”來連接的三項構(gòu)成的聯(lián)合短語,可以作主語、賓語。

在四個并列的名詞性成分中,“及”的位置僅有一種,即在“NP1+NP2+NP3+NP4”中的“NP2”之后,共17例。如:

(51)武于戎功,誨不飤,闌闌龢鐘,用宴以喜,以樂楚王、諸侯、嘉賓及我父兄、諸士。(《王孫誥編鐘》,《集錄》62)

四、與戰(zhàn)國時期虛詞“及”用法的簡要比較

從前文的研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春秋時期“及”的用法分三種:一是作動詞,二是作介詞,三是作連詞。從統(tǒng)計列表(表1)中可以看出,“及”作為連詞的使用頻率最高,約占“及”總數(shù)的93.8%;“及”作為介詞的使用頻率次之,約占“及”總數(shù)的5.3%;“及”作為動詞的使用頻率最低,約占“及”總數(shù)0.9%。

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及”字的用法,本文在分析研究的基礎(chǔ)上,將春秋時代“及”的用法與戰(zhàn)國時代的“及”字用法作了簡要對比。由于參考資料有限,對比僅作為研究的一個參考。

(一)春秋時期,虛詞“及”作為連詞的使用頻率很高(約占春秋文獻中“及”次數(shù)的93.8%),且多見于出土文獻。戰(zhàn)國時期,從出土文獻看,虛詞“及”絕大部分也是作為連詞使用(約占出土文獻中“及”次數(shù)的98%)⑦見張玉金:《出土戰(zhàn)國文獻中的虛詞“及”》,古漢語研究,2010年第4期。。而傳世文獻則不同,連詞“及”與介詞“及”的比例為221:437⑧楊變紅.傳世戰(zhàn)國文獻連詞研究.碩士論文[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12.。從出土文獻能更加真實地反映當時語言的面貌來看,作連詞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及”的主要用法。

(二)春秋時期,介詞“及”有共事介詞的用法79例,對象介詞用法1例,介詞“及”的用法還比較單一。戰(zhàn)國時期,介詞“及”已出現(xiàn)共事介詞、時間介詞、條件介詞、方面介詞和對象介詞等多種用法。由此可見,到了戰(zhàn)國時期,介詞“及”作介詞的數(shù)量不但有所增加(主要體現(xiàn)在傳世文獻中),用法也不斷豐富。

(三)春秋時期,連詞“及”作為并列連詞使用時,主要連接名詞性成分,連接謂詞性成分的用例已經(jīng)出現(xiàn),但是主要是連接兩個謂詞性成分,而且用法比較單一(均出現(xiàn)在同一句式中)。這一時期,“‘及’從不連接前后相同的兩項,也極少連接前后語義相等的兩項”,“‘及’所連接的概念是種概念和屬概念的關(guān)系?!保?]“及”連接前后兩項為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同或相近情況的僅出現(xiàn)11次,約占“及”做連詞用法的0.8%。戰(zhàn)國時期,連詞“及”連接謂詞性成分的用例較多,并出現(xiàn)了連接三個以上謂詞性成分的用法,且可以用作定語、主語中心語等多種句子成分。

五、結(jié) 論

海德格爾把語言視為“一個生存論上的環(huán)節(jié)”[10],這里強調(diào)的是語言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所以說,研究一個時代某一類詞語的發(fā)展,對于漢語史的發(fā)展是十分必要的。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虛詞,“及”在春秋出土與傳世文獻中已經(jīng)有動詞、介詞、連詞三種用法。關(guān)于“及”的發(fā)展,武振玉認為春秋時期連詞用法得到較大的發(fā)展,表現(xiàn)明顯。本文對武振玉先生的這一結(jié)論提供了佐證。從本文研究來看,虛詞“及”在春秋時期做連詞的用法比較普遍,連接的成分還主要是名詞性成分,也出現(xiàn)少數(shù)連接謂詞性成分的情況;連詞“及”主要用來表示并列關(guān)系,合連的用法還相當少(春秋文獻中僅見1例),分連的用例未見。虛詞“及”作為介詞的用法仍然比較單一。春秋出土和傳世文獻為人們展現(xiàn)了春秋時期“及”的使用情況,為進一步研究古代漢語“及”的演變過程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1]吳昌瑩.經(jīng)詞衍釋[M].北京:中華書局,1956:212.

[2]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1085-1086.

[3]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祝敏徹.詩經(jīng)譯注[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806.

[5]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4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9:1583.

[6]聶石樵.詩經(jīng)新注[M].濟南:齊魯書社,2000:80.

[7]崔永東.兩周金文虛詞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94:147.

[8]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2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9:615.

[9]薛蓓.并列連詞“與”、“及”差異詳解.[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2):51 -54.

[10]劉文斌.語言的邏輯與“邏輯”(Logos)的語言[J].江淮論壇,2012(5):95-99.

猜你喜歡
虛詞連詞介詞
介詞和介詞短語
連詞that引導(dǎo)的賓語從句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虛詞識別方法
表格大團圓,連詞學得全
介詞不能這樣用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西夏語中的對比連詞 djij2
虛詞在詩歌鑒賞中的作用
虛詞功能的羨余及其修辭作用
看圖填寫介詞
永济市| 宝清县| 昌平区| 克什克腾旗| 临漳县| 西和县| 清镇市| 德安县| 大关县| 平阳县| 稻城县| 阜城县| 临沭县| 隆昌县| 乌苏市| 永靖县| 准格尔旗| 庐江县| 习水县| 花垣县| 永川市| 湘西| 雷波县| 仲巴县| 廉江市| 都昌县| 灵丘县| 新蔡县| 疏勒县| 莱芜市| 囊谦县| 公安县| 柏乡县| 永州市| 宽城| 齐齐哈尔市| 新昌县| 晴隆县| 巧家县| 东兴市|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