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怡
主持人語
◆ 李 怡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如何能夠擺脫對外來學術思潮的依賴,在返回歷史場景的過程中確立真正的主體性,這是當前及以后一段時間的緊迫任務。所幸的是,我執(zhí)教的北京師范大學與四川大學,均有不少這樣的有志之士;就是在博士研究生的陣營中,也涌現(xiàn)了不少的獨立思考。特別是從民國歷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打量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不僅可以誕生一系列新鮮的話題,而且從思維方式都力圖更符合中國自己的歷史事實,形成與我們熟悉的“歷史研究”、“社會學研究”、“文化研究”、“場域研究”的深入對話。在這里,我們逐漸摸索著一種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中國方式”。這些博士研究生曾經(jīng)自行組建同人學術論壇,取中國昆侖神話源于西川之說,取名“西川論壇”。當年,來自西川的剽悍而智慧的民族,沿著岷山之脈絡及四周奔騰的河流,把文明的基因從高原帶到了平原,最后進入未來中華的腹心地帶——中原大地,由此傳遍了四面八方。然而,自西川順流而下的文明并非一路東進,直奔大海。高山阻擋,深谷淤塞,跌宕、轉(zhuǎn)折、回旋、消歇……大江大海,大浪淘沙,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王國易代,中心位移。古典的“人文”蕩滌了創(chuàng)世的神秘,實用的儒弱消解了剽悍的生命,至有清民國,乾坤旋轉(zhuǎn),天朝倒懸,維新,革命,改革,運動,專政,集權(quán),科學,民主,啟蒙,救亡,國家,民族,個人,體制,西化,國學……在無數(shù)的悲情、無數(shù)的挫敗和無數(shù)的沉淪之外,最令人沮喪的是我們創(chuàng)造力的萎縮,是我們?nèi)烁竦谋版i。在“別求新聲于異邦”的世紀,一個古老的民族可有能力確立我們自己的“現(xiàn)代”?在這個時候,返回西川,不是思古,不是戀舊,更不是退守,而是追溯,是自省,是自我的反思和發(fā)掘,是生命源泉的激活,是創(chuàng)造能量的煥發(fā)。
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大學的年輕的博士生們,他們試圖在“西川論壇”的平臺上返回中國文明的創(chuàng)造之源,激活創(chuàng)造機制,開拓思想的新未來。所謂“西川精神”在我看來可以這樣表述:西川昆侖,起死回生之鄉(xiāng)。正如《蜀王本紀》載:“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蜀王之先名蠶叢,后代名柏濩,后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shù)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化去?!薄渡胶=?jīng)·大荒西經(jīng)》記:“有氐人之國?!恤~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既復蘇?!庇帧度A陽國志》云:“靈死,其尸溯流而上,至汶山,忽復生?!薄痘茨献印嬓纹贩Q:“后稷壟在建木西,其人死復蘇。”告別枯竭的體制性生存,返回西川,返回足以令萬千生靈起死回生的神話的原鄉(xiāng)。到那時,也許,我們可以重新出發(fā)。
在民國歷史文化的長河中,尋覓新的學術自我,或許就是努力之一步。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四川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