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丹
(湖北科技學(xué)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湖北咸寧437100)
宮頸病變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其中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陰道鏡是一種婦科臨床診斷儀器,適用于各種宮頸疾病的診斷,可直接觀察子宮頸和下生殖道上皮的微小病變,是早期診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重要輔助方法之一。我們探討了陰道鏡評分對宮頸病變診斷的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0年9月到2013年3月婦產(chǎn)科收治的宮頸病變患者2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白帶增多或血性白帶、宮頸糜爛、接觸性出血;患者都知情同意。其中年齡最小23歲,最大78歲,平均(45.6±4.1)歲;病程最短6天,最長6個月,平均(2.1±0.3)個月。
選擇美國威龍(WELCHALLYN)電子陰道鏡,先用棉球插凈宮頸分泌物;然后以3%的醋酸棉球浸濕宮頸表面作醋酸白試驗,觀察陰道鏡圖像;再用復(fù)方碘溶液棉球浸濕宮頸行碘試驗,于可疑區(qū)取2塊組織,用95%的酒精固定后進行病理檢查,對不正常陰道鏡圖像行陰道鏡評分。
采用Reid陰道鏡評分系統(tǒng),評分標準包括邊界、顏色、血管、碘試驗等,0分代表邊界模糊、雪白、赤棕色、血管細點狀或細小鑲嵌等,2分代表緣暈卷曲狀、稠密的醋酸白色、毛細血管間距加寬、病變區(qū)呈芥末黃色。總分:0~2分=HPV感染或CINⅠ;3~5分=CINⅠ或CINⅡ;6~8分=CINⅡ或CINⅢ。
在250例患者中,陰道鏡評分判斷為HPV感染125例,CINⅠ 45例,CINⅡ 50例,CINⅢ 30例。所有患者都進行了病理判斷,其中HPV感染132例,CINⅠ41例,CINⅡ47例,CINⅢ30例。為此表明陰道鏡評分對CINⅢ的診斷準確率最高(100.0%),CIN I診斷準確率相對比較低(91.1%),見表1。
表1 陰道鏡評分與組織病理學(xué)診斷結(jié)果(n)
近年來我國宮頸病變的發(fā)生有明顯升高和年輕化的趨勢,宮頸疾病的高危人群為多孕多產(chǎn)、患有重度宮頸糜爛、性生活后出血、吸煙、18歲以前有性生活、多個性伴侶、配偶性生活混亂的女性。使一些宮頸癌癌前病變患者和宮頸癌早期、中期的患者得到準確診斷,可以大大提高宮頸癌的治愈率。
陰道鏡是一種婦科臨床診斷儀器,適用于各種宮頸疾病的診斷。陰道鏡是體外雙目放大鏡式光學(xué)窺鏡,這種技術(shù)突破了傳統(tǒng)陰道檢查的局限,集多種先進特性為一體,除診斷外,還可以配合電切、激光,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而且電子陰道鏡還可以連接影像系統(tǒng),儲存患者的資料,成立系統(tǒng)的病人檔案,以便醫(yī)生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追蹤;同時其可以發(fā)現(xiàn)肉眼看不到的與癌變有關(guān)的異型上皮、異型血管等微小病變、癌前病變和早期癌變。在陰道鏡下準確地選擇可疑部位作定位活檢,大大提高了宮頸病變的確診率;其還可以確定病變范圍,制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案。但電子陰道鏡圖像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影響了診斷和對活檢部位的選擇,為此需要進行評分量化。Reid陰道鏡評分系統(tǒng)主要是根據(jù)邊界、顏色、血管和涂醋酸白試驗對病變的評價,對陰道鏡下的各種圖像特征進行系統(tǒng)分析,使診斷數(shù)據(jù)化,并對宮頸病變進行分級,提高了陰道鏡評價宮頸疾病的水準,最大限度的將陰道鏡與病理學(xué)聯(lián)系起來。在250例患者中,陰道鏡評分判斷為HPV感染125例,CINⅠ45例,CINⅡ50例,CINⅢ30例。與病理結(jié)果對比,陰道鏡評分對CINⅢ的診斷準確率最高(100.0%),CINⅠ診斷準確率相對比較低(91.1%)。
總之,陰道鏡評分應(yīng)用于宮頸病變的診斷能夠早期診斷宮頸癌,鏡下鑒別良惡性病變,從而可以作為病變的長期隨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