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中模糊標簽語使用情況分析
——基于語料庫的對比研究

2013-10-27 02:11:32
關(guān)鍵詞:本族語立體化語料庫

張 麗 萍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中模糊標簽語使用情況分析
——基于語料庫的對比研究

張 麗 萍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模糊標簽語在英語本族語者口語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在話語中具有多種功能,是一類重要的程式表達語。利用語料庫從對比的角度研究中國英語學習者在該類詞上的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他們對這類詞的使用總體上偏少,對個別表達又使用過多;使用功能單一,且出現(xiàn)不少使用不當或錯誤使用的情況。這些發(fā)現(xiàn)暴露出目前中國英語教學中的一些問題,為改進詞匯教學提供了一些啟示。

模糊標簽語;語料庫;頻率;語用石化

英語中有一類在結(jié)構(gòu)及功能上都相對穩(wěn)定的表達,如things like that, or something like that等。國外學者從不同角度給其命名,如“話尾標簽語”[1]、“模糊類別指示語”[2]及“類別標記標簽語”[3]13-31等。本文借用B. Altenberg提出的“模糊標簽語”[4]這一概念并嘗試對其進行研究。

一、本族語者模糊標簽語的使用情況分析

筆者利用SARA軟件從BNC(英國國家語料庫)中提取數(shù)據(jù),從出現(xiàn)頻率、形式結(jié)構(gòu)及功能等角度對模糊標簽語進行過系統(tǒng)分析。[5]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模糊標簽語出現(xiàn)頻率極高,在口語中表現(xiàn)尤為突出。通過歸納前人研究過的此類表達,加上利用SARA軟件從BNC中的口語子語料庫中提取出的數(shù)據(jù),筆者共統(tǒng)計出106個模糊標簽語。這106個表達在總庫容約為10 341 729個詞的BNC口語子語料庫中的出現(xiàn)頻率達11 072次之多,得出標準頻率(每百萬詞中該類表達的出現(xiàn)次數(shù))為1 055次。而這106個表達在使用頻率上的分布又表現(xiàn)出很大的不平衡性,其中38個表達的標準頻率為0;35個在1~4之間(包含1、4),33個超過5(包括5)。有的表達如and things of this kind等在BNC中只出現(xiàn)了1~2次,基本上可以當作偶然現(xiàn)象;有些表達的出現(xiàn)頻率卻極高,如something like that出現(xiàn)了507次,而 or something更是出現(xiàn)了1 280次之多。這些高頻表達應(yīng)該成為關(guān)注的重點,因為本族語者對這些詞語的青睞肯定有其特殊的原因。

其二,在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上表現(xiàn)出高度相似性。具體表現(xiàn)為并列連詞的使用、語法化了的名詞及不定代詞的使用、指示詞的使用等。Dines 曾從眾多的具體表達中歸納出幾種基本模型。其中最典型的是and/or[pro-form] (like that) 及 (and) this/that sort/kind/type of thing等。[3]13-31

其三,與上下文之間呈現(xiàn)出“范例+標簽語”的結(jié)構(gòu)模式。這類表達之所以被稱為模糊標簽語,主要是因為它們不能在話語中獨立使用,而必須附著在其他成分之后,表達某一模糊概念或范疇。一般來說,標簽語所附著的成分都被認為是這一模糊概念或范疇的范例。如在“Id made one or two little machines and machine tools and stuff like that”中,名詞短語“one or two little machines and machine tools”充當?shù)木褪菢撕炚Z“and stuff like that”的范例。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能充當范例的成分并不僅限于名詞短語。從BNC中也找到了大量動詞短語、介詞短語以及分句等充當范例的例證。

其四,在使用功能上表現(xiàn)出多樣性。除了最基本的信息省略功能及話輪轉(zhuǎn)換功能之外,還有語勢強化功能以及身份認同功能等。另外,很多這類表達的使用也可用合作原則以及禮貌原則進行解釋。在交際過程中,說話人往往特意使用這些標簽語來達到某些特殊的交際目的。比如:

例(2)Were there any accidents or anything?

例(3)Do you want any ice cream or anything?

例(1)中“blah”一詞重復使用五次,起到了加強語氣的作用,與句尾“annoy”一詞所營造的語義氛圍相呼應(yīng)。例(2)中標簽語的使用達到了緩和語氣的作用,說話人可能明知發(fā)生了事故,加上一個標簽語給聽話人心理上一個緩沖。例(3)中標簽語的使用延伸了語義,讓聽話人覺得自己有選擇的自由,達到了表禮貌的目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模糊標簽語在本族語者口語中使用相當頻繁。它們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內(nèi)部及外部結(jié)構(gòu),可發(fā)揮多種語用功能,是英語中相當重要的一類表達。那么中國英語學習者對這類詞的掌握如何呢?同本族語者相比,他們在這類詞的使用上又有哪些特點呢?

二、中國英語學習者模糊標簽語使用特點

筆者利用Wordsmith軟件及COLSEC (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口語語料庫),系統(tǒng)研究過中國學生在該類表達上的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以下特點:

其一,總量上使用過低,個別使用過度。利用wordsmith對在BNC中查出的106個標簽語在COLSEC中一一進行檢索,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只有19個表達在該語料庫中出現(xiàn),總頻率只有271次,標準頻率為371次。而BNC中該類表達出現(xiàn)總頻率為11 072次,標準頻率為1 055次。為了更好地比較這兩組人群在該類表達語使用頻率上的差異,筆者采用卡方檢驗公式x2=∑(O-E)2/E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得出卡方值為443.47。這一數(shù)值說明兩者之間差異極為顯著。

表1列出了這19個模糊標簽語表達在COLSEC及BNC中出現(xiàn)的頻率情況以及它們的卡方值信息(RF:出現(xiàn)頻率;NF:標準頻率)。

表1 模糊標簽語在COLSEC及BNC中出現(xiàn)頻率及卡方值對照表

進一步觀察表1可發(fā)現(xiàn),COLSEC中出現(xiàn)的19個表達中大部分使用頻率都很低,其中7個只出現(xiàn)過一次。通過卡方檢驗法對這些標簽語在兩個語料庫中出現(xiàn)的標準頻率進行計算筆者發(fā)現(xiàn),除了and something 以及and the rest,其余表達都存在極顯著差異(標注為“**”或“***”)。其中,中國學生在and so on、or something else、and something else以及or things like that幾個表達上的使用偏多,對前兩個表達的使用過度現(xiàn)象表現(xiàn)尤為突出。同時,在其他詞的使用上明顯偏少。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首先,中國英語學習者在這一類詞的使用總量上同本族語者相比有顯著差異,說明對這一類詞的總體關(guān)注度不高。其次,他們對模糊表達語的種類了解不多。這也是其詞匯量貧乏的表現(xiàn)之一。

其二,功能單一,呈現(xiàn)語用石化現(xiàn)象。中國英語學習者在模糊標簽語的使用上同本族語者相比不僅存在量上的差異,在功能上也存在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功能上的單一性。中國學生使用這類表達最常見的功能就是表信息省略。此外,由于這類表達所處位置一般位于一段話語之后,客觀上也能起到話輪轉(zhuǎn)換的作用。而至于本族語者所使用的一些其他語用功能,如語勢加強、表禮貌或身份認同等,在COLSEC中都得不到體現(xiàn)。這一發(fā)現(xiàn)進一步證實了有些學者就中國英語學習者在英語話語標記語使用上存在語用石化現(xiàn)象的論證。[6]

其三,不當使用。從BNC中提取出來的語料顯示,盡管很多模糊標簽語在結(jié)構(gòu)上相似,但由于具體的語境要求,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受一定約束的。而中國學生由于在語境對這些表達的約束關(guān)系方面了解不夠,往往造成使用不當?shù)那闆r。 如下例所示:

例(4)If he is my boyfriend or if he is my best friend or something like that, I mean I will try my best to help him.

例(4)中標簽語所附著的成分顯然具有[+human]這一語義特征,而標簽語體現(xiàn)的語義特征則為[-human]。這種語義上的搭配不當主要是由于中國學生對詞與詞之間的搭配限制了解不夠造成的。又如在or something else一詞的使用上,中國英語學習者同本族語者的使用情況相比也顯示出很大不同。對本族語者來說,這一標簽語比較特殊。它一般附著在某一成分之后,表示所省略信息同前面所列舉事物的非此即彼性,即兩者間是選擇關(guān)系而非一般的列舉關(guān)系。以下例句取自BNC:

例(5)Do you want to come back, Mr Williams? Do you want to pick up this point or something else?

此例中or something else的使用目的在于指出聽話人所談內(nèi)容可以在“this point”和something other than “this point”間進行選擇。再看以下從COLSEC中所得例句:

該例中說話人用標簽語的目的顯然在于表列舉未盡。標簽語所指代內(nèi)容與前文列舉內(nèi)容間不是選擇關(guān)系,而是同類關(guān)系。這種情況下用or something else就很不得當,用 and something like that 會更符合本族語者的表達習慣。

其四,自造表達。從COLSEC中還發(fā)現(xiàn)了以下表達(黑體部分)。

例(7)diseases such as severe-severe coughing or sour throatorwhatother.

例(8)very cheap and they can manage easily. But McDonald or KFCorsomethingothers.

例(9)Even when you work, even when work I mean you have a joborsomethingsoon.

這些在BNC中未出現(xiàn)過的類似于模糊標簽語的表達在COLSEC都只出現(xiàn)過一次,因而可被看做偶然事件。然偶然事件也隱藏著一定的規(guī)律,即除了what other, 其他表達都屬于 “and/or+something+so on/others”這一結(jié)構(gòu)。其可能原因是:中文中,人們習慣用“等等”及“其他的”等一些表達表示省略。對于一般的英語學習者來說,最便利的就是“and so on”。而對于某些想追求變化的學生來說,他們知道英語中其他表達的存在,但又記憶不夠精確,所以就通過糅合的方式造出了以上表達。

三、問題存在的根源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模糊標簽語在本族語者口語中使用極為頻繁,具有多種功能,是英語中很重要的一類表達。而中國英語學習者對這類表達的掌握程度還很不理想。不管是在表達的多樣性、使用頻率還是使用功能上,同本族語者間的差距都比較大。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重精確,輕模糊。學習者一般都只注重語言的精準性,語法正確、用詞準確是最終目標。用語模糊被認為是語言不夠好的表現(xiàn)。殊不知在某些場合語言的準確性恰恰要通過模糊語才能達到。并且,模糊語的使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二,重書面語,輕口語。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材料一般都是相對正統(tǒng)、正規(guī)的語言范本,即書面語。近年來語言的交際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關(guān)注,聽力、口語的重要性得到突出。但是目前大多數(shù)聽力、口語教材中的語料來源都不夠真實,大部分也是經(jīng)過一定改編的書面語,此外,學生也缺乏實際的語境對所學語言點進行操練,從而導致他們對英語口語中很多高頻出現(xiàn)的程式表達語(俚語、習語、諺語及話語標記語等)不夠了解。

其三,缺乏真實語言輸入。由于大部分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途徑仍然限于教材,這就導致學生的語言產(chǎn)出在質(zhì)與量上都很不理想。當需要表達某一意思時,出于保險及方便性考慮,他們偏向使用有把握的少有幾個選項,而很少去嘗試其他表達。

其四,孤立地學習詞匯。目前英語教學仍是以語法及詞匯教學為主,詞匯教學的方式仍停留在“釋義—舉例—造句”這一模式上。學生通過這一模式所掌握的詞匯知識往往是孤立而片面的。一個詞語的具體含義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下才能充分顯現(xiàn)。如前文所提及的程式表達語的語義不是通過單個單詞的語義組合而獲取的,而這些表達的篇章及語用功能更是只能在具體的語境下體現(xiàn)。

四、解決問題的建議

要解決以上問題,涉及諸多方面。筆者認為其中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提倡立體化教材及立體化教學法,加強真實語言輸入、鼓勵真實語境下的語言輸出。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使用中的諸多問題其實都跟真實語言輸入不足或單一有關(guān)。鑒于目前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仍是以課堂及教材為主這一事實,改變這一現(xiàn)狀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從當前的教材及教學方法著手?,F(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高度發(fā)展使得立體化教材及立體化教學成為可能。立體化教材要求在教學內(nèi)容的先后、主次順序的編排上應(yīng)基于語言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及參照本族語者的客觀使用;在選材上應(yīng)以所針對學習群體的水平及需要為導向,以真實語料為基礎(chǔ),而不是受制于編者的個人語感、知識結(jié)構(gòu)或興趣愛好;在編排手段上應(yīng)體現(xiàn)多元化、立體化。除了傳統(tǒng)的紙質(zhì)文字材料,必要的時候也應(yīng)包含相應(yīng)的音頻及視頻資料,以增加教材的真實性及生動性。

立體化教材的有效實施還要依賴于立體化教學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手段要多樣化、立體化。教師的任務(wù)不再是單純地向?qū)W生灌輸“正確使用”,而是在真實語境中向他們“展示”本族語者的“客觀使用”。學生在接收了這些“客觀使用”之后,教師在課堂內(nèi)外也應(yīng)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真實或接近真實的語境,并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語言輸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其所學知識真正內(nèi)化,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縮小英語學習者與本族語者在語言使用上的差距,排除他們之間的交流障礙。

[1] AIJMER, K. What Happens at the End of Our Utterances? The Use of Utterance-final Tag Introduced by "And" and "Or"[C]//Papers from the 8th Scandinavian Conference of Linguistics. Copenhagen: Institute for Philoglogie, Kobenhaven University,1985:366-389.

[2] CHANNELL, J. Vague Langu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31-140.

[3] DINES,E. R. Variation in discourse- "and stuff like that"[J]. Language in Society, 1980(9).

[4] ALTENBERG, B. On the Phraseology of Spoken English: The Evidence of Recurrent Word-Combinations[M]//ED. COWIE, A. P. Phraseology: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101-122.

[5] 張麗萍. 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口語中模糊標簽語研究 [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37-41.

[6] 李巧蘭. 英語學習者話語標記語語用石化現(xiàn)象初探[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3):53-57.

[責任編輯:夏暢蘭]

ChineseEnglishLearnersUseofVaguenessTagsinSpokenEnglish:ACorpus-BasedComparativeStudy

ZHANG Lip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Vagueness tags is a group of frequently-used formulaic expressions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in native speakersdaily communications. The study explores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use of this group of expressions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We find that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generally use less those expressions than native speakers. While most expressions are severely underused, some few are overused. There is also evidence for pragmatic fossilization, inappropriate uses and use of self-invented expressions.

vagueness tags; corpus; frequency; pragmatic fossilization

H313

A

1673-5595(2013)02-0095-04

2012-11-12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高教研究課題(ZC1109)

張麗萍(1978-),女,江西豐城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從事語料庫語言學研究。

猜你喜歡
本族語立體化語料庫
《語料庫翻譯文體學》評介
把課文的優(yōu)美表達存進語料庫
《本族語和非本族語科技寫作中的詞塊:語料庫方法在語言教學中的應(yīng)用》述評
基于立體化教學方式的Java課程教學研究
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在《中醫(yī)各家學說》教學中的應(yīng)用探索
Non—Native Educators in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述評
亞太教育(2015年23期)2015-08-12 02:30:07
基于JAVAEE的維吾爾中介語語料庫開發(fā)與實現(xiàn)
語言與翻譯(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英漢本族語者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口音感知及言語理解度的對比研究
第六師高效立體化栽培技術(shù)研究初報
山西太原南中環(huán)立體化改造啟動
阜平县| 宜州市| 忻州市| 牙克石市| 望谟县| 开封县| 广宗县| 正安县| 巴林左旗| 金堂县| 景东| 新巴尔虎左旗| 吉木萨尔县| 旺苍县| 毕节市| 普安县| 武胜县| 长武县| 阜新| 天气| 盐源县| 五指山市| 随州市| 南陵县| 西丰县| 澄城县| 南乐县| 馆陶县| 敦煌市| 遂川县| 英吉沙县| 巫山县| 宁强县| 河北区| 平邑县| 珠海市| 西盟| 虎林市| 藁城市| 开江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