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聰, 郭井菲, 王振營, 何康來, 白樹雄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3)
雙斑長跗螢葉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屬鞘翅目葉甲科。取食玉米、谷子、高粱、棉花、向日葵、豆類、十字花科蔬菜等數(shù)十種作物,為多食性害蟲[1-3]。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沿玉米葉片葉脈取食葉肉,留下表皮,形成條狀透明區(qū),嚴重時葉片形成大面積枯斑,影響光合作用;玉米吐絲以后則聚集取食雄穗、花絲和幼嫩籽粒,影響授粉和灌漿,雌穗成粒數(shù)減少,使玉米嚴重減產(chǎn)[4-5]。該害蟲近年來在玉米上的危害逐年加重,已經(jīng)成為北方玉米產(chǎn)區(qū)的重要害蟲[4,6-7]。由于目前對雙斑長跗螢葉甲發(fā)生規(guī)律、防治技術(shù)等研究較少,對該蟲的調(diào)查尚沒有統(tǒng)一的抽樣方法,難以進行發(fā)生量的預(yù)報。為了提高田間蟲量調(diào)查的準確性,本試驗對該害蟲成蟲在玉米心葉期、吐絲期和乳熟期的種群數(shù)量和取樣方法進行了研究。
2011年7 月-10月在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的永安生態(tài)園進行調(diào)查。選擇7塊地,在心葉期、吐絲期和乳熟期分別調(diào)查一次,每塊田采用逐行逐株取樣法調(diào)查1 500株,根據(jù)其所在的位置,將各株成蟲數(shù)量記錄到坐標紙上,然后制成田間實際分布圖。
在心葉期、抽雄吐絲期和乳熟期的田間分布圖上分別按照五點法、雙對角線、Z字形、棋盤格式和平行線法等5種抽樣方法進行抽樣,分別取5、9、10、14、9個樣點,每樣點取20株玉米進行調(diào)查,各個抽樣方法的具體樣點布局見圖1。利用Excel軟件計算出對照(逐行逐株取樣法)的蟲口密度m及各個抽樣方法所得的蟲口密度(mi)、誤差率D[8]和代表性誤差SR[9]。有關(guān)不同抽樣方法與對照抽樣之間的差異(或估計吻合性)分析,采用t測驗方法進行檢驗;綜合考慮各抽樣方法估值的可靠性、代表性誤差、誤差率和工作量大小,確定合適的抽樣方法。其中誤差率D和代表性誤差SR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mi為各抽樣方法得到的蟲口密度,m為對照的蟲口密度,S2為各抽樣方法的樣本方差,n為各抽樣方法的抽樣株數(shù)。
圖1 五種抽樣方法各個樣點的具體布局Fig.1 Patterns of five sampling methods
在玉米的心葉期、抽雄吐絲期和乳熟期,以逐行逐株調(diào)查法的成蟲密度作為對照,分別用獨立樣本t測驗對五點法、雙對角線、Z字形、棋盤式和平行線抽樣方法的成蟲密度與對照成蟲密度進行顯著性檢驗,其結(jié)果見表1、表2和表3。
從表1可知,在玉米心葉期,采用五點抽樣法時,在7塊田中有3塊田的蟲口密度與對照間差異顯著,吻合率為57.14%;雙對角線抽樣法的蟲口密度與對照比較,有4塊田差異顯著,吻合率為42.86%;Z字形抽樣法有2塊田與對照間差異顯著,吻合率為71.43%;棋盤式抽樣法僅有1塊田與對照間差異顯著,吻合率為85.71%;平行線法的所有田塊均與對照有顯著差異,吻合率為0.00%。在玉米心葉期應(yīng)用棋盤式抽樣法進行成蟲蟲口密度估值的可靠性最高,其次為Z字形、五點法、雙對角線,平行線法可靠性最差。
表1 心葉期不同抽樣方法與對照之間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密度估值的顯著性檢驗Table 1 Significance test of the estimated population density of M.hieroglyphica adults at whorl stage between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and the control
從表2可知,在玉米吐絲期,用五點法和棋盤式抽樣,在7塊田中僅有1塊田的蟲口密度與對照有顯著性差異,吻合率為85.71%;雙對角線法有3塊田的蟲口密度與對照差異顯著,吻合率為57.14%;而Z字形抽樣法7塊田的蟲口密度與對照均無顯著差異,吻合率為100.00%;平行線抽樣法有5塊田的蟲口密度差異顯著,吻合率僅為28.57%。由此可見,在玉米抽雄吐絲期,Z字形抽樣法對田間成蟲數(shù)量的估計可靠性最高,五點法和棋盤式次之,雙對角線法再次之,平行線法可靠性最差。
從表3可知,在玉米乳熟期,用五點法和Z字形抽樣,在7塊田中僅有1塊田與對照有顯著差異,吻合率為85.71%;雙對角線和棋盤式抽樣法的7塊田的蟲口密度與對照均無顯著差異,吻合率為100.00%;平行線法的3塊田的蟲口密度與對照有顯著差異,吻合率為57.14%。在玉米乳熟期,應(yīng)用雙對角線和棋盤式抽樣法對田間成蟲數(shù)量估計時可靠性最高,其次為五點法和Z字形抽樣法,平行線法可靠性最差。
表2 抽雄吐絲期不同抽樣方法與對照之間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密度估值的顯著性檢驗Table 2 Significance test of the estimated population density of M.hieroglyphica adults at silking stage between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and the control
表3 乳熟期不同抽樣方法與對照之間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密度估值的顯著性檢驗Table 3 Significance test of the estimated population density of M.hieroglyphica adults at milk stage between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and the control
在玉米心葉期、吐絲期和乳熟期的空間分布圖式上采用五種不同的抽樣方法進行取樣,計算各抽樣方法的蟲口密度mi和誤差率D,計算結(jié)果見表4、表5、表6。平均誤差率越小,說明該抽樣方法的代表性越好[10]。
在玉米心葉期蟲口密度較小,五點法、雙對角線、Z字形、棋盤式和平行線法的平均誤差率在7.48%~18.99%之間,其中,棋盤式的平均誤差率最小,代表性最好;平行線的平均誤差率最大,代表性最差(表4)。
表4 在玉米心葉期不同抽樣方法的蟲口密度mi和誤差率D Table 4 Population density miand error rate Dfor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at whorl stage
在玉米吐絲期,五點法、雙對角線、平行線法的平均誤差率介于11.22%~17.39%之間;而Z字形和棋盤式的誤差率都小于10%,代表性較好,雙對角線的誤差率最大,代表性較差(表5)。
表5 在玉米抽雄吐絲期不同抽樣方法的蟲口密度mi和誤差率Table 5 Population density miand error rate Dfor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at silking stage
在玉米乳熟期,五點法、雙對角線、Z字形、棋盤式、平行線法的平均誤差率在7.99%~14.96%之間;雙對角線和棋盤式的平均誤差率小于10%,代表性較好。五點法和平行線法的誤差率較大,代表性不如其他抽樣方法(表6)。
代表性誤差(SR值)越小,說明該抽樣方法的抽樣誤差越小,越是適合[9]。
表6 在玉米乳熟期不同抽樣方法的蟲口密度mi和誤差率Table 6 Population density miand error rate Dfor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at milk stage
在玉米心葉期,五點法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132 4,雙對角線法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087 3,Z字形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107 9,棋盤式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082 1,平行線法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082 6。在五種抽樣方法中棋盤式的抽樣誤差最小,五點法的抽樣誤差最大(表7)。
表7 心葉期幾種抽樣方法對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密度估計的代表性誤差Table 7 Representative error of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for the estimated population density of M.hieroglyphicaadults at whorl stage
在玉米吐絲期,五點法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251 6,雙對角線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170 8,Z字形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179 1,棋盤式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149 5,平行線法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152 0。在五種抽樣方法中棋盤式的抽樣誤差最小,五點法的抽樣誤差最大(表8)。
表8 吐絲期幾種抽樣方法對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密度估計的代表性誤差Table 8 Representative error of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for the estimated population density of M.hieroglyphicaadults at silking stage
在玉米乳熟期,五點法的平均代表性誤差為0.188 6,雙對角線為0.139 2,Z字形為0.132 4,棋盤式為0.109 9,平行線法為0.118 0。在五種抽樣方法中,棋盤式的抽樣誤差最小,五點法的抽樣誤差最大(表9)。
表9 乳熟期幾種抽樣方法對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數(shù)量估計的代表性誤差Table 9 Representative error of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for the estimated population density of M.hieroglyphicaadults at milk stage
在玉米心葉期以棋盤式進行抽樣的平均誤差率和代表性誤差最小、估值吻合度最高,是最可靠的抽樣方法,適用于對大面積玉米田的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種群密度的估值調(diào)查,唯一的不足就是取樣點數(shù)較多,工作量較大;Z字形的估值吻合度僅次于棋盤式,而且取樣點數(shù)比棋盤式少,不過平均誤差率和代表性誤差較大,如果對田間調(diào)查的誤差要求不高,也可以考慮使用Z字形抽樣法;五點法的估值吻合度低于棋盤式和Z字形抽樣法,而且代表性誤差最大,如果田間調(diào)查量大的話,不宜采用五點抽樣法;平行線法的誤差率最大,估值吻合度為0,可靠性最差,不能用于玉米心葉期成蟲的抽樣調(diào)查。
在玉米吐絲期以Z字形進行抽樣的估值吻合度達到100%,平均誤差率也較低,而且抽樣點數(shù)比棋盤式少,是較適宜的抽樣方法;棋盤式進行抽樣的平均誤差率和代表性誤差最小,估值吻合度達到85.71%,也是比較可靠的抽樣方法;五點法抽樣的估值吻合度也達到85.71%,誤差率比雙對角線和平行線法低,雖然代表性誤差最大,但取樣點數(shù)也是這幾種抽樣方法中最少的,所需的工作量最??;平行線法的估值吻合度很低,平均誤差率也是最大的,在玉米吐絲期也不能使用平行線法進行調(diào)查。
在玉米乳熟期以雙對角線估值吻合度為100%,平均誤差率最小,工作量比棋盤式的要小,是可靠的抽樣技術(shù);棋盤式抽樣法的估計吻合度也達到100%,不過平均誤差率比雙對角線大,而且取樣點數(shù)也比雙對角線多,所以在玉米乳熟期進行抽樣調(diào)查時優(yōu)先使用雙對角線法;五點法和Z字形抽樣法的估值吻合度較高,達到85.71%,不過平均誤差率和代表性誤差較高。平行線法的代表性誤差較小,但估值吻合度低,平均誤差率最大,不適用于該時期的抽樣調(diào)查。
綜上,在玉米心葉期、吐絲期和乳熟期,棋盤式抽樣方法最適合對玉米田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的種群密度進行估值調(diào)查;Z字形和雙對角線抽樣法也是比較可靠的抽樣方法。這三種抽樣方法均適應(yīng)于較大面積玉米田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的調(diào)查取樣。與棋盤式等抽樣方法相比,五點法的工作量較小,如果僅僅需要了解田間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的發(fā)生發(fā)展趨勢或小面積的調(diào)查取樣,也可以采用此抽樣方法。
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在玉米心葉期、吐絲期和乳熟期均屬于聚集分布;在允許誤差一定的情況下,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蟲口密度越大,所需的抽樣數(shù)越少(另文發(fā)表)。種群的空間分布型聚集程度越高,抽樣誤差越大,抽樣誤差可以通過增加抽樣的樣本數(shù)量來減小[11]。在玉米田調(diào)查雙斑長跗螢葉甲種群密度時,棋盤式抽樣法是最可靠的抽樣方法。而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發(fā)生高峰期,也可考慮采用五點抽樣法進行調(diào)查,但每個樣點需要適當增加抽樣株數(shù),且樣點為長條形,盡量減少抽樣誤差。調(diào)查害蟲時的抽樣方法要適合于該害蟲在田間的分布特點,與人力、物力和時間等條件相適應(yīng),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在保證精準度的條件下選擇較方便易行的抽樣方法,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在實際的田間調(diào)查中,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使用何種抽樣方法,以達到準確、簡便、經(jīng)濟的效果。
[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昆蟲分類區(qū)系室葉甲組,河北省張家口地區(qū)壩下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植保組,河北省蔚縣農(nóng)業(yè)局植保站西合營公社技術(shù)站.雙斑螢葉甲研究簡報[J].昆蟲學報,1979,22(1):115-117.
[2] 張建華,張建萍,王佩玲,等.新疆棉花害蟲新動態(tài)及其防治對策[J].中國棉花,2005,32(7):4-6.
[3] 虞佩玉,王書永,楊星科.中國經(jīng)濟昆蟲志,第五十四冊,鞘翅目,葉甲總科(二)[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169.
[4] 杜建軍,云雷.雙斑長跗螢葉甲發(fā)生危害特點及防治措施[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9,55(3):202-203.
[5] 王立仁,劉斌俠,付泓.玉米田雙斑長跗螢葉甲的發(fā)生為害情況與防治對策[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6(2):123,131.
[6] 石潔,王振營,何康來.黃淮海地區(qū)夏玉米病蟲害發(fā)生趨勢與原因分析[J].植物保護,2005,31(5):63-65.
[7] 楊海龍,薛騰,李德會,等.遼寧玉米害蟲雙斑長跗螢葉甲的發(fā)生危害與防治[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8(11):96-98.
[8] 程慕棕,韓大東,李青,等.油松毛蟲的空間分布型及抽樣技術(shù)[J].昆蟲學報,1987,30(2):160-168.
[9] 丁巖欽.棉田棉鈴蟲卵抽樣技術(shù)比較[J].昆蟲學報,1987,30(1):68-74.
[10] 孟和平,姚祥征,宋美廷.粘蟲種群田間抽樣技術(shù)初步研究[J].植物保護學報,1982(3):173-178.
[11] 戈鋒.昆蟲生態(tài)學原理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