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左丹
(華南師范大學黨辦,廣東廣州510631)
綜觀世界,第三部門的勃興,減輕了政府的行政成本,發(fā)揮了很好的“補臺”功用,推動社會健康有序發(fā)展。各國第三部門參與“社會管理”水平已成為國際社會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在中國,第三部門以志愿組織為主體,其成員又以高校青年大學生為生力軍。為此,加強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管理,提升大學生志愿服務水平就顯得極為重要。
借鑒國外發(fā)達國家大學生志愿服務經驗,主要有兩條進路:一是借鑒志愿服務起源的歐美發(fā)達國家經驗,二是借鑒地域文化相仿的亞洲發(fā)達國家經驗。歐美發(fā)達國家推介美國、英國經驗;亞洲發(fā)達國家推介日本、韓國經驗。
美國大學生的志愿服務工作歷史悠久,歸結起來,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發(fā)展大體上經歷了16世紀中葉的萌芽發(fā)端期、工業(yè)革命后的形成確立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的成熟發(fā)展期和目前的深化拓展期。
據 《美國志愿者活動》 報告 (2008年7月7日由美國國家和社區(qū)服務社團公布)統(tǒng)計,2007年美國約6 080萬16歲以上的人參與社區(qū)志愿活動,累計志愿服務時間約81億小時,為經濟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超過1 580億美元,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志愿者大部分是在校大學生。
英國大學生志愿服務主要推動四方面工作:一是推動社區(qū)服務。英國的“做起來”、“千年志愿者”等計劃皆以社區(qū)為單位,大力提倡大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為社區(qū)少年兒童提供課業(yè)輔導、專業(yè)咨詢、假期或課后陪伴等活動。二是志愿服務和促進就業(yè)結合。例如,“馬克社區(qū)” (Community Mark)積極推動就業(yè)勞工投入社區(qū)志愿服務工作的行列,貢獻個人經驗與專業(yè),協(xié)助解決社區(qū)面臨的現實問題。三是推動服務弱勢群體。部分大學生志愿組織主要以提升少數民族或弱勢群體的志愿服務意識為目標,進而改善其志愿服務品質,并且為少數民族或弱勢群體提供相關服務資源。四是發(fā)展志愿服務文化。大學生志愿者通過從事志愿服務活動,協(xié)助公共事務的開展,借此推動并發(fā)揚志愿服務文化。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的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在社會福利、環(huán)境保護、青少年教育、終身教育及國外援助等領域廣泛開展。必須要指出的是,大自然災害特別是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對日本志愿活動發(fā)展起到了洗禮作用。由于地震頻發(fā),日本大學非常積極支持青年志愿活動,為學生開展志愿活動創(chuàng)造了很多便利條件和鼓勵措施。到1999年,已有100多所大學積極推行將志愿者活動納入正式課程的教育實驗。另外,還有一些高等學校為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設置咨詢窗口、組織講座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支持,還有許多大學都設立了志愿者活動中心,積極支持學生們的志愿活動。
韓國志愿服務歷史悠久,數據顯示,早在1999年韓國便有近1600個志愿服務組織,有志愿者3.5萬人。[1](P271-272)在近代,隨著基督教傳入韓國,韓國的基督教組織開始將西方的志愿服務理念和活動介紹給韓國國民。這些理念和活動與韓國歷史形成的互幫互助、慈善救助相結合,推動著韓國的志愿服務事業(yè)。到20世紀70年代,各種社會志愿團體紛紛成立,志愿服務宣傳教育業(yè)逐漸普及。特別是在1986年和1988年分別舉辦亞運會和奧運會期間,大批志愿者參與了志愿服務活動。在韓國,大學是志愿活動的重要培養(yǎng)地和資源中心。國立、公立大學在選拔學生時要將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時間和內容作為考核的內容,志愿服務活動也被設為教育科目。在參與志愿服務的群體中,學生所占比例達到39%左右,為增強大學生志愿服務意識,韓國教育部特別設立了學生服務活動信息指導中心,對青年大學生的志愿活動加以規(guī)范。
美國志愿服務普及推廣非常深入民心。據有關調查顯示,美國的志愿者組織超過100萬個,美國大學有各式各樣的志愿服務組織,新生在入學時往往會選擇幾個符合自己興趣特長的志愿服務性質的社團。約1 4的美國人當過志愿者,其中每人平均每周當志愿者的時間為3.5小時,從1992年開始,每年10月的第四個星期日是美國志愿者活動日。1997年參加了這一節(jié)日的大學生達到130萬,1999年則超過了200萬,這反映出在美國做志愿者是全民普遍的意愿。[2](P101)在美國大學生看來,參加志愿者活動不僅僅是為社會作貢獻,更可以顯示自己才能、擴大社會交往,甚至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實現理想與抱負和贏得社會尊敬。
美國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的規(guī)章制度非常嚴密。例如,對培訓的要求,志愿者接受必要的培訓并承擔相應責任;志愿者不能在活動中利用與他人接觸的機會謀取個人利益;志愿者按照既定的工作計劃提供服務。志愿者組織會根據工作任務的難易程度,匹配志愿者的能力水平,再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保證志愿服務的質量。
在韓國,教育部特別設立了學生服務活動信息指導中心,負責推動和規(guī)范青少年的志愿服務活動。韓國政府規(guī)定,大學生要將志愿服務活動作為教育科目進行實施。韓國在1972年建立了韓國大學生社會服務委員會 (KUCSS),目前有201所大學成為該會會員。KUCSS的目標在于提供有效途徑和方法推動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激勵他們的志愿精神。
英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生存發(fā)展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據統(tǒng)計,在2003年,有27%的公民會每個月參加至少一次志愿工作,途徑包括參加俱樂部、協(xié)會或其他組織活動;有39%的公民表示一年最少參加一次志愿工作,其中相當一部分成員是在校大學生。[3]大學生志愿服務發(fā)展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市場化、公司化運作。在英國,基本上每一個志愿組織都是獨立的法人機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大學生通過加入這些組織實現志愿服務的市場化運作。因為資源 (志愿者、社會捐獻資金、政府撥款)有限,不同志愿組織之間存在激烈的競爭。所以,參與其中的大學生志愿者往往都有很強的競爭意識,他們會精心設計活動。志愿組織都在探索經營生意,謀求利潤,支持志愿服務的發(fā)展。
有資料顯示,2003年日本有7.6%的大學引進志愿服務課程,其中26%屬于必修課,74%屬于選修課,學分從1個到4個不等。學校要求參與課程的學生在社區(qū)、醫(yī)院或其他機構做志愿服務,以具體的實踐活動來完成課程。通常,志愿服務項目由學生自己設計方案,由指導教師負責完善,學校的志愿服務中心負責推動落實。學生完成志愿服務規(guī)定小時數后,向課程老師遞交評估報告,這份報告將成為學生履歷的一部分。在1995年的大地震中,135萬志愿者參與了緊急援助活動,其中志愿者主力是學生,比例高達75%,青年學生志愿者的崛起并日益成為抗震救災的生力軍,讓日本社會和政府調整了志愿服務政策。此后,日本政府對非營利部門和志愿服務給予積極支持,50%的大學借此機會建立了志愿服務中心,大力推進大學志愿精神,以此提高教育機構的聲譽。志愿精神教育已經成為日本教育成功的一種體現。[1](P271)
目前,韓國有12個大學建立了志愿服務研究中心,就志愿服務的有關問題展開研究和探索,并在南漢城大學建立了志愿服務系,設置的課程包括志愿服務計量、志愿者管理、志愿組織管理、志愿服務經濟學等等。各個志愿服務研究機構之間的學術交流也很活躍,并擁有若干出版物。
理念是推動志愿服務的核心。中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要突破發(fā)展瓶頸,就必須樹立現代志愿服務理念,要從傳統(tǒng)的慈善救濟轉向現代志愿服務,從政治考量轉向社會考量,從社會動員轉向個體選擇,從短期宣傳轉向品牌推廣。傳統(tǒng)慈善行為大多體現為有能力、有財富的人幫助無能力、無財富的人,在 “助人”的同時,也顯示出助人者的優(yōu)越姿態(tài)。而現代志愿服務強調的是“互助”和“共贏”。一直以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帶有比較濃重的政治意味,認為志愿服務是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體現。新的歷史條件下,特別是全球化浪潮的到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更多地應該思考 “轉型”,淡化政治意味,凸顯社會意義。在動員方式上,也要改變以往靠組織動員的“運動式”和“別動隊”角色,逐步向社會化動員轉變。當志愿服務變得自由、好玩、富有樂趣,才能產生長久的吸引力。志愿服務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具體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在提高民眾意識、積極爭取政策之后,要建立品牌性的工作項目,來促進工作的開展。
環(huán)境是志愿服務發(fā)展的關鍵條件。中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發(fā)展的環(huán)境包括法制建設、體制機制建設等。只有通過優(yōu)化志愿服務環(huán)境,才能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實現法制化、體系化、陣地化、信息化和社會化。
美國早在1974年就制定 《國內志愿服務法案》,澳大利亞制定《志愿服務原則》,阿根廷制定 《社會志愿者》法,波蘭制定《公共利益和志愿者法》等等。政府應通過相應的法規(guī)、政策建立公益文化志愿服務保障制度。要盡早制訂有利于有關志愿者的地方性法規(guī),健全有關公益文化志愿服務的法律保障體系;各級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要對志愿服務給予政策上的關照,保證志愿者工作必要的經費投入,提供有效的工作保障;要把志愿者工作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規(guī)劃中,作為文明城區(qū)、文明社區(qū)、文明行業(yè)、文明單位的評比條件等等。
通過成立董事會、理事會等,真正按照章程運作,形成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健全志愿者決策機構和管理機構。以高校為單位,建立統(tǒng)一的志愿服務人員資料庫,并實現志愿服務人員在各組織間的共享,推進志愿服務信息化建設。建立科學化的志愿服務培訓機制,建立志愿者組織激勵、社會激勵機制,健全志愿服務實效機制。
中國志愿服務事業(yè)發(fā)展的首要因素,是提升志愿組織及成員的能力。能力建設的路徑包括培訓、實踐、評估等。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特別是青年公益的崛起,對志愿服務事業(yè)發(fā)展的最大影響就是對專業(yè)化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務必培養(yǎng)大學生志愿者的專業(yè)服務素質和服務學習素質。提升專業(yè)素質的路徑一方面來自反復的實踐,另一方面就是加強與專業(yè)社工機構的互動,以 “社工+志愿者”模式帶動志愿服務專業(yè)化水平。所謂服務學習,即是從服務中學習,獲得知識和技能提升,其實這就是一種成功。幫助青年大學生志愿者培養(yǎng)服務學習素質,就是要將成功素質的培養(yǎng)納入青年志愿者能力建設的內容體系。也就是說,要讓志愿者感覺到,參與志愿活動不僅僅是“利他”的過程,也是“自我提升”的過程,在志愿服務過程中他們可以獲得服務之外的更多好處,如社會交往范圍、任務執(zhí)行能力、項目策劃能力、團隊調動能力等等,把激勵機制納入能力建設軌道。
在全球化志愿服務發(fā)展浪潮中,中國青年志愿者必須從觀念更新、體制改革、能力創(chuàng)建等方面加強建設,全面推動志愿服務事業(yè)發(fā)展。作為志愿活動的培養(yǎng)地和資源中心,高校不能把學生局限于校園,應該鼓勵學生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以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學習服務技能,積極開展貼近人性、貼近社會的服務活動,把自己培養(yǎng)成健全、果敢、有為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社會的科學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1]江訊清.與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務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馮 英,張惠秋.外國的志愿者[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3]江澤全.英國志愿服務發(fā)展及對中國的啟示[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