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向著”的詞匯化和語法化*

2013-08-15 00:44魏金光
關(guān)鍵詞:時體成詞韻律

魏金光

(1.華中科技大學(xué)中文系,湖北 武漢 430074;2.遵義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貴州遵義 563000)

據(jù)《漢語大詞典》(第三冊)釋義,“向著”有兩個義項:第一,“朝著、對著”義(記為“向著1”);第二,“偏袒”義(記為“向著2”)[1]。此二義在明清時期就已形成,“朝對”義的“向著1”,既有動詞的用法,又有介詞的功能;“偏袒”義的“向著2”只作心理動詞。

動詞“向著”如何成詞,復(fù)合介詞“向著”如何語法化,二者之間有沒有引申關(guān)系呢?“著”是時體標(biāo)記,還是構(gòu)詞語素?“向著”在元代已出現(xiàn),因此,借助其成詞過程來討論這些問題。

一、“向著1”的詞匯化和語法化

(一)“向著1”的句法語義特征和語法化環(huán)境

元明以來,“向著1”用于單動結(jié)構(gòu),作謂語核心,此時不成詞,用(向·著1)表示;當(dāng)用于連動結(jié)構(gòu)的前一位置時,其介詞性凸顯,處于詞匯化和介詞化狀態(tài),用[向著1]表示。

1.元代(向·著1)的句法語義環(huán)境

(向·著1)元代已出現(xiàn),多用于單動結(jié)構(gòu),在明清文獻中常見,如:

(1)玉壺生拜辭了素蘭香,(向·著1)個客館空床,獨宿有梅花紙帳。(《元曲選·二煞》)

(2)果真把個燈移動了些,原向的是東南上,這如今移動了(向·著1)正東。(《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八十五回)

(3)那瘦后生(向·著1)炭火,烘著上蓋的衲襖。(《水滸傳》六十五回)

以上三例,“向”單作謂語動詞,后附時體助詞“著”表達“朝對”狀態(tài)的持續(xù)。“向著”帶賓語后,構(gòu)成典型的單句。動詞“向”雖后附時體的助詞“著”,但仍不成詞,如例(2)動詞“向”還可后附結(jié)構(gòu)助詞“的”,實現(xiàn)名詞化。

元代“向著1”也可用于連動結(jié)構(gòu),但很少見,如:

(4)唗,我養(yǎng)著你個家生狗,倒[向著1]里吠!(《全元曲·金蕉葉》)

(5)有一個惡犬兒只[向著1]這穿紫的頻去撲。(《全元曲·紅繡鞋》)

“向著”要實現(xiàn)動介轉(zhuǎn)化,除了需要句法環(huán)境外,還需要高頻復(fù)現(xiàn)。因此,元代的“(向·著1)”還難說成詞。

2.明清時期的“向著1”及其語法化

明清時期,“向著1”經(jīng)常用于連動結(jié)構(gòu)的前一位置,即“向著+NP1+V2+(NP2)”結(jié)構(gòu)中。隨著V2的次類范疇的語義變化和擴展,“向著”由動詞轉(zhuǎn)化為介詞的語法化和詞匯化趨勢不斷加強。

第一,動介兩可的“向著1”。當(dāng)“向著+NP1+V2+(NP2)”結(jié)構(gòu)中V2是言說、祭拜、哭泣、看望等靜態(tài)行為類動詞時,“向著1”處于動介兩可的狀態(tài)。如:

(6)王九媽到了客坐,不免分賓而坐,(向·著1)內(nèi)里喚茶。(《今古奇觀·賣油郎獨占花魁》)

(7)李清正待出門,只見西手頭一位,(向·著1)仙長也不知說甚話。(《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

(8)這時瑞虹恐又來淫污,已是穿起衣服,(向·著1)里床垂淚,思算報仇之策,不提防這賊徒來謀害。(《今古奇觀》第三十六卷)

(9)李成只管(向·著1)元帥,連連磕頭,呼叫不已。(《狄青演義》第三十六回)

(10)翠環(huán)歪過身子,把臉兒(向·著1)老殘道:“鐵爺,我看你老的樣子,怪慈悲的?!保ā独蠚堄斡洝返谑兀?/p>

(11)許多人在那里蹲著,俱是年輕的,連一個上年歲的都沒有,俱都是面(向·著1)北看。(《小五義》第七十四回)

以上例(6)~(11)的(向·著1)所處的“向著+NP1+V2+(NP2)”結(jié)構(gòu)在明清時期經(jīng)常出現(xiàn),V2“喚、說、道;垂淚、磕頭”等都是不發(fā)生空間位移的靜態(tài)行為動詞,NP1是表處所或表人名詞。

“向著+NP1”雖有可重新分析為介賓結(jié)構(gòu)的傾向,但是“向著”的動詞性仍很強,原因有三:

從語義關(guān)系看,NP1和V2之間句法語義關(guān)系的緊密性并不強,V2常有自身的賓語NP2,“向著1+NP1”和“V2+NP2”各自陳述一種行為狀態(tài),之間并非一種修飾關(guān)系。如例(6)和(7),“(向·著1)內(nèi)里”和“喚茶”,“(向·著1)仙長”和“說甚話”之間的語義表達各自獨立完整,而且同時發(fā)生,只不過是有共同的動作行為的施事者,“向著1+NP1”可看作是“V2+NP2”發(fā)生或進行時的靜態(tài)伴隨,含有動作行為的先后承續(xù)的語義關(guān)系。

從句法關(guān)系看,“向著1+NP1”的獨立性也較強,與“V2+(NP2)”之間有一種并列關(guān)系。如例(9)“(向·著1)元帥”和“連連磕頭”之間可以有較長的語氣停頓;例(7)“(向·著1)仙長”似可單說,其后的語氣副詞“也”拉長了前后動作的距離,動作的連續(xù)性不強。

從詞匯語義特征看,動詞“向”的詞匯意義仍有三個義素特征:[+人]、[+臉]和[+朝……方向]?馬貝加認為動詞“向”有兩個義素特征:[+人]和[+臉朝……方向],筆者認為可以離析為三個特征。見馬貝加的《處所介詞“向”的產(chǎn)生及發(fā)展》,語文研究,1999年第1期,第44頁。,詞匯意義還未虛化。如例(10)處置式短語“把臉兒(向·著1)老殘”,和例(11)主謂短語“面(向·著1)北”都凸顯了[+臉]和[+朝……方向]這一義素特征。

因此,以上例(6)~(11)的“向著+NP1+V2+(NP2)”仍還是典型的連動結(jié)構(gòu),(向·著1)還未成詞。

但是,在連動結(jié)構(gòu)中,當(dāng)V2是“道、說、取笑;瞧瞧、張望”等言說、看望等動詞時,并且其后的賓語為直接引語時,“向著1”動介轉(zhuǎn)化趨勢明顯,如:

(12)哭罷,鄭夫人[向著1]思厚道:“昨者盱眙之事,我夫今已明矣?!保ā队魇烂餮浴返诙木恚?/p>

(13)他媳婦早站了出來,[向著1]外面喊道:“婆婆且站起來,讓我有話問他?!保ā兜夜浮返谄呋兀?/p>

(14)那薛教授的夫人[向著1]素姐取笑說:“你道看了他生氣,如今可怎么?”(《醒世姻緣傳》第二十五回)

(15)說時,[向著1]春瑛瞧瞧,只見她春山蹙蹙,秋水澄澄,……(清·八仙得道·第七十一回)

(16)云鬟半卸,脂粉不施,嬌怯怯的倚在樓窗[向著1]下邊張望。(《九尾龜》第五十四回)

在這種句法環(huán)境下,“[向著1]+N1”和V2之間句法語義關(guān)系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N1可表V2的言說或看的對象,如例(12)~(14),也可表V2的方向,如例(13)、(16)。因此,“[向著1]+N1+V2”由離心的連動結(jié)構(gòu),變?yōu)榱讼蛐牡臓钪薪Y(jié)構(gòu),“[向著1]+N1”具有很強的介賓結(jié)構(gòu)性質(zhì),“向著1”由動詞開始向介詞轉(zhuǎn)化。

第二,介詞性凸顯的“向著1”。當(dāng)V2是動態(tài)性的非位移類動作動詞時,“向著1”介詞性較強,“向著+NP1”多表V2的動作方向,如:

(17)豈知颼颼的一陣風(fēng)起,托地跳出一個大蟲來,[向著1]李清便撲。(《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

(18)那國俊又拈著一枝方天戟[向著1]圣天子胸前便砍。(《乾隆南巡記》二十七回)

(19)說著,抓起那瑪瑙杯來,[向著1]門外石頭臺階子上就摔了去。(《俠女奇緣》第三十回)

(20)說罷,口中吐出一道銀光,猶如金線掣電,[向著1]怪東西頭上直射過去。(《七劍十三俠》第三十四回)

以上幾例中的V2“撲、砍、打、摔、射”等是動態(tài)動詞,施事者雖不發(fā)生明顯的空間位移,但其動態(tài)性很強。

當(dāng)NP1是處所名詞時,“向著+NP1”表后續(xù)動作V2的方向;當(dāng)NP1是表人名詞時,“向著+NP1”既表動作的方向,還表動作的對象,其實對象也是方向。

因此,“向著+NP1+V2”結(jié)構(gòu)具有介賓結(jié)構(gòu)的性質(zhì),而且動詞“向”的義素特征也有所消長變化,例(17)和(20)由例(6)~(11)的[+人]變?yōu)榱耍?物](大蟲和銀光),[+臉]這個義素特征消失,[+朝……方向]得到凸顯。這也體現(xiàn)了語法化過程中的“語義漂白”(semantic bleaching)這一機制。

第三,介詞“向著1”成詞。當(dāng)V2是位移類動詞時,“向著1”的介詞性最強,“向著+NP1”表V2的位移方向,如:

(21)圣天子聞言,點頭微笑,拱手道:“多蒙指教!”轉(zhuǎn)身[向著1]那邊走來,更加熱鬧。(《乾隆南巡記》第十八回)

(22)說到這句,忽然用力掙脫了手,[向著1]河岸飛奔。(《八仙得道》第五十九回)

(23)不比你專心一意[向著1]名利上走,無端受此挫折,不能說不是前途一個難關(guān)呀。(《八仙得道》第五十八回)

(24)遂搶出艙門,[向著1]江心便跳。(《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

當(dāng)VP是“走、奔、追、跳”等位移動詞時,無論NP是表處所或人名,還是表抽象的名詞,如例(23)“名利上”?!跋蛑?”都具有明顯的介詞性,引進位移的方向,表達空間關(guān)系。

3.“向著1”介詞化機制

“向著1”的介詞化是語法化和詞匯化并行的過程,連動結(jié)構(gòu)為其介詞化提供了句法環(huán)境。

Heine and Kuteva認為“語境擴展”(context extension)是動詞語法化過程的四個機制之一[2]2?!跋蛑?”在連動結(jié)構(gòu)中,語境不斷擴展,特別是V2語義的變化,不斷誘發(fā)“向著1”由動詞到介詞的轉(zhuǎn)化。

“向著1”成詞也是詞匯化的過程,時體標(biāo)記“著”先是附著于動詞“向”,而后并入,成為雙音節(jié)介詞的詞內(nèi)語素,其句法語義也經(jīng)歷了“語義漂白”的過程,從表達時體意義到成為不貢獻語素義僅起湊足音節(jié)作用的構(gòu)詞成分。Heine and Kuteva認為“語義漂白”是指具體語義的丟失,是語法化過程機制之一。筆者認為語法意義的丟失也是一種“語義漂白”[2]2。

4.“向著1”的韻律特征和演變

馮勝利把“詞”分成“詞匯詞”、“語法詞”和“韻律詞”,“韻律詞”是“詞、語”的“中間單位”[3]?!跋蛑背稍~前的狀態(tài)是“動詞+時體標(biāo)記”,如例(1)~(3),進入連動結(jié)構(gòu)后,時體標(biāo)記“著”附著化,這是由漢語音節(jié)的自然屬性和標(biāo)準(zhǔn)化要求決定的。

“著”作為句法功能詞,有韻律缺陷(prosodic deficiency),不能承擔(dān)重音,易輕聲,它不是一個語音完整的韻律詞,且在句法層難以獨立,必須依附一個韻律宿主(host),在“句法—韻律”層面形成一個“host(word)+clitics”(宿主+附綴)式的音步,成為一個韻律詞。Geert Booij認為語法成分因相鄰而發(fā)生附著化形成的是韻律詞[4]。

馮勝利認為,韻律詞存在一個演變過程[5]:韻律詞(prosodic word)→固化韻律詞(Idiomatized prosodic word)→詞化韻律詞(lexicalized prosodic word)。

“V著”式的韻律詞能否成為詞化韻律詞,即詞匯化為一個詞匯詞(lexical word)進入詞庫,要看它的使用頻率、語法化和詞匯化環(huán)境,并不是所有的“V著”都可詞匯化?!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和《漢語大詞典》沒把“朝著、對著、沿著、循著、挨著、趁著”等作為詞來看待,也有一定的道理的?!癡著”一旦詞匯化,“著”就從一個句法附著詞(承擔(dān)著語法意義)成為一個詞內(nèi)成分(或說構(gòu)詞語素),但它并不貢獻意義,僅作為一個語音外殼并入動詞V,湊足一個音節(jié),成為假性的雙音節(jié)詞。

二、“向著2”的成詞和語義來源考辨

(一)“向著2”的成詞時間

從語素構(gòu)成看,“向著2”是由“偏袒、偏愛”義的“向”附著體標(biāo)記“著”構(gòu)成的一個表心理活動的動詞。元代已成詞,明清以來常作為口語詞匯出現(xiàn)。

(25)(李德義云)哥哥,你向著嫂嫂,弟兄上無一些兒情分。(《全元曲·油葫蘆》)

(26)在那邊是兒子媳婦,在這邊是內(nèi)侄女兒,倒不向著婆婆姑娘,倒向著別人。(《紅樓夢》第四十三回)

(27)客人們,你別狠多要罷——也是枉然,我是個牙家,也不肯單向著買主,也不肯偏向著賣主,我只憑公道直說。(《老乞大新解》)

(二)“向著2”的語義來源考辨

先秦漢語存在大量假借現(xiàn)象,形、音、義關(guān)系復(fù)雜。厘清“向”字的語法化和詞匯化首先要理順介詞“向”字的詞義系統(tǒng),弄清本義和假借義。先秦,“向”本義表“北窗”,或表地名、姓氏。在用字上,“向”與“鄉(xiāng)、嚮”通假,“朝對”義和“趨近、前往”義都是其假借義。

先秦文獻,表“趨近、趨向”義,大都用“鄉(xiāng)”字,或時而用“鄉(xiāng)”的俗體“嚮”,“向”字用例很少,如:

(28)a.夜鄉(xiāng)晨。庭燎有輝。(《毛詩·小雅·鴻雁之什·庭燎》)

b.凡相干,欲赤黑而陽聲,赤黑則鄉(xiāng)心,陽聲則遠根。(《周禮·冬官·弓人》)

(29)a.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尚書今古文注疏》注:“嚮”一作“鄉(xiāng)”;疏:左丘明注解《春秋》“隱公六年”和“莊公十四年”時,引用《尚書·商書》此句,均用字為“鄉(xiāng)”;孫星衍按:至漢代今文《尚書》經(jīng)文不用“鄉(xiāng)”,而用“嚮”,后者為俗字。見孫星衍的《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年,第228頁。邇,其猶可撲滅。(《尚書·商書·盤庚》)

b.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十三經(jīng)注疏·周易正義》??卑凑Z“石經(jīng)岳本閩監(jiān)毛本同釋文,‘嚮’本又作‘向’,王肅本作‘鄉(xiāng)’”?!啊畤弧?,俗字;‘鄉(xiāng)’者,今之‘向’字”。見孔穎達著,清阮元??痰摹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年,第76頁。。(《周易正義·隨卦》)

(30)a.秦并趙,北向迎燕。(《戰(zhàn)國策·燕策》)

b.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十一家注孫子校理·魏武帝注孫子·軍爭)

先秦,“鄉(xiāng)/嚮/向”的詞義從空間和時間上“趨近”義通過“隱喻”機制擴展到心理空間上,表達“崇尚”義,如:

(31)a.古者,庶子之官治,而邦國有倫;邦國有倫,而眾鄉(xiāng)方矣。(《禮記·文王世子》)

b.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閭,釋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天下鄉(xiāng)善矣。(《荀子集解·大略》)

(32)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莊子集釋》引俞樾曰:祈字無義;引郭注云:祈所字形相似,故誤耳。見郭慶藩,王孝漁點校的《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61年,第449頁。,不可得也,不亦悲乎。(《莊子集釋·天地》)

(33)a.今西伯昌,人臣也,修義而人向之,卒為天下患,其必昌乎!(《韓非子新校注·外儲說左下》)

b.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園而幾向方矣。(《莊子集釋·齊物論》)

漢唐以來,“崇尚”義一直沿用,“向”字發(fā)展出“偏愛”義,如:

(34)可汗慕義向風(fēng),益以嘉尚。(《全唐文·元宗》)

(35)師曰:“不向一人,不背一人,便是無面目,何必更與摩道?”(《祖唐集·洞山和尚》)

(36)時韋處厚當(dāng)國,以獻替自任,天子嚮之。(《新唐書·王播傳》)

(37)人情皆向菊,風(fēng)意欲摧蘭。(《劉禹錫·秋中暑退贈樂天》)

宋元以后也偶有用例,如:

(38)后世有個新生底神道,緣眾人心都向它,它便盛。(《朱子語類》)

(39)且如做些事錯,才知道錯,便是向好門路,卻不是方始去理會個知。(《朱子語類》)

(40)我是個牙人,也不向買主,也不向賣主,我則依本分的中間說。(《原本老乞大》)

(41)行者道:“八戒生得夯,你有些兒偏向他?!碧粕溃骸拔以趺聪蛩?”(《西游記》第三十八回)

“向著2”的詞匯化源義是“向”的假借義“趨近”義,通過“隱喻”機制,物理空間上“趨近”投射為心理

空間上的“趨近”,引申出“崇尚”和“偏愛”義,為“向著2”成詞提供了語義基礎(chǔ)。

(三)“向著2”的詞匯化特點

元明以來,表“偏愛、偏袒”義多用“向著”,很少用“向”,這是由漢語音節(jié)的自然屬性和標(biāo)準(zhǔn)化要求決定的,原理同“向著1”,時體標(biāo)記“著”在韻律上存在缺陷,需要借助宿主來附著。

“向著2”的詞匯化過程,不似“向著1”在連動結(jié)構(gòu)中經(jīng)歷了語法化和詞匯化,它是在單動結(jié)構(gòu)中通過認知上的隱喻機制而成詞。從“韻律詞”演變的過程看,“向著2”在“固化韻律詞”到“詞化韻律詞”階段過程中,“著”的時體意義已經(jīng)比較模糊了,有“語義漂白”的特征。在口語的高頻使用下,“向著2”的韻律結(jié)構(gòu)固化,即“host(word)+clitics”式的韻律詞,固化成為“詞匯詞”,“著”也由時體助詞變成構(gòu)詞語素,但不貢獻語素義。

結(jié) 語

由于漢語音節(jié)的自然屬性和雙音節(jié)化要求,時體助詞“著”要附著于前面的單音動詞上,形成“V·著”式的雙音節(jié)韻律詞,作為“詞”和“語”的中間層,能否成為“詞匯詞”,要看它所處的句法環(huán)境和語用頻率。元代,“向著1”在連動結(jié)構(gòu)中,隨著V2的語義變化,“向著1+NP”的句法語義也在變化,“向著1”也隨語境的擴展而不斷介詞化;“向著2”在單動結(jié)構(gòu)中由隱喻機制促發(fā)成詞。

“向著1”和“向著2”之間并無意義引申關(guān)系,但是二者的詞匯化源義(lexicalization resource)都是先秦動詞“向”的假借義,前者來自“鄉(xiāng)”的“朝對”義,后者來自“鄉(xiāng)”的“趨近”義的引申義?!摆吔绷x通過隱喻機制,引申出“崇尚”和“偏愛”義,表現(xiàn)了詞義引申的一般規(guī)律。

“著”附著化后,形成“V·著”式韻律詞,它從單動結(jié)構(gòu)到連動結(jié)構(gòu),經(jīng)歷了Heine and Kuteva所提到的“語境擴展”、“語義漂白”或“去范疇化”(decategorialization)的過程[2]2,這些過程機制使“著”發(fā)生了從時體標(biāo)記到詞內(nèi)成分這一“再語法化過程”(regrammarticalization)?!爸背蔀闃?gòu)詞語素后,不貢獻自身的語素義,僅提供語音外殼,為雙音節(jié)詞湊足音節(jié),補足自身的韻律缺陷。

[1]羅竹風(fēng).漢語大詞典:第三冊[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9:139.

[2]HEINE AND KUTEVA.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馮勝利.漢語韻律句法學(xu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55.

[4]GEERT BOOIJ.Cliticization as a Prosodic Integration:the Case of Dutch[J].The Linguistic Review,1996(13):219-242.

[5]馮勝利.論漢語“詞”的多維性[J].當(dāng)代語言學(xué),2001(3):161-174.

猜你喜歡
時體成詞韻律
因果關(guān)系句中的時間順序與“時體”體系
國內(nèi)外滿語時體研究回顧
春天的韻律
基于閱讀韻律的高中英語默讀朗讀教學(xué)實踐
韻律之美——小黃村
口譯時體符號加工機制的動態(tài)心理空間解析
“湊合”成詞及詞義演變考.
先秦形容詞性反義并列詞語成詞規(guī)律考
再論“睡覺”成詞的時代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時體習(xí)得研究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