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重返上帝之路——從馬拉默德小說《店員》看“猶太人”的生成

2013-08-15 00:54:42郎艷麗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方濟各莫里斯弗蘭克

郎艷麗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重慶400067)

德國著名猶太思想家利奧·拜克(Leo Baeck)在《猶太教的本質》一書中提出:猶太人不是存在的(being),而是生成的(becoming)。“我們的生命由我們所要成為的東西(what we become)來實現(xiàn),而不是由我們生而秉承的東西來實現(xiàn),秉承(endowment)和遺傳(inheritance)雖然詞華典贍,但也可能言之無物(then again nothing),其根本在于我們如何使用他們?!保?][P12]《店員》這部小說就闡述了“猶太人”這一偉大的現(xiàn)世生成。

小說《店員》的故事發(fā)生在30年代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整個小說都圍繞著猶太貧民區(qū)猶太移民莫里斯的雜貨鋪展開。小說主人公弗蘭克是一個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非猶太人。他不停地流浪,夢想通過犯罪發(fā)財。一天,他與人合伙搶劫了莫里斯的雜貨鋪,事后受到良心的譴責,于是主動到雜貨鋪幫忙,以補償自己犯下的過失。在莫里斯的影響下,弗蘭克的道德逐漸升華,并最終成了一名猶太人。馬拉默德用弗蘭克的轉變詮釋了“猶太人”的現(xiàn)世生成,完成了“我們的生命由我們所要成為的東西來實現(xiàn)”這一蛻變歷程。

一、“猶太人”生成的前提——“善”之召喚

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人的子孫,看有沒有尋找他的人。

——《圣經(jīng)·詩篇14:2》

主說:“你們當尋求我的面。”

——《圣經(jīng)·詩篇27:8》

《創(chuàng)世紀》開篇就指出:“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1:27》)。然而神的“形象”究竟是什么樣子,《圣經(jīng)》卻沒有具體描述過。即使曾經(jīng)與上帝有最直接接觸的亞當和夏娃,也僅僅只是聽到了上帝威嚴的聲音。每當上帝對人有所警示時,也都只是出現(xiàn)在一異象中。神與亞伯蘭立約的時候,“亞伯蘭沉沉地睡了,忽然有驚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15:12》)神在召喚摩西時,也只是有神的聲音從荊棘的火焰中傳出來。在西奈山下,以色列人第一次真正認識到了神的存在:“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云,并且角聲甚大……摩西率領百姓出營迎接神,都站在山下。西奈山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遍山大地震動。”(《圣經(jīng)·出埃及記19:16》)以后神又多次在雷霆中、云柱中、樹叢中彰顯他的神跡。上帝是無形的,是如老子《道德經(jīng)》中所說的“大音”、“大象”,是那個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所不在的“道”。那么上帝究竟是按照什么樣的形象塑造了人類呢?

利奧·拜克在《猶太教的本質》中多次說到,上帝就是善,因為只有善是如上帝那樣橫亙時空,無所不在的,“善是無條件的……善也是普遍的……所以善就是世界的意義”[2][P7]“善的根基因此只能在唯一的神那里去尋找,唯一神本質的展現(xiàn)……所以善起自萬有之根源……”。[3][P72]范學德牧師在一次講道中提到“上帝為什么要我們行善?道理很簡單,因為上帝是善,并且是一切善的來源和標準。理所當然的,上帝要求他所創(chuàng)造的新人,要與他的本性——上帝的良善相符合,要與上帝創(chuàng)造的目的——榮耀上帝相符合”。[4]由此看來,上帝并不是按照自己形體而是按照神的本性——良善造出了人類。

然而,生活在塵世的人們總是被物質的欲望所迷惑,而遺忘了上帝在創(chuàng)世之初的賦予——善,善一直被禁錮著、壓抑著、雪藏著??墒巧系蹍s一直在尋找能夠靠近他的人,等待尋找他的人。亞伯拉罕·海舍爾(Abraham Heschel)在《覓人的上帝》一書中指出,“在贖罪日我們羞愧地呼喚:‘直到人死的那一天,你都在等待著他’回到身邊?!保?][P4]

因為當前我國在實行事業(yè)單位改革,因此要求事業(yè)單位具有較為完善的資金配置標準,針對資產管理以及預算管理的結合而言,事業(yè)單位具有多種形式。針對資產類型、分配標準和應用年限等,需要進行充分考慮,這樣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產重復購置問題,可以對單位資產進行合理配置,進一步為事業(yè)單位提升管理效率。

大圣人圣方濟各是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的意象,他是“弗蘭克的守護神”。[6][P251]在弗蘭克還是個孤兒的時候,就能時刻感覺到他的存在。弗蘭克從小就愛聽教士講圣方濟各的故事,并常常被這樣的故事感動得流下淚來。弗蘭克似乎對圣方濟各有種天生的親近和認同,在薩姆的糖果店,“他(弗蘭克)的目光突然被一個和尚的彩色畫片所吸引住了。他……凝神看著那張圖片,足足有五分鐘之久?!保?][P30]而圖片上那個臉孔消瘦、長著黑胡子、穿一件褐色粗布衣、光著腳站在灑滿陽光的鄉(xiāng)村道路上、舉起干瘦多毛的手臂、迎著他頭上盤旋的飛鳥的和尚,就是圣方濟各。圣方濟各代表了弗蘭克心中潛藏的善,這是一個起點,它為弗蘭克以后的蛻變新生埋下了種子。

吳文南在他的論文“論《圣經(jīng)》中人與上帝的關系”時談到:“一言以蔽之,人和上帝的關系是悖逆與救贖的關系,如著名的加拿大文藝理論批評家弗萊所說的 U結構:背道 -受罰 -呼求 -得救”。[8][P16]同樣的,在遇到莫里斯之前,弗蘭克也是與上帝之路背道而馳的。盡管他覺得搶劫是件愚蠢的事情,但還是伙同沃德?lián)尳倭四锼?。當他看到沃德動手打暈莫里斯的時候,他亂搖手,黑眼珠都快鼓出來了。這顯示了弗蘭克內心善惡的掙扎,這樣的惡中之善與小說后半部分的善中之惡相呼應。

對弗蘭克和圣方濟各關系的描寫,馬拉默德采用了從對立到統(tǒng)一的手法。在小說開始的時候,圣方濟各所舍棄的正是弗蘭克苦苦追求的:當圣方濟各舍棄萬貫家財?shù)臅r候,弗蘭克正為了僅僅的幾塊錢而搶劫莫里斯;當圣方濟各只依靠極少的食物苦修的時候,弗蘭克正躲在莫里斯的雜貨鋪狼吞虎咽;當圣方濟各把雪人當作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時候,弗蘭克卻向海倫伸出了欲望之手。但是自從遇到莫里斯之后,弗蘭克就開始發(fā)生轉變,這個被鄙視的猶太佬常常讓弗蘭克有種想流淚的沖動,弗蘭克開始不自覺地模仿莫里斯的行為。于是,弗蘭克的形象和圣方濟各的形象開始重合起來。以前圍繞在圣方濟各周圍的大量的飛鳥和花朵的意象,也充斥在弗蘭克的審美之中。當他第一次爬上升降機偷看海倫洗澡的時候,他看到了海倫的身體,“她的身體是那么的年青、那么柔軟、那么可愛,她的胸部看起來就像飛翔的小鳥,她的臀部更像美麗的花朵。”[9][P75]另外,弗蘭克“有一次在地下室找了一塊松木板,他鋸了一小塊,用小刀把它刻成某種東西,他意想不到,它竟變成一只展翅飛翔的鳥。外形雖不夠勻稱,卻有一種美感……他試刻別的東西。他決定刻一朵花給她(海倫),終于刻成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雕成后,那玫瑰優(yōu)雅清秀、花瓣初開、挺拔多姿,像鮮花一樣逼真?!保?0][P204]

經(jīng)過生活的磨難,弗蘭克與圣方濟各融合在了一起:“海倫走近那兒,看到有個人蹲在長凳子邊上喂著鴿子?!@個人站起來,鴿子拍拍翅膀也飛了起來,有幾只飛到他的手臂和肩膀上,有一只鴿子棲息在他微微彎曲的手指上,啄食他手心里的花生米。另一只肥大的鴿子飛到他的帽子上?!愓J出這個人就是弗蘭克。”[11][P124]

這個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畫面不正是在給飛鳥布道的圣方濟各嗎?經(jīng)過苦難的洗禮,弗蘭克已經(jīng)蛻變了,甚至在小說的最后,弗蘭克像圣方濟各一樣吃得越來越少,瘦骨嶙峋。他為別人付出得越來越多,“他從流不盡淚水的眼縫里來看待生活。”[12][P254]

圣方濟各形象是弗蘭克心中“善”的象征,也是神性的象征,它暗示了潛藏在人內心深處的神性火花。弗蘭克的蛻變證明了囚禁在靈魂深處的神性火花,可以通過悔過自新,重新釋放出來回復上帝。在莫里斯“善行”的召喚下,弗蘭克的神性蘇醒了。

二、“猶太人”生成的機制——由“惡”趨“善”

神對亞當和夏娃說:“惟有園當中那顆樹上的果子,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而蛇卻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庇谑?,女人見那顆樹上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他們二人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做裙子。

——《圣經(jīng)·創(chuàng)世記3:1》

在這里引入《創(chuàng)世紀》的故事并不是想說明基督教的原罪起源,相反,猶太教認為人并不具有原罪。馬丁·布伯說:“他(人)像亞當一樣犯罪,但不是因 為 亞 當 而 有 罪。”[13][P154]亞 伯 納 罕 · 科 恩(Abraham Cohen)在《大眾塔木德》中描述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兩種沖動——作惡的沖動和行善的沖動,兩種沖動不停地爭斗著。一個人的品性就取決于哪一種沖動占了上風”。[14][P101]科恩認為,如果人是出于沒有欲望而不做違禁的事,這并不是美德。相反,如果能夠抑制本就存在的欲望而不去做違禁的事,那才是美德。即使莫里斯那樣虔誠的猶太人也還具有惡的沖動,莫里斯縱火那一幕就是心中惡欲的體現(xiàn),可是莫里斯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最終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保持了善良的秉性,撲滅了心中的惡欲之火。

同樣,弗蘭克也是這樣一個既有“作惡的沖動”又有“行善的沖動”的人。在小說中,馬拉默德采用大段內心獨白的方式,來表現(xiàn)弗蘭克的內心沖突?!案ヌm克通往新生之路是馬拉默德小說故事中最為曲折的,他總是在從善與向惡之間反反復復,即使在犯最嚴重錯誤的時候,他的內心里也混雜了向善的沖動?!保?5][P31]弗蘭克總在不自覺地犯罪,而緊接而來就是內心的懺悔,呈現(xiàn)出“犯罪—悔罪”的循環(huán)模式。

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但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jīng)賣給罪了的。因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惡的,我倒去作。

——《圣經(jīng)·羅馬書7:14》

正如弗蘭克的矛盾心理,人的行動本就充滿困惑和矛盾。面對困惑,人該何去何從?善與惡、道德與現(xiàn)實,該如何選擇?

曾經(jīng)的弗蘭克總是東飄西蕩,無所事事、他覺得命運總是在作弄自己,讓自己一無是處。當他來到莫里斯的雜貨鋪后,雖然苦難并沒有停息,但弗蘭克的身心卻漸漸找到了歸宿。通過與莫里斯的接觸,他內心的善開始覺醒,他開始懂得用意志去生活,用神性去駕馭人欲,而不再隨波逐流?!兜陠T》刻畫了弗蘭克從良知覺醒、內心沖突、戰(zhàn)勝自我、皈依猶太教的自我凈化的全過程。美國文學批評家謝爾頓·J·赫什諾(Sheldon J.Hershinow)認為:“弗蘭克是一個尋找父親的孤兒,而莫里斯是一個失去愛子的悲傷的父親,想要尋找一個精神替代品。小說的核心原型就是圣經(jīng)故事中古老的圣子故事的變形。在這個故事中,父親展現(xiàn)了對任性的兒子永不動搖的父愛?!保?6][P46]跟隨莫里斯這個精神之父,弗蘭克新生了。逾越節(jié)過后,他接受了上帝之約——割禮,變成了猶太人。

三、“猶太人”生成的途徑

上帝一直在等待人的尋求,等待人的歸來。弗蘭克流浪多年,終于走上了上帝之路,這條路就是善行,就是行善,就是使自己具有猶太性。弗蘭克的轉變告訴世人,猶太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成的。馬拉默德在《店員》中,為猶太人的現(xiàn)世生成指出了三條途徑。

(一)有意義的受難

猶太民族是一個苦難深重的民族,一部猶太史就是一部受難的血淚史。從苦難中,猶太人看到的是上帝對人的懲罰??嚯y讓猶太民族把自己作為祭祀的羔羊擺放在了贖罪臺上,他們期待再次得到神的恩典,并等待最終回歸故土的時刻。而且作為上帝的“選民”,猶太人認為他們的受難是神祭的受難,他們愿意為整個人類獻出自己。“《店員》這本小說更是猶太人受難的典范之作?!保?7][P272]正如弗蘭克所看到的,苦難像一塊布,猶太人能拿它做衣裳,也正如馬拉默德在他的短篇小說《湖畔淑女》借伊薩貝拉之口所表達的,猶太人珍惜他們的過往,也珍視他們所受的苦難。“對于馬拉默德來說,猶太性就是生活中的苦難,就是從苦難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18][P44]弗蘭克問莫里斯為什么猶太人受這么多苦?莫里斯回答說“他們受苦,因為他們是猶太人……人活著就要受苦……一個猶太人如果不是為律法受苦,那他受苦也就沒有意義了?!保?9][P132]對此,在 Bernard Malamud:the prodigal son returns——the assistant一文中,謝爾頓·J·赫什諾這樣說到,“莫里斯關于受難的觀點非常明確地闡發(fā)了小說《店員》的一個核心主題:那就是人都有一種將固有的、不可避免的苦難轉換成為有意義的受難的潛在傾向。”[20][P34]

什么樣的受難才是有意義的受難呢?在莫里斯看來,只有為了律法的受難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受難?!皩τ谀锼箒碚f,真正的‘律法’就是‘要做好事、要誠實、要善良。對別人也是這樣?!保?1][P39]莫里斯“是猶太律法的化身,小說讓律法附身在他身上,從而告訴弗蘭克:律法就是‘要做好事、要誠實、要善良?!保?2][P273]律法就是善,所以為律法受難就是為善而受難,律法為善的實現(xiàn)提供了現(xiàn)實途徑??嚯y往往讓人升華,使人新生。在小說中弗蘭克不停地問自己為什么自找苦吃?他給自己很多答案都不滿意,唯一能夠讓他感到滿意的就是:他這樣自找苦吃就不會再去做什么更糟的事情了。受難能夠洗滌人的心靈,苦痛中的人們往往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到痛苦的真諦,也就更加明白苦難給人造成的痛楚。正如在《出埃及記》中提到的這樣一條令人肅然起敬的教規(guī):“不可欺壓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做過寄居的,知道寄居的心?!?《圣經(jīng)·出埃及記23:9》)

弗蘭克問莫里斯為什么而受難,莫里斯告訴他:“我在為你受難?!保?3][P133]的確,莫里斯確實是在為弗蘭克受難。小說一開始,弗蘭克就搶劫了莫里斯的雜貨鋪,來到雜貨鋪后他不斷地從店鋪中偷錢、偷牛奶,最終還強奸了莫里斯的女兒海倫。緊接著在弗蘭克的追問下,莫里斯告訴弗蘭克:“你是在為我受難?!保?4][P133]這兩句極具深意的話,是對小說內容的概括。果然,隨著小說的發(fā)展,莫里斯的話應驗了。弗蘭克開始為莫里斯受難:他把偷來的錢從銀行取出來,添到當天的營業(yè)額中。在莫里斯煤氣中毒的時候,是他一把把莫里斯從死亡的邊緣拖了回來。莫里斯死后,他更是承擔起整個生活的重擔,他甚至還想供海倫上大學。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苦難之后,弗蘭克徹底新生了,他簡直就是死去的莫里斯的再生,讀者仿佛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莫里斯,他為了讓那個可憐的波蘭婦女得到3分錢的面包,不得不在凌晨6點就起床。他會因為看到漆匠家貧窮的家境和饑餓的孩子感到心里不舒服,甚至愿意少收一半的欠賬,而到最后,他甚至要把自己唯一的3元錢的家當送給他們。而成就這一切就是有意義的受難,即為他人受難。

(二)虔誠地懺悔

懺悔這一宗教儀式在小說《店員》中有明顯的體現(xiàn),但它的宗教意味卻大為淡化。弗蘭克懺悔的對象不是上帝,不是牧師或者拉比,而是對自己、對他人的懺悔。懺悔在小說中表現(xiàn)得更具體化、生活化,讀者很少能夠感覺到懺悔的宗教形式和色彩。這也許很符合現(xiàn)代許多猶太學者的主張,為了適應現(xiàn)代化的社會生活,猶太人應該具有更多民族性和文化性,而降低它的宗教性,這不能不說是猶太宗教對美國猶太移民的一種妥協(xié)。

《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中亞當、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告訴世人,即使是上帝親手創(chuàng)造的人也會被誘惑,也有可能去犯錯,去忤逆上帝。那么對于犯錯的世人應該怎么辦呢?這時“正義便要求也給人類一種解毒的藥劑去拯救他們。如果邪惡是人易患的疾病,那么就有必要讓她具有痊愈的手段。這手段就是懺悔。”[25][P119]因此,人們被告知:“如果一個人去懺悔,那么他就好像去了耶路撒冷,建造了圣殿,豎起了祭壇并獻上了《托拉》中列出的所有祭品一般?!袼募?,就是憂傷的靈’(《詩篇 51:17》,)…… ‘我并不要你們的祭品和犧牲,我只要(懺悔的)言語?!?《大利未記7:2》)”。[26][P120]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弗蘭克的善惡掙扎、心靈對話都是不同形式的懺悔。只是懺悔的過程是復雜而痛苦的,弗蘭克內心的苦苦掙扎就是最好的證明。弗蘭克一直都想告訴莫里斯所有的真相,但他又感到恐懼,好像如果說出來,他的整個生命連血帶肉都要給撕成碎片一樣。但當他把真相說出來以后,弗蘭克心里感到極不平常的舒暢,好像滿樹的鳥兒在歌唱。而莫里斯則如上帝般洞悉一切,他告訴弗蘭克,自己早已知道真相,并愿意原諒他。最后,當弗蘭克向海倫和盤托出一切的時候,海倫臉色大變地跑開了,她沒有像她的父親莫里斯那樣原諒弗蘭克,但是在弗蘭克的心里,他卻解脫了,他對著海倫遠去的背影大聲地喊道:“我坦白過了”。其實懺悔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心靈。

(三)走向回歸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在怒氣、忿怒和大惱恨中,將以色列人趕到各國。日后我必從那里將他們招聚出來,領他們回到此地,使他們安然居住。

——《圣經(jīng)·耶利米書32:37》

猶太教是世界一神教的起源,它是一個追求統(tǒng)一的宗教。利奧·拜克認為這個統(tǒng)一是指猶太教各個時期都存在著一個不變的核心主題,那就是“猶太人自身的存在與未來都指向古老存在的上帝。”[27][P4]人永遠都是歸屬于上帝的,不管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

莫里斯、卡帕薩姆和培勒是《店員》中的三家猶太人,但除了莫里斯,其他兩家都已經(jīng)完全美國化了,他們眼中唯一的上帝就是金錢,為牟取利益不擇手段?!霸谶@樣的一個國家,個人的成功是由離開自己的起源和根的距離來衡量的,走得越遠,就越成功。”[28][P10]而莫里斯與這樣的社會卻格格不入,他會因為多拿別人5分錢而睡不好覺,會因為別人遺留在他柜臺上面的1分錢而在大冬天跑過幾條大街,還給別人。所以在這樣的社會競爭下,他這樣的人就注定是個失敗者,“他(莫里斯)是一個生活在非猶太人中間的猶太人,是一個被猶太成功者所包圍著的猶太失敗者。”[29][P35]卡帕是成功的,他靠賣酒掙了大錢;薩姆是成功的,他靠買馬賭博,送兒子上了大學;查理是成功的,他靠欺騙拿走了莫里斯的全部身家。然而,不管成功者如何成功,他們都莫明其妙地保持著對莫里斯的依戀?!榜R拉默德賦予莫里斯的雜貨鋪許多優(yōu)秀品質,對于莫里斯來講,這個雜貨鋪是壓在肩上的十字架,但對于弗蘭克和其他人來說,它就變成了一個精神圣地……其他人從莫里斯的雜貨鋪和莫里斯的陪伴中尋求庇護。”[30][P33]那個查理每年度假回來都會去看望莫里斯,莫里斯也不知道為什么??ㄅ量梢圆活櫮锼沟乃阑?,將店鋪出租給莫里斯的競爭對手,但是他卻很想叫莫里斯這個失敗而窮困的猶太人喜歡他。薩姆家的納特也一直與海倫保持著斷斷續(xù)續(xù)的愛情。這些成功者為什么都會去欽慕莫里斯這樣一個失敗者呢?無外乎是保留在莫里斯身上的那早已沒落的猶太傳統(tǒng),作為猶太人的莫里斯還堅守著自己的猶太性,堅守著那個流傳了幾千年,被大多數(shù)現(xiàn)代猶太人丟失掉了的根。

維多利亞·阿倫斯(Victoria Aarons)認為:“無論多么無意識,個人最終是不能與那使他或她魂牽夢繞的歷史或文化語境相分離的。”[31][P113]莫里斯作為猶太家園的守護者,在精神層面上強烈地吸引著查理、卡帕、薩姆等已經(jīng)墮落的猶太人,盡管物質的勝利已經(jīng)將他們裝點得金碧輝煌,但在他們荒蕪的內心深處卻依然渴望著那個失落的精神家園,那片遺失的純潔土地。莫里斯尚且能夠讓弗蘭克這個異教徒走上上帝之路,最終皈依猶太教,那些猶太民族的子民們?yōu)楹芜€依然徘徊歧途,不知回歸。馬拉默德的小說《店員》,用不長的篇幅吹響了回歸的號角,呼吁人們喚醒心中潛藏的善,由惡趨善,踐行善行,重返上帝之路。

[1][2][3][27]利奧·拜克.猶太教的本質[M].傅永軍等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

[4]引文來自于 http://yb.zhsw.org/user1/34/archives/2010/484.asp

[5]亞伯拉罕·海舍爾.覓人的上帝[M].郭鵬等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6][17][22]Marcus Klein.After Alienation:American Novels in Mid-Century.New York:A Division of Arno Press Inc,1964.

[7][10][11][12][19][23][24]馬拉默德.店員[M].楊敬仁等譯.揚州: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

[8]吳文南.論<圣經(jīng)>中人與上帝的關系[J].蘭州學刊.2006,(4).

[9]Bernard Malamud.The Assistant.New York:Farrar Straus.1957.

[13]大衛(wèi)·魯達夫斯基.近現(xiàn)代猶太宗教運動[M].傅有德等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

[14][25][26]亞伯拉罕·科恩.大眾塔木德[M].蓋遜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

[15][18][21][30]Kathleen G.Ochshorn.The Heart’s Essential Landscape:Bernard Malamud’s Hero.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1990.

[16][20]Hershinow J.Sheldon.Bernard Malamud.New York: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1980.

[28]Alter Iska.The good man’s dilemma.New York:AMS Press,1981.

[29]Jeffrey Helterman.Understanding Bernard Malamud.Columbia:S.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85.

[31]申勁松.從馬拉默德短篇小說——湖畔淑女——看大屠殺與猶太身份的構建[J].國外文學.2010,(2).

猜你喜歡
方濟各莫里斯弗蘭克
弗蘭克·蓋里——建筑界的“畢加索”
神奇飛書
能 看 多 遠
中外文摘(2018年21期)2018-11-21 05:31:15
半夜的演講
弗蘭克先生是個女的
學生天地(2018年2期)2018-09-06 12:00:44
我的風箏
想進監(jiān)獄的蒙弗蘭克
弗蘭克與滑板
醫(yī)生勸教皇少吃意大利通心粉
被要求減肥、超愛足球、螞蟻人你不知道的教皇方濟各
海外星云(2015年20期)2015-03-17 03:23:38
瑞金市| 麦盖提县| 崇明县| 宁都县| 东兴市| 宁陵县| 永嘉县| 广南县| 黑山县| 梅州市| 隆德县| 磐石市| 濉溪县| 富蕴县| 平湖市| 龙口市| 营山县| 梁河县| 永仁县| 尼玛县| 河池市| 吴桥县| 区。| 昌都县| 曲阜市| 扎鲁特旗| 静宁县| 汉寿县| 澳门| 阳曲县| 辛集市| 伊金霍洛旗| 锦州市| 堆龙德庆县| 峡江县| 墨脱县| 营口市| 淄博市| 泰顺县| 乌苏市|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