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霞
(閩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圖書館,福建 南平353000)
以麻沙、崇化(今書坊鄉(xiāng))坊刻為主的建陽刻書業(yè)始于五代,在兩宋時期空前興盛,尤其是南宋以后,建陽與杭州、成都并列為全國三大刻書中心,并在規(guī)模上超越浙本和蜀本,建本書籍萌芽于五代,衰落于清初。祝穆《方輿勝覽》將建本書籍列為建陽第一大特產(chǎn),并稱:“建寧府麻沙、崇化兩坊產(chǎn)書,號為圖書之府。”[1](P479)葉德輝《書林清話》盛贊:“宋刻書之盛,首推閩中,而閩中尤以建陽為最?!保?](P143)清代閩籍文人陳壽祺曰:“建陽麻沙之刻盛于宋,迄明末已。四部巨帙,自吾鄉(xiāng)鋟版以達四方,蓋十之五六?!保?](P956)
據(jù)張秀明的《中國印刷史》統(tǒng)計,宋代建陽麻沙、崇化兩地刻書作坊已達37家,較著名的有崇化余文興的“勤有堂”、余仁仲的“萬卷堂”、麻沙劉氏的“三桂堂”、陳氏的“與耕堂”等,群星燦燦。雖然歷代學者對建陽刻書褒貶不一,但持肯定意見者為多。朱熹曾云:“向到臨安,或云建本誤,宜用浙本。后來觀之,不如用建本?!保?](P239)南宋時崇化坊里人魏仲舉能著文且善刻,其所刊行的昌黎、河東兩集(清內(nèi)府藏本)受到《四庫總目提要》的表揚:“紙墨如新,槧刻精工,在宋刻中亦稱善本?!保?](P262)建安人黃善夫在宋慶元間刻印《史記》一百三十卷,合集解、正義、索隱為一書,刻印異常精美,獲歷代藏書家的高度肯定,我國近代著名古籍版本學家傅增湘先生在《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中對黃刻《史記》評價為:“是書精雕初印,凌角峭厲,是建本之最精者?!保?](P210)
宋代建本不僅在國內(nèi)銷量第一,且大量漂洋過海,對周邊國家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朱熹在《建寧府建陽縣學藏書記》云:“建陽版本書籍,行四方者無遠不至?!保?](P4082)朱子學者熊禾在崇化同文書院上梁文中載:“兒郎偉,拋梁東,書籍高麗日本通?!保?](P580)
不少研究者認為建陽刻書業(yè)崛起是由于其地出產(chǎn)易于雕刻書版的榕、梨等樹木,如葉夢得曾說:“麻沙版多用柔木刻成,取其速成速售,雕刻不精?!保?](P264)葉夢得為江蘇蘇州人,對福建地理環(huán)境并不熟悉,且其生活于北宋末期,當時福建坊刻中心還在福州,宋人南渡后建陽坊刻才雄視天下,因此他對建陽刻書業(yè)的認識難免偏頗。如果我們將建陽刻書業(yè)放在宋代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去研究,得出的答案或許更為接近事實。
漢武帝時閩越國叛亂被漢軍所滅,漢廷對閩越人采取虛地徙民的政策,盡皆遷往江淮間,此后數(shù)百年閩北人煙罕至,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停滯近300年。唐末五代中原戰(zhàn)亂頻仍,統(tǒng)治者專橫暴戾,濫殺世家縉紳,民不聊生,政客、士子、文人爭相逃離,宋人陸游所撰《傅正議墓志銘》云:“唐廣明之亂(880~881年),光州人相保聚,南徙閩中,今多為 士家。”[9](P287)《建 安志》云:“自五代亂離,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賈,多避亂于此。”[10](P29)同時期的閩北則遠離戰(zhàn)事,成了戰(zhàn)亂中較為理想的避難之所。名相李綱曰:“今閩中深山窮谷,人跡所不到,往往有民居,田園水竹,雞犬之音相聞。禮俗淳古,雖斑白未嘗識官府者,此與桃源何異?”[5](P186)建陽刻書業(yè)最負盛名的余氏家族也是五代時期避難入閩的,書林《余氏宗譜》之《增修余氏宗譜總序》載:“梁中大通二年(530年),余青為建陽令,避侯景之亂,在閩落籍。傳十四世徙書林,以刻書為業(yè)?!保?](P264)
宋室南渡后定都臨安(杭州),福建距離金兵占據(jù)的北方更遠,所以更為安全,很多北人舉族入閩,如靖康之難中留京宗室無一幸免,移居在外者獲全,部分宗室“建炎三年(1129年),移西外于福州,南外于泉州以避敵?!保?1](P984)在宋朝統(tǒng)治的319年(960~1279年)內(nèi),除了個別山區(qū)的動亂之外,福建主要地區(qū)一直處在和平的環(huán)境之中。作為入閩必經(jīng)之道的閩北,大量北方移民流寓,人口激增,繁榮程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成為僅次于都城臨安的文化中心,朱熹感嘆:“天旋地轉(zhuǎn),閩浙反居天下之中?!保?](P238)
北宋末,金兵南侵加劇了北人南下,朱熹云:“靖康之亂,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東南?!保?](P4303)在靖康之亂中移民入閩的北方移民中有不少是世家名流,如劉子羽家族在抗金失敗后舉家隱居崇安五夫里。戰(zhàn)亂中建陽麻沙、崇化秀美的山水、豐饒的物產(chǎn)與和平的環(huán)境吸引了大量南遷的大家族。如洪氏“金人南侵,高宗拜(洪)皓為金國通問使,如金不得歸,其子獲麟哀痛病沒,二子遵其遺囑,一隱于建寧書坊,一隱于同安小登嶼。”[12](P46)著名理學家張載的九世孫也避居麻沙,“先生九世孫諱德者登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授官知閩之邵武縣事,奉木主以行,往來建陽,道經(jīng)麻沙,見其溪山之勝,中心愛之,時咸淳兵亂,道梗不復(fù)西歸,遂卜居焉。建橫渠書院五十楹,……”[13](P979)南宋初年,由于宋 金 戰(zhàn) 爭的影響,閩 北人口增長出現(xiàn)了一個高峰。
《建甌縣志》載:“中原喪亂,士大夫多攜家避難入閩。建為閩上游,大率流寓者居多?!埃?4](P426)隨著北人南遷規(guī)模越來越大,閩北文化始盛?!拔┪舢T越險遠之地,為今東南全盛之邦?!保?5](P127)建陽崇化、麻沙書坊的黃金時代到來了。正如清末陳衍《補訂閩詩錄敘》所評:“文教之開興,吾閩最晚,至唐始有詩人,至唐末五代,中土詩人時有流寓入閩者,詩教乃漸昌,至宋而日益盛?!保?6](P44)北人南遷進入福建的路線主要有3條:一是由江西鉛山經(jīng)分水關(guān)入閩;二是由江西臨川、黎川經(jīng)杉關(guān)入閩;三是由閩浙邊界經(jīng)浦城仙霞嶺入閩。此三條線路中經(jīng)分水關(guān)入閩者居多,而杉關(guān)和分水關(guān)兩條路線于建陽相銜接。建陽地處閩江上游,流寓者居多。但大量移民的涌入,使這里土地迫狹的問題更加突出,閩北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南宋朱服評閩北“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猶力耕”[17]閩北多梯田,“田盡而地,地盡而山,雖土淺水寒,山嵐蔽日,而人力抽致,雨露所養(yǎng),無不少獲?!保?8](P359)生籍繁夥,耕耨殆盡,無田可耕迫使部分人口轉(zhuǎn)向刻書等手工業(yè)生產(chǎn)和銷售。大批文人入閩后生活困頓,刻書業(yè)利潤較高,文人們在此行業(yè)就業(yè)也算是學有所用,連安于清貧的大理學家朱熹也曾刻書貼補家用。大批文人學者入閩為建陽刻書業(yè)提供了刻書人才和稿源,并成為書坊消費者。
隨著中國大一統(tǒng)格局的形成和閩北戰(zhàn)亂紛擾,閩北逐漸失去區(qū)域中心地位,大量家族又遷往他處,以至于民國時劉超然感嘆:“柳盛于宋,錢盛于清,而今無其人。曹墩以曹姓得名,蕭屯以蕭姓得名,哀墩、哀嶺后以哀姓得名,而今無其族?!保?9](P75)從中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建陽刻書業(yè)僅在兩宋達到極盛的現(xiàn)象了。
閩北文化在宋代達到極盛,載入《宋史》的人物有82人。宋代的閩北進士有2 092名,位居全國前列。兩宋時期閩北籍宰相有13人,其中正宰相8人。“冠帶詩書,翕然大肆人才之盛,甲于天下?!保?0]由于北方移民的涌入,閩北在兩宋名人薈萃,如愛國宰相李綱、創(chuàng)西昆體的楊億、婉約派詩人柳永、著《春秋傳》的胡安國、法醫(yī)學家宋慈、史學家袁樞、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等。他們大多能著書立說,為建陽書坊提供了豐富的稿源。大量學者、士族進入閩北為建陽刻書提供了人才支持。如崇化書坊林立,刻書人才輩出:著《方輿勝覽》的祝穆,南宋《詩人玉屑》的作者魏慶之,注韓柳的魏仲舉等都是杰出的書坊人物。
宋仁宗以后,朝廷大興學校,閩北各地都建立了官學,私立書院也如雨后春筍般興起,讀書蔚然成風,“五步一塾,十步一庠?!保?1](P72)宋大觀間(1107~1110年),建州州學課堂達300余間,學生不下千人。閩北各縣地方官府普遍設(shè)置學田,以解決部分學生生活之需,鼓勵學生入學。如建陽縣學建于北宋,“其后縣伊王渥復(fù)增學田,以廩學者。”[10](P9)崇安知縣事趙侯在淳熙七年(1180年)“視境內(nèi)浮屠之籍,其絕不繼者凡五,曰中山、曰白云、曰鳳林、曰圣歷、曰暨歷,而其田不耕者以畝計凡若干。於是悉取而歸之于學,蓋歲入租米220斛。”[7](P4111)各縣的私學—書院也紛紛成立。閩學的發(fā)展推動了閩北教育的發(fā)展。在楊時、游酢將理學傳入閩北后,羅從彥、胡安國、李侗等學者不斷努力,經(jīng)朱熹融百家之長,終于形成在全國影響極大的閩學學派。朱熹逝世后,黃干、蔡沈、真德秀、陳淳、熊禾等人繼續(xù)發(fā)揚閩學。理學家紛紛創(chuàng)立書院,朱熹一人就在閩北創(chuàng)建4所書院,從史料記載看,建陽宋代有18所書院,為閩北之最,其次為崇安縣,有8所。在閩學的影響下,閩北讀書之風日盛,如建陽縣經(jīng)“南宋朱、蔡、游、陳諸君子倡明道學,彬彬然為道義之鄉(xiāng)。”[22](P37)
宋人劉克莊詩云:“閩人務(wù)本亦知書,若不耕樵必業(yè)儒?!保?3]《建甌縣志》載:“家有詩書,戶藏法律,其民之秀者狎于文,……建推鄒魯,乃詩書之藪也?!保?4](P433)閩北民風純樸,崇文好學之風濃郁,讀書人在社會上受人尊敬,鄉(xiāng)人每逢宴飲,必請讀書人上坐。祖籍武夷山五夫的柳永所著《勸學文》直白地道出了學子苦讀的動力:“學則庶人之子為公卿,不學則公卿之子為庶人?!保?4](P1097)閩北藏書家也大 量出現(xiàn),如宋咸、余良弼、詹體仁等,建陽人宋咸,北宋天圣乙丑(1025年)進士,任職過邵武軍、韶州知府等職,后建霄峰精舍以作藏書樓,“積書充棟,圖為講道開來之計?!保?5](P77)余良弼,閩北順昌人,建炎二年(1128年)進士,“為政知大體,每以教化為先,聚書幾萬卷?!保?6](P248)朱熹得意弟子詹體仁生平勤奮好學,聚書達數(shù)千卷。
宋朝崇文重儒,擴大科舉考試錄取人數(shù),使布衣寒士有更多讀書入仕的機會。閩北山高水寒,農(nóng)耕生活極為艱苦,公平競爭,及第后直接任官,又給家族帶來無上榮譽,因此,讀書入仕成為閩北學子普遍的價值取向和人生的首要追求,不少應(yīng)試學子窮經(jīng)皓首,終生不渝。朱熹也承認:“居今之世,使孔子復(fù)生,也不免應(yīng)舉?!保?](P246)宋神宗把《易官義》、《詩經(jīng)》、《書經(jīng)》、《周禮》、《禮記》、《論語》、《孟子》等定為應(yīng)考士子的必讀書,因此宋代建陽坊刻中各類經(jīng)史和類書居多,朱熹曰:“建陽版本書籍……上至六經(jīng),下及訓傳、史記、子集?!保?](P4082)岳珂(岳飛孫)在《愧郯錄》卷九說:“自國家取士場屋,……建陽書肆方日輯月刊,時異而歲不同,以冀速售。而四方轉(zhuǎn)致傳習,率攜以入棘闈,務(wù)以眩有司,謂之懷挾。”[5](P260)應(yīng)舉用書銷量的大增直接帶動了建陽坊刻的興盛,“五經(jīng)四書澤滿天下,人稱小鄒魯?!保?5](P79)
建陽交通便利,麻沙、崇化兩坊是建陽和邵武兩郡走廊,距邵武不足百里,通過古驛道,再過杉關(guān),建陽刻書經(jīng)此可達贛東重鎮(zhèn)信州(上饒)。麻陽溪水路運輸便利,閩北地區(qū)山高路陡,陸路通行不便,而麻陽溪水路暢通,朱熹一生中在閩北建立的四所書院,除武夷精舍外,寒泉精舍、晦庵草堂、考亭書院都在麻陽溪畔,除山水秀美外,舟楫之利應(yīng)是朱熹修建書院擇址的一個重要原因。圖書經(jīng)麻陽溪揚帆順流而下便可進入建陽城,通過圖書經(jīng)銷商向本地用戶出售,部分經(jīng)風水關(guān)和仙霞嶺等通道進入鄰近的江西和浙江等地。分水關(guān)路由崇安至江西鉛山是閩贛孔道,車馬之聲晝夜不息。經(jīng)風水關(guān)驛道進上饒河口,江浙閩粵客商云集于此,由上饒溯信江,經(jīng)玉山縣信江段船行百里至“八省通衢”坊。江浙書籍,由此下船運往南方,閩粵書籍則由此轉(zhuǎn)運到常山縣草坪驛,移貨江山貨船,便可以由錢塘江順流而下前往杭州。建陽刻本,多由分水關(guān)路運銷外地。麻陽溪和從武夷山南下的崇陽溪在建陽濯錦橋下匯合流向南平,稱閩江,部分建本順流而下經(jīng)閩江轉(zhuǎn)福州、泉州等港口轉(zhuǎn)運至朝鮮、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1241年,日本僧人回國時帶走了包括祝穆的《方輿勝覽》、朱熹《論孟精義》等建本書籍在內(nèi)的數(shù)千本經(jīng)籍,至今仍有不少宋代建陽刻本精品珍藏在日本,如宋建陽刻本《纂圖互注周禮》、《纂圖互注禮記》、《新雕名臣紀述老蘇先生事實》等。宋慶元間建陽坊刻劉元起刻印《漢書》一百卷、《后漢書》一百二十卷,流入日本后被日本人視為國寶珍藏。
宋代泉州港為國際貿(mào)易港,北宋皇祐年間(1049~1054年),泉州城已達到80萬人口,北宋奉例,歷次奉使高麗者的座艦,都是委托閩浙監(jiān)司代雇,由泉州赴新羅、高麗,海船要經(jīng)過四明(寧波),建陽刻本也有部分通過海路銷往浙江等沿海地區(qū)。
閩北竹木資源豐富,漫山遍野盡是茂林修竹,刻書版所用的紅梨木等原料豐富,造紙業(yè)特別發(fā)達,造紙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建陽的麻沙鎮(zhèn)所產(chǎn)紙張稱麻沙紙,色澤稍黃,厚簿韌性與麻紙類似,宋代閩刻中的麻沙本多用麻沙紙。郭柏蒼《閩產(chǎn)異錄》載:“建陽扣,本地人呼為書紙。宋元麻沙本,皆用此紙?!保?](P252)麻沙竹紙就近生產(chǎn),成本低廉,是當時中國紙張中最便宜的,并使建本書籍售價僅為浙本書籍的一半,傾銷全國,建陽一躍成為全國出書最多的地方。
五代時王審知治閩的文化政策為宋代建陽刻書業(yè)的繁榮打下了基礎(chǔ)。王審知一方面大力興學,采用翁承贊的建議,設(shè)學以教閩中秀才;一方面不惜重金,廣泛搜求佚書并開始了官方的刻書業(yè),以填補在兵亂中書籍的損失。這些措施或許是建陽刻書業(yè)萌芽的催化劑。
宋代采用強干弱支的國策,使中國邊疆防御力量日漸薄弱,北方少數(shù)民族軍事侵擾中原日益嚴重,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重心被迫南移,大量中原士族舉族入閩,帶來了大量人才、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和文化,鑄就了閩北最輝煌的篇章。宋代刻書業(yè)順應(yīng)歷史潮流產(chǎn)生并發(fā)展,科舉昌盛、讀書風氣的濃厚使建本圖書有了內(nèi)銷的基礎(chǔ),而交通便利,外貿(mào)發(fā)達則使其規(guī)??梢圆粩鄶U大,并在規(guī)?;a(chǎn)中降低成本,提升了建陽刻本在中國乃至世界圖書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追溯閩北各朝代,只有宋代尤其是南宋時期才能聚集如此多的編輯刻書人才,也只有這個時期有如此和平的環(huán)境和政治經(jīng)濟中心地位,再加上舟楫的便利和原材料的低廉,建陽刻書業(yè)終于在中國刻書史上留下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1](宋)祝 穆.方輿勝覽(卷11)[M].北京:中華書局,2003.
[2](清)葉德輝.書林清話(卷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3](清)陳壽祺.左海文集(卷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黎靖德.朱子語類(卷13)[M].北京:中華書局,1986.
[5]朱維干.福建史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6]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M].上海:中華書局,1983.
[7]朱熹集[M].郭 齊,尹波,校.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8]王耀華.福建文化概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9]陸 游.渭南文集(卷33)[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10]黃仲昭.八閩通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11](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259)[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12]臺灣省文獻委員.臺灣省通志稿(卷2)[M].臺北:捷幼出版社,1999.
[13]姚有則.民國建陽縣志(卷8)[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14]詹宣猷.民國建甌縣志(卷19)[M].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15](宋)張 守.毗陵集(卷6)[M].上海:中華書局,1895.
[16]陳支平.福建六大民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17]張建民.明清農(nóng)業(yè)墾殖論略[J].中國農(nóng)史,1990,(4):9-12.
[18]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卷5)[M].上海:中華書局,1934.
[19]劉超然.崇安縣新志(卷4)[M].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20]劉錫濤.宋代福建人才的地理分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2):112-114.
[21]劉海峰.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22]蘇民望.萬歷建陽縣志(卷1)[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23]陳支平.閩南人—福建漢族民系研究之二[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8,(3):59-61.
[24](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35)[M].刻本,1760.
[25]嘉靖建陽縣志(卷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26](明)陳能修,鄭慶云.嘉靖延平府志(卷17)[M].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