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松
(江南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江蘇 無錫 214122)
《他的非法自我》是澳大利亞作家彼得·凱里于2008年出版的一部充盈著“尋愛”歷程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作者截取了風(fēng)起云涌的上世紀(jì)六十年代這個歷史片段,講述了一對“非法母子”充滿艱辛而痛楚的逃亡之旅。
小說以其動人的敘事風(fēng)格和清新華美的語言,一出版便備受關(guān)注。雖然世人對這部作品褒貶不一,但更多評論家則對這部作品給予積極的評價?!都~約書評》評論道:“彼得·凱里呈現(xiàn)給我們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一個關(guān)于現(xiàn)代人心靈備受折磨的靈魂冒險故事”(Cathleen 213);評論家Jane Housham更是給予這部作品以高度的贊譽:“在面對如此眾多謊言和欺騙的世界,彼得·凱里似乎擁有抓住真相的本能,主人公身份的移位和陷入絕境的迷茫,使得彼得·凱里再次成為世人關(guān)注的焦點”(Jane 2)??偟膩碚f,國外對該部小說評述頗多,但是大多比較簡短,而國內(nèi)學(xué)者對這部作品的評論卻寥寥無幾。
本文結(jié)合時代背景和彼得·凱里創(chuàng)作的心理歷程,從身份認同的理論視角對該部作品進行了闡釋,凸顯了作者的歷史使命和人文主義關(guān)懷。
凱里作品的主人公通常是一些“邊緣化”的小人物,在強大的社會制度下,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迷茫而無助,一步一步陷入現(xiàn)實的漩渦中。小說主人公黛爾和切身份的“迷失”便是有力的佐證。這里所探討的“身份迷失”,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闡釋:身份的“迷?!焙蜕矸莸摹叭笔А?。在黛爾身上體現(xiàn)了身份的“迷茫”,而在切的身上則更多地體現(xiàn)了身份的“缺失”。
認同本質(zhì)上是精神危機,是一種價值認同,是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特定社會或群體的價值、文化和信念的認同。如果一個人不能對所處社會的主流價值認同,或者不能被所希冀進入的群體接納,就必然產(chǎn)生“強烈的思想震蕩和巨大的精神磨難”(陶家俊37),而這種痛苦與欣悅共存的主體體驗在黛爾身上得到了充分表達。
黛爾身份的迷失可以從價值觀身份和社群身份兩個方面加以闡述。首先,黛爾是哈佛大學(xué)的研究生,在充斥著各種激進組織的哈佛大學(xué),群體意識迫使她游離于青年政治激進組織SDS周圍。她曾是組織成員,從表層看,退出SDS的緣由是她無法認同激進組織的價值取向,實則是其貧苦的工人階級出身,后者造成了兩者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差異。上世紀(jì)60年代,美國激進運動兩大組織“自由美國年輕人”(YAF)和“民主社會青年學(xué)生”(SDS)其成員大多是由中產(chǎn)階級子女構(gòu)成”(Cavallo 59-60),然而黛爾卻出身于工人階級家庭,家境貧寒。這種階級差異導(dǎo)致黛爾在組織中處于弱勢位置。以致在富有的塞爾科克夫人面前,她感覺自己是“放在一件精致工藝品邊上的粗糙瓷娃娃”(Peter 41)。在消費主義盛行,物質(zhì)至上的時代,黛爾在這樣的組織里必然受到歧視。她退出SDS組織,本身就是身份得不到組織認同的表現(xiàn)。
另外,黛爾無法認同SDS價值取向的癥結(jié)還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遭遇。黛爾的父親是一位社會主義者,為了革命,逃避了承擔(dān)家庭重擔(dān)的責(zé)任。甚至在母親病死在醫(yī)院之時,還在和一幫年輕人打情罵俏,高談革命理想。父親對家庭的漠視導(dǎo)致了黛爾人生的心理創(chuàng)傷,以致她一直感覺:“從來沒有被人愛過,并發(fā)誓絕不擁抱任何人”(Peter 178)。戎馬一生的父親不能通過暴力革命的途徑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這促使她將自己的同學(xué)解讀為“空想家”;另外,父愛的缺失讓黛爾對激進分子這種拋家棄子的行為深惡痛絕,在中產(chǎn)階級子女構(gòu)成的激進組織里,處于邊緣位置而無所適從。
黛爾和切從紐約逃亡到澳大利亞的熱帶雨林,這種大幅度的空間轉(zhuǎn)移造成了她生活的錯位。對于黛爾來說,其原有穩(wěn)定的社會生活遭到根本性摧毀力量的打擊,摧毀了她“從以前生活中獲得的意義感”(Davis137),并導(dǎo)致原本生活境遇的支離破碎。黛爾是薩瓦爾學(xué)院的教師,他者眼里的成功者,然而,強加的偶然性責(zé)任卻使她淪為拐賣兒童的“罪犯”。這種與原身份的背離,造成其心理的巨大落差。而且當(dāng)?shù)厝藢λ摹澳暋焙蜔o端的仇視,也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精神痛楚。在經(jīng)歷了重大的變故之后,她不得不再次追問“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哲學(xué)命題。
小說的另外一個主人公切,在他的身上,體現(xiàn)了精神歸屬感喪失所帶來的身份困惑和心靈痛苦。切是一個身份缺失的人,在幾個月大的時候,身為激進組織骨干的父母,棄親情不顧而拋棄了他。外祖母對他封鎖了關(guān)于父母的信息,這導(dǎo)致了切一直生活在等待和猜測之中。雖然衣食無憂,卻完全喪失了精神歸屬感,幼兒的本能又驅(qū)使他不懈地追尋父母的愛,在尋找愛的漫漫征程中,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無奈的錯亂之中。人為釀就的身份錯亂使他誤認為黛爾是母親,甚至一度把嬉皮士亞當(dāng)認作父親。他反對黛爾買那棟密林深處的破舊房屋,原因就是擔(dān)心父親找不到他們。在得知母親被炸死,父親視革命高于一切而拋棄他的時候,他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選擇了離家出走。這是身份找尋失敗后,絕望無奈的寫照。在切的身上,透視出身份缺失和身份迷茫給人帶來的巨大精神磨難和心理創(chuàng)傷。
凱里將故事背景投放到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并透過黛爾和切的視角進行敘事。雖然“他沒有刻意渲染民主運動和嬉皮士文化現(xiàn)象”(彭青龍27),但是,在這部作品中,凱里意圖喚起人們對那個激進時代的再思考。在二十世紀(jì)六十年代中期,凱里曾與昆士蘭雨林中的一個嬉皮士公社為鄰長達四年之久。雖然,他聲稱自己和那些嬉皮士毫無瓜葛,對學(xué)生民主運動,托洛斯基分子,無政府主義分子也一無所知,自己也是不得已才住在那里。顯而易見,凱里深諳昆士蘭雨林和嬉皮士生活,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個人經(jīng)驗和歷史構(gòu)建連接在了一起。從凱里對小說主人公身份回歸的安排,可以看出他對暴力民主革命和反正統(tǒng)文化持有的態(tài)度是批判而謹慎的。凱里不是悲觀主義者,他沒有把人類丟在“死胡同”而棄之不理。相反,他試圖給人類勾勒出一個在“物化”的現(xiàn)代社會里,備受折磨之后,可以撫慰心靈的港灣。
存在主義哲學(xué)家海德格爾說:“人是被決定的,是‘被投入’于這個世界,而且只能‘被投’,這是生命被注定的成分,但是另一方面,人是有自由的,這個自由就是對特定環(huán)境所作的回應(yīng)自由”(傅佩榮278)。黛爾和切在新的時空格局中建構(gòu)身份的過程,體現(xiàn)了人主體性的發(fā)揮。
認同危機本身并不是靜態(tài)的,而是一個動態(tài)、裂變的循環(huán)過程,“主體在不同時間獲得不同身份,不再以統(tǒng)一的自我為中心?!保℉all 277)在這個過程中舊身份和新身份不斷進行建構(gòu)和解構(gòu),以完成身份的認同。黛爾的身份回歸可以從族群認同、親情兩個方面加以解讀。從大學(xué)教師淪為罪犯的身份轉(zhuǎn)變,使黛爾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自我”毫無關(guān)系的“他者”的存在。她不得不對生活進行重新定位。黛爾和切初到水晶公社之時,便被嬉皮士們列為“不受歡迎的人”。在主張“友愛,自由和平等”的公社里,黛爾體驗到的是“狹隘,冷漠和敵視”的異變。她不認同激進運動的精神實質(zhì),他討厭嬉皮士滿口“turn in,turn out”的論調(diào),也討厭嬉皮士制定的條條框框。在異國他鄉(xiāng),為了生存,她不得不向現(xiàn)實妥協(xié),在他者的凝視中不斷調(diào)整自我,達到與他者的相遇。為了與嬉皮士達成和解,她被迫遵守水晶公社的“制度”,親手殺死了切的寵物小貓。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作為“闖入者”的黛爾逐漸轉(zhuǎn)變成“融入者”。切離家出走后,嬉皮士向黛爾伸出援助之手,同時,黛爾也著手構(gòu)建一個舒適的家。最后,“外來者”眼中那個“混亂、無序”的陌生世界嫣然蛻變成了溫馨的家??梢哉f,這是黛爾對新的生存格局認同的伊始,也是嬉皮士對黛爾和切的接受。
家對人的認同至關(guān)重要。她是家庭成員生理、心理保障的承載體。血緣通常是構(gòu)成家庭的要素之一,而特雷弗、黛爾和切,這三個缺失愛的人,實際上構(gòu)建了一個非血緣關(guān)系的“家庭”。在母親身份的認同上,黛爾經(jīng)歷了從抗拒到接受的心理軌跡。階級身份的差異使她認為“這個孩子永遠不屬于她的生活”。黛爾原本準(zhǔn)備將切送回美國,但是在最后時刻,她改變了主意,決定把他留在身邊。對切的同情和相似的童年遭遇,促使她傾心完成母親的“身份扮演”。
小說的另外一個人物嬉皮士特雷弗,在這個“非法之家”中顯然扮演了“父親”的角色。他教會了切野外生存的本領(lǐng),給予了他面對生活苦難的勇氣。在他那里,切獲得了情感的慰藉和心靈創(chuàng)傷后的愈合。在小說的結(jié)尾:“她不顧一切地把切緊緊地摟在懷里,他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他”(Peter 272),實際上,三個人彼此成了對方的依戀對象。黛爾在茫茫的熱帶雨林最終完成對愛情、親情的回歸,組建了一個充滿“愛濃于血”的家庭。
凱里關(guān)注當(dāng)代人的生存境遇,并將其“烏托邦”式的個人和社會理想寄托在了特雷弗身上。按照主體論的觀點“人的社會行動并非個人自由意志的體現(xiàn),是個體與社會權(quán)力運作之產(chǎn)物。”在面對不公的政治文化制度里,處于弱勢的“邊緣人”并不是只能消極地接受霸權(quán)文化所賦予的規(guī)定身份,相反可以采用一種消解策略,通過發(fā)揮人的主體性重構(gòu)新的身份。不像黛爾和切那樣,經(jīng)歷了身份轉(zhuǎn)變之痛,特雷弗一直是個喪失“身份權(quán)”的人,被剝奪了社會所賦予的權(quán)利。特雷弗在孤兒院長大,從小飽受虐待。成年后依然是弱勢的“他者”,是主流社會的“隱形人”。為躲避警察的追捕,他隱姓埋名于熱帶雨林之中。他說:“孤兒身份是我的幸運”(Peter 158),這里的“幸運”指的是“逃離強權(quán)社會,享有自由”之幸。凱里借特雷弗之口表達了他的態(tài)度:“寧愿丟棄社會身份,也不要異化地活著”。他的身上匯聚了凱里所欣賞的眾多個性特質(zhì):健壯樂觀,聰明能干,善良又樂于助人。在與現(xiàn)實的對峙中,其單薄的個體并沒有在惡劣的生存境遇中變得扭曲變形,實際上他用行動解構(gòu)了強加在當(dāng)代人身上的強大社會制度。
在這部小說中,凱里對當(dāng)代人生存所面臨的種種困境進行了叩問,并引導(dǎo)我們對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進行了解讀和反思,控訴了暴力民主革命對家庭和親情的破壞,同時,對嬉皮士崇尚自然,返璞歸真的思想予以贊同。在后工業(yè)時代,全球化和移民潮的發(fā)展,使身份認同越來越困擾國家、社會、民族和個人。物質(zhì)的豐富并沒有給現(xiàn)代人的心靈荒原帶來充實感。社會的有序化、組織化和理性化的趨勢,不斷異化人類。面對生活中諸多變化要素,人的身份邊緣不再清晰,往往迷失身份,感到無助與迷茫。而那些偏執(zhí)的激進分子并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力量,嬉皮士追求的絕對自由最終只能毀掉自己的人生。雖然我們不能說他那種倡導(dǎo)回歸原始自然,將現(xiàn)代文明和自然二元化的生存觀是現(xiàn)實的,但至少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美好生存家園。
[1]Cathleen,Schine.“The Call of the Wild”.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6,2008:213-214.
[2]Cavallo,Dominick.A Fiction of the Past:The sixties in American History.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9.
[3]Chafe,William.The Paradox of Progress: Interpretive Essays on American History since 1930.Minnesota:Burgess Publishing Company,1975.
[4]David,JE.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New Jersey:Transactions Publishers,2000.
[5]Fu,Peirong.The self Significance.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2011.
[6]傅佩榮.自我的意義.北京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11.
[7]Hassall,Anthony J.Dancing on Hot Macadam.St Lucia:U of Queensland P,1998.
[8]Jane,Housham.The Guardian,Saturday 28 February,2009:2.
[9]Nicholas,Wroe.Guardian 19 Jan,2008:4.
[10]Peter,carey.His Illegal Self.New York: Afred A.Knopf,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Inc.
[11]Ping,Qinglong.A Critical Study of Peter Carey's Fic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1.
[12]彭青龍.彼得·凱里小說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13]Stuart,Hall.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Sage Publications Ltd,1996.
[14]Tao,Jiajun.“The Introduction of Identity” Foreign Literature 2(2004):37-44.
[15]陶家俊.身份認同導(dǎo)論.外國文學(xué),2004(2):37-44.
[16]Tranter,John.Hell without Logic Loses Credibility.Age 10 Mar.19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