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英杰
(渤海大學,遼寧 錦州 121013)
在思想政治這塊陣地,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同理,在大學生的信仰領域,無神論不去占領,有神論就會乘虛而入。究竟用哪種思想武裝頭腦,小則關系到一個人的前途命運,大則關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敗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胡錦濤總書記曾在全國統(tǒng)戰(zhàn)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人是無神論者,我們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我們又是歷史唯物主義者,必須以科學的歷史的觀點看待宗教?!保?]作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筆者深感自己肩負著向青年人傳播科學與真理的責任與義務。
筆者和課題組成員曾通過問卷調(diào)查、走訪、座談等方式方法對東北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渤海大學、遼寧工業(yè)大學等高校的900 名大學生做調(diào)查樣本,收回有效問卷852 份,有效率達94.7%,其中女生人數(shù)占51%,男生人數(shù)占49%;文科生占55%,理科生占45%;黨員占41%,非黨員占59%;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分析,我們看到:
第一,在對宗教的認識上,多數(shù)大學生比較感興趣,只是在了解和認識上不夠全面和深入。據(jù)調(diào)查,對宗教有興趣的大學生占調(diào)查人數(shù)的72.5%,但在“你對宗教知識了解的程度”這一問題上,表示“非常了解”的僅為1.8%,表示“基本了解”的為12.5%,合計僅為14.3%。只有不到10%的同學閱讀過《金剛經(jīng)》、《古蘭經(jīng)》、《圣經(jīng)》等宗教經(jīng)典文獻。對“你認為宗教與科學是什么關系”的回答中,有42.3% 的大學生認為“基本協(xié)調(diào)”、29.8%認為“基本對立”、19.1%認為“各不相干”、有8.8%的選擇了“其他”,從結果看不出很明顯的傾向。對于黨員是否可以信教的問題,只有24.6%的大學生認為入黨不可以信教。所有這些都反映出大學生宗教知識缺乏,在對宗教本質(zhì)和宗教政策的理解上模糊不清。
第二,在信教的比例上,大約有10%的大學生信仰宗教,其中信仰佛教的比例最高。在此次調(diào)查的852 份有效問卷中,有85 名大學生明確表示自己信仰宗教,占樣本總數(shù)的10%。大學生是否信教與性別和專業(yè)沒有明顯關聯(lián),信教大學生比例都在10% 左右。本科一年級(10.8%)、四年級(10.6%)的學生信教比例比本科二(9.4%)、三年級(9.9%)和研究生(9.5%)稍高。政治面貌為共產(chǎn)黨員的大學生信教比例最低,為7.2%。在信教大學生中,有53.1%信仰佛教,27.2%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10.6%信仰伊斯蘭教,4.9%信仰道教,3%信仰其他宗教。男女生信仰不同宗教的比例有一定差異。在信教女生中,信仰佛教的占78.0%,信仰其他宗教的都不足20%。而在信教男生中,雖然信仰佛教的有45.0%,但信仰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比例分別為35.5%和17.5%,遠高于女生信仰這兩種宗教的比例。在宗教信仰的分布上,佛教和基督教在大學生中的影響較大。但有些同學選擇信仰佛教,是因為佛教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
第三,在以什么方式獲取宗教知識的調(diào)查中,通過“閱讀宗教書籍、選修宗教課程”受到宗教影響的占52%,“通過網(wǎng)絡和收聽境外福音廣播電臺”的占28%,“通過與教會以及教職人員的接觸”的占14%,通過“私人聚會散發(fā)的傳單”的占6%。大學生中聽過宗教宣傳的人數(shù)和次數(shù)也在逐漸增加。在被調(diào)查者中,經(jīng)常聽到有人向他們宣傳宗教的占8.23%、偶爾聽到的占69.43%、從未聽到占22.34%,聽到過傳教的比例就高達77.66%。經(jīng)常收到宗教宣傳品的占4.26%、偶爾收到的占23.52%,兩項合計占全部被調(diào)查學生的27.78%。所以,在目前的大學校園中,可以時不時地接觸到宗教。
第四,在開始信教的時間問題上,多數(shù)大學生是近幾年才開始信教的,而且并不是經(jīng)常參加宗教活動。49.1%的大學生信教時間為5 年及以下,33.8%的大學生信教時間在6~10 年,17.1%的大學生信教時間為11 年及以上。信教在11 年以上的大學生中,53.8%的信教時間和自己的年齡一樣,并且都信仰伊斯蘭教,說明這些大學生信仰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民族、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經(jīng)常參加宗教活動的信教大學生比例較低,都不足10%。每天花在信教活動上的時間很少。有84.0%的信教大學生,每天用少于30 分鐘的時間進行與宗教信仰有關的活動;有8.5%的信教大學生,每天花40~50 分鐘的時間在信教活動上;只有7.5%的信教大學生,每天用多于50 分鐘的時間進行有關宗教信仰的活動。
在當代,宗教不僅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現(xiàn)象,而且還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深刻變革,群眾中的宗教熱情呈逐年增長的趨勢。這種趨勢不僅表現(xiàn)為信仰各種宗教的人數(shù)在增長,更重要的是宗教涉及的社會層面也在擴展,開始對于知識階層,尤其是大學生越來越具有吸引力。通過我們的調(diào)查,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家庭及社會因素的影響。家庭中父母一方或雙方信教以及社會上的傳教人員,對大學生是否信仰宗教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問卷調(diào)查顯示,在信教大學生中,有73%的大學生父母一方或雙方信教。在大學生和父母都信教的樣本中,有95%的大學生與父母信仰完全一樣。只有幾個樣本顯示大學生和父母信仰不同宗教。而沒有信仰的大學生中,有90%的父母都不信教。由于家庭祖輩或父母篤信某種宗教,大學生從小受其熏陶而信了教,有的是很難通過后天的教育改變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由此可見,客觀的家庭社會影響固然對大學生世界觀的形成起著必要的引導作用,但是主觀的判斷與選擇也是走向不同人生道路的充分條件。
第二,學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影響。從小學到大學,國家和學校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但教育投入與德育產(chǎn)出的效果反差極大,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對教學方式方法問題的反思。教學說教意味嚴重,形式古板單調(diào),內(nèi)容脫離實際,人文精神的缺失致使部分學生逐漸失去了信仰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轉而追求宗教。然而由于學校沒有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系統(tǒng)教育,致使很多大學生宗教知識匱乏,不能全面地認識宗教的本質(zhì)。宗教大多教人棄惡從善,這在穩(wěn)定社會秩序、凈化社會空氣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但據(jù)此就認為,宗教道德的約束力甚至超過了馬克思人道主義規(guī)范的作用則有失偏頗。他們面對當前社會上道德缺失的現(xiàn)象,把希望寄托在宗教的救世作用上,顯然夸大了宗教的社會功能。
第三,宗教自身因素的影響。關于宗教,馬克思曾說過“宗教里的苦難既是現(xiàn)實的苦難的表現(xiàn),又是對這種現(xiàn)實的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無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樣。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保?]在這段經(jīng)典論述中,馬克思不僅揭示了宗教虛幻而顛倒的本質(zhì),而且指出了甚至是首先指出了宗教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功能。由于現(xiàn)代社會中人與自然的疏離、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物質(zhì)生活豐富與精神生活貧乏的反差以及由此帶來的孤獨感和冷漠感,使得宗教的價值更加得到強化和為人所需。例如,大學生在遇到諸如考試不及格、失戀、人際關系緊張、就業(yè)等壓力時往往不能隨意地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他們認為,教堂、寺院是聯(lián)絡思想感情的好場所,“佛”、“主”是人們傾訴隱私的最佳對象,他們的懺悔和禱告是以對佛和神父的絕對信任為基礎的。此外,宗教的哲理性、倫理性和心理性能引發(fā)大學生的興趣。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宗教對世界獨特的詮釋,對大學生頗有吸引力。大多數(shù)宗教都宣稱是“善”的事業(yè),勸善行善,利己利人,這對具有社會正義感和責任感的大學生也有吸引力。最后,任何一種宗教都涉及人的生老病死,都為人構建了一個美好的永恒的“生”的“事實”,這對人類同樣具有吸引力。
第一,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同時又是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潮爭相拉攏和利用的對象。因此,對于我們這些常年從事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教育的理論工作者來說,必須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摒棄以往的照本宣科,通過生動的、形象的、藝術化的教學溫暖學生、感化學生,使大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相信科學、相信馬克思主義、遠離愚昧和迷信。
第二,學校適當開設一些宗教方面的選修課,通過系統(tǒng)地講解,讓大學生清晰了解宗教的本質(zhì)和歷史演進過程,消除對宗教的神秘感。好奇是人的本性,許多大學生盲目地信仰宗教很多是好奇心理作祟,通過對宗教基礎知識的講授,可以消除他們對宗教神秘性的盲目追隨,從而能更加理性和科學地看待事物。
第三,聘請心理專家開設有關心靈關懷方面的系列講座,及時疏導和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困難,真正做到以大學生為本。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人的一個很重要的需要就是愛的需要,既需要愛別人,也需要被別人愛,愛也是一種能力。同時學校通過開設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詢方面的課程也可以及時為學生們解答心靈的困惑和紛擾。
第四,積極地支持和鼓勵青年大學生參與科研和社會實踐。通過科學研究培育他們嚴謹?shù)膶W風以及實事求是的精神;通過社會實踐讓他們體悟到社會生活在本質(zhì)上是實踐的,即物質(zhì)的,從而更加地務實,遠離虛無飄渺的天國幻想,把自身的幸福扎根于自身的努力奮斗。
第五,學校還要加強大學生組織建設,培養(yǎng)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大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各種社團活動磨練自己的意志,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更重要的是社團是一個大家庭,可以在同學們的相處中學會互助互愛,體會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溫情。其實博愛不僅僅只存在于宗教當中,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中同樣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與我國經(jīng)濟和科技相對發(fā)達地區(qū)的高校相比,遼寧高校的大學生信仰宗教的比重相對來說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多種因素,他們對宗教的信仰并不是成熟的篤信,但即使1%的比重也需要學校主管思政的部門和思政教師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反觀自省,適當增加學校用于思政的經(jīng)費投入,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科研教學能力,讓更多的青年大學生自覺地走入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營地?!?/p>
[1]葉小文.宗教七日談[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287.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