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文
(重慶市長江師范學院,重慶涪陵408100)
2001年,國家啟動了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過十年的實踐探索,課程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構建了有中國特色、反映時代精神、體現(xiàn)素質教育理念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十年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得到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廣泛認同,同時,在課程標準試行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適應新時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教育部組織專家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進行了修訂完善。修訂完善后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于2012年2月8日正式印發(fā),為了便于廣大中小學英語教師更加清楚地了解《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十年來的修訂及發(fā)展,本文將對兩個版本的異同進行全面的比較,并對其修訂進行反思。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突出了外語教育是大眾教育、國民素質教育,是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才的需要,并強調其在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和國民的國際交流能力方面的作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修訂后最大的亮點和突破點就是在課程性質部分把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的性質明確界定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工具性是指“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為今后繼續(xù)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它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比宋男詣t是“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p>
基本理念部分的修訂以突出英語學科特點的思想為原則,修訂了原小標題及內容,調整了基本理念的順序安排,把“注重素質教育,體現(xiàn)語言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提到了第一的位置。然后分別強調“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xù)性”、“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優(yōu)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這六條基本理念表述更加清晰,結構更為緊湊、連貫,使英語教育的特點一目了然。
將“設計思路”改為“課程設計思路”。設計思路主要指標準研制組在研制標準的過程中的思路,而不是標準本身的一部分。因此,本部分務實地修訂為“課程設計思路”。另外,將原來的“根據(jù)當?shù)氐臈l件和需要,適當調整相應學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改為“各地區(qū)可以根據(jù)當?shù)氐臈l件和需要,確定相應學段英語課程的結業(yè)級別”,貫徹落實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相關精神,明確指出了英語課程設計的總體思路,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和先進的外語課程理念為指導,綜合考慮我國英語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從義務教育階段起,建立一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系統(tǒng)而持續(xù)漸進的英語課程體系。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繼續(xù)按照課程目標中的總目標與分目標進行表述,保留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描述英語課程目標。
總目標。將原課程性質部分的“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移至課程總目標部分。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提出從語言機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構筑英語課程總目標,進一步闡述了英語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緊密結合的特征。
分目標。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不同級別之間的差異和過渡,《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分目標中一至五級分級整體目標的描述仔細地進行了文字修改使之更為準確,以體現(xiàn)級別間的差異和進階關系。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內容標準進行了適當?shù)卣{整和修正,在對各級別總體目標要求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在具體要求上做了適當?shù)摹⒑侠淼男》秶恼{整。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在二級和五級語言知識的學習標準中明確了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主要教學內容,單列出小學階段應該學習的語音項目、語法項目、功能項目和話題項目,減少了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的話題范圍。在語言技能方面,《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在一級語言技能標準的“讀寫”要求中,增加了“能模仿范例寫詞句”,體現(xiàn)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在二級標準“說”的要求中,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話題作簡短敘述”,體現(xiàn)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將二級標準“寫”的要求“能根據(jù)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修改為“能根據(jù)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語句”,體現(xiàn)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性和漸進性,為初中學習英語奠定基礎;減少了一級和二級語言技能標準中學唱英文歌曲和歌謠的數(shù)量,將表演英文小話劇修改為簡單的角色表演;將二級目標描述中“說”的要求中的“語調達意”改為“語調基本達意”,同時還刪除了話題項目中的植物、玩具等話題,以及數(shù)量、時間等相關意念。另外,《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還調整和刪除了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標準中的部分內容。
除了增加導言部分外,對教學建議逐條進行了整合和修訂,突出體現(xiàn)英語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雙重性質。同時,對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實施課程標準提出了更加明確和具體的要求。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選的大部分案例都來自于一線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還將原教材編寫和使用建議中的“使用建議”部分簡化,移至教學建議中,主要是對有關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表述做了一些調整。實驗稿明確倡導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并要求教師“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則是“倡導注重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建議“要積極嘗試和研究任務型語言教學等注重語言學習過程的教學途徑和方法”?!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鼓勵教師積極嘗試和使用其它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有利于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外語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還對評價建議進行了逐條修訂,特別對“注意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這一條建議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評價形式和方法,對評價與教學之間的關系作了進一步的闡述,使這一條建議更具有可操作性。還對評價案例進行了重新整合和調整,補充了大量的操作性比較強的評價方式和方法,分為小學和初中兩個部分呈現(xiàn),在各自部分又以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兩種方式呈現(xiàn),更突出了對小學和初中不同階段的評價指導。
調整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法知識項目,對有些項目進行了范圍的限定,刪除了功能意念項目表中的具體的例句,保留了功能和意念的大項目和小項目;刪除了話題項目表中各個小項目中的舉例;刪除了課堂教學用語表。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應該使用真實、自然的語言進行交流,而不能使用一成不變的、模式化的語言。課堂用語參考表有可能誤導教師或束縛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調整了教學技能參考表的內容。實驗稿的教學技能參考表所列內容涉及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學段。修訂時,刪除了那些適合高中階段的語言技能及相應的教學活動建議。刪除了原詞匯表中的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以便教材編寫和教師的教學有更加靈活的選擇空間。重新修訂了義務教育階段的總詞匯表,補充了一些常用詞匯,替換掉了一些不常用的詞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總詞匯量約為1 500~1 600個。對小學階段的詞匯量要求也定位600~700左右。撰寫了小學英語技能教學參考建議,以加強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指導。此外,話題表和功能表中屬于小學階段所應涉及的部分,也在一、二級的目標要求表中分別列出。
將實施建議中的“教學案例”與“評價案例”移至英語課標的附錄部分。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充分考慮和體現(xiàn)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及其指導思想,強調以人為本,特別加強了以學生為本、公平教育、面向全體師生、注重素質教育這幾個重要指導理念,以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鞏固和深化10年來課程改革實驗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力求使修訂后的課程標準有利于解決課程改革中尚未解決的問題。[1]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突出體現(xiàn)課程對國家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的意義,進一步明確英語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屬性,在為學生學習英語打好基礎的同時,突出了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育的中等發(fā)展水平為基準,考慮全國各地英語教育發(fā)展的階段性和地區(qū)不平衡性等因素,在保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總體結構和目標體系不變的基礎上,適當調整部分具體目標要求,以更好地反映全國廣大地區(qū)的教學實際水平和未來發(fā)展需求,充分體現(xiàn)義務教育的公平和公正,也利于統(tǒng)籌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充分考慮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 -2020 年)》的基本精神要旨。[2]
經過十年新課程的實驗,廣大英語教師從課程理念到教學行為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他們高度認同《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基本理念,認為其代表了先進性和時代性,是指導英語教學的重要綱領性文件。由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得到了普遍的認可,所以修訂后的標準保留了實驗稿的總體框架、基本理念、總體目標和絕大多數(shù)具體目標。課程繼續(xù)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在學習方式上,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特點,強調教師要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語境,為學生學習、實踐和運用英語創(chuàng)造條件。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實施建議中針對課程理念和改革過程中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提出了更加具體和可操作的教學建議。對教學建議逐條進行了整合和文字修訂,力爭重點突出,針對性強,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仍然以描述學生“用英語做事”為主線,強調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fā)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中從八個方面為英語教師提出了既具有指導意義、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議,體現(xiàn)了以培養(yǎng)能力為導向的改革方向。《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進一步反映了國際外語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外語教育從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轉向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學習外語的過程不再是一個枯燥地背誦和記憶的經歷,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一個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3]
從修訂內容不難看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秉持了為學生“減負”的基本精神,其“減”的主要是學習內容和學習量?!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語言技能的部分要求有所降低。另外,在學習的內容方面主要通過兩個措施來實現(xiàn)“減負”:一是詞匯量的降低,小學原來規(guī)定是700個,修訂為小學需要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是600到700個;初中從1 600個修訂為1 500到1 600個;高中從原來的3 500個變成3 300個。二是課題的壓縮,這里所指的“課題”就是學習內容?!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規(guī)定的是24個課題,現(xiàn)在還是24個,但是內容有所減少。課題內容減少后,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匯量也就相應地減少了。[3]
從《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實施以來,一線英語教師對任務型教學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但對于如何實施任務型教學也存在著一些困惑和問題。外語教學界對于任務型教學是否適合中國的國情也有爭議,有人直接借“任務型教學”批評基礎教育英語新課程過于西化,不符合中國的國情。《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改寫為“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如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等,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更加符合我國英語教育的實際情況。
[1] 陳琳,王薔,程曉棠.《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楊潤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學習讀本[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3] 陳琳.通過英語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奠基——英語課標修訂組組長陳琳教授談《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與實施[J].基礎英語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