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桂林
[作者通聯:江蘇栟茶高級中學]
前幾天聽蘇州的一位老師上《項脊軒志》,她在教學時借用教材中刪去的第四小節(jié)來引導學生理解文意。這段文字是這樣的: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qū)區(qū)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以蜀清與諸葛孔明自比,表達了身處陋室而定會名動天下的信心,同時以坎井之蛙自嘲,頗有世人不識而孤芳自賞的味道。
在這段文字的引導之下,學生很快就分析出了以下幾點:1.文中第一小節(jié)中歸有光對項脊軒的描寫與“余區(qū)區(qū)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的表述是一致的,特別是“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之句,頗有一番讀書人的豪氣。2.正因為歸有光有成就一番事業(yè)的追求,有名動天下的信心,對大家庭的分崩離析更有切膚之痛;也正因為如此,回憶起長輩對自己的殷切期盼更會傷心不已,所謂“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3.處陋室而有雄心的歸有光,毫不懷疑自己的遠大前程,“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助”幾句,似乎在告訴那些懷疑自己的人:我歸有光揚名天下有神靈相助,是不可阻擋的。
理解《項脊軒志》時,通常都會把“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為文章的中心句,認為這一句承上段,又轉入第二段,從寫環(huán)境轉入寫人事,從寫“可喜”轉入“寫可悲”,但“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助”這幾句卻很難歸入“可悲”之中,如果加入第四小節(jié)的理解,則文意要順暢得多。
就在課堂討論快結束的時候,有一個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教材編者為什么要刪去第四小節(jié)呢?”并且進一步提問:“既然我們借助于刪去的這段文字更好地理解了文章內容,而這段文字又不長,顯然不是因為篇幅原因刪去的,編者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應該說這位學生提出了一個高質量的問題,任課老師似乎也沒有考慮過這一問題,恰逢下課時間到,便以“編者應該有他的考慮,同學們課后可以多思考”結束了這一節(jié)課。
文本選入教材時進行刪改很常見,有些是因為篇幅較長原因,編者不得不刪;有些則是從教學要求出發(fā),編者主動去刪?!俄椉管幹尽返膭h節(jié)就屬于第二種。在我看來,刪除第四小節(jié)可能出于以下三點考慮:
一、思想教育的需要。《項脊軒志》很早就被編入中學語文教材,若干年前語文教材選擇作品時比較重視文本的思想教育功能,編者可能認為第四小節(jié)流露出追求功名利祿的思想和功名未就時的憂憤之情,而刪去后則成了一篇以抒寫親情為主題的散文,更符合時代的要求。更何況刪去第四小節(jié)并不影響文章的整體性,相反使續(xù)寫的兩個段落與前文融為一體,成為一篇追念三代、感情真摯的敘事散文。
二、保持文章風格一致性的需要。刪去了第四小節(jié)的《項脊軒志》更能體現歸有光的創(chuàng)作風格,更集中地展示了文章的精華所在。作為唐宋派的作家,歸有光反對“后七子”徒有其形式而不得其神的類比風氣,他那些敘寫日常生活中平凡瑣事的散文,寄寓了他真實的生活感受,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感人至深。明代王錫爵在《明太仆寺丞歸公墓志銘》中說歸有光的散文“無意于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于言語之外,嗟嘆之,淫佚之,自不能已已”;黃宗羲在《張節(jié)母葉孺人墓志銘》指出歸有光的作品“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細事見之,使人欲泣。蓋古今來事無巨細,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長留天壤”;而清人方苞則更是高度評價歸有光的文學成就,在《書震川文集后》中稱他“不俟修飾而能情辭并得,使覽者惻然有隱,其氣韻蓋得之子長(司馬遷),故能取法歐、曾,而少更其形貌耳”?!俄椉管幹尽纷鳛闅w有光的代表作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正如周嘯天先生所說:“此文在敘事上以白描見長,抒情亦以素樸為本,老老實實地回憶,平平常常地敘述,其淡如水,其味彌長。”從教學的角度考慮,保持文章風格的一致性會有助于教學的順利實施,或許正是考慮到這一點,編者刪去了第四小節(jié)。
三、突出教學重點的需要。如前所述,《項脊軒志》的精華之處在于以平凡文字抒動人之情,教學時也往往將其作為重點,強調“情感的理解”和“情感的表達”兩個方面。蘇教版語文教材將其編入“此情可待成追憶”模塊的“如泣如訴”專題中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而刪去第四小節(jié)顯然能使教學內容更為集中,教學目標的達成更為順利。
由此可見,《項脊軒志》在編入教材時被刪去第四小節(jié)主要出于教學方面的考慮,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那么,教學時教師補上第四小節(jié)可不可以呢?會不會多此一舉呢?
答案并不唯一,關鍵看教者把《項脊軒志》作為什么樣的教材文本來處理。
上海師范大學李海林教授認為,在文本教學之前有一個文本功能確認環(huán)節(jié),即確定文本用來做什么。他認為從教學角度看教材文本可分為兩類:定篇和例文。定篇的功能在于傳承文學經典,學生通過文本研習學習用文學的方式把握世界。在教學定篇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并通過文本與大師進行精神對話。而例文則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時文本“無非是一些例子”(葉圣陶語),文本就是一個憑借,其性質等同于樣品,通過文本的教學是為了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如果教者把《項脊軒志》當作“定篇”來教,那么就應該加上第四小節(jié),還原其本來面目,讓學生與一個完整的歸有光進行對話,深入其內心世界,感受那個特定時代下一個重感情的文人的心路歷程,同時要讓學生用歷史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理解歸有光作為封建文人的歷史局限性。如果把《項脊軒志》作為“例文”來教,就可以刪去第四小節(jié),重點突出其以瑣碎記事表動人之情、用語平凡而情感綿遠的特點,甚至可以在學生體現這種寫作風格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的記敘文寫作。我的觀點是,把《項脊軒志》作為例文來教固然可以很好地達成這樣的教學目的,因為文本的相關特征是很明顯的,但這是以犧牲更全面的理解歸有光這位偉大的作家為代價的。而達成這樣的教學目標是可以用其他文本來代替的。
所以焦點在于,我們是否需要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而豐富的歸有光;或者可以這樣說,歸有光是否有資格讓我們在中學階段的教學中全面地介紹給學生,就像孔子、莊子或李白、杜甫那樣。如果有這樣的資格,我們就應該將《項脊軒志》作“定篇”來處理。反之,則作為“例文”來處理。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其實是更多地強調了文本的“例文”功能。從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出發(fā),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會導致一些人忽視文本本身的文化功能,使他們錯誤地認為任何課文都可以用另一篇課文來代替。而事實上很多文本的例文功能并不強,但學生不可不學。比如《逍遙游》,從語文知識層面看并沒有太多可以強調的東西,但我們可以通過文本與莊子進行精神的交流,不是很有價值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