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慶軍
(石門人民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300)
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消化道癌的療效
皮慶軍
(石門人民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300)
目的 探討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消化道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 2008 年 11 月至 2011 年 11 月期間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 216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有 108 例晚期消化道癌患者。對兩組消化道癌患者均采取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其中對對照組中的消化道癌患者采取常規(guī)靜脈滴注,而對觀察組中的患者采取持續(xù)性靜脈滴注。對兩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jié)果 在對晚期消化道癌患者采取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后,患者的疾病均有一定的改善,其中對照組中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為 44.44%,而觀察組中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為 55.56%,即觀察組中的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更高,P< 0.05。結(jié)論 對于晚期消化道癌患者進行治療時,采取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的持續(xù)性滴注治療,使得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更高,值得臨床積極推廣。
奧沙利鉑;氟尿嘧啶;亞葉酸鈣;消化道癌
在消化道癌患者進行治療時,采取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并且采取持續(xù)滴注對于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有一定的意義。本文就此探討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消化道癌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將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間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21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所選患者均經(jīng)診斷確診為消化道癌,且患者的肝腎功能以及血常規(guī)均正常。
對照組中有108例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癌癥患者的年齡段在38~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7±2.3)歲,其中男性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為78例,女性患者30例。其中胃癌患者48例,食管癌患者24例,大腸癌患者36例。觀察組中有108例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癌癥患者的年齡段在37~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6±2.7)歲,其中男性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為72例,女性患者36例。其中胃癌患者48例,食管癌患者18例,大腸癌患者42例。兩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的年齡、性別、癌癥類型、疾病程度以及其具體身體狀況等各方面均沒有較為顯著性的差異,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對晚期消化道癌患者進行疾病治療時,均采取奧沙利鉑(即L-OHP)、氟尿嘧啶(Fu)聯(lián)合亞葉酸鈣(即CF)治療,其中對對照組中的消化道癌患者采取常規(guī)靜脈滴注,即第1d對患者進行200mg/m2亞葉酸鈣+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注射治療2h后,再對患者進行250mg/m2氟尿嘧啶靜脈注射4h,在第1d至第5d對患者進行100mg/m2奧沙利鉑+50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3h,每3周進行1次,每2次作為一個周期。
而對觀察組中的患者采取持續(xù)性靜脈滴注,即第1d對患者進行200mg/m2亞葉酸鈣+25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2h,再對患者進行2.5~3.0g/m2的氟尿嘧啶的持續(xù)靜脈滴注24h后,對患者進行100mg/m2奧沙利鉑+50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持續(xù)的靜脈滴注3h,每3周對患者進行1次,每2次為1周期。對兩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根據(jù)相關臨床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將臨床效果分為CR(完全緩解)、PR(部分緩解)、NC(無變化)、PD(進展),其中CR+PR為臨床有效。
1.3 數(shù)據(jù)處理
將資料數(shù)值輸入SPSS18.0軟件包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采用例數(shù)(n、%)以及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而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數(shù)據(jù)可知,在對晚期消化道癌患者采取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后,患者的疾病均有一定的改善,并且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中的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數(shù)據(jù)見表1。
消化道癌作為疾病發(fā)病率以及病死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對患者進行疾病治療時應給予一定的關注[1]。隨著醫(yī)療科技的發(fā)展,在對消化道癌患者進行治療時,采取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使患者的疾病改善情況更為良好,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表1 兩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的近期治療效果比較情況(n,%)
其中奧沙利鉑作為鉑類金屬抗腫瘤藥物之一,其作用于人體通過產(chǎn)生烷化物作用于DNA,從而對患者的癌細胞株等有較為顯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奧沙利鉑的水溶性高、抗瘤廣譜以及毒性低等特點使得對于患者的疾病治療有一定的作用[2]。而在對消化道癌患者進行治療時,采取奧沙利鉑與氟尿嘧啶聯(lián)合使用,有較為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使得患者的疾病臨床治療效果更為良好[3]。而奧沙利鉑作為新型的輔助化療藥物,在對消化道癌患者進行治療時,奧沙利鉑藥物無腎毒性且細胞毒作用更強,同時其對于患者的消化道反應較輕,對于患者的損傷較小,有一定的積極臨床治療意義。另一方面,奧沙利鉑在與許多相關抗腫瘤藥物均具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或附加作用,使得患者的治療效果有更明顯的改善[4]。
而氟尿嘧啶作為治療晚期消化道癌中最為常見的化療藥物,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但是其在人體血漿中的半衰期較短,且有較為顯著的時間依賴性[5]。由相關研究可以得知,對晚期消化道癌患者采取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更高。而由本次試驗結(jié)果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對照組中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疾病治療有效的有48例,占44.44%,而觀察組中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疾病治療有效的患者有60例,占55.56%,即在對晚期消化道癌患者采取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時,相對于對患者采取常規(guī)靜脈滴注,對患者采取持續(xù)性滴注使得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更高,有一定的積極臨床意義。
所以,對于晚期消化道癌患者進行治療時,采取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的持續(xù)性滴注治療,使得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效率更高,有一定積極的影響,值得臨床積極推廣。
[1]李悅,于雁.奧沙利鉑聯(lián)合氟尿嘧啶、亞葉酸鈣聯(lián)合治療晚期消化道癌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腫瘤學雜志,2006,20(6):525-526.
[2]朱青山,陳雅敏,劉基巍,等.奧沙利鉑聯(lián)合5-氟尿嘧啶、亞葉酸鈣治療晚期消化道腫瘤的臨床觀察[J].腫瘤防治研究,2006,33 (4):268-269.
[3]左亞.葉酸鈣聯(lián)合5-氟尿嘧啶、奧沙利鉑治療晚期或復發(fā)胃、結(jié)直腸癌的Ⅱ期臨床研究[J].廣東醫(yī)學,2005,26(11):1568-1570.
[4]姜維美,蔣華,陳謙,等.周劑量多西紫杉醇、奧沙利鉑聯(lián)合5-氟尿嘧啶/亞葉酸鈣治療晚期胃癌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08,16(1):79-81.
[5]吳黎敏,李航,徐衛(wèi)萍,等.奧沙利鉑聯(lián)合亞葉酸鈣及氟尿嘧啶持續(xù)靜脈滴注治療晚期消化道腫瘤121例[J].腫瘤研究與臨床, 2008,20(2):128-130.
R735
:B
:1671-8194(2013)07-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