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刊今年第3期的《問診新課堂》專欄,我們討論了“基于標準的教學”的三個特征,即教學目標源于課程標準、內容選擇適于教學目標、評價設計先于教學設計。以下我們結合徐智慧老師的課堂敘事,具體解析“基于標準的教學”的基本策略。
與以教科書為邏輯起點的傳統(tǒng)教學不同,“基于標準的教學”是以教學目標為邏輯起點的。而在教學目標確定的過程中,又要求以課程標準為基點,綜合考慮課標、課本、學情、考情等四個要素。有一次,我和實驗學校的老師討論這一問題時,一位老師靈機一動,將這四個要素合并為“兩課兩情”——既好說又好記,真是一個高明的概括!
不過說到這里,有的朋友心里可能會犯嘀咕:我寫教案本來就夠辛苦了,你現(xiàn)在來個“兩課兩情”——“一手托四家”,搞得也太復雜了吧?古語有云:“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币坏┠阏业搅藛栴}解決的方法,復雜的事情也就變得簡單了。
怎么樣?現(xiàn)在您有決心一試身手了吧?如果能得到您肯定的回答,我將十二分地高興,并愿意提供三種目標確定的方法:解剖術、鋪路術和焊接術。
解剖術多用于課程標準的分解,它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尋找并標記關鍵詞。課程標準一般包括三項內容:(1)學生應知什么,即學科的概念或內容;(2)學生能做什么,即技能;(3)具體的語境,即教師所使用的材料。概念或內容在課程標準中是以名詞和名詞短語呈現(xiàn)的,技能則是以動詞呈現(xiàn)的。因此,課標分解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這些關鍵的動詞和名詞。為了更清楚地區(qū)分這些名詞和動詞,我們可以在關鍵名詞下面畫線,把關鍵動詞加黑。以徐老師課堂敘事中涉及的數(shù)學課標條目為例,我們可以標記如下:
通過具體的實例認識軸對稱,探索它的基本性質,理解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的性質。
第二步,擴展或剖析關鍵詞。在標出關鍵的名詞和動詞之后,就可以分別擴展或剖析這些詞語了。還以徐老師課堂敘事中涉及的課標條目為例,其中名詞的意義已經非常清晰,因此不需要再分解;而“探索”和“理解”這兩個動詞的意思則較為抽象,需要分解成一些可觀察、可測量的動作。此時,您既可以依據(jù)個人的經驗去剖析,也可以借用目標分類學研究的已有成果。比如,《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就將人的認知過程分為6類19種,其中將“理解”分解成了“解釋、舉例、分類、概要、推論、比較、說明”等七種典型行為。徐智慧老師將“理解”分為“說出”“解釋”“判斷”,顯然是受了這一成果的啟發(fā)。而徐老師能將“探索”分解成“作圖實驗”“觀察分析”和“歸納總結”,則源于其個人經驗和專業(yè)判斷,可以看出他一個善于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老師。
第三步,組合關鍵詞并選擇合適的目標。如果課程標準的某一條目只需要一個關鍵詞,情況就比較簡單;如果同時分解了幾個關鍵詞,就會排列組合出很多條教學目標來。但一節(jié)課只有45分鐘,這么多的目標不可能同時完成。此時,教師就需要運用鋪路術和焊接術這兩個“篩子”,對這些目標做一番分揀。
鋪路術其實就是學情分析的技術。我之所以給它起這個名字,是因為“課程”一詞的拉丁文原意就是“跑道”,意思是說課程就是學生在教師鋪設的道路上奔跑。而教師作為一個“鋪路者”,在鋪設問題之前就必須知道:學生可能在哪里迷路、需要在哪里打盹兒、需要在哪里攙扶等。只有摸清了這些情況,教師才可能有的放矢,做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在緊要處扶學生一把。
了解學情的方法很多,如作業(yè)分析法、觀察訪談法、調查問卷法等。特級教師趙謙翔就發(fā)明了“一言心得法”。他每隔一兩周就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語文教學寫幾句話,從而掌握學情的變化。我在中學當校長時,有位教師的教學效果特別好,在仔細觀察了他的教學之后,我發(fā)現(xiàn)他的“秘訣”在于和學生聊天,平時和學生“泡”在一起,每次考試過后要找所有的學生面談一遍。因為學情摸得透,教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焊接術指的是在確定教學目標時,還要把考試作為一個重要的因素來考慮,其原因有兩個。
第一,與課程標準相比,考綱的要求往往更為具體,它使目標的確定變得更為容易。例如,語文課程標準對第四學段的閱讀教學提出了“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的要求,但“思路”這個名詞包括哪些內容,標準并沒有具體的說明;而在《2012年上海市初中畢業(yè)統(tǒng)一學業(yè)考試手冊(語文科)》中,則對文章的思路結構做了具體的要求:說明文(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記敘文(順敘、插敘、倒敘),議論文(總分、并列、層進、對照)。顯然,后者對教學的指導性更強些。
第二,目前很多命題者對課程標準把握得并不準確,命題超標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不得不在課標和考試之間做出平衡。我在實驗學校指導時就經常有老師向我訴苦:“我想按課標教,可是上面不按課標考,我到底該聽誰的呢?”此時,我只能無奈地告訴他:大規(guī)??荚嚭驼n標的一致性是一個暫時難以解決的體制性問題。目前唯一的應對辦法是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中加入考情的因素,找到考試要求與課標的差距,并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處理好兩者的關系。
基于標準的教學的另一重要特征是“評價設計先于教學設計”,指的是要在教學活動實施之前就考慮評什么、怎么評的問題。如果把一節(jié)課比作一條繩子的話,目標和評價就是繩子的兩端,我們只有先攥住它們,整個繩子才能繃成一條直線。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上學生的活動多了起來,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凸顯。但形式化的問題也日益嚴重:說是老師放手,實則學生放羊;說是重在參與,實則組織無序;說是“享受過程”,實則“勞而無功”。這就是美國的課程學者湯姆林森所一再批評的“模糊的設計”。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一致性思考目標、教學、評價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將評價和教學進行一體化的設計。在這一方面,徐老師的課堂敘事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樣例。他把三個主要的課堂活動全都設計成了評價活動,每個活動又由評價任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三個部分組成。這樣一來,每個活動由誰來做、怎么去做、做到什么程度都一目了然。因為明確了活動的方向、鎖定了活動的主體、明晰了活動的標準、圈定了活動的邊界,教學自然就變得緊湊而簡約。
由此可見,在“基于標準的教學”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兩個一”工程:一個是從教學目標的確定出發(fā),思考目標、教學和評價的一致性。這個工程做好了,教學的思路就清楚了。另一個是從評價的設計入手,完成教學和評價的一體化。這個工程做好了,教學的內容就集約了。
(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 申宣成)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基礎教育重點課題“基于標準的教學:教學評的一致性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本欄責編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