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 要: 加強學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構建和諧的校園,堅持從三個方面著“手”: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入手”;以師德師風教育為“抓手”;以學校德育日常工作為“推手”。
關鍵詞: 思想政治工作 和諧校園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師德師風 德育日常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經(jīng)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團結全黨和全國人民實現(xiàn)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這是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三代領導集體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地位的形象表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優(yōu)勢不僅不能丟,反而要發(fā)揚光大,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當前,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思想活動的獨立性、差異性、選擇性和可變性日益突出。正確的思想引導,會產(chǎn)生物質利益難以實現(xiàn)的功效,進而解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諸多深層次的問題;錯誤的思想則會侵蝕師生的思想和行為,從而引起學校的不和諧??梢哉f,學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成本較低但作用顯著的強大資源。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種社會資源,理直氣壯地抓好學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強學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關鍵在于聯(lián)系實際,改進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工作形式。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為了把正確道理教給人,讓人認同并接受,而正確道理最終能否被認同和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方法是否得當。
學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堅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入手”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任務,這是思想文化建設的一個重大創(chuàng)新,也是當代中國經(jīng)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更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迫切需要。
在當前思想價值觀呈現(xiàn)多元化的背景下,要牢牢記住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武裝教育廣大師生員工,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融入學校教育之中。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指導,倡導愛國、敬業(yè)、友善,弘揚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推動形成和諧校園建設的良好氛圍。
如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廣大師生員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成為學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它們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最重要的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根本,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要堅持先進性要求,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師生、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力量、激發(fā)活力,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不斷增強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y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信念和信心,從而構建和諧校園。
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將不同覺悟、不同層次的人們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讓師生員工對構建和諧校園有明確的共同認識。要繼承和吸收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中的積極因素和合理成分,并用中華民族的語言和風格準確地加以表達,努力做好優(yōu)秀價值傳統(tǒng)的承接工作。在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中,許多價值觀念在今天仍然具有傳承價值和借鑒意義。如中華民族對理想社會向往和追求的觀念、民本觀念、和諧觀念、誠信觀念、天人合一思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勤勞勇敢、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等。當然,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們拿來就用,而是要創(chuàng)造性地轉化為當代中國社會需要的內容,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中,融入學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為進一步構建和諧的校園服務。
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遠大理想依靠扎實的工作才能實現(xiàn),離開實實在在的實踐,空談理想,理想只能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必須實現(xiàn)針對性,切實解決當前人們普遍關心的利益問題、普遍存在的政治思想問題,切實促進社會和諧及校園和諧,將遠大的社會理想和現(xiàn)階段的學校工作目標真正統(tǒng)一起來。讓廣大師生員工從思想上認識到營造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積極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
二、以師德師風教育為“抓手”
2007年9月18日,胡錦濤同志在會見全國道德模范時強調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為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復旦大學曾舉行從校園57名教授中評選學生心目中的“十大杰出教授”的活動。調查發(fā)現(xiàn),師德師風是學生評選自己心目中的杰出教授的首要標準。這一活動在全國的教育系統(tǒng)激起了很大反響,教書育人,師德為本,教育素質,師德為先,這已經(jīng)是不言而喻的道理。每個教師都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社會使命感,特別要加強自身的道德情感修養(yǎng),增強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的責任意識,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
1.加強學習,提高教師對師德師風建設的認識。
“思想問題是一通百通”,“放下包袱才能開動機器”。要經(jīng)常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等教育法規(guī)。
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各類先進教師的事跡,激發(fā)廣大教師學先進、趕先進的熱情,自覺培養(yǎng)良好的師德行為習慣,充分發(fā)揮師德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教師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道德的引路人,教師的勞動對象是活生生的、受著千變萬化社會因素和個體主觀因素影響的千差萬別的有觀察、有思維、有判斷能力的人,這就決定了這種勞動具有創(chuàng)造性、示范性、長期性、復雜性等特點,從而決定了社會大系統(tǒng)對老師的素質要求的高標準和全面性。
古人說:“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教師的道德水平和人格要求很高,教育學生雖然有藝術但絕不是演戲,只有發(fā)自內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基礎教育可以說是本中之本。一所學校培養(yǎng)100個學生,其中一個不合格,對于這所學校來說其質量是很高了,但若這1%不合格的學生落到一個獨生子女家庭,對于這個家庭來說,下一代的質量就是100%的劣等,就是100%的災難。
教育工作的復雜性、隱蔽性、長期性的特點要求老師將自律和他律結合,有很強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
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內容。
師德師風建設要著重圍繞四個“自覺做到”來進行,即自覺做到敬業(yè)愛教、自覺做到廉潔從教、自覺做到文明執(zhí)教、自覺做到優(yōu)質施教。推動廣大教師進一步弘揚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努力鉆研業(yè)務知識,提高教育教學能力,進一步營造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
因此,教師要做到:家長到校詢問子女在校情況,給予熱情接待并耐心答復和講解。學生在學期間,做到以誠相待。絕不偏心、位置安排、調整,注重客觀性和科學性;評優(yōu)評先和推選班隊干部嚴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提前三分鐘進班候課,做好課前準備。上課期間必須關閉手機,不接電話,不會客,不與他人聊天,不坐著上課,不在有學生活動的場所抽煙。不上無準備的課,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不拖課,不布置機械、重復的作業(yè),不搞“題海戰(zhàn)術”,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認真批改作業(yè),親自評定試卷并及時講評試題。要愛生如子,學生若有遲到、拖欠作業(yè)等違紀犯規(guī)行為,給予耐心的正面批評教育,不電召家長到校訓話,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與家長保持經(jīng)常聯(lián)系,及時反映學生在校情況。要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guī)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注重身教。
學校時刻都要關注師德師風建設情況,做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營造一個適合于教師愉快工作、學生健康成長的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
三、以學校德育日常工作為“推手”
2004年中央的“8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德育首位”的精神一以貫之,毫不動搖,這是確保德育首位的“尚方寶劍”,應時?!傲羷Α贝_保全體教師認識到位。
班級工作是學校德育基石,班主任是最基層的德育工作者,要安排責任心強、有班級管理經(jīng)驗的老師擔任班主任,每學期開展多次德育論壇活動,通過這種針對性強、研討實效高的交流平臺,讓班主任直面問題、平等溝通、互求借鑒,不僅提高班主任的理論素養(yǎng),而且豐富工作方式,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不斷更新、完善德育理念、育人觀念、教育方法。
利用少代會增強少先隊組織的自主運作能力,幫助少先隊員實現(xiàn)“自己的活動自己搞,自己的組織自己管”,使隊員真正體驗到少先隊員當家做主的精神,增強少先隊組織的活力和同學們的主人翁責任感。
每學年開學初的第一個月都作為《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習月,利用班會課、早會課組織學生學習《守則》、《規(guī)范》,明確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的意義。引導學生對照評價,形成認知,讓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yōu)椤拔乙@樣做”,使良好的學習與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
切實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大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加大體育健身的宣傳力度,提出“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并通過紅領巾廣播站、班隊會、健康教育課等陣地廣泛宣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我運動、我快樂”。在學生中開展“快樂課間”活動,積極地引導學生自主地開展活動,積極投身到陽光體育中去,強健自己的體魄,做身心健康的陽光少年,讓陽光體育運動貫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并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深入開發(fā)課程資源,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fā)展。每學期學校都要開設籃球、排球、乒乓球、舞蹈、“智力數(shù)學”、“電腦小靈通”等興趣類課程。各輔導組要做到早計劃、早安排,精心組織好每一次的集中學習活動、比賽,尤其要更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不斷的激勵和淘汰中增強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和耐挫力,在發(fā)展學生潛能的同時為學校帶來榮譽。這樣,既讓有不同興趣和愛好的學生提高自己,又促進學?;顫娚鷦拥奈幕諊男纬桑瑢崿F(xiàn)學生群體的健康和諧。
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和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充分挖掘社區(qū)德育資源,把德育活動的觸角伸向社會廣闊的天地,讓全體學生在實踐中長知識、學做人。
總之,學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豐富性、對象的可變性、背景的復雜性,決定了其方法的多樣性。我們要主動適應時代變化和師生思想變化的需要,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斷創(chuàng)新學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方法,因地、因時、因人、因事而為,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取得良好的效果,構建和諧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