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璐
摘 要: 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語文教學應在社會文化情境中,加強學生的主體情感體驗,使學生用心靈體驗真善美、感悟生命的價值。在強化情感的過程中因材施教,如“構建自主能力”、“提升課堂文化品位”、“選擇最佳的發(fā)問點”、“引入時代的活水”、“培養(yǎng)擴散思維能力”等。教學中還應注意兩點:一是師生在對話活動中要地位平等,二是師生彼此要態(tài)度真誠。
關鍵詞: 新語文課程 社會文化情境 情感體驗
個人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社會的整體發(fā)展和個人的全面發(fā)展是統(tǒng)一的、互動的。因此,語文教學應在社會文化情境中,加強學生的主體情感體驗,使學生用心靈體驗真善美、感悟生命的價值、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千萬不要同年輕人干巴巴地講什么理論。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說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種東西去標識它。應當使思想的語言通過他的心,才能為他所了解”。盧梭在《愛彌爾》一文中告訴我們“情感體驗”的重要性。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體驗中產生的,青少年的情感尤其容易在適宜的社會文化情境體驗中產生。我在語文教學中特別注意貫徹這一原則,突破課文、課堂的局限,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相應的社會文化情境,讓學生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和情感、感悟人生的價值意義。
語文情感教學要求學生進入情境,感知美的表象;分析情感,理解美的實質;再現(xiàn)想象,表達美的感受,使學生獲得審美感、情趣感、意蘊感、道德感。在新課程語文教學中,為強化情感過程,必須制定相關策略,其操作行為多種多樣、關鍵是遵循情感規(guī)律,發(fā)揮師生的創(chuàng)造性。
一、改變學習方式,培養(yǎng)自主能力
在“新課程實踐課”活動周中我開了一堂《詩歌鑒賞探究——“丁香”意象研究性閱讀》公開課,感悟到要實現(xiàn)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綜合性學習”目標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建構能力,從被動學習中走出來。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知識,主動找自己想表達的。我設計的是一堂研究性學習課,課前布置學生上網、去閱覽室、到書店查找有關“丁香”的資料(簡介、圖片、詩歌、歌曲等),也就是說,在探究“丁香”意象的專題中,在探究“丁香”哀怨的意象與中國詩歌關系的過程中,學生各自查找自己感興趣的資料,通過資源共享,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課堂討論、相互學習中不斷提高。這堂課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回答問題流暢,因為他們課前查閱了大量資料,認真閱讀了有關文章。所以,教學應重在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情感自我體驗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到,學生也是教學資源,只有“善假于物”的教師才是真正的智者。我在讓學生改寫課文《小狗包弟》時,發(fā)現(xiàn)許多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的優(yōu)秀篇章,可以看出,學生已經吃透了文章。因此,學生讀文章讀到這個程度,就實現(xiàn)了“教是為了不教”,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建構能力。因此,教師應由傳授者轉變?yōu)榇龠M者,開拓學生的思維拓展空間。
二、在教學中放開手腳,提升課堂文化品位
根據“大語文觀”,教學方式、內容可多種多樣。語文作為工具性學科,和其他學科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語文即是生活,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比如我在探究課上簡單介紹了丁香花,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和唐磊創(chuàng)作的《丁香花》。我找了詩歌《雨巷》、歌曲《丁香花》,課上讓學生欣賞。目的就是渲染“丁香”哀怨的意象,因為“丁香”在中國詩歌里往往被賦予“愁”的象征。語文的情感過程,重在學生的自我感受,這樣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器官同時感受一種事物,能使各個感官溝通轉化,形成“通感”,如身臨其境,產生感染效應。這樣,學生就有了一定的文化品位,也就實現(xiàn)了在社會文化情境中自由體驗作品賦予的情感的目標。
三、選擇最佳的發(fā)問點,激蕩學生的情感
一篇好的文章總有一些言簡意賅、言簡意深的關鍵詞句,要將這些提綱挈領的詞句找出來并引導學生重錘敲打,選擇最佳的發(fā)問點,使文章蘊涵的思想感情迸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學生的心靈。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選擇誦讀的教學策略。誦讀是學生以聲音表現(xiàn)文本語言的行為,誦讀之聲是表現(xiàn)文本之聲,實現(xiàn)學生語感與文本言語之聲的碰撞、交流、融合。誦讀要采用“出入法”才會有成效,“讀進去”是感知體悟文本言語的生命情氣,“讀出來”是用聲音釋放已生新質的心靈,通過學生的發(fā)言就可知學生是否了解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例如史鐵生的抒情散文《我與地壇》深刻闡明了一個道理:只有超越生和死,勇敢地面對人生,不懈地努力奮斗,生命才會放射出燦爛的光芒。課文是一曲生命的頌歌,是作者心靈的呼喚,是人們愛的奉獻。我將本文的教學目標定為:讓學生在特定的社會文化情景中體驗作者情感,并將這種體驗內化為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選擇最佳的發(fā)問點,找出關鍵詞句,熟讀精思,產生共振。語文學習,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實踐證明,學生通過熟讀精思,與教材心靈溝通,以情動情,產生共鳴,達到情感共振的效應。人們把有情有味的朗讀稱為美讀。葉圣陶說:“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時傳達出來”、“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諸如此類”、“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心心相印”。
四、引入時代活水,升華情感體驗
在教學《我與地壇》時,我除了抓關鍵詞句、熟讀精思、仔細推敲外,還繼續(xù)拓展延伸。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以擴展閱讀、增加閱讀信息量的形式,使學生對先前的情感體驗保持強化,進一步使情感的體驗達到高潮。補充內容與文本內容相近的,均是堅強面對生活,與不幸命運做斗爭的實例。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花未眠》、《我的生命沒有燭光》等詩文。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離我們的生活時代較遠的、也有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強化了先前獲得的情感,并內化為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這也是本課教學的使命與目標。
“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克服磨難、奉獻社會”是語文教學進行人文關懷的教育主線,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yǎng)。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學生內心世界的情感驅動。因此,教語文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讓學生“披文以入情”,用心感受、體驗。在現(xiàn)今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很少投入自己的真情品味課文,更不要說被作品感動?!侗秤啊分小案赣H”臃腫的身影與散落一地的橘子成了學生嘲笑的對象,而《祭妹文》中的兄妹之情也很難打動學生。此類現(xiàn)象看似表現(xiàn)在學生身上,根源還在教師。過于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導致我們一學到散文,就理清段落、理清思路,注意表達方式,看看這個詞為什么不能刪掉或換成那個詞。而遇到文言文,則更字字入釋,背出注解,看清詞法、句法等,至于“披文入情”,實在是可有可無之事。所以,在《我與地壇》的教學實踐中,我創(chuàng)設了適當的社會文化情境,使學生的個人心靈與社會文化情境互動,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學生在誦讀中感悟體驗了作者的心聲,并內化為了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在與老師、同學不斷交流、融合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自身思想與情感的升華。
五、培養(yǎng)擴散思維能力,再現(xiàn)想象
學生鉆研課文,需要借助書面語言,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喚起內心視像,把文中的人、事、景變成可以看到、聽到、聞到的客觀事物,獲得情感的再現(xiàn)效應。學生擴散思維、再現(xiàn)想象,對課文中的原形象補充和再創(chuàng)造,充實形象的感知,獲得再現(xiàn)的情感。如在學習《為了忘卻的紀念》時,可聯(lián)系學過的《紀念劉和珍君》進行充實再造想象。后者,作者具體描繪了劉和珍等三位女子“從容于轉輾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英勇形象。通過對劉和珍悲壯美的描述,歌頌了“驚心動魄”的偉大,激勵人們“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奮勇前進。前者,作者以委婉的筆調、誠摯的情感,回憶了和殷夫、柔石等青年作家的生活與工作交往,描繪了他們?yōu)橛邮锕?,只要是“損己利人”的,就“挑選上”的精神美。通過聯(lián)想兩者,學生對當時年輕革命者的戰(zhàn)斗生活、崇高的品質有了更具體的了解、更切實的感受。這樣,英雄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產生了再現(xiàn)效應,使年輕一代獲得了無窮力量。
語文教學強化情感過程,注重社會文化情境下的情感體驗,還在于它一刻也離不開師生感情的交流。人是認知——感情合一的高級動物,不能沒有感情?!鞍笥谛乃馈本褪敲髯C。語文教學離不開,“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劉勰)、“無情未必真豪杰”(魯導)。正因為“文以載情”,必須“以情入文”、“以情啟真”,所以,我在教學中還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師生在對話活動中要地位平等。雖然教師知之較多,但學生對于特定的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師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地主動學習,而只是強制學生接受,那么,即使他們知曉這些知識、情感,也不會自動地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情感。在平等的師生關系中,雙方互相接納、互相尊重,每個人都有參與交往的均等權利,每個人都可以對他人的見解做出判斷、解釋及反駁,這樣才能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是師生彼此態(tài)度真誠。真誠是實現(xiàn)對話的基本條件之一。沒有真誠就不可能實現(xiàn)真正的交流。教師只有真誠地對待學生,與學生交往,給予他們幫助,并指導他們理解生活、世界,才能獲得學生的真心。學生才會真誠地、毫無保留地暢所欲言。如果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真誠,就會對教師產生排斥感。因此,師生之間的對話應是雙向的、積極的、富于創(chuàng)造性和建設性的過程,也應是感性的、充滿生命力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對教材信息的加工,確定學生愿意接受“同化”的程度,并通過情感的激活,使學生與課文之間展開情感交流,達到文章情、教師情、學生情的“三情”合一的效果。
現(xiàn)代學科教學論認為:學科教學應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以學法研究為根本。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比~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教?!苯處煈鶕W生的認知心理和情感特征,從情感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贊可夫明確地指出:“必須讓學生在學習中具有嘆賞、心情愉悅、快樂、贊許等心理狀態(tài)?!?/p>
綜上所述,教育理論的研究與語文教學的實踐都告訴人們,重視認知過程中的情感因素、完善強化情感過程的學習策略,對學生的人格發(fā)展、素質提高有相當大的價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給我們很大啟示,教育培養(yǎng)的是社會人,不能只把學生關在課堂“讀死書”,課堂教學應走向生活,把課堂教學放在社會文化情境中,在社會文化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生命觀和價值觀。這是新課程語文教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新課改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韓雪屏.語文教育的心理學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劉福根.中學語文教學熱點探析.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3]孫春成.語文課堂立體教學模式.廣西教育出版社.
[4]鄭金洲.基于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