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萍
摘 要: 初中歷史課程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質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 初中歷史教學 教學理念 新型師生關系 優(yōu)化課堂結構
初中歷史課程必須全面發(fā)揮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質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為了培養(yǎng)適應新世紀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需要的創(chuàng)新人才,保證新世紀的教育質量,教育工作者必須根據社會變革和新的課程理念探索、研究課程改革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策略,即打造新課堂,賦予課堂教學與學習新的文化內涵,探索課堂教學新的時代功能,積極實施素質教育,重視對中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歷史教學要轉變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靈魂,是創(chuàng)新的先導,教學理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tǒng)帥的作用。教學創(chuàng)新是現代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和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初中歷史教學創(chuàng)新的客觀要求。為了適應歷史教學新形勢的需要,必須遵照新課標下的歷史教學要求,創(chuàng)新歷史教學原則、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等。教師應盡快轉變教學理念,與時俱進,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接軌。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過于強調教師“教”的作用,而忽視學生“學”的手段,結果是教師慣于“一言堂”,學生慣于洗耳恭聽;教師只求講深講透,學生忙于強記強背、被動接受,全然沒有思考與反復認識的余地。教師不辭辛勞地講完一節(jié)課后,許多學生對一些重要的知識仍不甚了解??梢娝鼑乐叵拗屏藢W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樹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理念。
二、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在學習中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積極性不高。這種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個性心理發(fā)展不利,導致師生關系緊張,甚至學生會對教師產生抵觸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與學生成為朋友,兩者之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師生關系。”其次,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尊重學生,樹立平等和民主意識,并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協作。最后,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核心,也就是以學生為中心,這才是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獨立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建立良好、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滿足初中歷史教學新形勢的要求。
三、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是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突出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提倡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地學習。例如學習《動蕩的中東》一課時,向學生提問:中東地區(qū)的矛盾有哪些?如何正確認識“歷史”這個因素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討論的效果不佳。我抓住這個機會進行啟發(fā):回顧中東地區(qū)的歷史,引入四次中東戰(zhàn)爭,理解歷史的因素。除了精心設疑之外,我還鼓勵學生質疑?,F代教育理論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原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薄罢麄€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鼓勵學生提問。”在課堂教學中,我依據這一理論,大膽鼓勵學生提問題。先提出一個實際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過程中采用競賽的方法鼓勵學生多提問題。
四、多鼓勵,給學生成就感
心理研究表明:中學生的心理還不成熟,但他們的自尊心強,常常會因為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或困難而失去自信心,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漸漸地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難度的把握。除了規(guī)定總的教學目標以外,還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確定不同的近期目標,當達到這個目標后,再提出一個新的、更高的近期目標。當然,這些目標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的,只要學生認真努力就可以達到,從而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追求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充滿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鼓勵性語言在課堂中是最常用的,教師應經常給予鼓勵性和肯定性評價,內容合理的要給予肯定,如:“你說得很好?!薄斑@一點非常對?!比绻卮疱e誤,教師就要以委婉的方式指出,使學生明確今后應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問題。在教學中要把學生看做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從而把歷史學好。
五、優(yōu)化課堂結構
一節(jié)課中能否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有無淵博的知識和超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也就是取決于課堂結構的優(yōu)劣。通常一節(jié)歷史課的教學,預習導學可用5~8分鐘,引導學生獨立閱讀教材,自學、思考和研討,使學生初步了解教材,解決部分問題并發(fā)現新問題;課堂研討可用15~20分鐘,讓學生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并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解決核心問題和學生自學中遇到的問題及教師有意設置的問題;鞏固練習可用10~15分鐘,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達標測試,教師及時進行反饋矯正,在拓展提升中解決全部問題。課后拓展延伸立足課內、課外相結合,教師提供一些綜合性和實踐性的問題,供學生后拓展探究,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樣科學的課堂結構,這樣合理的時間安排,不僅能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而且能較快地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要轉變教學理念;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主體,多用鼓勵語言;優(yōu)化課堂,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只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就能為當前的歷史教育搭建全新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