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開宇
摘 要:語文教學在本質上是一個審美的過程,這一過程本身需要一個有利于審美的和諧環(huán)境。這種課堂教學的和諧美體現在師生關系的和諧美——平等互尊、學習方式的和諧美——合作享受、教學過程的和諧美——流暢和學習內容的和諧美——豐富有效。要實現這種綜合的審美過程就須使課堂教學回歸生活本真,通過重現生活故事、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展示生活亮點和體驗生活實踐來努力追求“樂知”的教學境界,充分體現和感受這種教與學的和諧之美。
關鍵詞:重現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亮點;體驗實踐
一、重現生活故事,觸摸生活真實
小學生天性好動,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欲望,如果能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積極引導,激勵他們用富有個性特點的口頭語言或肢體語言再現生活場景,描述生活故事,學生對知識的被動接受就會自然地轉變?yōu)橹鲃咏槿?,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會大大激發(fā)出來,語言表達能力會得到快速提高,思維也會變得更活躍、更主動、更積極。如,在《小鷹學飛》一文中,為了寫出小鷹學飛時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文中用到“急促”一詞,這對學生來講是一個較為抽象的詞語,用語言去描述和講解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便帶著學生做了一節(jié)有活力、有運動強度的韻律操,活動結束時,學生已是氣喘吁吁。這時問學生:“誰來說說‘急促是什么意思?”學生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說上氣不接下氣,有的說喘不上氣來……課堂氣氛也空前活躍,效果不言而喻。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體驗課文內容
生活的邊界就是教育的邊界,生活的范圍就是課程的范圍(《課程理念的更新》)。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在這個“境”中,有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形象,能喚起學生學習的愉悅,同時又展示了學生學習的智力背景,鼓勵學生自主求知;它有感性認識的基礎,又有促使學生理性認識的橋梁;它調動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也有著學生生理感官與心理需求的快樂和滿足。例如,在《柳樹醒了》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把“醒了”“軟了”“飛了”“長高了”等詞語讓學生用動作表現出來。在課堂上,學生用自己的身體生動地表現了春天來了,柳樹蘇醒的過程,整個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明顯。課后,學生還不停地將課堂上學的動作表演來表演去??梢?,課堂的內容已經以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深入到了學生的心靈。
三、展示生活亮點,促進個性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個性的張揚。教學方法多樣化、個性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感受成功的喜悅,這是對新課程標準下教師的要求。我們面對的每一個個體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如,有的學生喜歡用表演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長用語言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有的鐘情于用畫畫來描繪自己的內心世界,還有的喜歡用歌聲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特殊才能的機會,如,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布置一些個性化的作業(yè)等,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四、通過生活實踐,感悟課文思想
脫離了生活實踐,知識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課程理念的更新》)。對課文思想的真正理解還不是最終目的,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生活角色,在生活實踐中進一步感悟課文思想,從而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教材真正起到凈化心靈、指導生活的現實作用,我們的語文教學才可以說達到了它本應達到的目的。如,教學《一件運動衫》時,在學生充分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引導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如果你收到了這樣一件運動衫,你會在上面寫上什么呢?”學生寫在紙上的答案精彩紛呈,有的說寫“人”字,因為一撇一捺才能撐起一個“人”字,說明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有的說寫上“人間自有真情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體現“全面”和“綜合”是新時期語文教育的新理念。要培養(yǎng)這種以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的綜合素養(yǎng),只有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同時將教學的目的和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實現從課堂向生活的世界回歸(杜威語)。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蘭化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