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
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工具。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也曾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边@些話精辟地指出了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的課堂語言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問題。教學語言有問題不僅不利于教學,而且有時候還會阻礙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課堂語言藝術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過渡語忌方向不明
如果說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一顆顆珍珠的話,那么過渡語就是串起珍珠的那根絲線。過渡得好,整個課堂顯得層次清楚,渾然一體;過渡得不好,則會讓人感覺思路不暢,甚至雜亂無章。
【案例一】筆者曾經(jīng)聽過一位年輕教師上《 半截蠟燭 》這一課,她的過渡語成了擺設。在導入新課后,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文本,她提了幾個問題作為過渡語:“課文為什么用‘半截蠟燭作題目?圍繞‘半截蠟燭講了什么故事?下面請同學們圍繞這些問題自讀課文。”過了5分鐘,估計學生都讀完課文了,她開始展示漂亮的課件:先讓學生讀生字的拼音,再解釋生字、詞的意思,接著帶學生梳理文章的思路……整個教學根本忘記了前面的提問。
過渡語起到指引教學方向的作用,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果不順著這個過渡語的方向走,或者方向不明,那過渡語提出來還有什么用呢?
【案例二】這是一位教師執(zhí)教《 滴水穿石的啟示 》時用的一段過渡語:“普普通通的水,平平凡凡的石,卻演繹了一段滴水穿石的佳話,給我們留下了耐人尋味的啟示。那么到底留下了什么樣的啟示?下面就請大家快速地瀏覽課文,用橫線畫出相關語句?!?/p>
這幾句話沒有華麗的詞藻,一氣呵成,卻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教師還邊說邊板書“水”“石”“滴”“穿”四個字,其中特意把“石”字寫得較大,把“穿”字寫得細長。通過字形的大小胖瘦給了學生很好的心理暗示:比起柔弱的水,石頭是堅硬強大的,所以“石”寫得大些,細長的“穿”字看似無力,卻也包含著不屈不撓、持之以恒的精神。整個過程干脆利落,既做到提綱挈領而又不留痕跡,這段過渡語的巧妙運用可謂功不可沒。
【案例三】這是我上《 掌聲 》這一課時的教學片段,我覺得過渡語用得不錯。為了讓學生能讀出下面這段話(“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保┧呢S富情感,我讓學生讀了三遍,但每一遍我都采用了不同的過渡語。
師(第一遍):小英終于戰(zhàn)勝了自己,走上了講臺,同學們該有多高興,多激動!所以,請大家讀——
生(齊讀):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師(第二遍):小英呀小英,同學們并沒有歧視你,大家一直都在默默地關心你、愛護你。所以,請大家讀——
生(有感情齊讀):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師(第三遍):小英呀小英,大家知道,這時候你最需要的就是鼓勵、就是理解、就是安慰。所以,請大家讀——
生(充滿深情地齊讀):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學生僅僅是反復朗讀,既品味了文字的內涵,又激發(fā)了自身的情感,真是一舉多得。
二、提問語忌難易失衡
學貴有疑。出色的提問語能夠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從而在探索中獲得知識和智慧。一個善于提問的教師,容易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如果不善于提問,比如提問過于簡單,就會導致學生思維不集中;提問過難,學生答不出來,這樣的問題不僅是無效的,而且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案例四】在一次公開課上,有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 記金華的雙龍洞 》這一課時,是這樣提問的:
師:作者是在什么時間去游玩的?
生:4月14日。
師:作者是在哪游玩的?
生:北山的雙龍洞。
師:北山的雙龍洞位于哪個地方?
生:浙江金華。
……
對于教師連續(xù)的提問,學生都作了響亮而整齊的回答,因為答案都是現(xiàn)成的。但在這響亮回答的背后,他們收獲了什么呢?對于那些根本不用思考的問題,教師如果草率地拿來提問,那只會浪費學生的時間。類似的,還有“是不是”“對不對”“懂不懂”這些過于簡單的問題,這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和發(fā)展沒有什么益處。
那么,什么樣的提問才是恰當?shù)哪兀?/p>
所提問題要給學生有思考的余地。教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應讓學生有一定思考的空間。問題過小、過易,學生不假思索就能對答如流,起不到鍛煉思維的作用。問題過大、過難,會讓學生產生畏怯心理,長此以往,更會讓學生產生置身事外的心理。
問在學生疑惑處。錢夢龍先生認為:“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自讀中所惑之處,精心設計問題,或以一個大問題領起諸多小問題,或按教讀順序層層設問。問題提得好,猶如一顆石子投向平靜的水面,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一個好的提問,言不在多,貴在恰到好處,貴在問到疑處,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的獲取知識的狀態(tài)中,從而給課堂帶來無窮的動力。
避免“滿堂問”。教師對課堂所提的問題,除了要有質量,還應控制好數(shù)量。太多的問題只會讓學生疲于應付。
三、評價語忌單一麻木
“良言一句三冬暖”,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固然重要,然而像“你真聰明”“你讀得真好”“你真棒”這樣泛化的評價,根本無法起到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需要。真正有效的課堂評價語言,要求教師的評價不能只是簡單的“是非”判斷或空泛的褒獎,而應注重具體引導,要從回答內容方面進行點撥和啟發(fā)。
那么,什么樣的評價語才是恰當?shù)哪兀?/p>
要給予實際的評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闭n堂上,教師應對學生作出具體的、實事求是的評價,這樣才可以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評價看到自己的進步或不足。下面這幾句話是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孫雙金對學生的評價語,值得我們細細回味:“你不僅用你的聲,而且用你的情,敲擊著我的心房。”“你的嗓音真好聽?!薄澳阌幸稽c緊張,大膽點,孩子!”
要給予靈動的評價。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永正執(zhí)教的《 小稻秧脫險記 》同樣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文中的“雜草”在被農夫用除草劑噴灑過后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庇形粚W生在朗讀這句話時聲音非常洪亮,于老師并沒有急于指出這名學生朗讀中的問題,而是用開玩笑的語氣說:“要么是你的抗藥性強,要么這除草劑是假冒偽劣商品。來,我再給你噴灑一點試試?!闭f著,于老師對著那位學生做了個噴灑農藥的動作。一句話,一個動作,讓該學生立即意識到一株噴灑了農藥的雜草,應該是喘不過氣來了,哪還能發(fā)出那么大的聲音呢?于是再讀一遍,效果明顯改觀。
四、肢體語忌呆板生硬
在一節(jié)成功的課堂教學中,除教師的聲音要悅耳動聽、展示的板書或課件要提綱挈領之外,教師的動作、表情等肢體語言的作用也功不可沒。教學中,有時“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恰當?shù)剡\用肢體語言,無論是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還是一個點頭示意,都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什么樣的肢體語才是恰當?shù)哪兀?/p>
要自然得體。教師的肢體語言要自然、協(xié)調、落落大方,不要過于夸張,或過于拘束。比如,站應挺拔,走應穩(wěn)健。大方得體的肢體語言,才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要表情愉悅。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總是板著一副冷面孔,那么會讓學生覺得難以親近。相反,親切和藹的笑容可以給人力量,真摯期待的目光則可以給人信心。因此,不妨對學生豎一豎大拇指、拍一拍肩膀,用這些輕松愉悅的肢體語言,拉近和學生的關系,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連云區(qū)連島小學,江蘇 連云港,22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