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代詩人杜牧之《山行》膾炙人口,歷久彌香。但“詩無達詁”,認識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不同階段的重讀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感受,也正驗證了“經(jīng)典之作令人常讀常新”的說法。此文循著詩歌脈絡(luò),繪出其“詩眼”,由而登堂入室,詮釋文本,領(lǐng)會詩中乾坤。
關(guān)鍵詞:杜牧 《山行》 重讀 詩眼
人常謂:“畫龍點睛”,又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言下之意,眼睛尤為重要。詩歌亦有眼睛,稱“詩眼”,蘇軾有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①,范成大亦對“詩眼”有所提及,曰:“道眼已盡詩眼在,梅花欲動雪花稀”②,不勝枚舉。對于詩歌,倘若我們借用佛經(jīng)中“一花一世界”的說法,姑妄稱之為“一詩一世界”的話,那么,“詩眼”就是打開詩中乾坤的門,通過它,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詩歌的無盡魅力。
詩眼的作用很多,可以引導韻律,可以翻新出奇,可以增添情趣和形象性,亦可以精確詩意。竊以為,《山行》這首詩的詩眼則為“斜”、“生”、“坐”三字。
“遠上寒山石徑斜”,為此七絕之首句,“斜”在此處作用有二,音義兼?zhèn)?。關(guān)于“斜”字的讀音,長期以來爭論不休,到底怎么讀?論者往往各執(zhí)一端,相持不下,弄得讀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該從何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爭論呢?王力在《詩詞格律》一書中給出了答復(fù),他指出,由于時代不同,語言發(fā)展,語音也會起變化,今天來看,“xié”、“jiā”、“huā”不是同韻字,但是唐代“斜”字讀“siá”(s讀濁音)③,此外,“斜”、“家”、“花”在《廣韻》中皆屬麻韻,因此,在當時是葉韻的。說到底,都是古今音異問題惹的禍。漢字一字多音,一字多義,其中古今讀音的變化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新詩是講究平仄和押韻的,又分為律詩和律絕,觀此詩句數(shù),聽其韻律,依據(jù)“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原則,確定其為七言絕句,第二、四句押韻。為了追求詩歌的語音鏗鏘諧和,我們可以按古音讀為“siá”(s讀濁音)。這樣,首句就也入韻了,該詩就形成了更為整齊的韻腳,渙散之音得以聯(lián)絡(luò)貫串,節(jié)奏更鮮明,吟誦起來,抑揚頓挫。但是這于古人來講,終究是有難度的,因此,關(guān)于律詩和律絕的平仄和押韻要求,有人形象地比喻為“帶著鐐銬跳舞”、“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認為,只有技藝高超的人才能駕馭,詩情方得以完美展現(xiàn)。況且,照古音讀古詩,在現(xiàn)代來說是很難實現(xiàn)的,于今人來講,可謂大挑戰(zhàn)。
現(xiàn)代人說現(xiàn)代話是無可厚非的,所以,這里的“斜”,我們最好的讀法是依據(jù)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讀作“xié”。因為,若考慮古今音異問題的話,許多詩歌都必須仔細推敲后方能開口,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難度勢必會大大增加,難免會影響語言的發(fā)展和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茲有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為證。該字在此長詩中曾兩次出現(xiàn),首次為“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由于這首《春江花月夜》儼然九首絕句連接而成,全詩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按中古讀音,這里“斜”就得讀“siá”(s讀濁音)。接著又有四句“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但今人讀到這里,又變回了現(xiàn)代漢語讀音里的“xié”了。一來二去,后學者往往就不知如何是好了,疑惑來了,問題也就來了。
讀音的問題告一段落,讓我們再回到“斜”的意義上來?!靶薄弊值氖褂猛怀隽松诫U、路窄而長,使全詩的立體感陡然增加,和“遠”字形成前后呼應(yīng)之勢。告訴人們,此山雖沒有像李白詩中描繪的“太白鳥道”那樣驚險,但也是蜿蜒曲折,引人追尋。遠遠望去,通向白云深處,引出“白云生處有人家”,可謂環(huán)環(huán)相扣。
“生”字亦值得推敲。目前見到的版本上“生”者有之,“深”者亦有之,本人無意對此作出考究,評判孰是孰非,只談一己體會。
“生”字妙極。此字打破詩人觀山之沉寂,增加了整個畫面的動感,使平靜的畫面突然變得鮮活起來,有畫龍點睛之效,為全詩營造出巧妙的意境,也賦予了白云生命力。并且,該字在唐朝非常流行,翻閱唐詩,你會發(fā)現(xiàn),諸多詩人對“生”字情有獨鐘。如張九齡《望月懷遠》中的“海上生明月”,上文提及的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不也有“海上明月共潮生”么?紛紛拋棄了“升”,而選擇了“生”。一個“生”字賦予了明月、白云等生命力,整個宇宙融為一體,曼妙靈動。
“深”字亦好,好在它除了本身的意義外,還引出了大家對“白云”的爭論。此處的“白云”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自然界的白云”,另外一種是“炊煙”?!鞍自粕钐帯蓖怀隽藷熁蛟频亩唷⑤p渺和飄忽不定,也點明了山之高險,印證了上文的山之“遠”和石徑之“斜”。而“人家”必然是在白云的深處、下方。對于“人家”的發(fā)現(xiàn),一種可能是作者的想象、推斷,看到了傍晚山中裊裊升起的炊煙,由此展開想象,認為山里必有人居。另外一種則是親眼目睹,遠處山頂?shù)陌自葡旅嫒綦[若現(xiàn)地顯出了人家。
“坐”字最耐人尋味。接觸《山行》之初便可知,此“坐”非彼“坐”也,它在這里被解釋為“因為”,不是我們常見的“坐下”之意,老師對此曾耳提面命。既然老師這樣解釋,我們也就抱著理所當然的態(tài)度接受,雖然覺得這種說法很新奇,但恐怕很少有人會去問過“為什么”,也沒有去打聽一下這是不是杜牧的獨創(chuàng)?,F(xiàn)在再讀這首詩,聯(lián)想自己的讀書經(jīng)驗,才恍然大悟,這當然不是杜牧的首創(chuàng),因為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種用法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晏子春秋》里有記載,也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雹堋白I”中的“坐”即為“因為”之意。
事實勝于雄辯,此處亦再次證明了傳統(tǒng)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杜牧是在沿襲前人的用法,只是他用得獨特,在唐詩里顯得新穎別致,既顯示出他扎實的文學素養(yǎng),又反映出他的頭腦靈活。該字的使用更是這首詩的關(guān)鍵之處,承上啟下,詩題既為《山行》,就說明詩人是邊看邊行的,可走著、走著卻戛然而止,一動一靜扣人心弦。緣何停止前行了呢?謎底隨后揭開了,原來是被美妙的景致所吸引,陶醉于天地秋色之間。試問,究竟是何樣一番美景呢?答案又來了:“霜葉紅于二月花”。既然有霜,想必時節(jié)已至深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賽過春日嬌花之美,斯情斯景怎不讓人流連忘返呢?楓樹因霜而變色,因此,“楓”與“霜”便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唐代的詩人們也禁不住對自然界的這一規(guī)律嘖嘖稱奇,孜孜不倦地進行描繪。如劉長卿《余干旅舍》:“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⑤,李白《江上寄元六林宗》:“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⑥。杜甫《東屯月夜》:“青女霜楓重,黃牛峽水喧”⑦。還有大家熟知的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⑧?!白笨芍^一面鏡子,照出了無盡美景。通過該字,我們眼前豁然洞開,得以在《山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之間穿行。由此,“坐”可稱“詩眼”。
該詩中的“坐”被解釋為“因為”,這是普遍解釋,也為我們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但是,我也由此聯(lián)想及一事?!段膶W遺產(chǎn)》上有對德國漢學家顧彬的一篇訪談,許多人只知道顧彬曾揚言“中國的當代文學都是垃圾”,卻不知他對中國的晚唐文學亦頗有研究。顧彬道,此處的“坐”應(yīng)解釋為“坐禪”。⑨此言既出,一時之間,應(yīng)聲者眾。其實,顧彬之所以得出此結(jié)論仍基于中國傳統(tǒng)的“知人論世”之法,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文,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論世也”⑩。唐代詩人尤其是中、晚唐詩人普遍有宗教情結(jié),這是受當時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想熏陶的自然結(jié)晶。許多文人將品賞山水與坐禪忘機等量齊觀,每每能從山水自然中看出超拔脫俗的禪意來。王維《終南別業(yè)》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便是最為典型之例。所以,才有了顧彬“坐禪”之解說,詩人和自然融為一體,“托體同山阿”,拋卻外界的紛擾,享受短暫的逃遁和隱逸。
我們姑且不談顧彬的解釋是否正確,但他的視角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有益的啟發(fā),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育,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使我們更多地去接受事物,無論對錯,很少置疑,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思索的能力。而有信則有疑,學問如果沒有懷疑精神,必然停滯不前。
《辭源》稱:“經(jīng)典”是指“作為典范的經(jīng)書”或“泛指各宗教宣揚教義的根本性著作”,比如十三經(jīng)。《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講,經(jīng)典是指傳統(tǒng)的具有權(quán)威性的著作,或者是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響較大的。其實,以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眼光來看,經(jīng)典就是那些源遠流長、令我們常讀常新的作品,《山行》即為一例。
①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中華書局2007年版。
② (宋)范成大著,富壽蓀標校:《范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③ 王力著:《詩詞格律》,中華書局2004年版。
④ 《晏子春秋》見《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中華書局1962年版。
⑤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一四七),中華書局2008年版。
⑥ 見《全唐詩》卷一七三。
⑦ 見《全唐詩》卷二二九。
⑧ 見《全唐詩》卷二四二。
⑨ 見《文學遺產(chǎn)》2007年第2期。
⑩ 見楊伯俊譯著:《論語譯著》,中華書局1980年版。
作 者:趙銀芳,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博士,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館員,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唐宋文學。
編 輯:郭子君 E?鄄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