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原型批評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批評流派。其主要創(chuàng)始人諾斯洛普·弗萊認為,文學起源于神話,神話中包含著后代文學發(fā)展的一切形式與主題。彼得·潘作為童話文學作品中的經(jīng)典人物形象廣受歡迎,這與這個人物形象所隱含的神話原型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彼得·潘的名字“潘”的由來與希臘神話中的潘神有很大淵源;彼得帶領孩子們在空中自由飛翔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而飛天的題材常在神話故事中出現(xiàn);彼得在孩子們心中是個英雄,就像希臘神話中打倒怪物,立下偉業(yè)的卓越青年;彼得任性調皮,永遠也長不大,這與愛神丘比特的形象十分相近。人類集體無意識中的神話原型幫助人們加深了對彼得·潘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喜愛。
關鍵詞:神話 原型批評 彼得·潘 集體無意識
彼得·潘這個人物形象出自詹姆斯·巴里最著名的童話劇和童話故事《小飛俠彼得·潘》。巴里遷居倫敦后,住在肯辛頓公園附近,每天上下班都見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們用樹枝蓋小屋,用泥土做點心,扮演童話中的種種角色。巴里被他們的游戲吸引,也加入到其中。這些孩子一個個都成了這位作家故事中的人物,那個最活躍的男孩彼得,便化作了他童話的主人公。
《小飛俠彼得·潘》1904年12月27日在倫敦公演后,引起巨大轟動。后來,巴里把它改寫成童話故事,從此,《小飛俠彼得·潘》被譯成多種文字傳到國外。而劇中的那個長不大的小男孩彼得·潘也逐漸成為了重要的文化符號,象征著永恒的童年。巴里正是通過奇妙的永無島和不肯長大的男孩彼得·潘這樣的童話形象告訴人們: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樂章,珍惜可貴的童年時代,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那僅僅屬于他們的歡樂。彼得·潘天真活潑,嫉惡如仇,勇敢而富于犧牲精神。彼得·潘如此受歡迎,與這個角色所對應的人類集體無意識中潛在的神話原型有著重要的關聯(lián)。原型批評家認為,這里所說的神話,主要指圣經(jīng)及古希臘羅馬神話。人類的神話是最基本的文學類型,許多作家往往是通過從古代神話中尋找靈感,構思人物形象。而“希臘羅馬神話又具有濃厚的童話性因素,是童話文學產(chǎn)生的源頭和土壤”,并且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怪物等元素“具有特殊的童話審美效果,特別契合兒童的心理”,“對于童話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具有特殊的意義”①。20世紀五六十年代形成的原型批評思潮為探尋經(jīng)典童話文學作品中的神話原型提供了理論基礎。
一、集體無意識與原型批評
弗洛伊德曾斷言,“支配著我們的行動的,不是意識,而是無意識”②??枴s格則進一步將關注的重心從個體無意識轉移到集體無意識,強調人類心理的社會文化因素,發(fā)展了弗洛伊德的人類心理探索事業(yè)。
榮格將人類心理分為三個部分:個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其中,“個人無意識有賴于層次更深和淵源更久遠的集體無意識”③。集體無意識屬于歷史而非個人,集體無意識的內容是原始的,“是種族對人類歷史的記憶,它包含著非個人的神話特征”④。神話的起源尚無從知曉,但肯定不是個人心理的獲得物,而應歸屬于一般的人類心理模式。集體無意識被定義為原型。所謂原型(archetype),一詞由希臘文arche(原初)和type(形式)組成。原型指神話、宗教、夢境、幻想、文學中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記憶和原始經(jīng)驗的集體潛意識。這種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細節(jié)、劇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喚起觀眾或讀者潛意識中的原始經(jīng)驗,使其產(chǎn)生深刻、強烈、非理性的情緒反應。
1957年,加拿大學者諾思洛普·弗萊發(fā)表了其成名作《批評的解剖》,接受了榮格關于神話和原型的思想,將它們發(fā)展為自成體系的批評方法,世稱原型批評,或者神話批評。心理分析批評家都提出這樣的假設:藝術家創(chuàng)造藝術作品,作家寫小說的主要動機,是要滿足某些隱秘的欲望。用弗洛伊德的話說,文學作品是作家的夢幻,只有把握了藝術主體的隱秘欲望,才能透徹地闡釋文本。在榮格看來,呈現(xiàn)在作品之中的主要不是個人無意識,而是集體無意識。決定文學作品意義的是社會歷史文化因素。因此,要透徹地闡釋文本,關鍵是要對文本之中的原型進行探索,探討它的歷史文化因素,探究其神話淵源。
二、彼得·潘的神話原型分析
巴里虛構了一個會飛的、不愿長大、也永遠不會長大的小男孩彼得·潘。他天真活潑、疾惡如仇,勇敢而富于犧牲精神。彼得有著極強的飛行技術,他淘氣天真,又勇敢無畏,既是一個“頑童”,也是一個“能者”,他的個性突出,是群體的領導者,他的這些典型性格無一不反映出潛在的神話原型。
1.彼得·潘“潘”的由來
彼得·潘得名彼得·潘,自有其中的淵源,單從“潘”字來講,自然會聯(lián)想到希臘神話中的潘神。作者或許取自有意或許只是無意識中對潘神原型的引入。潘神是人們眾所周知的神之一,對他的理解自然屬于人類的集體無意識范疇。潘神是山林之神,畜牧之神,其腰部以上為人,但頭上長有山羊的耳朵和一對羊角,腰部以下為山羊的身形,雙腳是一對羊蹄。潘神無論長相還是性格都較為獨特,他出生時,眾神對這個相貌奇特的小東西非常欣賞,為他取名“潘”,意思是“受眾人喜愛者”⑤。一方面,潘神快樂,頑皮,是森林的精靈,生活沒有固定的規(guī)則,只是享樂玩耍,另一方面,由于他獨特的外表,很多情況下會帶來不便,在追求異性的過程中也屢屢受挫。他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卻總是被排擠,因為他和別人不一樣。所有理解他的人對這個常年生活在叢林中自由自在的精靈更多的應該是“憐愛”。
彼得·潘一直生活在永無島,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他快樂,頑皮,每天都有享不盡的游戲等著他,然而,他和別人不一樣,他永遠也長不大,他愛遺忘。島上的孩子們都會長大,都會離開永無島,只有他不會。彼得不懂得愛。于是所有喜歡他的人都為他難過,包括溫迪,為他去死的小仙女叮叮鈴,印第安公主虎蓮,救了他一命的永無鳥,永無島上的孩子們,以及那些甘愿讓彼得騎在自己的尾巴上玩耍的美人魚們。他們都覺得彼得·潘是個可憐的孩子,彼得·潘就像潘神一樣,是會讓人們“憐愛”的。
2.會飛的彼得·潘
飛天是神話的基本題材之一。在希臘神話中有許多關于人類飛行的故事,飽含了人類渴望飛行,渴望自由的欲求。英雄柏修斯憑借飛行鞋升空斬獲女妖美杜薩;伯羅洛豐馴服神馬騰空斬怪;代達羅斯制作雙翼飛上藍天,擺脫幽禁……幾乎所有的希臘眾神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升空,自由自在地飛行。其中還有一個與彼得十分相似的會飛的小男孩形象,就是長著一雙小翅膀的愛神丘比特。
彼得·潘有著極強的飛行技術?!氨说媚茉诳罩兴X而不往下墜,他只消仰臥著就能漂浮。這至少一部分是因為,他身子特輕,要是你在他身后吹口氣,他就漂得更快。”⑥飛天自古以來是人類共同的夢想,作者讓彼得會飛,也就承載了人類的共同夢想,通過集體無意識中飛天的神話題材,讓彼得的形象與孩子們渴望自由的潛意識產(chǎn)生共鳴,使彼得·潘能夠真正自由地在空中飛行。
3.英雄和領導者彼得·潘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希臘神話中有許多年紀輕輕便已立下了豐功偉業(yè)的卓越青年。赫拉克勒斯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十二件大功;忒修斯在迷宮除害;英雄柏修斯斬獲女妖美杜薩;伯羅洛豐馴服神馬騰空斬怪;伊阿宋遠征奪取金羊毛……他們擁有著兒童崇尚的理想人格,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力”。孩童們往往憧憬能者,有一種“英雄崇拜”和“強者渴望”意識,也就是對“力”的崇拜:“力量、能力、勇力、魔力、魅力、權力、智力,這些都是為男孩子所看重的”,孩子們民選的“首領”特質。
在《小飛俠彼得·潘》這部以兒童作為主要受眾的童話作品中,主人公彼得·潘就是這樣一個有著英雄神話原型的能者。比如礁湖之戰(zhàn)中,彼得、溫迪都受傷了,這時候飄過來一只風箏,彼得叫溫迪爬到風箏上去,別管他。就剩他一個人的時候,他一邊聽著全世界最哀傷的聲音——人魚唱月,一邊勇敢地對自己說:“死,是最偉大的冒險”⑦。
彼得帶著溫迪他們一起飛到夢幻島上,島上歷險故事連連不斷。盡管不幸事件接踵而至,勇敢的彼得·潘總是會改變逆境,憑著自己的勇敢、機敏,想出妙計搭救伙伴,在戰(zhàn)場上從未退縮過,面對海盜胡克這樣的強敵,他發(fā)出了這樣的誓言:“我要和胡克拼個你死我活”⑧。島上的孩子們都聽彼得的指揮,他們相信彼得的本領,相信只有彼得才能成為他們的領導者。
4.任性調皮的彼得·潘
在古希臘羅馬神話中,說到任性調皮,就不得不提到美神維納斯之子小愛神丘比特,相傳他是一個頑皮的、身上長著翅膀的小神。
在神話故事中,他是永遠長不大的美少年,但性情善變,喜怒無常,喜歡調皮搗蛋。他有一張金弓、一枝金箭和一枝鉛箭,被他的金箭射中,便會產(chǎn)生愛情,即使是冤家也會成佳偶,而且愛情一定甜蜜、快樂;相反,被他的鉛箭射中,便會拒絕愛情,就是佳偶也會變成冤家。小愛神的箭無論神和人都抵擋不住,因此神們都對他畏懼三分。他曾經(jīng)用金箭射向阿波羅,用鉛箭射向水澤仙子達芙涅,結果令阿波羅鬧失戀。
彼得·潘也是個高傲、任性、調皮的孩子,他的身上滿是丘比特的影子。彼得·潘驕傲自大,總是像其他人夸耀自己的本領。他總是等到最后那一瞬間才去救人,而且,他好像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本事,而不是專門為了救人。
彼得調皮得很,他學著胡克說話,蒙騙海盜,學著鱷魚肚子里的鐘表滴答聲,嚇得海盜們不知所措。他討厭機會主義,他要把敵人先叫醒,再殺他。
彼得有時倔強的不可理喻,他永遠也不會承認他有多么的需要溫迪,有多么的不想讓溫迪他們離開,他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誰也不能和他對著干。他永遠也不會承認自己有不知道的事情。
5.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
愛神丘比特一直被人們喻為愛情的象征,他的箭一旦插入青年男女的心上,便會使他們深深相愛。在古希臘羅馬神話中,愛神丘比特常以一個會飛的小男孩的形象出現(xiàn),在希臘眾神中,似乎永遠是個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在《小飛俠彼得·潘》中,“所有的孩子都要長大的,只有一個例外”⑨。這是彼得·潘與丘比特最大的契合
點。彼得說:“我只愿意永遠做個小男孩,永遠地玩”⑩。對于彼得來講,長大成人沒有一點好處,沒有任何意義。只有永遠不長大,才能永遠無憂無慮,盡情地玩耍。彼得和小愛神丘比特性格相仿,都愛惡作劇,貪玩,天真,不了解大人世界。丘比特拿著的箭決定愛情,他自己卻不懂得愛的真諦。
直到在公元2世紀古羅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變形記》一書中,出現(xiàn)了“丘比特與普賽克”的故事后,丘比特才有了美少年的成人形象。丘比特愛上了普賽克,他懂得了愛,也經(jīng)歷了愛的考驗,懂得了成長的價值。而彼得·潘卻一直在拒絕著愛,因為他失去過母愛,他已經(jīng)忘記了怎樣去愛別人。巴里塑造的這個小男孩,表面上歡快得很,實則快樂地讓人心疼。故事的結尾彼得·潘放棄了惡作劇,讓溫迪他們重回父母的身邊,或許他隱約明白了什么叫做親情,然而他卻永遠也不可能擁有,長不大的彼得有著其他孩子享受不到的快樂,可是每個孩子都擁有的親情的幸福,他卻永遠也得不到。
三、結語
榮格指出,呈現(xiàn)在作品之中的主要是集體無意識,決定作品意義的是歷史文化淵源。弗萊提出,文學起源于神話,神話是文學的原型。要想真正了解一部文學作品或某一人物形象,就必須挖掘其潛在的集體無意識的淵源——神話。彼得·潘這一人物形象隱含著豐富的神話原型,自由飛翔,任性調皮,英勇果敢,拒絕長大,這些人物特性都與源遠流長的古希臘羅馬神話情節(jié)和神話人物緊密相扣。由神話原型構思出的彼得·潘與人們心靈深處的集體無意識產(chǎn)生共鳴,使這個人物形象在人們心中得到了最切實的理解與喜愛之情。
①⑤ 舒?zhèn)ィ骸断ED羅馬神話的文化鑒賞》,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頁,第243頁。
② [奧]弗洛伊德:《超越唯樂原則》,見《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選》,林塵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頁。
③ 王一川:《批評理論與實踐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頁。
④ [瑞士]卡爾·榮格:《集體無意識的原型》,見《心理學與文學》,馮川、蘇克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7年版,第53頁。
⑥⑦⑧⑨⑩ [英]杰姆·巴里:《小飛俠彼得·潘》,李欣人譯,上海人民美術2009年版,第22頁,第52頁,第77頁,第2頁,第63頁。
參考文獻:
[1] [英]杰姆·巴里.小飛俠彼得·潘[M].李欣人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 舒?zhèn)?希臘羅馬神話的文化鑒賞[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3] 舒?zhèn)?走進童話奇境——中西童話文學新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4] 王一川.批評理論與實踐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 者:崔曉君,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
編 輯:郭子君 E?鄄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