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劉墉與翁方綱的一段書壇公案切入,對劉墉的學書思想進行研究。劉墉的學書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師法晉賢、講求功力;冥悟筆法、取其精華;微變體式、食古而化三個層面。劉墉書法對蘇軾的理解和超越正是劉墉學書思想的集中展現(xiàn)。
關(guān)鍵詞:劉墉 書法 學書思想 蘇軾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清代山東諸城人(今屬山東高密),官至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為一代名相。政治上以清正廉潔聞名,在民間他是一位堪比包青天的傳奇人物。在書法藝術(shù)上,他是有清一代最負盛名的書法家,是清代帖學的集大成者,被譽為“濃墨宰相”。劉墉不僅在書法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書法理論上也頗有建樹,特別是劉墉的學書思想頗有特點,下面我們就從劉墉與翁方綱的這段書壇公案談起。
乾隆間,都下言書推劉諸城、董宛平兩家。戈仙舟學士,宛平之婿,而諸城門人也。嘗質(zhì)諸城書詣于宛平。宛平曰:“問汝師,那一筆是古人?”學士以告諸城。諸城曰:“我自成我書耳,問汝岳翁,那一筆是自己?”①
劉墉書法貌豐骨勁,古拙渾厚,在學書臨帖思想上講求“不求形似”,對于這一思想,翁方綱是頗有看法的,他在《跋古冊子》中說:“得天居士臨古純以神行,豈亦若米老所云二王以前有高古耶?米董臨古,皆自謂神逼古人,而不取形似,文敏亦然。愚嘗謂書家自有神骨,則無庸臨古也,若臨古不求形似,則馮、湯仿《禊帖》可以欺后學矣。每與石庵(劉墉)力辨之?!雹?/p>
從劉墉與翁方綱這兩段相對性的文獻,我們可以一窺劉墉的學書臨帖思想。從表面來看劉墉學書臨帖是強調(diào)“不求形似”的,表現(xiàn)在劉墉的書法創(chuàng)作之中也確實如此,劉墉學趙董卻一點沒有趙董的流利反而有滯澀感,劉墉學習蘇軾卻沒有蘇軾的欹側(cè)和左秀右枯之感,學習顏真卿卻沒有挑剔之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翁方綱才會質(zhì)問(劉墉):“那一筆是古人?”而翁方綱所說的“若書家臨古而不求形似,則可以欺后學矣”,確實表現(xiàn)出翁方綱嚴謹?shù)膶W書態(tài)度,但是劉墉的“不求形似”也并非任筆為體??梢哉f翁方綱與劉墉給了我們兩種不同的臨古學書的方法,都值得我們?nèi)ド钊氲乃伎?,翁方綱的學書態(tài)度對于我們當今糾正浮躁的、急于求成的學書風氣是有價值的,而劉墉開放的學書理念似乎更能給人以啟迪。綜合來看,關(guān)于劉墉的學書思想,以下幾點頗為值得玩味。
一、“學書胡可一日離晉賢師范耶”
劉墉臨帖功力扎實深厚。他出身世族大家,父親劉統(tǒng)勛學習趙、董,頗有書名,劉墉學書亦從趙董入手,壯遷坡老,上攀晉唐,對蘇軾、顏真卿、鐘繇、王羲之、董其昌、虞世南等人都有深入的研究并且臨習甚勤。一位在劉墉五十八歲時親自到劉府上求字的人說:“予于丁酉年親見諸城相國求書。先生云:‘余每日早起,必臨模閣帖數(shù)則。四十年來未嘗少解。學書胡可一日離晉賢師范耶。”③ 我們由此可見劉墉臨帖用功之勤。因此劉墉的“不求形似”是基于深厚的臨帖功底的,如果今人盲目學習劉墉的“不求形似”,動輒以此標榜,那就是自欺欺人了。翁方綱對于劉墉書法無來歷的看法是膚淺的,事實上劉墉書法浸淫晉唐法帖甚深,與劉墉同時代的著名書家王文冶對劉墉書法的認識就不同于翁方綱,他說:“石庵功力最深,極力追蹤古人,不肯稍趨時徑”④,張廷濟曰:“元明以來,書家率被吳興、華亭兩家龍住,文清相國宗法魏晉,直欲抉破趙董藩籬,自是數(shù)百年一大宗匠?!雹?而劉墉自評亦是如此,“吾書以拙勝,頗謂遠紹太傅(鐘繇)”⑥,劉墉在學書上是一個矛盾的統(tǒng)一體,一方面他刻苦鉆研魏晉法書精妙之處,另一方面又強調(diào)獨出心裁,雖然劉墉書法在體態(tài)上給人以陌生感,但是仔細端詳,卻又筆法精嚴,這也就無怪乎翁方綱的誤解了。
二、冥悟筆法,取其精華
劉墉有超越一般書家的領(lǐng)悟能力。他對于古帖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的臨帖是建立在這種深刻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的。因此他對于不同書家書法的臨摹雖然不求形似,但是往往能夠抓住各家的精髓,這是劉墉高出一般書家的地方。與翁方綱書法一味摹古講求形似相比,劉墉的這種學術(shù)理念表現(xiàn)出更深的領(lǐng)悟參透能力。劉墉在《臨顏真卿鹿脯帖識語》中說:“學顏書者,能得勁挺,不能得其虛婉,此帖宜細玩也?!雹?劉墉學顏魯公書能夠看到虛婉的一面,沒有一定的參悟理解能力是不能及此的。鄭孝胥在《海藏書法抉微》中說:“書法至魯公一大變,顧其書拙重有余,秀麗不足……惟錢南園學之得其體……劉石庵學之得其韻,各有去取,均能避魯公之失?!雹?劉墉學書能夠獨具慧眼,發(fā)現(xiàn)古人妙處,并且自覺避免古人的缺失,也即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終劉墉學顏,是“得其虛婉”“得其韻”,這恐怕是一般書家所沒有意料到的。不止如此,劉墉對蘇軾的學習用的依然是這種方法,他評蘇軾書法道:“坡公書極有旭素之意,而古淡過之,其根本從六朝來也。”⑨ “坡公此文載集中,此書馮氏刻其敷行,極奇逸,頗近六朝?!雹?/p>
這兩則識語滲透著劉墉對于蘇軾書法的認識,在劉墉看來,蘇軾書法在風格上“古淡”“奇逸”,在筆法上直接六朝。正是因為劉墉善于思考,冥悟筆法,因此他的許多見解從來不是人云亦云,顏真卿是以剛健雄風著稱于世的,無人見其虛婉,蘇軾是以“尚意”書風引領(lǐng)風流的,無人見其筆法,劉墉的認識和理解無疑是深刻的。他對于蘇軾書法的臨摹也正是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劉墉學書思想最大的特點就在于,他強調(diào)了思考、領(lǐng)悟的重要性。如果說沒有思考而僅僅是重復手上的動作,那么最好也只能求得“形似”,而無法得其精髓。劉墉臨帖不求形似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臨東坡他所注重的是“古淡”“奇逸”,臨顏真卿他所取的是“虛婉”和“韻”,正是因為這種認識境界的不同,直接導致了劉墉書法風格的形成。也只有這樣,劉墉才敢有非常自信的說法——“不求形似”。
三、微變體式,食古而化
劉墉學書臨帖有自覺的創(chuàng)新意識,能夠食古而化,這是劉墉超越時人的關(guān)鍵。劉墉學古但不拘于古,他往往能夠通過唐宋書家上溯東漢魏晉,劉墉有非常自覺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他能夠食古而化上?!妒锖翘谝粌宰R語》中劉墉就非常推崇蘇軾這方面的才華,他說:“坡公此書奇逸,書法縱橫豪宕,兼顏徐之長,又能獨開異境,與古人通會,可謂神奇,非余子所及也?!眥11}在這則識語中,劉墉評價蘇軾一方面能夠兼徐顏之長,另一方面也是劉墉最看重,那就是蘇軾能夠“獨開異境,與古人通會”。劉墉推崇蘇軾“獨開異境”的魄力和膽識,表現(xiàn)出鮮明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題南劍州延平閣識語》一則中他這樣說:“君謨大字全效平原,未見脫化,坡公羅池廟碑化獰險為落,勝蔡公矣。”{12}在這則識語中劉墉提出了“脫化”二字。東坡與蔡襄都學顏真卿,蔡襄大字“全效平原”,是一個很好的臨古者,但是“未能脫化”則顯示了蔡襄在才氣上的不足,相反,東坡則是“化獰險為落”。通過蘇軾與蔡襄的對比,劉墉實際上表達了自己“食古而化”的學書思想。蘇軾的“化獰險為落”正是“食古而化”的典范。
劉墉學書臨古正是沿著蘇軾的道路繼續(xù)往前走的。因此如果說,蘇軾是以一種師法兼超越的身份來對待顏真卿和魏晉先賢的話,那么劉墉也是以這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蘇軾的。在《臨東坡書養(yǎng)生論識語》中劉墉說:“東坡書《養(yǎng)生論》,以贈羅浮道師者,雖筆力橫軼,但偏側(cè)之勢多耳,似學李北海者?!眥13}他雖然推崇蘇東坡,但是他并沒有完全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他對于蘇軾的繼承是批判性的。劉墉對于蘇軾字體的“偏側(cè)之勢”,對于蘇軾書法“左秀右枯”的弊端,都具有清醒的認識。蘇軾結(jié)字寬扁,用墨濃,劉墉書法在用筆、用墨上以及古淡之趣上對于蘇軾都有繼承,但是,劉墉的字沒有偏側(cè)拘緊之勢而是端莊持重,沒有左秀右枯之感而是變化自然,蘇軾的字折多轉(zhuǎn)少,劉墉則是轉(zhuǎn)多折少,蘇軾的字多少有些縱橫之氣,而劉墉則多深厚沉靜的氣象。
劉墉對于蘇軾的變革恐怕更重要的是在于執(zhí)筆方式。歷史上關(guān)于執(zhí)筆的問題,蘇軾和劉墉都是焦點人物,他們的執(zhí)筆法往往被認為奇特或者神秘,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劉墉之所以能夠形成與蘇軾不同的書法風貌,恐怕與二者的執(zhí)筆方式不無關(guān)系。我們知道蘇軾作書往往不能懸腕,所謂“腕著而筆臥”,這種執(zhí)筆方法對于蘇軾書法的欹側(cè)之勢、轉(zhuǎn)折縱橫之態(tài)、左秀右枯之病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劉墉在用筆上對蘇軾的繼承和變革是劉墉學蘇軾而能變古開新的關(guān)鍵原因。據(jù)包世臣《藝舟雙楫》記載:
憶余初識寧化伊墨卿綬太守于袁浦,墨卿,諸城之弟子也,因從問諸城法。太守曰:“吾師授法曰;‘指不死則畫不活。其法置管于大指、食指、中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與食指作圓圈,即古龍睛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對食指者,則形成鳳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真?zhèn)饕病S嘣唬骸巴嬷T城書勢,其執(zhí)筆似不如是?!碧卦唬骸皣L求吾師面作書,此法端不誤人?!焙笤诳哇∮鲋苄眨酥T城侍書者,自十五供諸城研墨伸紙之役,至廿七,諸城乃薦之閩督。予因問諸城執(zhí)筆之法,周曰;“諸城作書,無論大小,其使筆如舞滾龍,左右盤辟,管隨指轉(zhuǎn),轉(zhuǎn)之甚者,管或墜地?!庇枰蚋嬉蕴刂Z,周曰;“諸城對客作書,則用龍睛法,自矜為運腕,其實非也?!奔霸诙嘉铌愑穹绞逃?,侍御尤為諸城高第弟子,言所授之法與太守同,而侍御守其法不如太守之堅,故其書較勝。{14}
關(guān)于這段書壇公案,可疑之點甚多,而且難以考證。但是從劉墉與蘇軾執(zhí)筆方法的比較來看,我們還是能看出一些問題。首先二者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劉墉的龍睛法是“置管于大指、食指、中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與食指作圓圈”,這與蘇軾的執(zhí)筆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那就是他們都有用三指執(zhí)筆的傾向。所不同者在于,蘇軾不能懸腕,腕成為一個不動的支點,執(zhí)筆傾斜。而劉墉的執(zhí)筆也是三指執(zhí)筆,但是,劉墉可以懸腕,掌豎而不傾斜。故劉墉常常“自矜運腕”。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劉墉在寫字的過程中以指轉(zhuǎn)筆是很靈活的,以至于達到“使筆如舞滾龍,左右盤辟,管隨指轉(zhuǎn),轉(zhuǎn)之甚者,管或墜地”。蘇軾的“以手抵腕”肯定是無法這樣靈活的,這恐怕也是蘇軾書法折多轉(zhuǎn)少的原因之一吧,劉墉這樣的執(zhí)筆方法使得劉書改變了“左秀右枯”以及字多欹側(cè)的問題,一變而成“筋遙脈聚”,字形端莊,甚或有廟堂之氣。
通過劉墉對于蘇軾書法學習的探究,我們對于劉墉自覺的創(chuàng)新意識,“食古而化”的學書態(tài)度就會有深刻的理解,關(guān)于這一點,清人張維屏說:“以愚見言之,當以王文安、劉文清為最。次則張文敏、陳香泉、汪退谷。然張、陳、汪皆不及王、劉之厚。王猶依傍古人,劉則厚而能脫,入乎古人而出乎古人?!眥15}劉墉一方面廣泛臨古,能入乎其中,更重要的是他能夠“脫化”古人,“獨開新境”,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這就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了。相比而言,翁方綱潛心研習歐陽詢《化度寺碑》,但是往往沉入其中,卻難以自拔。與翁方綱學書臨帖思想相比,劉墉顯得更為高妙,也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當然這與劉墉的勤奮和悟性是分不開的。劉墉與翁方綱關(guān)于臨書形似問題的討論,包世臣有一段話可以作為一個總結(jié),他說:“宛平書只是工匠之細者耳。于碑帖無不便搜默識,下筆必具其體勢而筆法無聞。不止無一筆是自己也,諸城冥悟筆法而微變其體勢,正是深入古人?!眥16}包世臣對翁方綱或許有貶抑之嫌,但是對于劉墉學書“冥悟筆法,微變體勢”的概括卻是恰當公允的。
①③④⑤⑥{15}{16} (清)李放.皇清書史·卷二十[M].明文書局.
② (清)翁方綱.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錄[M].沈津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380.
⑦⑨⑩{11}{12}{13} 張其鳳編著.中國書法大全集·劉墉卷[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1:239,238,238,238,237,238.
⑧ 崔爾平.明清書論集[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1415.
{14}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清前期書論[M].桂第子譯注.長沙: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3:443.
作 者:范作升,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2011級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美學。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