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怡國
基于學生自主建構的互動式教學是適應新課程提出的,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tài)信息交流,實現(xiàn)師生、生生互動,形成師生間互教互學的“學習共同體”。在這一“學習共同體”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的目的。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積極運用互動式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學習新知識,更能讓學生掌握研究問題的一般思路與方法,后者對學生的影響更深遠。下面通過一個教學案例加以說明。
“嵌套循環(huán)”是VB教學的一個難點。教材只簡單地舉了一個例子,給出了一個程序。學生一下子很難看懂,即使在教師的講解下看明白,也很難舉一反三,換個題目仍然難以入手。但如果在教學中合理使用互動式教學方法,讓師生、生生共享研究結果,不斷完善、修正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則教學效果非常好。
案例:打印出如下的菱形圖案
*
***
*****
*******
*********
*******
*****
***
*
互動教學過程:
(1)教師給出任務,并請學生思考、交流、討論,給出程序。
(2)有學生給出【程序1】:
Print Tab(5);"*"
Print Tab(4);"***"
Print Tab(3);"*****"
Print Tab(2);"*******"
Print Tab(1);"*********"
Print Tab(2);"*******"
Print Tab(3);"*****"
Print Tab(4);"***"
Print Tab(5);"*"
(3)教師請其他學生評判【程序1】,并說明理由。學生的共識是反復使用Print語句,非常麻煩。有學生聯(lián)系教材上等腰三角形的打印思路,想到用“嵌套循環(huán)”的方法。給出不完整的【程序2】:
For i = 1 To 9
Print Tab(???);
For j = 1 To ???
Print "*";
Next j
Next i
(4)教師總結學生的意見,并進一步表明,下面的任務就是找到i值與起始位置、“*”的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即:
i:1 2 3 4 5 6 7 8 9
起始位置:5 4 3 2 1 2 3 4 5
“*”的個數(shù):1 3 5 7 9 7 5 3 1
(5)學生研究這些數(shù)字關系,發(fā)現(xiàn)很難找到他們之間的關系。其困難之處在于起始位置和“*”的個數(shù)都是對稱變化,而i值不是。但i值是可以自由設定的,那么,能否讓i值也對稱呢?有學生考慮讓i值的范圍為[-4,4],則Abs(i)為一組對稱的數(shù)列。即:
Abs(i):4 3 2 1 0 1 2 3 4
起始位置:5 4 3 2 1 2 3 4 5
“*”的個數(shù):1 3 5 7 9 7 5 3 1
(6)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很容易找到i值與起始位置之間的關系:
起始位置 = Abs(i)+1
這樣,【程序2】可以完善為【程序3】:
For i = -4 To 4
Print Tab(Abs(i)+1);
For j = 1 To ???
Print "*";
Next j
Next i
但此時仍舊看不出i值與“*”的個數(shù)(即內循環(huán)次數(shù))之間的關系。
(7)在教師的幫助下,借助另一組單純的對稱數(shù)(n)找兩者的關系。即:
Abs(i):4 3 2 1 0 1 2 3 4
“*”的個數(shù):1 3 5 7 9 7 5 3 1
n: 1 2 3 4 5 4 3 2 1
這樣可以看出,
“*”的個數(shù) = 2 * n – 1 , n = 5 - Abs(i)
所以,“*”的個數(shù)式= 2 * (5 – Abs(i)) – 1
(8)完成程序,【程序4】:
For i = -4 To 4
Print Tab(Abs(i)+1);
For j = 1 To 2 * (5 – Abs(i)) – 1
Print "*";
Next j
Next i
本例是一道理解上比較困難的題目,如果單靠教師講解,則教學效果不好,如果放手讓學生摸索,則很多學生會無功而返。而采用互動式教學法,集全體師生的智慧,隨時互通信息,相互提高,相互補充,尋求最完善的解決問題的方案,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案例中,正是不斷有學生提出方案,又不斷有學生提出修正意見,才能讓全體學生一起到達解決問題的成功彼岸。整個過程是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是對以往知識綜合運用的過程,也是學生之間信息、情感的交流過程。
恰當把握教師的引導度是互動式教學成功的關鍵。缺乏教師的引導,學生可能進入誤區(qū)而難以自拔;教師過分引導,又會阻礙學生的自主研究。在本案例中,當學生的思路暢通時,教師只作信息的接收者和復述者;而當學生陷入很大的困境,或研究方向出現(xiàn)混亂時,教師才給予恰當?shù)奶崾?。提示的情況視學生研究的情況而定,換句話說,學生的研究情況決定了教師的授課內容。這種師生互動,既保證了教學進程的順利進行,又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了學習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力。
在本案例實施后,有位學生并沒有限于課堂上的結論,而是繼續(xù)思考并提出了新的思路,他認為用內層For-next循環(huán)控制“*”的個數(shù)本身就很麻煩,而干脆改用String()函數(shù)就簡潔得多,他給出了令人吃驚的【程序5】:
For i = -4 To 4
Print Tab(Abs(i) + 1);String(2 * (5 - Abs(i)) - 1, "*")
Next i
這個程序完全出乎教師的意料,如果沒有采用互動式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就只會限于教師所講的內容,缺乏主動思考,就不會有這樣“超越教師”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