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摘 要】在同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差異表現(xiàn)的非常明顯,通過分析,認識學生個性,尊重學生個性,通過因勢利導,分層管理,求同存異等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實踐中構建出和諧課堂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個性差異;尊重;和諧課堂
教完魯迅的《孔乙己》后,感覺良好,課外導入了好多資料,又讓學生閱讀了《阿Q正傳》《祝福》等文章,教學中學生也很投入,我想學生可能沒啥問題了,就讓他們寫一段自己的讀后感,然而頗讓我失望。學生存在很多問題,大體上分為以下幾方面:其一,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注意了故事情節(jié),感興趣孔乙己的那幾個——搞笑的——很有趣的故事:“睜大眼睛”、“漲紅了臉”爭辯“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竊書不算偷”的迂腐,“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的尷尬,給孩子分茴香豆的善良……然而對他的苦難卻顯得非常的麻木,他們只注意了故事的趣味性。其二、有些學生不理解文章中對孔乙己的描寫,他們沒有痛徹心肺的切身感受,感到莫名其妙,就像是不明白朱自清看到父親的背影為什么流淚。其三,學生無法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還有些學生對一些方面理解的非常深刻,而對另一方面卻是一竅不通。這就應引起了我的重視,為什么會這樣呢?我認真反思,終于想明白了,應該是學生的個性特點所導致理解上的差異吧!
學生的個性特點包括認知、情感、思維差異和性格差異。如有些人只對故事感興趣,有些人對抒情內(nèi)容很遲鈍,有些人對于思維推理很模糊,而有些人對這種情景交融的手法運用得得心應手。心理學上把這種個性差異大致分為興趣、能力、氣質(zhì)與性格等幾方面。
由此可知,我們教學的模式一定要加以改變,在教學中一定要考慮到教育主體的接受問題,也就是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并加以區(qū)別對待。
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理念的是大教育家孔子。他在認識和分析學生的個性之后,區(qū)別對待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那么在新時期我們將如何去做,以構建和諧課堂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呢?我是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操作的。
一、認識個性,尊重個性,營造和諧氛圍
關于個性的形成,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的遺傳因素、天賦素質(zhì)或生理條件等物質(zhì)基礎;另一方面是學生在各自不同的素質(zhì)基礎上,在各自不同的社會物質(zhì)生活、文化教育環(huán)境中,接受不盡相同的影響,從事不盡相同的社會實踐活動而形成的。這些后天的不同因素的影響,使得每個學生具有了不同的興趣、性格、能力等特點。后天性的影響因素咱們可以理解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三方面。家庭教育應該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人一生中最早的,也是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教育,特別是在人對這個陌生的世界第一次接觸時,就形成的最基本的看法和觀點,也就是性格,這對人的一生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家庭教育。我們要認識一個學生的個性,首先要全面的了解他的家庭狀況和生活環(huán)境。學校教育應該是學生個性的提高和發(fā)展階段,從他和學生的交往、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在學校生活中可以了解他的個性。在了解了學生的個性之后,我們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去粗暴的干涉,而應是以尊重和發(fā)展的眼光對待。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關系,實現(xiàn)師生的和諧相處,這是構建和諧課堂的前提條件。在課堂上尊重和理解學生個性,默認或支持學生的個性,使其全面形成和健康的發(fā)展。
二、因勢利導,分層管理,是構建和諧課堂的途徑
對這些個性差異如此明顯的學生,我們在教學中可以設立分層立體化教學模式,可分為敘事層面、抒情層面、寫作特色層面、整體欣賞層面等,解決和滿足不同需求層面的學生的疑難;也可以設立目標分層達標教學模式,即根據(jù)不同的學生,設立不同的目標要求,達到不同的要求層面即可算實現(xiàn)目標;還可以分層預設期望值目標,在保證一個基本的層面后,不設立最高目標,以求有可持續(xù)提高的努力目標,有一個提升空間,形成一個可能性不斷突破的層面。
在分層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教師的教學行為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就學生的學習行為來說,因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式是自主抉擇的,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空前提高,能廣泛參與學習,方式主要為個別化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從教師的教學行為來看,他們的任務不再是完整全面落實的目標教學,而是了解學情,給予個別化指導和講析。是一對一的交流和答疑,教師由以前的按自己的預設目標的教學,變?yōu)楝F(xiàn)在的按學生的預設目標教學,主客體發(fā)生了變化,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也就積極主動的投入了學習和探究中,這樣,平等交流,自主探究的和諧課堂氛圍也就形成了。
求同存異,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自我和諧。追求和諧課堂,并不是“一刀切”、一元化,而應該是多層面的綜合性發(fā)展,和諧本身就是一個發(fā)展性概念,是因為各部分之間存在著差異才謀求和諧?!扒笸笔翘岢龉餐l(fā)展的要求和目標,使之趨向于和諧與統(tǒng)一。“存異”是承認差異的現(xiàn)實性。教學中我們可以設立重點培養(yǎng)目標,結合個性,設立目標,培養(yǎng)特長,發(fā)展特長,使之得到重點的發(fā)展。
尊重個性,因勢利導,是保證和促進和諧課堂的前提和基礎。分層管理,求同存異,是促進和諧課堂的必要手段和途徑。全面發(fā)展,是我們構建和諧課堂的最終目標。可以說是以美文的審美陶冶,通過不斷的理性反思,實現(xiàn)教學中的和諧創(chuàng)新,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深入學習,能夠較為準確的把握課文內(nèi)容,就像前面提到的,能夠認識和理解史鐵生文章的故事美和情感美,學習他的寫作上的一系列手法,這就實現(xiàn)了我們的教學目標,這種個性化的教學方式體現(xiàn)出造就和諧課堂的努力和方向。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通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