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摘 要: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的語言風格逐漸開始被注意。女性在使用語言時會不自覺地考慮到社會已經(jīng)賦予她們的身份、地位、模式,從而形成某種言語風格。本文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總結(jié)女性語言的特點,在參考當今女性語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析女性語言特點產(chǎn)生的原因。
關(guān)鍵詞:女性;言語特點;產(chǎn)生原因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7-0224-03
一、引言
語言與性別的關(guān)系,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jīng)受到了關(guān)注,當時的研究僅處在零散的階段。1922年,丹麥語言學家Jesperson在他的著作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中闡述了女性語言的特點,成為最早從語言學角度研究女性語言的人。60年代,歐美興起了大規(guī)模的婦女解放運動,也波及到了語言學領域。Lakoff在她的論著Womens Place in Language中提出了女性語言的說法,并系統(tǒng)闡述了女性語言不同于男性的幾個重要特點。Lakoff的研究奠定了女性語言研究的基礎,之后的研究者們便順著她的研究繼續(xù)發(fā)展,圍繞著探求和證實男性與女性語言上的差異展開,Coats、Kramerae和Trudgill都圍繞著性別與語言的關(guān)系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直到80年代,語言與性別引起了人類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等的關(guān)注,性別語言研究達到空前的高潮。
在我國,一些學者如李經(jīng)偉、肖建安、于國棟和吳亞欣等人,對國外語言性別研究的發(fā)展變化進行了較全面的介紹,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言語行為性別差異和影響因素。大部分的研究都限于性別與語言的關(guān)系或不同性別在語言中的表現(xiàn)等等,詳細的針對女性語言的方面,闡述女性語言特有的風格特點的研究尚不多見。
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們有不同的社會生活。語言作為歷史的產(chǎn)物,反映了不同社會群體的差別,因此,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們擁有各自特殊的語言。撐起人類半邊天的女性也擁有自己的語言。姚亞平先生曾在《論性差交際學的理論和方法》一文中指出:“女性的言語行為,就有感情濃厚、色彩含蓄、風格細膩、情調(diào)溫和等獨特的性別特色?!?/p>
多情是女性語言的一個重要特征。大多數(shù)女性通過抒發(fā)情感來表達自己,而非強調(diào)對事理的闡述。另外,女性在情感方面比之男性較為細膩,易于表露情感。因此,在語言交際方面傾向于使用感情色彩濃重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女性語言特點
女性語言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的三個方面:
(一)詞匯上
女性在描述一件事情或一個物體的時候,通常情況下會使用很多形容詞,并且加入很多夸張的表達方式。如可愛的、美麗的、超級無敵的、瘋狂的等等。在敘述一件事情的時候通常會運用夸張的手法,如今晚的月亮真的是好圓好大好亮啊等等。很多詞語也因為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而成為女性的專用詞語,如親愛的、寶貝等。
另一方面,女性傾向于使用更為復雜的顏色詞來精確地形容和描繪事物。女性對這個多彩的世界觀察得細致人微,她們普遍地具有特殊的能力,比如知道哪種布料、什么顏色適合什么樣的人。所以女性知道更多的不同布料的名稱,而且她們所掌握的描寫色彩的詞匯要比男性多得多,像米色、天藍色、淡紫色等一些精確、復雜的顏色詞很少出現(xiàn)于男性的語言之中,女性常用這些顏色詞來描繪自己喜歡的事物或風景,這也恰是女性心理細膩豐富的體現(xiàn)。
由于女性的社會心理的作用,大部分女性在表達上都會使用委婉的溫柔的詞語,以示文雅和含蓄。因此,女性很少像男性那樣使用粗俗直白的禁忌語。在生活中,男性的粗俗話隨處可見。而女性則恰恰相反,無論是表達快樂幸福的情緒,還是表達沮喪悲傷憤怒的情緒,女性都不會像男性一樣直白粗俗地表達,她們通常會使用一些文雅的溫柔的有時是可愛的詞語來表示。如“這樣的幸福我簡直想不都敢想,我不是在做夢吧”等等。而當女性遇到悲傷或者憤怒的情緒時,也不會像男性那樣粗暴地表達,可能會說“這件事簡直就要把我氣死了”等。
在對人或者事物的稱謂上,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詞綴、兒化和重疊形式。如小丫頭、小鬼、調(diào)皮鬼、小狗狗等。在稱呼別人的時候,女性會比男性使用更多更豐富多彩的昵稱,如親愛的、哥哥等。有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女性使用昵稱的頻率遠遠高于男性。
(二)句式上
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傾向于使用一種試探性的方式。因此,在女性語言的表達中,更多的是使用委婉、征詢或疑問的方式。如女性在說話時,很少武斷地打斷對方的談話,通常情況下是會傾聽完之后,使用我認為、我覺得、我想等委婉的方式來表達不同的看法。同時,在女性語言中,疑問句的使用也大大超過了命令句。即使是在用陳述句表達一種看法時,女性通常也會在句尾加上是吧、對不對、是這樣的吧等輔助語,以獲得對方更多的支持。
另外,女性在表達時,也會使用大量的夸張的表達方式,夸張地表現(xiàn)自己的各種情緒。例如,女性經(jīng)常會使用太棒了、我太喜歡了、你實在是太好了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夸張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并試圖用樣的情緒來感染對方,營造一種更積極互動的對話氛圍。而在表達否定的或相反的情緒時,女性更傾向于使用語氣較弱的句式,如“這樣不是很好”、“還可以”、“還行”等。
(三)會話方式和內(nèi)容上
在兩性交際中,由于性別的差異,即使是表達相同的意圖,女性也會采取一種與男性完全不同的表達方式。由于男性總是傾向于表現(xiàn)自己的知識、能力或者是社會地位,因此,男性在交流過程中會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提出建議為主。與之相反,女性交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交流感情,拉近彼此的距離,深化彼此的人際關(guān)系,因此同樣是表達對朋友的關(guān)心,女性在交流過程中會經(jīng)常采用委婉的方式,將自己置身于說話者的立場,并試圖去理解對方的感受,給對方以安慰。而男性通常情況下都會采取比較直接的建議方式,以達到影響和說服對方的目的,顯示自己在交流中的控制和自主地位。具體表現(xiàn)為,女性在會話過程中經(jīng)常會采用比較委婉的表達方式,會比較注意對方的反應,很少打斷對方的談話,在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時,女性通常也會不時詢問對方的意見,或者停頓下來,給對方發(fā)言的機會。相反,男性通常在交際過程中會滔滔不絕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很少會詢問對方的意見或想法,表現(xiàn)了很強的主導性。
美國著名女作家DeborahTannen認為,交流分為兩類:一類是信息交流,還有一類是感情交流。信息交流的目的就是交流信息,有很強的針對性,目標明確;而感情交流則主要通過交談加深感情,拉近距離。由于男性與女性在社會中的定位不同,導致了男女性在會話的內(nèi)容上有很大不同。女性的交流主要在感情交流上,目的是通過交談而加深感情,深化人際關(guān)系,因此,女性交流時話題通常都是瑣碎的日常小事,內(nèi)心感覺;而男性談論的話題常以客觀的信息為主,信息量大,話題涉及的范圍也比女性的話題廣。
三、女性語言特點產(chǎn)生的原因
語言不僅反映文化,更反映男女兩性的文化情感、理性思辯。女性在使用語言時會不自覺地考慮到社會已經(jīng)賦予她們的身份、地位、模式,從而形成某種言語風格。語言的性別差異是歷史的產(chǎn)物,經(jīng)過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才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狀況,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很多,本文僅從如下三個方面加以闡述。
1.在心理機制上,女性的成長環(huán)境使其情感體驗較男性深刻、細致。男女早期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各自的感受自然不同。男女兩性各自不同的經(jīng)歷和情感道路受社會和人際間相互關(guān)系的制約,兩性對人際關(guān)系的感受和需要是不一樣的。女性性別認同的實現(xiàn)側(cè)重于注意與他人的情感聯(lián)系。也就是說,男女兩性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得到的性別認同是不一樣的,女性得到的是更多的情感啟示而不斷向更具女性特色的角色發(fā)展。多情、溫柔、柔弱等具有傳統(tǒng)意義的色彩便與女性結(jié)下終生之緣。這種色彩在作為人的社會化表現(xiàn)形式的語言中,即體現(xiàn)為豐富的情感因素。
因此,中國女性的談論話題多為生活、情感類的話題,這與她們的生理、心理以及女性特有的性格等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一些永久性的話題如著裝、愛情、家庭、生活瑣事,某事的經(jīng)歷、感想、感悟,抱怨、發(fā)牢騷,對某些事物的幻想等,這些和女性天生細膩的情感和思維是分不開的。
2.從社會意義上看,封建傳統(tǒng)文化形成的強大社會氛圍,給女性語言以深刻的影響和滲透。社會按不同性別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使人們逐漸接受社會和群體對自己的性別角色期待,并將性別規(guī)范自覺內(nèi)化到社會期待模式中。在中國古代,世界由男人來掌握,女性是無權(quán)的,中國封建制度對女性的角色定位,從《易經(jīng)》“男剛女柔”的性別分類就開始了。隨著男權(quán)社會的強化,《易經(jīng)》不斷被歷代儒學賦以時代色彩和政治傾向,成為男尊女卑的補充說明。而當這種思想逐漸潛移默化到社會文化中時,柔順成為女性角色的合理模式了;溫柔的性格、溫雅的舉止、溫和的語言自然成為女性行為的規(guī)范。于是,女性只好更注重語言的情感性,注意語氣的柔和、語調(diào)的和緩、表達的委婉等。因為只有這樣,才具有人們認可的女人味,才更像社會期望的女性形象。
3.從家庭意義上看,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女性對家庭的感情也使其語言更具人情味和親切感。封建家庭中的女性作為妻子其地位是低下的,但作為母親,在一直重視母教的中國傳統(tǒng)中是受尊敬的,兩種角色合成的家庭婦女往往更注重對家庭的情感管理。因此,她們特別注意家庭人際關(guān)系,極小心地處理復雜的家庭事務,維系著大家庭的各種關(guān)系,由此也養(yǎng)成其善于觀察、慎于言辭的能力。她們不能在社會工作中得到榮譽和地位,而只有正確的語言和優(yōu)雅的舉止才能使她們獲得較高的聲譽。
因而她們對能反映人們地位和身份的語言形式更加敏感。為了不因觸犯別人而受到歧視,女性特別注意語言形式,盡量使用正確而溫和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她們交談的目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性別歧視養(yǎng)成了女性較強的言語防范意識。受壓迫的地位壓抑了女性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卻從反面提高了女性對語言的觀察力、感悟力。
四、小結(jié)
語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發(fā)展。在當今社會的迅速發(fā)展下,中國女性的思維、思想也在不斷改變,現(xiàn)代女性的“個性”被提上了一個新的議程,因此,女性言語風格將會朝著“個性化”的方向發(fā)展,女性的自我中心意識加強,重視個性的自由發(fā)展。語言具有社會性,語言的變異同樣具有社會性,女性語言變體只是從一個角度反映了語言及其變化的社會特征性。相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女性用語的構(gòu)造特點及其演變的方式、規(guī)律還會有更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這也將成為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又一新課題。
參考文獻:
〔1〕祝畹瑾.社會語言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趙容暉.語言與性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3〕張玲玲.淺論女性語言的風格特點[J].焦作大學學報,2010(3).
〔4〕姚亞平.論性差交際學的理論和方法[J].漢語學習,1988(1).
〔5〕王家鋒.女性話語的風格[J].重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7(1).
〔6〕張廷國.關(guān)于社會因素對言語變異影響的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
(責任編輯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