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祥華
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是拓展視野、獲取新知、啟迪人生的智慧、提升個人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而在傳統(tǒng)教學中,閱讀課無非是教師帶著學生閱讀課文,或者教師隨便選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去讀,這對學生而言只是一種被動閱讀。長此以往,不但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扼殺,而且思想也會被禁錮。因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變學生被動閱讀為一種自覺、自愿的主動閱讀,進而使學生形成閱讀習慣,是為師者不可忽視的課題。
一、發(fā)揮教師榜樣的力量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比绻麑W生總是看到教師手不釋卷,自然會受到感染。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先得有一桶水?!痹谛畔w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對一篇文章的閱讀需求不再是簡單的作者、出處、內容,他們喜歡獵奇、求新,從而會衍生出許多新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態(tài)勢,教師要不斷“充電”,通過閱讀大量書籍、上網瀏覽信息等手段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不斷得到提升。
二、選擇適合小學生的讀物
讀物過難,往往遏制了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過易,則讓他們不用費腦筋思考,讀一遍就會扔在一邊。只有選擇難易適中、生動形象、最適合兒童年齡段的讀物才能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求知欲強,對各種新鮮事物都很感興趣,但他們對書刊的選擇往往受興趣的支配。對他們而言,在讀物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等方面,趣味性是第一位的。
在指導學生閱讀書刊的過程中,還應特別注意多方面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除歷史文化經典之外,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當代媒體,在報刊乃至網絡媒體的閱讀中,感受時代文化的發(fā)展。
三、閱讀要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閱讀興趣,讓學生從“要我讀”變成“我要讀”。
怎樣開展好閱讀實踐活動呢?課內外有機結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俗話說:“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闭n內重點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課外重點讓學生運用這些方法主動閱讀、獲取知識。課外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天堂,課內則是學生展示才華的陣地,二者密切結合,相得益彰。
四、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
1.泛讀和精讀
泛讀也叫瀏覽,就是粗略地讀,快速地讀。泛讀的目的一般有兩個:一是通過泛讀對所讀書籍的內容有個大概了解,為進一步的精讀做好偵查、勘探和選擇工作;二是通過瀏覽,較快地獲取信息。精讀就是對自己已經選擇好了的書仔細地讀,反復地讀。精讀的目的是要對所讀的書深入透徹地理解,較好地學習掌握其內容和方法,進而對它進行分析、評論和研究。精讀中,指導編寫讀書筆記是最有效的技巧之一。讀書筆記一般有兩種做法:一是在閱讀過程中隨時將書中的重要結論或精彩的部分摘錄下來,或將自己認為有疑問、有異議的內容摘錄下來;二是在讀完一章節(jié)或全本書之后,對該章節(jié)或全書作一些概要性的系統(tǒng)歸納,或者寫出讀書體會。當然,教師不能要求過急、過高,最初應當給學生講述方法、列舉典型,傳閱學生的優(yōu)良筆記作為示范,再逐步提高要求。
2.不動筆墨不讀書
指導學生在讀書時首先學會圈點勾畫,學會做讀書筆記,有感即寫,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勤寫讀書筆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在讀書的時候,要像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身邊應當時時刻刻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無論到哪里,都要豎起耳朵,睜開眼睛,像哨兵一樣警覺,把你的所見所聞隨時記錄下來。”把感興趣的地方畫下來,把精彩的片段抄下來,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學生就慢慢養(yǎng)成看書動筆的好習慣,哪怕是只言片語,也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觀點、看法。而且要堅持寫真事、說實話、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這對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五、巧用激勵性評價
人們做任何事情都是想獲得社會的一種認同感,都想有一種成就感,小學生也不例外。教師多元而精致的評價會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因為對于小學生而言,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特別看重的是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和贊賞。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埋在學生的心里。教師應該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tài),去尋找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當發(fā)現學生有進步時,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學生會在教師的一聲聲“你的知識真多”“你真是個百事通”“你真愛讀書”等的贊嘆聲中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fā)起更迫切的閱讀欲望。
評價激勵的措施是豐富多樣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手抄報評比、讀書筆記展示會、朗讀比賽以及閱讀知識競賽等活動;可以把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投寄給校報、校廣播臺或其他報刊;還可以把學生的作品匯編成冊,在師生中傳閱收藏,讓他們找到成功的喜悅。其次,經常范讀學生的佳作,表揚用詞多、好、準的學生;對在日常交際中彬彬有禮、談吐不凡、用詞得當的同學,也應加以表揚、激勵;指導學生讀有所用、抄有所用、寫有所用,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讀以致用“鏈”。總之,機會要多,舞臺要大,以形成強有力的磁場,讓學生展示才華,極大地調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