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明祥
摘要:味的讀音,味的古音,味的紹興方言讀音。味和昧古代漢語里音在同一聲母同一韻部,味通假昧。三味即三昧;三昧的義項。三味數(shù)量詞,三昧音譯詞,意譯詞。三味書屋的結(jié)構(gòu)分析,只能是三昧書屋。
關(guān)鍵詞:三味;三昧;通假;三味書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8-0078-02
1 味通假昧
味的讀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并無沸切音未。《說文》滋味也?!队衿肺逦叮鹦聊舅崴袒鹂嗤粮?。《禮王制》五味異和。又《老子道德經(jīng)》味無味?!读凶犹烊鹌酚形墩哂形段墩摺!逗鬂h郎頭傳》含味經(jīng)籍。又五味藥名《抱樸子仙藥篇》移門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侗静菥V目》作菋。又《集韻》莫拜切,音韎【注】mèi飲食之味。又莫珮切,音妹,器光澤也。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味縣【注】孟康曰味音昧。又《釋文》亡曷反音沫?!抖Y檀弓》瓦不成味【注】味當作沫,沫靧也。按集韻類篇引禮檀弓瓦不成味作莫佩切,而釋文則止亡曷反。一音今兩存之。"[1]由此可知味音昧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味是多音多義字?!疚丁靠梢愿鶕?jù)構(gòu)詞需要讀成【昧】音。
味通假昧?!段男牡颀垺ねㄗ儭分?風味氣衰也"的味字,楊明照在《文心雕龍校注拾遺》中云:"于句中不可解,故徐墩云:'味字疑誤。'孫人和校作'風末'曰:按作'末'是也。封禪篇云'風末力寡',于此意同。"于是各本均認為"味"當校作"末",且多無異詞。而范文瀾在《文心雕龍注》中云:"風味,疑當作'風昧'與'風清'相對(按:此處無'風清'二字,或為'氣衰'之誤)。"本文試從字形、字義,通假和齊梁的文學風格等方面加以考證,認為"昧"為妥。
在由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附錄三《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中[2],【味】和【昧】是在同一韻部【二十二、物部】。又在由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附錄四《上古聲母常用字歸類表》中[3],【味】和【昧】是在同一聲母【五、唇音(32)明(中古明、微兩母)母】。即在上古【味】和【昧】屬同一聲母明母,到中古【昧】仍在明母,而【味】屬微母了。這說明在上古【味】和【昧】既在同一韻部,又在同一聲母。即【味】和【昧】是同音字。
"所謂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漢語書面語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4]王力先生進一步指出:"假借字的形成,根據(jù)這樣一個原則:語音必須相同或相近。"[5]可見假借字必須是同音字,至少也要是聲音十分相近的字。這是假借字的原則,也是所謂古音通假的原則。古音通假的現(xiàn)象,古書里常見。不明瞭古音通假,就難免望文生訓,誤解古書的原意。根據(jù)上述分析【味】通假【昧】是成立的。
又"紹興方言讀音味vi-bi(皮)。"[6]"味:止合三去未微vi11味精、口味;mi11滋味、雅味;bi11味道。"[7]而壽鏡吾先生正是讀紹興方言的,不會把"味"讀成"wèi"(普通話讀音)的。
"紹興方言語音,讀書音和白話音差別大,而白話音中保留著不少中原古音即上古音。"[8]清代學者嘉定人錢大昕的研究成果:"(一)古無輕唇音。輕唇音是指'非、敷、奉、微'四母,它們在古代,是讀成重唇音'幫、滂、并、明'的。"[9]如紹興方言中蚊讀ming;如把"肥皂"的"肥"讀成bi。
因此,根據(jù)古音通假的原則和已有的味和昧通假的實例,可以得出【三味書屋】中的味通假昧。
2 三味即三昧
歷年來在《紹興魯迅研究專刊》上對"三味書屋"的"三味"的解釋有五篇文章。歸結(jié)為兩種意見。一種是:"壽鏡吾的孫子壽宇在回憶其祖父時曾說,他從祖父和父親口中不止一次聽到過對"三味書屋"的"三味"一詞的解釋:"三味就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另一種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
這兩種解釋的共同點是都把【三味】的【味】當作味道來解釋。而把【三味】的【三】也當作了數(shù)字【三】。一味、二味、三味,這樣構(gòu)成詞的話【三味】是數(shù)量詞。而數(shù)量詞本身并沒有什么深意在里面。所以第一種解釋只能說是以訛傳訛。而第二種解釋,前面"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指書的味道象什么。這個象什么味道,其實是可以有很多種的,不一定就是三種味道。而后面的"是為書三味"中的"三味"理解為三種味道是錯誤的。因為如"個中三味"中的"三味"就是不能理解為三種味道的。三味真火中的三味也是同樣道理。個中三味即個中三昧,三味真火即三昧真火。
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有"三昧"這個詞,但沒有"三味"這個詞的。因為把"三味"解釋成三種味道是沒有合成詞的必要的。
而"三昧"既是音譯詞,也是意譯詞。三摩地,又叫三昧。三昧中的三不是一個數(shù)量詞,三昧是一個整體。(佛教大詞典) 梵語sama^dhi,巴利語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等持、正定、定意、調(diào)直定、正心行處。即遠離惛沈掉舉,心專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語義諸多,若于說一切有部中,為十大地法之一,與一切心、心所法相應,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惡、無記之三性,而無別體。于經(jīng)量部,心之一境相續(xù)而轉(zhuǎn),稱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觀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斷除一切煩惱而證得真理?!泊笈派痴摼硪弧鹚摹⒊蓪嵳摼硎ㄏ嗥?、成唯識論卷五、大乘義章卷十三〕四禪八定(佛教大詞典) 四禪(梵catva^ri -dhya^na^ni ),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禪。色界天之四禪與無色界天之四無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禪。四與八并舉者,蓋色界與無色界相對,則在色界為'禪',在無色界為'定';若以色界、無色界相對于欲界之'散',則色及無色二界,皆稱為'定'。故合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而稱之為八定。又若區(qū)別色界及無色界之禪定,則色界之禪定'定、慧均等',無色界之禪定,其相微細而'定多慧少'?!茶べ煹卣摼硎?、摩訶止觀卷九〕
"三昧",其意義為"佛教用語,意思是使心神平靜,雜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
借指事物的訣要:深得其中三昧。"[10]其實這也是"三昧"這個詞可以用來給書屋取名的原因。因為讀書也是一種修行,并且讀書的時候也需要使"心神平靜,雜念止息"。讀書還要深得事物的訣要而不是死讀書。所以三味即三昧。
3 三味書屋即三昧書屋
味通假昧,三味即三昧。對【三味】的諸種解釋中【味】都作味道講是就詞論詞是錯誤的。從詞性分析,【三味】中的【味】如作味道講那【三味】就只能是數(shù)量詞。
三味作為數(shù)量詞來修飾書,即三種味道的書。這是望文生義!如《紹興魯迅研究專刊》第5期第68頁崔石崗《"三味書屋"中"三味"的出處和含義》,第12期第60頁壽宇《三味書屋及其主人》,第20期第45頁牛繼華《"三昧"與"三味"》,第27期第111頁壽紀芳《"三味書屋"與書源考》,2009年期第211頁湯曉風《三味書屋和魯迅讀書時使用的桌椅》。
再從構(gòu)成【三味書屋】這個短語來作語法結(jié)構(gòu)分析:
結(jié)構(gòu)一:【(三+味)+書】+屋
結(jié)構(gòu)二:(三味+書)+屋
結(jié)構(gòu)三:三味+書屋
顯然,結(jié)構(gòu)一和結(jié)構(gòu)二是錯誤的。結(jié)構(gòu)一就是三種味道的書的屋。整體上毫無意義可言。結(jié)構(gòu)二也是三種味道的書來修飾屋。與結(jié)構(gòu)一其實是同樣的錯誤。如最有名的【菊香書屋】,就是【菊香+書屋】,菊香是用來修飾書屋的。同時也隱喻了書屋主人的高潔志趣。
所以從古人給書屋取名的角度來分析,必須是第三種結(jié)構(gòu)即:三味+書屋。也就是說要對【三味】作出正確的解釋,首先必須弄清楚【三味】是用來修飾書,還是用來修飾書屋的。因為說成"三種味道的書"從比喻的角度來說尚且可以自圓其說。但若說成"三種味道的書屋"那是絕對錯誤的,書屋不可能比喻為有什么什么味道。
要給書屋取名,首先要考慮的是以下幾個問題。一,書是什么?即對書的認識,可以考慮把書比喻為什么什么。二、怎樣讀書?即讀書的方法,因為方法和效果有關(guān)。三、讀書要達到怎樣的目標?也就是不能死讀書越讀越傻,而是要學以致用越讀越聰明。所以書有三種味道這樣的解釋其實只是說了書是什么這個問題。即書有用。而書有用這樣單一的意思來給書屋取名顯然是最低級的思路。
其次,書有用的意思已經(jīng)在對聯(lián)中得到了體現(xiàn),"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即孝悌是無聲的至樂,詩書是有味的太羹。這里的詩書就是指所有認為有用的書。而把對人們有用的書比喻為有味的太羹,即意謂有用的書是人們的精神食糧,是確保人類精神健康的營養(yǎng)品。至于有幾種書,一一對應為什么什么的人類有美妙味道的營養(yǎng)食品那是毫無必要的。如有千萬種書又有萬千滋味,書屋便可以叫做【萬味書屋】了。
最后,從書屋主人的變更和壽鏡吾的父親壽韻樵把"馀"改"味"來分析。書屋"原來的主人是個當官的。三馀書屋是在公馀、茶馀、飯后之暇作為讀書的地方的"。[11]"這房子原是清朝一個姓賀的軍官的",[12]對軍官來說讀書用的書屋,書有用,但沒有時間讀,公務私務都繁忙。所以命名書屋關(guān)鍵考慮讀書的時間,即在怎樣的時間里讀書。壽鏡吾先生的祖父買進后,把軍官私人讀書的書屋改成收弟子辦私塾的地方。應該考慮的是怎樣的方法讀書和讀書所要達到的目標。所以把三馀改為三味最恰當不過。而三味即三昧,三味書屋即三昧書屋。三昧書屋也確實是個排除雜念靜心入定讀書的好地方,讀書的目標就是要智慧明朗證得真理揭示事物的真諦,越讀越聰明。
參考文獻
[1] 《康熙字典》上海書店出版1985年12月第1版第192頁.
[2]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修訂本)第二冊中華書局1981年·北京第671頁.
[3]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修訂本)第二冊中華書局1981年·北京第683頁.
[4]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修訂本)第二冊中華書局1981年·北京第541頁.
[5]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修訂本)第二冊中華書局1981年·北京第545頁.
[6] 《紹興方言》楊葳楊乃浚編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2月第1版第4頁.
[7] 《吳越文化視野中的紹興方言研究》吳子慧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27頁.
[8] 《紹興方言》楊葳楊乃浚編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2月第1版第1頁.
[9] 《古代漢語》安徽師范大學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103頁.
[10]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第1087頁,商務印書館,1998).
[11] 《紹興魯迅研究??返?2期第69頁.
[12] 同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