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蓮 劉向華
【摘 要】目的:觀察自擬純中藥治療乳腺增生的臨床療效。方法:自擬養(yǎng)血疏肝散結湯治療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為基本方,辯證加減。結果:141例乳腺增生患者,痊愈27,顯效61例,有效4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6.45%。結論:自擬養(yǎng)血疏肝散結湯治療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臨床療效滿意,復發(fā)率低,無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乳腺增生;純中藥;養(yǎng)血疏肝散結湯
乳腺增生病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乳腺疾病,其發(fā)病率約占育齡婦女的40%,約占乳腺疾病的70%~78%,其高發(fā)年齡段為30~45歲的女性[1]。乳腺增生是婦科門診一常見病、多發(fā)病、也是一個易診、難治、易復發(fā)的疾病。據了解,目前對本病的治療大多采用內分泌激素類藥物、維生素、碘制劑、動手術等方法治療,但效果不明顯,易復發(fā)[2]。本人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對141例乳腺增生患者根據中醫(yī)中藥辨證施治原則,運用純中藥治療,取得滿意療效。乳腺增生的中醫(yī)臨床分型:有肝郁氣滯、痰瘀互結、沖任沖任失調三型。以肝郁氣滯型最為常見。本人只對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做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門診就診并經檢查確診為乳腺增生患者279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是愿意服用中藥煎劑治療的141例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患者,對照組是愿意接受性激素及中成藥治療(口服安宮黃體酮,每日10mg,月經前服10~14天,乳康片每次3片,每日3次。)的138例。
1.2 診斷參考標準 (2002年中華中醫(yī)外科學會乳腺病專業(yè)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臨床上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脹痛、刺痛或隱痛,可放射至腋下、肩部,可與月經、情緒變化有相關性,連續(xù)3個月不能自行緩解。臨床乳腺檢查可觸及大小不等,邊界不清,質地韌而不硬,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的結節(jié),有觸痛,部分病人有乳頭溢液或瘙癢。所有乳腺增生患者排除乳腺惡性疾病。
1.3 療效評價標準[3] 痊愈:乳房疼痛消失,腫塊消失。顯效:乳房疼痛明顯減輕,腫塊消失或縮小。有效:疼痛消失,乳房腫塊縮小。無效:服藥后乳房疼痛無減輕,腫塊未見縮小。
1.4 辯證分析肝郁氣滯型 一側或雙側乳房可捫及大小不等的串珠狀節(jié)結腫塊,多為綠豆大小節(jié)結,或條索狀質韌不堅硬,按之可動,不與深部組織粘連。疼痛與月經關系密切,一般在經前加重,經后漸減輕,伴有情志不舒,心煩易怒,胸脅脹滿。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數(shù)。
1.5 治療方法 自擬養(yǎng)血疏肝散結湯
1.5.1 基礎方藥如下:柴胡15g、當歸15g、白芍20g、青皮10g、香附10g、元胡15g、白術15g、茯苓15g、薄荷6g、生姜6g、大棗5枚、炙甘草10g、川穹10g、丹參15g、白芥子10g、桔梗10g、枳殼15g、仙靈脾10g、菟絲子10g、牡蠣20g。
1.5.2 方解:方中重用柴胡、當歸、疏肝養(yǎng)肝是為君藥,白芍柔肝止疼是為臣藥,青皮、香附、 元胡、 協(xié)助疏肝理氣止痛之功為佐藥,白術、茯苓、 炙甘草、健脾理氣是為使藥。川穹、丹參養(yǎng)血、活血,引藥入經絡,仙靈脾、菟絲子調補腎陽、腎陰,牡蠣軟堅散結,兼補腎納氣。全方共奏養(yǎng)血、疏肝、理氣、止疼、散結之功。
1.5.3 用法:首先將中藥置砂鍋中用涼水750ml浸泡2~3小時,大火煎沸,然后小火煎煮40分鐘,清出藥汁約200ml,再添水煎煮40分鐘,清出藥汁200ml,兩次藥汁相混,澄清分2~3次服用。病輕者4~8劑而愈,重者8~12劑,有塊者需服30余劑。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定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x-±s)表示,兩組比較用t檢驗,兩組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結果 141例乳腺增生患者,痊愈27例,顯效61例,有效48,無效5例,總有效率96.45%,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見表1。
2.2 治療后月經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組治療后月經改善明顯,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 討論
3.1 乳腺增生病屬中醫(yī)的“乳癖”范疇,其病因病機是肝氣郁結,痰凝血瘀,沖任失調,其中沖任失調為發(fā)病之本,肝氣郁結為本病之標[4]。肝郁氣滯、情志內傷在乳癖的發(fā)病過程中有重要影響。平素情志抑郁,氣滯不舒,氣血周流失度,蘊結于乳房胃絡,乳絡經脈阻塞不通,不通則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氣橫逆犯胃,脾失健運,痰濁內生,氣滯血瘀挾痰結聚為核,循經留聚乳中,故乳中結塊。肝腎不足,沖任失調也是引起乳癖的重要原因。腎為五臟之本,腎氣化生天癸,天癸激發(fā)沖任,沖任下起胞宮,上連乳房,沖任之氣血,上行為乳,下行為經。若腎氣不足,沖任失調,氣血滯,積瘀聚于乳房、乳房疼痛而結塊。
3.2 乳腺增生是一種婦女常見的疾病,以35~45歲為發(fā)病高峰。這段時間是女性生育期最旺盛的階段,表現(xiàn)為乳房的不同部位單發(fā)或多發(fā)生長一些腫塊,質地柔軟,邊界不清,可活動,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在月經前、勞累后或是生氣(中醫(yī)稱氣郁)等情緒波動時,腫塊增大,疼痛加重,而在月經后腫塊明顯縮小,疼痛減輕。做B超及鉬靶拍片可以有效做出診斷。應該提醒的是,乳腺增生后期有惡變可能,其幾率是3%~4%[5]。因此,患有乳腺增生且時間較長者,應采取積極治療,以免給患者的身心造成更大的傷害。
3.3 乳腺增生的治療方法,自古就有“治癖先治肝,氣調肝自平”“女子以肝為先天”的說法。乳腺增生的治療主要是減輕疼痛,消除乳房腫塊。從中醫(yī)的整體出發(fā),臨證辯證施治,消除病因。重在疏肝解郁,養(yǎng)血柔肝,肝有血養(yǎng),肝氣自舒暢,乳痛自減,其次軟堅散結、活血化瘀消除腫塊。自擬的養(yǎng)血疏肝散結湯是純中藥制劑,在治療時根據伴隨的其他癥狀能靈活應用,使月經量少,經色異常、周期異常的患者經過治療都有所好轉。且明顯減輕了乳房疼痛,消除了乳房腫塊。因此,養(yǎng)血柔肝、疏肝理氣、調達氣機為治乳癖的重要治則。
綜上所述,乳腺增生是婦女常見病,以肝郁氣滯型最為常見,治宜養(yǎng)血、疏肝、理氣,止痛、散結。自擬養(yǎng)血疏肝散結湯對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及其合并癥臨床療效滿意,復發(fā)率低,無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志榮. 乳癖消配合乳腺中頻電治療儀治療乳腺增生80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17.
[2]林毅,唐漢鈞. 現(xiàn)代中醫(yī)乳房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23
[3]厥華發(fā),陸德明.治療乳腺增生的經驗[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94,6(2)
[4]羅元愷. 中醫(yī)婦科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53
[5]吳祥德,董守義.乳腺疾病診治[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