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燕?黃新新?計會玲
〔關(guān)鍵詞〕高中生;同性戀;個案
一、來訪者基本情況
來訪者是我校一名高二女生,身材高大,舉止打扮比較中性化;思路清晰,表達條理性強,學習成績在班級排名中上游;獨生女,父母都是一般工人,對她的管教比較嚴厲,父親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因此雖然她是女孩,小時候也經(jīng)常被父親打罵。
二、咨詢過程
來訪者一開始就采取開門見山的態(tài)度,毫不忸怩,并不需要過多引導(dǎo),就侃侃而談。她坦承目前自己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喜歡男性還是喜歡女性。她發(fā)現(xiàn)自己跟男生在一起,根本沒有什么樂趣,她在初中階段也談過幾次戀愛,每次戀愛一開始都很好,自己也相當期待與興奮,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感情就會慢慢淡下來,最后都無疾而終。倒是跟班上的女生,特別是各方面發(fā)展比較好的女生在一起相當興奮。
咨詢老師:哦,興奮?是指哪方面的?有沒有肢體接觸的沖動?
來訪者:沒有。只是情感方面的,很想跟她們在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我覺得女生很干凈,所以平時我會很喜歡擁抱她們,甚至親親臉蛋。而對于男生,我會覺得他們很臟,即使是再帥的男生,我現(xiàn)在也沒有那種興奮的感覺了,而且目前這種感覺對比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強烈。所以現(xiàn)在我最大的困惑是我到底喜歡同性還是異性?(說到這里她的語速開始慢下來了)我是家中的獨生女,父母比較保守。其實我倒是能接受自己是同性戀,不跟男的結(jié)婚,但父母那一關(guān)肯定是過不去的,想到他們平時為人處事老老實實,會因為我是同性戀而可能被周圍鄰居、朋友議論、看不起,我就覺得很內(nèi)疚、自責。如果我必須跟男的結(jié)婚給父母一個交代,但是我對男的沒有感覺,結(jié)婚也是在害對方,甚至可能會殃及下一代。退一萬步來說,假如我是同性戀中最隱蔽的類型,雙性戀,那婚后的日子也充滿糾葛啊……想到這些,我就覺得很糾結(jié)。
從來訪者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她對這個問題進行過很深入、細致、長遠地思考。因為她談到認為男性骯臟、女性干凈的問題,所以在咨詢中咨詢老師以此為突破口,希望能找到來訪者厭惡男性、喜歡女性的原因。
咨詢老師:能談?wù)勀銖氖裁磿r候開始覺得男性很臟的呢?
來訪者:其實可以說從小就不太喜歡我的父親,他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從小對我就特別嚴厲,雖然我是女孩子,但是可以說我是從小被打到大的。一開始被打,我總是哭,后來被打多了,我就不再哭了,但是慢慢心里就開始對他有了敵意。每次被打過后,我都很恨自己的女孩身份,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夠變得像男人一樣強壯,這樣我就可以保護自己,因此開始模仿男性的穿著打扮。一開始沒想這么多,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不習慣女性化的裝扮,穿上裙子后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可笑的小丑,男性化的衣著打扮會讓我覺得很安心。跟女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我會產(chǎn)生一種很強烈的保護她們不受傷害的欲望。
咨詢老師:你現(xiàn)在對父親是一種什么感覺?
來訪者:小的時候,我會盡量躲著他,最好在他眼前能隱身,這樣不會又被他找茬成為出氣筒了?,F(xiàn)在覺得無所謂了,反正自己都這么大了。而且小時候,自己確實挺調(diào)皮,所以被打也是應(yīng)該的吧。我打算去外地上大學,眼不見為凈,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啊。
國內(nèi)一項對四十例同性戀的調(diào)查顯示,家庭不良因素,尤其是早期家庭破裂,異性長輩對子女過于嚴厲或過于溺愛,家庭生活中有不檢點行為等因素,對同性戀形成有促進作用。在本案例中,來訪者的父親對其嚴厲的教養(yǎng)方式,讓來訪者對自己的性別認同產(chǎn)生了排斥感,她通過男性化的行為和表現(xiàn),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而性別認同的障礙,又導(dǎo)致了她性取向的困惑。
來訪者:老師,你聽說過夏河和洛洛嗎?他們是網(wǎng)上很著名的一對同志愛人,我很佩服他們能這么持久、勇敢地維持著自己的感情,即使外界對他們一致不看好,但是他們還是敢于公開并堅持了下來。再看看自己身邊的異性戀情,還有自己的異性感情,有時覺得異性戀情還不如同性戀情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
咨詢老師:同性戀情有能夠長久的,但是也有不長久的,相信你也有所耳聞。異性戀情也是一樣,有的夫妻能夠白頭偕老,而有的夫妻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分開,所以持久并不是同性戀優(yōu)于異性戀的標志。
來訪者:您覺得我是不是同性戀?
咨詢老師:目前這個階段,你的交友范圍和圈子有限,所以最好不要忙于給自己貼標簽、下定論,不要過早地把自己局限于某個圈子,而是多給自己機會,擴大交往范圍,特別是到大學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交友的自由度、選擇的空間會更加廣闊。到時你可以通過更深入的交往和探討最終確定自己的性取向。
來訪者:您的意思是說目前最好不要隨便給自己下“同性戀”的定論,跟兩個性別的同學多接觸,不限于某一個性別,然后就順其自然地發(fā)展,是吧?如果不是最好,如果是的話,我應(yīng)該怎么辦?我父母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他們一輩子都是老實巴交的人,如果我是同性戀,他們肯定會淪為親戚朋友的笑柄。
咨詢老師:至于你說到擔心父母不理解的問題,其實現(xiàn)在社會對待這個問題相對于以前來說,更加寬容、更加多元,所以你現(xiàn)在不用過多擔心和煩惱,畢竟你目前還無法確定自己的性取向。而且如果真的是,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是父母,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為了迎合別人的需要而放棄做自己?當然父母有可能一時難以理解,但是你可以跟父母多溝通,盡量爭取他們的理解。父母的愿望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開心、快樂。
來訪者:跟您談完之后,我感覺稍微輕松一些了,雖然不知道將來會怎么樣,但是我知道了時間和經(jīng)歷會幫助我確定自己的選擇。
三、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分析
1.生理因素
從同性戀形成的因素上劃分,可分為“素質(zhì)性同性戀和境遇性同性戀”或“素質(zhì)性同性戀和權(quán)宜性同性戀”。因?qū)O波先生和曉磊先生談到二分法中的“素質(zhì)性同性戀”是指由遺傳因素和胚胎激素導(dǎo)致的或因X和Y染色體的數(shù)目或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變化而造成的同性戀?!熬秤鲂裕ɑ驒?quán)宜性)同性戀”是指由于長期處于與異性分別或分離狀態(tài),便轉(zhuǎn)而對同性產(chǎn)生好感,由此而產(chǎn)生對同性的愛慕。也稱暫時性或代償性同性戀。
性別角色認同指獲得真正的性別角色,即根據(jù)社會文化對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應(yīng)的動機、態(tài)度、價值觀和行為,并發(fā)展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謂的男子氣和女子氣。我國最早研究同性戀的科學家、青島醫(yī)學院教授張北川教授的一項研究表明:許多人感受到的性引力,實際上介于純粹的同性戀(6級)、雙性愛(3級)與異性愛(0級)之間的某一點上。他認為同性戀可分為純粹的同性戀者與有同性性行為者(含異性戀和雙性戀者)。與純粹的異性愛者一樣,純粹的同性戀者性傾向明確而堅定,不可更改。純粹的同性戀者所占比例不大。因此可以說大部分所謂的同性戀中學生中,純粹的同性戀者并不多。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非常需要同性友誼,在某一階段會對同性產(chǎn)生好感和依賴,喜歡和同性親近,甚至做出一些外人看來“出格”的事情,但這是由于青春期生理沖動造成的,不屬于通常說的同性戀。案例中的來訪者由于年幼,又不懂得有關(guān)性方面的知識,加上當事人的特殊心理,就給自己貼上“同性戀”的標簽,誤以為自己是同性戀者。其實,這些行為都不是真正的同性戀愛,只是心理上的互相依賴。
2.心理因素
從心理因素上分析,我們知道每個人潛意識里都需要同性友誼,它比異性友誼更深。很多中學生由于身處較為空虛、孤單的環(huán)境,渴望情感交流,就很容易將強烈的感情投向同性,這和中學生早戀的原理一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對待中學生戀愛采取了比較寬容的態(tài)度,一些學生從初中甚至小學就開始談戀愛,因此他們積累了豐富的戀愛經(jīng)驗,由于異性戀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們尋求刺激的心理,因此他們會通過進行同性戀的嘗試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追求新鮮刺激的心理。案例中的來訪者由于從家庭中得到的心理支持和援助較缺乏,因此轉(zhuǎn)而通過發(fā)展戀情(包括異性戀情和同性戀情)來尋求安慰。來訪者雖然才剛上高二,但是已經(jīng)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戀愛經(jīng)驗。
3.社會和家庭因素
綜合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因素看,隨著中學生與校園外的聯(lián)系日益廣泛,他們所受社會上不良現(xiàn)象的影響也與日俱增。社會上有關(guān)同性戀、暴力傾向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強度沖擊著中學生,而一些書籍和漫畫往往會以浪漫唯美的方式來描寫和美化同性戀。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好奇心強,但是心理發(fā)育尚未成熟、自我分辨能力弱,他們不能從理性的、全面的角度來看待同性戀,他們常常會認為同性戀是一件很“潮”的事情,能證明自己與眾不同,是展現(xiàn)自己獨特個性的一個途徑。本案例中的來訪者由于幼時家庭不當?shù)慕甜B(yǎng)方式,如父親所崇尚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觀念,對來訪者采取嚴苛的管教方式,導(dǎo)致來訪者希望尋求男性的性別角色來保護自己。社會和家庭雙重因素的交互影響導(dǎo)致了來訪者的性別角色認同障礙,并對自己的性取向產(chǎn)生了困惑。
四、效果分析與體會
本案例中的來訪者是對自身的性傾向還處于迷茫困惑階段的邊緣同性戀學生,因此咨詢過程中主要采用人本主義療法,充分理解來訪者的體驗和感受,并為她提供一個表達和疏泄的空間。尊重來訪者本人的選擇,幫助她明確區(qū)分同性依賴和同性戀的不同,讓她進一步澄清自己的選擇是否出自內(nèi)心,形成自主意識,促進自我不和諧向自我和諧方向轉(zhuǎn)變,勇敢地去面對困境和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1.廣西桂林市桂林中學,桂林,540001;2.廣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學,桂林,540001;3.廣西桂林市第十九中學,桂林,540001)
編輯 / 黃才玲 終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