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文學作品是建設(shè)我們學生精神家園的精品,十分利于我們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筆者在引領(lǐng)學生鑒賞文學作品時力求做到學生自由馳騁,使學生得到理想的情操陶冶和心智的啟迪。
一.文學作品鑒賞需求學生的自由
有學者曾對北京的初中學生進行過學生對文學作品喜好度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喜好有著自己真實的感言,雖然學生的喜好有失偏頗,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意義上達到自由欣賞的目的。但在我們平時的文學作品鑒賞中,我們是沒有去真正意義上做到讓學生自由馳騁的,每篇文學作品我們都是同樣從故事的情節(jié)、語言的分析進而感悟作品中典型人物,就是作品的主人翁以及作品的主題乃至于人物形象特征,我們也總是一千個讀者只能是一個哈姆雷特。這樣的教學是不利于調(diào)動我們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是這樣處理的,根據(jù)教材體例,我把教材中的文學作品單元看作是一個整體教學的單元,學生在進行前置性學習時,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去閱讀去鑒賞,甚至是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鑒賞。學生沒有了教師的捆綁,他們不但放開了手腳,還從根本上放開了大腦。
二.文學作品鑒賞需求學生的自主
教育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文學作品的馳騁十分需求我們學生高度的自主,只有我們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持有一種高度自主的態(tài)度乃至于行動,那么我們的學生則完全會游有靈感且馳有新見的。這里需要我們教師要有正確的理念,要讓學生有創(chuàng)新閱讀文學作品的時間,要給足學生創(chuàng)新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空間,因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時完全受著教師的制約。平時的文學作品,都以我們的學生去自主解決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問題,學生們自主解決了一定的問題后,情操才能得到有效的陶冶,心智才能得到高效的啟迪。譬如,讓學生去鑒賞漢樂府《木蘭詩》,筆者努力讓閱讀鑒賞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和流程都由學生去自主性地參與活動中比較快樂地完成。首先由學生去感悟文本的字里行間所蘊含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學生們經(jīng)過自主性地探究,知道了木蘭是一個孝順父母的典型人物,是她在“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前提下代父從軍;知道了木蘭是一位英勇善戰(zhàn)的女民族英雄,是她在“將軍百戰(zhàn)死”后“壯士十年歸”;知道了木蘭是一位善良的女子又是一位十分重親情的女子,要求“送兒還故鄉(xiāng)”就是最好的說明。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還讓學生去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閱讀鑒賞,比如讓學生將木蘭與我們當今時代進行鏈接,木蘭民族精神的時代性特征便躍然紙上。
三.文學作品鑒賞需求學生的自悟
無論怎樣的事情,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倍乙餐耆梢赃@樣說,任何人也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但事實上平時的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我們是很少去顧及我們學生這些方面感受的,經(jīng)常性的隨學生感覺怎樣,一下子就像館子里上的菜。這應當說對學生的危害還是有的,有害學生自主探究感悟習慣的養(yǎng)成,有害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逐漸形成,就是對學生目前所從事的學習也是沒有益處的,嚼碎了的食物再給他人去吃,他人不但不能接受到應有的營養(yǎng),反而會影響他人的健康。我們是否去做過這方面的考慮,我們所講的是否都是我們學生所樂意去接受的呢?學生能夠自己去解決的問題我們再像喂寶寶一樣的喂他們,他們肯接受嗎?我們千萬不能去做令學生生膩的事兒,尤其是對學生本身還喜歡的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則更應當要由學生自己去予以感悟的。譬如我們教材中的古詩詞是比較多的,讓學生去自我感悟古詩詞的意境以及大家的語言風格,對我們學生馳騁于文學作品是極有幫助的。因此,對古詩詞的閱讀鑒賞無論是我們教材中的篇目,還是要求我們學生課外閱讀鑒賞的篇目,其作品的意境都由學生自己去閱讀感悟。清朝詩人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內(nèi)容看上去比較淺顯易懂,但對深遠的意韻挖掘由學生自己去完成則意義非同一般。所以,當學生真正行使到自己感悟的權(quán)力時,無論是興趣還是其探究的力度都大為不同,見效也比較快。
生長廣,教師,現(xiàn)居江蘇寶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