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榮
(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高職院校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探析
李陽榮
(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課堂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和諧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操作性強等方面,課堂實踐教學都有著獨特優(yōu)勢。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和吸引力,需要在教學制度健全、教學內容和方法選擇、教學過程控制、考評機制完善、與校內校外實踐教學的結合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新。
高職院校;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實踐教學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高職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高職生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高職生社會責任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達到高職思政課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優(yōu)秀課程這一目的,必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的開展。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可分為課堂實踐教學、課外校內實踐教學、校外實踐教學這三個方面,而課堂實踐教學在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如何進行高職院校課堂實踐教學,筆者作了以下思考:
1.1 和諧師生關系,提升教學效果
學生對老師的認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高職院校思政課普遍采用大班教學,且高職生理論接受能力較本科生差、學生對思政課重要性認識不足,如果課堂教學以理論灌輸為主,必然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煩燥,甚至導致師生對立、師生關系緊張,教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和諧的學習氣氛是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引入課堂實踐教學,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氣氛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在師生互動的實踐教學中改變以往教師在學生心目理論說教者的形象,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融洽師生關系,教學效果自然得以提升。
1.2 凸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促進知識內化
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只是理論的傳授者、思想的引導者,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內化最終還是學生自身對理論的認知與踐行。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課堂實踐教學中,教師采用討論、辯論、案例、游戲等教學方式,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通過自身的思考、行動、調查、研究去接受發(fā)現(xiàn)知識的探索者。有了學習主體的積極主動參與,大大促進思政課理論知識在學生中的內化效果。
1.3 可操作性強
思政課課外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讓學生走出課堂、接觸社會現(xiàn)實、用自己的實踐經歷與感受去認識接受理論、指導自身言行,是思政教育的一種有效模式,也是廣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這兩種實踐方式的實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如:活動方案的設計、與校內外實踐活動基地的聯(lián)系協(xié)調、活動經費的限治、活動安全問題等等,這些困難導致其在參與上缺乏廣泛性、時間上缺乏連續(xù)性。課堂教學實踐便于組織、費用不多、參與面廣,省時、省力、省錢,能最快、最大量地讓學生通過實踐去接確社會、思考現(xiàn)實、端正認識。其可操作性是課外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無法相比的。
2.1 缺少系統(tǒng)實施方案
部分高職院校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統(tǒng)一的、操作性強的計劃安排,從整體上來看,既沒有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方案及操作細則,也沒有考慮到與教學內容的整合,沒有為學生設計實踐性環(huán)節(jié)課的選題、必讀書、參考書目等。教師課堂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各自為政,課堂實踐教學選題和實施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隨意性,且次數不多。
2.2 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有限
一堂成功的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需要教師具有全面的實踐教學能力,如: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用自己的堅定信念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精深的理論水平。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提出一系列有關社會現(xiàn)實的尖銳問題,并表達自己不成熟甚至是錯誤的論點。這就要求教師運用自己精深的理論水平、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去引導學生,而不是陷入對學生的空洞說教;課堂實踐教學過程控制能力。教師在課堂實踐教學活動中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協(xié)調者的角色,教師的協(xié)調組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實踐操作能力都是課堂實踐教學成功實施的前提條件。部分教師在實施課堂實踐教學時,選題不合理,難以引起學生共鳴;具體實施環(huán)節(jié)如討論、辯論等控制不力,教學秩序混亂;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成為個別學生的獨角戲,學生參與面不廣等等問題時有出現(xiàn),導致課堂實踐教學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2.3 課堂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
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在考核方式上主觀性與隨意性突出。對于一些考核標準數據,如:學生最終完成的質量、學生的實踐過程評價、所占學分與學時等都還沒有一個客觀、明確的規(guī)定。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的考評以教師的主觀印象為主,由于對所有學生的情況沒有一個客觀全面的了解,教師隨意打分的現(xiàn)象也時有出現(xiàn)。這種考評方式沒有真正反映學生的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缺少對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團隊合作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學生的演講稿、實踐日志、心得體會等靜態(tài)文字材料成為考評的主要標準。這種死板的考評方式,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成長變化,不能得出客觀的考評成績,也不能成為以后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依據。
3.1 健全制度的制定
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必須制定一套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以保證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得以規(guī)范、長期、持續(xù)開展。這要求我們要端正認識,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并不是可有可無,應納入到日常思政教學管理的范疇,形成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計劃,規(guī)范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成績考核方式,組建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的管理和研究團隊,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定期評估和交流,探討切實有效的操作模式,并進行推廣。
3.2 課堂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的選擇
思政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并不是脫離教材內容另起爐灶,而是在忠于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結合高職生的自身特點和職業(yè)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提煉,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要在仔細研究、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緊貼現(xiàn)實,把學生感到困惑、迷茫的問題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作為課堂實踐教學內容,而不能只是為了迎合學生口味而打亂整個教學內容體系,忽視教學重點。在教學方法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看現(xiàn)實、明理論、談感悟、辯是非,課堂不再只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學生自主學習與展示的舞臺。在課堂上采用課堂討論、專題探討、案例分析、異位教學以及傳統(tǒng)回答式、辯論、啟發(fā)推導、游戲等課堂實踐教學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
3.3 教學過程的有效控制
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在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的同時,教師的指導培訓和過程控制是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保證。這主要包括:課前培訓,如實踐教學內容相關知識的了解與收集、具體實踐方式的規(guī)則技能和方法的掌握;課中控制,教師要密切關注課堂實踐教學的活動過程,及時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確保課堂實踐教學有序進行;課終總結,課堂實踐教學必須通過教師畫龍點睛式的總結把學生的思想統(tǒng)一到正確的思想認識上來。由于學生的理論水平、對社會的認識與分析能力有限,學生在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不正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觀點,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在實踐過程的言行進行仔細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迅速組織思維對相關問題進行梳理,在課終總結肯定學生優(yōu)點的同時化解學生認識與行為上的誤區(qū),以確保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不流于形式。要實現(xiàn)以上目標,思政課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水平。
3.4 考評機制的革新
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是實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效果的關鍵。在課程評價上,要堅持動態(tài)評價與靜態(tài)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從課程的教學要求出發(fā),具體評價標準,力求對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團隊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作出全面評價。在評價方式上,筆試、實際操作應用和現(xiàn)場答辯等方式都可使用,突出學生對運用知識能力、日常行為表現(xiàn)及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核力度,從而確保對學生素質的全面考核,充分體現(xiàn)客觀、公正考核的原則,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實現(xiàn)課堂實踐教學的目標。
3.5 與校內、校外實踐教學的結合
課堂實踐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還必須與課外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相互結合。課堂實踐教學中的部分環(huán)節(jié)不能脫離課外的學習與指導,如辯論、演講等,都需要學生在課外進行相關資料的學習與收集。課堂實踐教學的理論認識需要學生在課外特別是校外進行實踐。課外實踐教學的實踐成果也要在課堂實踐教學中深化,形成學生科學理論認識。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的設計與實施中,要注意把握學校社會資源,實現(xiàn)課堂與課外的有效銜接,以最大限度實現(xiàn)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教學目的。
[1]朱紅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J].民辦教育研究,2009,(9).
[2]魯志美.試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改革[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6).
[3]陳妮.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效性的思考-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例[J].高教論壇,2011,(4).
[4]顏加珍.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2).
[5]孔祥云.組織學生“課前調研”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2).
[6]張小蘭.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與創(chuàng)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7).
責任編輯:鄧榮華
G 718.5
A
1672-2094(2013)06-0125-03
2013-07-04
李陽榮(1973-),男,四川遂寧人,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部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