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珍
?
為幼兒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淺談加強兒童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導
吳紅珍
福建省實驗幼兒園
健康的心理是幼兒人生堅實的基礎,是幼兒教育永恒的主題。愛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成人的愛可以使幼兒在愛的滿足中學會愛別人,并享受到愛的快樂。為了讓幼兒“心中有他人”,家長應當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念,在生活中給孩子當好表率,孝敬長輩,與鄰里和睦相處,凡事先考慮別人,讓孩子從大人無聲的行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心理健康的另一個重要表現(xiàn)是能直面挫折,在困難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把挫折教育融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顯得十分必要。總之,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心理是一項艱巨、細致的工作,幼兒教師必須始終堅持愛與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的原則,講究教育藝術(shù)性與策略,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從而使他們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
兒童 心理健康 美育
健康的心理是幼兒人生堅實的基礎,也是幼兒教育永恒的主題。心理健康的幼兒情緒愉悅穩(wěn)定、生活態(tài)度積極、善于交往、能自我調(diào)節(jié)和控制?,F(xiàn)代心理學表明:人的健康如果不包括心理健康,顯然是不完全的。然而,從目前幼兒教育的現(xiàn)狀看,心理健康問題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幼兒處在心理成長的關(guān)鍵期,發(fā)展?jié)摿薮?,可塑性極強,對他們的教育培養(yǎng)絕非僅“身體健康”那么簡單?;谶@一認識,國際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心理學會專門制定了《兒童權(quán)利公約》和《兒童心理權(quán)益宣言》等公約,把維護兒童的心理健康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根據(jù)多年的幼兒教育實踐,筆者認為幼兒心理健康至少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①對生活充滿熱情,關(guān)心周邊的世界,有良好的觀察、分析、想象和概括能力。②能與他人正常交往,了解彼此的權(quán)利義務,客觀了解并真誠地對待他人,能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③參加集體活動大方活潑、敢于表現(xiàn)自己。④能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做事有信心和耐心,遇到困難能主動設法解決,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習慣良好。⑤脾氣隨和、接受大人勸導而不任性。
幼兒對愛的感知是十分敏感的。記得我剛剛來到中班,一個小女生讓我好心疼。她一天講不到幾句話,每天早晨靜靜地來到老師面前細聲細氣地說“早上好”,下午離園也以同樣的音量向老師說聲“再見”,每次的集中活動,小朋友很快把椅子搬到前面準備上課,可是她卻搬著椅子站在小朋友的邊上不知所措,由于她不肯輕易地講話,小朋友也不愛和她玩。于是我想辦法消除孩子的膽怯,尋找讓她說話的機會,如上課提問并鼓勵她回答,早晨幫助老師點名,讓她擔任值日班長和幼兒園廣播員,與同伴輪流播報天氣情況等?,F(xiàn)在她已不再那么羞怯,終于能勇敢地面對大家,說出自己的想法,大膽地展示自己的優(yōu)點。
我們的愛可以使幼兒在愛的滿足中學會愛別人,并享受到愛的快樂。在教學中,我們?nèi)绻⒅亟逃⒆右拼伺c事物,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經(jīng)常要求家長帶著孩子遠離城市的喧囂,到郊外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和諧。我們也經(jīng)常鼓勵幼兒們養(yǎng)一些小動物和植物,讓他們仔細觀察生命的衍變過程,知曉生命的脆弱與不易。班上有一個孩子對蝸牛十分著迷,經(jīng)常抓幾只帶來,但由于蝸牛殼薄往往弄死了。我便告訴他,蝸牛也有爸爸媽媽,你把蝸牛抓來了,它的爸爸媽媽一定很著急。孩子聞言,就立即將蝸牛全部放回草叢。后來,他經(jīng)過草坪見到有蝸牛在烈日下曝曬,就會趕緊把它送到陰涼的地方。這件事雖小,但啟發(fā)卻很大,因為正是通過這樣的小事,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播下了愛的種子。這個愛蝸牛的小男孩后來開始學鋼琴,但手指姿勢一直不正確,不能團成窩狀,我就對他說,你的雙手就像兩座小白兔的房子,如果手塌了,小白兔就被壓死了。孩子聽了,同情心頓起,從此手姿頗有改進。但我想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蝸牛之愛”,是不可能有這樣效果的。
此外,我們還注意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對孩子進行愛的情感熏陶。有的家長去義務獻血,我就提醒他們帶上孩子,讓他們目睹全過程,并講解人與人要相互幫助的道理,讓他也分享無私奉獻的快樂和意義。
我們開展的“周末親子小組”活動效果比較好,家長們帶著孩子走進了公園、農(nóng)場,走進大自然,體驗著摘桔子、拔蘿卜、摘豌豆、挖筍、喂兔子和喂羊的樂趣,增長了知識,拓展了視野。在超大農(nóng)場,孩子們不僅親手摘下了小黃瓜,還認識了種子、農(nóng)家的蓑衣、大蒸籠、大鼎及石磨,還親手喂羊,親手磨起豆?jié){……親子活動不僅讓幼兒們體驗到勞動的快樂,也使家長們感悟頗深。
能否無障礙地融入社會是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要教育孩子學會做人,這是素質(zhì)教育的首要任務?!备鶕?jù)目前少兒在家庭中的現(xiàn)狀,使他們“心中有他人”,成為塑造幼兒健康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一年,夢澤小朋友因中耳炎開刀住院,我問大家想不想去看望他?小朋友們齊聲說:“想”。可是醫(yī)院不允許這么多小朋友進去,怎么辦呢?最后我讓每個小朋友折一個紙作品,由老師帶去探視。當夢澤和父母看到這些愛心的折紙作品,非常感動,出院后他媽媽買了很多的圖書送來,感謝大家的愛心。針對從小受寵愛多、易把家人的愛視為理所當然,一切“以我為中心”的情況,則應要求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念,在生活中給孩子當好表率,孝敬長輩,與鄰里和睦相處,凡事先考慮別人,讓孩子從大人無聲的行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能直面挫折,在困難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現(xiàn)。孩子經(jīng)常稍遇挫折就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和緊張、焦慮等心理問題,這很大程度上與家長教育方式不當有關(guān)。教學中經(jīng)常遇到一些家長,每天千叮嚀萬囑咐:“他不會穿衣服,老師多幫助他”、“他吃飯很慢,麻煩老師喂他”等,家長總習慣于事事為孩子代勞,總是對孩子呵護有加,看起來是愛,可是家長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quán)利。因此,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把挫折教育融進去顯得十分必要。當幼兒升入中班后覺得自己長大了,我們要抓住幼兒渴望長大的契機,在生活各環(huán)節(jié)中加強觀察,積極鼓勵幼兒學做自己的事。要向孩子講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痛苦,如那天舉國為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默哀,老師打開電視告訴他們,地震中許多人被埋在倒塌的房子里死了,大家很傷心,要為他們默哀,聽到外面警報聲響,頭要低下來,不能說話。過了一會兒,當警報聲響起時,只見他們一個個低下了頭,有的小朋友還在穿鞋子,看到大家都在默哀,連忙靜靜地加入進來,誰也沒有做聲。以我們大人之見,似乎這么小的孩子哪懂得這些事,其實他們什么都懂,只要你用心地去了解他們,傳達給他們應該知道的信息。
總之,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心理是一項艱巨、細致的工作,在平凡的幼教崗位上我們要始終堅持愛與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的原則,講究教育藝術(shù)性與策略,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為他們塑造出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
[1] [瑞士] J.皮亞杰, B.英海爾德. 兒童心理學[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0.
[2] [蘇聯(lián)] 德廖莫夫, 等. 美育原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