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孟飛
(閩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當今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條件下,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各種社會思潮的涌動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大學生作為社會思想最為活躍的社會群體之一,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認識和看待社會思潮,是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課題,本文就此問題作一探討。
“所謂社會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nèi)、反映某一階級或階層利益和要求的、得到廣泛傳播并對社會生活產(chǎn)生某種影響的思想趨勢或思想潮流。它從一個層面反映社會生活的變化,對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的精神信念產(chǎn)生不同性質(zhì)、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既有順應歷史前進方向的正確思潮,又有與歷史前進方向相悖的錯誤思潮。它與時俱變,是社會生活的晴雨表”[1]35。社會思潮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思想現(xiàn)象,是社會意識的一個重要觀象,它在不同社會與不同時代均存在。“當互不相識的人們,面對社會上的疑難矛盾,由于彼此間利益相近,經(jīng)驗與價值取向相似,他們對某種社會現(xiàn)象往往會不約而同地作出同樣的反應。于是,他們物以類聚,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匯合成一種思想的潮流”[2]290。社會存在決定意識,社會思潮屬于上層建筑范疇,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jīng)濟基礎。當今中國由于差異化的存在,多種經(jīng)濟成分并存,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就業(yè)方式的多樣化,社會利益群體不像改革開放前那樣相對的同質(zhì)化,因而,必然導致思想、文化、理論多元化。
當代社會思潮是指改革開放以來,在一定時期反映一定階級、階層、群體利益訴求,以某種理論為指導和基礎,并映照當時政治經(jīng)濟等現(xiàn)實,有較大影響的社會思想潮流。總體看,當代社會思潮主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即鄧小平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會主義思潮、自由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民粹主義思潮、新儒家思潮等”[2]209-223。
當代社會思潮作為社會存在的產(chǎn)物具有以下特點。1.群體性與流行性、時尚性?!叭藗兊纳鐣嬖冢瑳Q定人們的思想”[3]320。當代社會思潮一般先從某個階層興起,成為某一群體的共識,繼而向社會傳播、流行。流行性是社會思潮的重要特征,思潮必然要“潮”,也就是像潮水那樣起伏波動,甚至洶涌澎湃,且成為社會思想時尚,熱鬧非凡,有的社會思潮,猶如一陣疾風過后,就一無所存,傳播得快消失得也快;有的社會思潮可能給社會的主流思想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2.思想性與理論性。社會思潮是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深深地打上了時代風格和烙印,它是特定社會階層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反映著特定階級、階層或者群體的利益訴求和思想觀念。3.問題性與民間性、公共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處于劇烈的社會轉型時期,面對經(jīng)濟、政治、民生、環(huán)境、社會管理等各種矛盾與沖突,人們就會思考怎樣解決現(xiàn)實矛盾與沖突,一些人自然而然就會出于本階層的利益需要,依據(jù)自己的價值觀提出解決辦法,并在一定的范圍交流,加之網(wǎng)絡的普及,公眾表達思想的公共空間比過去更為廣闊,也為各種思想的交流交融交鋒提供了有利條件。4.多元思想文化價值觀與主流思想文化價值觀沖突。當代社會思潮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外,一般反映的是某一階層的思想狀況,它往往有與社會倡導的主流思想文化不一致的價值觀念,對主流價值觀有一定的影響。5.多樣性與復雜性,在一定時期內(nèi)會同時存在多種社會思潮,并呈現(xiàn)價值的多元性?!吧鐣汲钡亩嘣⒋妫唤?jīng)意中,形成事實上的百家爭鳴的趨勢,不同思潮在應對其他思潮挑戰(zhàn)時,也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2]328。當代社會思潮往往與西方社會思潮有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定意義上體現(xiàn)了國際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思想流變。6.自主性。一般講,社會思潮不是靠某種強制力量來推動其傳播流行的,而其本身“是對社會困境與矛盾的反思的產(chǎn)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同思潮之所以不早不晚地在某一時段出現(xiàn),恰恰與不同時期的社會疑難與矛盾,存在著對應關系”[2]323。因而,它能夠不斷繁衍甚至可以在實踐生活上,給人們思考問題提供新的路徑,催生出另一種社會思潮。
“近年來,中國的思想多元化格局,多元文化的格局已經(jīng)形成,這是大轉型過程中的新的文化特點,我們民族的文化包容性已經(jīng)增強”[2]327。在網(wǎng)絡時代思想文化多元多樣之下,各種社會思潮潮來潮去,豐富了大學生的精神文化世界,開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從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與路徑。但是,不可否認,當代社會思潮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影響,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構成嚴峻挑戰(zhàn)?!八枷胝谓逃?,說到底,就是思想掌握群眾的活動。無論哪一個階級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運用一定階級的思想來教育、影響、掌握、和引導群眾的活動”[4]131。因此,錯誤社會思潮流行無疑會給生活閱歷不多的大學生增加了辨別思想是非的困難,消解了主流思想文化的價值,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難度系數(shù)。社會思潮作為一種社會心理傾向和理論形態(tài),與一定階層意識形態(tài)相結合的產(chǎn)物,它會自覺不自覺地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發(fā)生積極影響和消極作用。大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會不斷地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與洗禮,同時他們也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看待和影響社會思潮的流行傳播。
1.正確的社會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形成有促進作用。社會思潮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它們是同時存在的。正確的思潮如愛國主義思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思潮、生態(tài)文明思潮等對大學生思想行為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幫助人們確立與時代進步潮流一致的思想認識,摒棄那些不合適應的陳舊觀念;有些思潮如人本主義、人權理論、生態(tài)文化理論等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積極觀點和主張對我們進行思想教育有一定參考借鑒意義。
2.社會思潮群體性、流行性與時尚性,啟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現(xiàn)實針對性,不能滿足于教育者自說自聽?!吧鐣汲钡膫鞑ミ^程一般是從高層知識分子到青年大學生,再到社會群眾,大學生是社會思潮的關鍵性載體,在社會思潮的產(chǎn)生、傳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旦青年的熱情被激起,他們會率先把理論應用于實踐,把某種思潮變成批判社會現(xiàn)實的武器,加速社會思潮的傳播和實踐化過程”[5]60。社會物質(zhì)文化生活的發(fā)展變化是社會思潮流行傳播的根本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講當代社會思潮是社會文化思想變化的“晴雨表”。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了解大學生的思想脈搏,遵循思想道德形成的規(guī)律,以學生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促進他們身心發(fā)展、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當今社會各種社會思潮活躍,某種意義上體現(xiàn)了我們社會充滿活力和包容性,為大學生了解認識各種思潮提供了方便,使他們看到國內(nèi)外社會意識形態(tài)交鋒斗爭的復雜性與長期性,體會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共識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3.社會思潮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樣本。真理總是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一些社會思潮往往有合理性成分,也有糟粕性東西,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善于批判地吸收其合理成分,借鑒一切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積極因素,堅持真理修正謬誤,理直氣壯地堅持馬克思主義,運用科學方法分析錯誤社會思潮的實質(zhì)及其危害性。
4.有利于我們做好特殊群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思潮反映了一定階層集團的利益訴求,有民間性與公共性,我們可以從分析思潮產(chǎn)生變化傳播軌跡入手,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盼,有的放矢地開展正面的思想教育。
1.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產(chǎn)生沖擊。有人借口思想文化多樣化,企圖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真理性,把馬克思主義說成過時了。或者借口思想文化多元性,認為馬克思主義只是其中一種社會思潮,否認其真理性,從而動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守。有人只看到改革開放的某些失誤和我國發(fā)展中存在不平衡不可持續(xù)問題,而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也有人認為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會傷害個人自由、個人利益和個人尊嚴,從而限制了思想自由之發(fā)展。
2.淡化了理想信念作用。理想信念是人心靈世界的核心,受各種社會思潮影響,有的學生對理想采取物欲化、實惠化態(tài)度,認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才圖”,在學習求職擇業(yè)上急功近利,把追求現(xiàn)實物質(zhì)利益作為首選,忽視道德精神生活追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馬克思主義信念產(chǎn)生疑慮,甚至信仰宗教。
3.人生觀發(fā)生扭曲。人生觀反映了人們對人生目的、態(tài)度和價值的追求,每個時代和社會發(fā)展階段都有占主導地位、對社會和個人發(fā)展有巨大影響的人生觀,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大學生應該以集體主義為原則、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然而,一些人由于受到錯誤社會思潮影響,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對金錢盲目迷信崇拜,把金錢作為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追求物質(zhì)精神需求的滿足,認為人生目的就是滿足自己感官的需求、快樂和物質(zhì)上的享受,只講向社會索取而不愿意奉獻社會。
4.對大學生道德教育帶來不利影響。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獨立意識、效率意識、平等競爭觀念,但是,市場經(jīng)濟自發(fā)性、趨利性和等價交換原則也會反映到社會道德生活中,容易引發(fā)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使一些人見利忘義,只講享受權利而不盡義務,違背社會主義道德,不講誠信。
5.助長狹隘民族意識。在西方主導的全球化時代,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如何趨利避害保持自身政治經(jīng)濟文化獨立性是面臨的艱難選擇。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國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是國際社會活動中的獨立主體,愛國主義有其堅實的發(fā)展土壤和巨大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民生不斷改善增強了大學生愛國情感和民族自尊心。但受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有的學生在一些重大事件發(fā)生時表現(xiàn)出狹隘的民族意識,用不理智的方式對待國際爭端,盲目排外,甚至發(fā)生“親者痛仇者快”的非理性行為。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各種社會思潮涌動,我們必須正視社會思潮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不利影響,以積極的姿態(tài)做好工作,應對各種挑戰(zhàn)。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深刻揭示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反映了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本質(zhì)與博大胸懷,它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為人類的進步與解放指明了正確方向,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zhì)和持久生命力。鄧小平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jīng)歷一個長過程發(fā)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fā)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6]382-383。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進步的旗幟,我們要毫不動搖不地堅持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社會思潮的產(chǎn)生有其現(xiàn)實土壤,高校是社會思想文化高地,也是各種社會思潮傳播的重要集散地,高效要建立主管部門牽頭的社會思潮引導機制,有針對性地組織專家學者開展對各種社會思潮的分析批判;“學術無禁區(qū),宣傳有紀律”,管控好各種講座、學術活動;利用團校黨校對學生骨干進行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各種社會思潮的實質(zhì)及影響?!按罅渴聦嵶C明,思想文化陣地,馬克思主義、無產(chǎn)階級的思想不去占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非無產(chǎn)階級的思想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就回去占領”[7]97。高校要加強思想輿論陣地建設,特別要重視網(wǎng)上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建設,旗幟鮮明地宣傳馬克思主義,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筑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陣地,掌握宣傳思想工作主動權,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要充分發(fā)揮教學工作對于理論武裝大學生的重要作用,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實效性,使大學生全面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用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觀察現(xiàn)實社會,不斷增強運用科學理論明辨是非的本領。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對各種社會思潮要進行具體分析,讓學生了解其真實面目,引導學生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清各種社會思潮的本質(zhì),增強免疫力,不為各種社會思潮所迷惑所煩擾。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經(jīng)濟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進步不能缺席中華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勇于善于學習其他國家民族的長處,才能不斷前進。我們要教育學生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理性積極姿態(tài)參與經(jīng)濟全球化,從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對待國際矛盾和爭端,服務于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大局。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第一的觀點,人的正確思想認識只能來自于實踐。大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容易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親身參與各種各樣的實踐,有助于加深對國情鄉(xiāng)情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親近人民群眾、親近社會、親近實際的情感,培養(yǎng)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促進知行合一。
在我國社會轉型期社會思潮將以不同的面目長期存在和不斷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我們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正確分析看待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不回避矛盾,又要重視其影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和引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使他們在多元化的社會思潮中選擇認同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踐行者、理論的信仰者、制度的擁護者,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
[1] 趙曜.當代中國社會思潮透視[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2(1):36-41.
[2] 馬立誠.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3]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駱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zhì)在于思想掌握群眾[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9):128-137.
[5] 楊林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加強對社會思潮的分析引導[J].思想理論教育,2009(13):59-62.
[6]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