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嘯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 100191)
余國藩的《西游記》英譯本簡介
鮑嘯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 100191)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歷經(jīng)數(shù)百年,家喻戶曉?!段饔斡洝返耐庾g也數(shù)不勝數(shù),然其全譯本只有詹納爾(W.J.F Jenner)的Journey to the West和余國藩(Anthony C.Yu)的The Journey to the West。 其中,余國藩的譯本在英語世界的影響力遠大于詹納爾譯本,其譯本也得到了國內(nèi)外的廣泛贊譽。本文意在從創(chuàng)作背景、譯本內(nèi)容、特色和價值幾個方面對余國藩的《西游記》英譯本進行全面介紹。
《西游記》;余國藩;英譯本
Anthony C.Yu,The Journey to the West,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于 1977、1978、1980、1982年分四卷分別出版。
自19世紀末以來,《西游記》逐漸在英語世界引起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相關(guān)譯介也隨之增多。1895年出現(xiàn)了《西游記》的首個片段英譯。是由美國來華傳教士吳板橋以《西游記》通行本為底本選譯了第十回“老龍王拙計犯天條,魏丞相遺書托冥吏”與”與第十一回“游地府太宗還魂進瓜果劉全續(xù)配”的部分內(nèi)容,取題名為“The Golden-Horned Dragon King;or,The Emperor’s Visit to the Spirit World”(中譯為 《金角龍王, 或稱唐皇游地府》),由北華捷報社刊印。1913年又出現(xiàn)了《西游記》的第一個英譯單行本,是由晚清來華傳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完成的。 該譯本題為“A Mission to Heaven,A Great Chinese Epic and Allegory”(中譯即《天國之行,一首偉大的中國諷喻史詩》),由上海廣學會于1913年刊印。另外還有海倫·海斯(Helen M Hayes)的《佛教徒的天路歷程·西游記》(The Buddhist Pilgrim’s Progress:the Record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ern Paradise),以及阿瑟·韋理的節(jié)譯本《猴》(Monkey)等等。這些譯本影響較大,其中余國藩的特別推崇阿瑟·韋理的譯文,并稱贊韋理的才華和成就。然而這些譯本都是節(jié)譯本,此時尚未出現(xiàn)《西游記》全譯本。正如余國藩在譯本前言中說的那樣“盡管《西游記》在中國自16世紀晚期成書以來一直是最受人歡迎的小說之一,盡管在最近一段時期內(nèi),無論是東方學者還是西方學者,尤其是胡適、魯迅、鄭振鐸、小川環(huán)樹 (Ogawa Tamaki)、太田辰夫((ota Tatsuo)、夏志清(C.T.Hsia)、柳存仁、澤田瑞穗 (Sawada Mizuho)和杜德橋 (Glen Dudbridge)等學者己經(jīng)做了廣泛而深入地研究,但除了 1959年的一個俄文全譯本之外,還沒有一個全譯本適時地介紹給西方讀者(Yu 1977)”。于是,他著手對《西游記》進行翻譯,歷經(jīng)14載,《西游記》的第一個英文全譯本終于完成了。
余國藩《西游記》譯本分四卷出版,每一卷包含余國藩《西游記》譯本的25回。1977年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余國藩《西游記》英譯本的第一卷,第一卷書內(nèi)有譯者序、注釋和漢英專有名詞對照表,余國藩在序言中對《西游記》的英、法、俄等譯本均有所評述。他特別推崇韋理的譯文,稱贊韋理的才華及其成就,但也為韋理未能將《西游記》全部譯出表示惋惜。余國藩認為,《西游記》是中國傳統(tǒng)小說中的精品之一,包含著對儒、釋、道三教嚴肅的諷喻,要把原文全部忠實地譯出是十分艱巨的任務(wù)。因而他在譯本序言中又說:“我很幸運,自從我來到芝加哥后就得以向內(nèi)森·斯科特(Nathan Scott)老師及許多同事請教,如果沒有老師、同仁和芝加哥大學的幫助,或者我缺乏勇氣,要完成如此重大的翻譯任務(wù)是不可能的(王麗娜 1980)”。
余國藩教授是美國芝加哥大學人文學講座教授,同時是一位美籍華人,他一心想將中國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展示給西方人,傳播中華文化。在翻譯《西游記》的工作中,余國藩具有得天獨厚的三方面優(yōu)勢:中國文化根基;宗教修養(yǎng);英語文學素養(yǎng)。正是憑借著一番熱情和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使得余國藩的譯本較別人而言內(nèi)容更豐富、更全面,也更有研究價值?!霸谒摹段饔斡洝访烤碜g本后的附錄和所做的注釋里,詩書經(jīng)籍,廣征博引,有《易》中的卦象和來詞,有《禮記》,《四部備要》。 正史如《左傳》、《晉書》、《遼史》;佛籍如《五燈會元》、《金剛經(jīng)》、《高僧傳》;雜記有《述異記》、《五運歷年記》;近人著作有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鄭振鐸的《中國文學研究》,湯用彤、王國維、聞一多的考據(jù);當代學者的論著如郭紹虞的《中國文學批評史》,任繼愈的《漢唐佛教思想論集》譯本的第一卷,還寫有一篇長達六十二頁的介紹,詳細介紹了《西游記》的歷史源流,版本沿革,作者身世,主題思想,韻文風格,以及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等,使得譯本更多了一層學術(shù)上的價值,也是我國學者研究了解西方當代《西游記》研究成果的重要資料。這是以往任何《西游記》的英譯本所不具備的特點(郭明軍2007)”。
《西游記》深深植根于中國文化,其中涉及到的宗教、人名、詩詞都迥異于西方,而作品的精華正體現(xiàn)其中,因而在翻譯時需將這些中國特色原原本本的展現(xiàn)出來,這對譯者而言是極有難度的,這也是之前的譯作多為節(jié)譯作品的重要原因。余國藩在《西游記》的翻譯中力圖忠于原文,多采用了異化的翻譯手法,添加了大量的注解,以期忠實的展現(xiàn)中國古典文化特色。
例如,《西游記》第一回中介紹有關(guān)地支的來源?!吧w聞天地之數(shù),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
余國藩的譯文是:We heard that,in the order of Heaven and Earth,a single period consisted of 1 29,600 years.Diving this period into twelve epochs were the twelve stems of Tzu,Chou,Yin,Mao,Chen,Ssu,Wu,Wei,Shen,Yu,Hsu,and Hai,?
此處,余國藩采用了音譯的手法,保留了原文中中國地支的名稱,譯文忠實于原文,達到了異化的效果,保留了原文的異域風味。
而詩詞的全譯更是余國藩譯本的亮點和評價其譯作總體價值的重要參考條件。詩歌翻譯一直是翻譯中的難點,而西游記中存在有750首詩詞。就連余國藩大為稱贊的韋理譯本也大量刪減了原作中的專門術(shù)語和事件,而對于詩詞,韋理更是在其為譯本所作的序言中坦言“《西游記》是一部長篇神話小說,我的選譯文大幅度縮減了它的長度,省略了原著插進的許多詩詞,這些詩詞是十分難譯的”(Waley 1958)。這就大大削減了《西游記》語言、情節(jié)的藝術(shù)美和文學美。不僅作品基本的文學形式被扭曲,作品語言中許多曾經(jīng)吸引了數(shù)代中國讀者的敘事活力和描述力量也丟失了(Yu 1977)?!盀閺浹a這一缺憾并盡可能忠實地向西方讀者再現(xiàn)中國這一部古典名著的風貌,余國藩翻譯了全一百回并將原本中數(shù)量眾多、形式多樣的詩詞悉數(shù)譯出,這成為他的譯本最大的成就和特點,也是評價其譯本價值的關(guān)鍵參數(shù)(蘇艷 2008)?!?/p>
余國藩的《西游記》英譯本在《西游記》英譯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也是我國學者研究了解西方當代《西游記》研究成果的重要資料。
首先,余國藩的《西游記》英譯本是《西游記》的第一本英譯全本。以往的譯本往往是節(jié)譯,選譯,內(nèi)容短小,并且刪除了大量的術(shù)語和情節(jié)。比如說韋理的譯本,原著中750首詩歌翻譯了不到10首。原作的有些部分,如詩歌翻譯難度較大,在英譯時頻頻遭到忽略。而這些難譯點往往是原文語言構(gòu)思巧妙之處,深深的體現(xiàn)漢語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之處,因而那些節(jié)譯和選譯本在重現(xiàn)原文意義,傳播中華文化風采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余國藩堅定的堅持可譯論思想,將原文甚至詩詞都原原本本的譯了出來,創(chuàng)造出了《西游記》的第一個英譯全本,該譯本和詹納爾的全譯本一起使《西游記》英譯事業(yè)達到了高峰。
其次,余國藩譯本中包含了大量的說明和注解,內(nèi)容豐富,極具可讀性和研究性。余國藩在其譯本的附錄和注解中,旁征博引,從《禮記》到近人著作如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洋洋灑灑,充分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此外,還寫有一篇長達六十二頁的介紹,詳細介紹了《西游記》的歷史源流,版本沿革,作者身世,主題思想,韻文風格,以及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等。這些注解和介紹使得讀者,尤其是外國讀者在閱讀該譯本時可以更多的了解《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品特色以及其植根的文化,使讀者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受作品的精妙和文學之美;同時這些詳盡的注解和介紹使得譯本更增添了一些學術(shù)性,可供相關(guān)學者研究之用。
再次,余國藩的譯本大量保留了原文特色,實現(xiàn)了異化的效果,把中國文化的風采很好的展現(xiàn)給了西方讀者。余國藩的譯本中大量的保留了原文中中國文化特色,正如上文舉例說明的譯者對中國地支的翻譯采用了音譯法,不僅通俗易懂,更將其中的文化特色保留了下來。
余國藩的《西游記》英譯本通常被認為是當前最好的《西游記》英譯版本。夏志清、D.E.Pollard等許多學者紛紛在西方多家有影響的刊物上盛贊該譯本忠實原作、語言生動、注解豐富,使西方漢學界、文學界和宗教界受益匪淺。倫敦出版的《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學報》曾載波拉德(D.E.Pollard)的評論文章,美國安阿博出版的《亞洲研究雜志》曾載王靖宇(Wang,John C.Y.)的評論文章。余國藩的譯本是當今英語世界影響力最大的《西游記》譯本,它將這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帶到英語世界的讀者面前,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傳播。
Yu,C,A.(1977).The Journey to the West[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ley,A.(1958).Monkey[M].New York:Grove Press INC.
郭明軍(2007).《西游記》之西游記[MA].成都:四川大學。
蘇艷(2008).余國藩的翻譯思想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5)。
王麗娜(1980).《西游記》外文譯本綜述文獻[J].中國知網(wǎng)(4)。
2013-03-21
鮑嘯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