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荀子年壽行跡考

2013-03-23 12:04:41李峻嶺楊錦先
東岳論叢 2013年9期
關(guān)鍵詞:蘭陵李斯游學(xué)

李峻嶺,楊錦先

(1,3.山東大學(xué),山東 濟(jì)南250100;2.山東社會科學(xué)院,山東 濟(jì)南250002)

荀子的年壽和生平事跡,是一個頗具難度的學(xué)術(shù)遺留問題。自汪中、胡元儀、王先謙,至梁啟超、錢穆、羅根澤、游國恩,無數(shù)知名的學(xué)者都曾留意于此,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迄今尚未得出一個令學(xué)界信服和接受的結(jié)論。年代久遠(yuǎn),資料有限,見仁見智,固不足怪。茲考稽群書所載,參照諸家成說,不妄議史料之非,不妄求具體而微,力圖對荀子的行年作一個比較客觀的粗線條的描繪。

一、二十余歲游于燕國

荀子,戰(zhàn)國趙人,其生于何年,長于何國,群書皆失載?!俄n非子·難三》云:“燕王噲賢子之而非孫卿,故身死為僇?!雹俑呷A平等:《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577頁。這是見于文獻(xiàn)的有關(guān)荀卿生平的最早的資料,因《韓非子》多有后人附益痕跡,又與劉向《孫卿書錄》之“孫卿后孟子百余年”②劉向:《孫卿書錄》,載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557頁。的說法相矛盾,故梁啟超《荀卿與〈荀子〉》、羅根澤《荀子游歷考》、游國恩《荀卿考》對此多持懷疑態(tài)度③羅根澤:《古史辯》第四冊,上海:樸社,1933年版,第108頁、第125頁、第102頁。。按,孟子的卒年有兩種說法,一是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前304);一是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若按劉向“后孟子百年”的說法,燕王噲禪讓時荀子尚未出生,自然不能議論禪讓之事了。

那么《韓非子》與《孫卿書錄》的記載哪一個更可靠呢?首先,韓非是荀子的學(xué)生,親記宗師的行跡,諒必不誣。第二,《荀子·正論》篇有批判堯、舜禪讓的內(nèi)容,可能即是游燕時批駁燕王噲的言論?!盾髯印ふ摗?“世俗之為說者曰:‘堯舜擅讓?!遣蝗??!猩脟?,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這些話,顯然是堅決反對禪讓一事的。從語氣推斷應(yīng)是反駁別人的記載。因此《正論》的這段言論,可能即是荀子向燕王噲所進(jìn)的規(guī)勸之言,《韓非子》說燕王噲“非孫卿”也即起因于此事。第三,《荀子·正論》:“……二三子之善于子宋子者,殆不若止之,將恐得傷其體也?!绷簡⑿壅J(rèn)為是荀子及見子宋子之言,子宋子即是《孟子·告子》之“宋牼”,孟子已稱之為“先生”,當(dāng)是孟子之前輩;荀子即見之則必見孟子?!睹献印吠鈺d“孫卿子自楚至齊見孟子而論性”,外書趙邠卿雖已鑒定為贗品,然亦為周秦故籍,足為佐證。既及見宋孟二子,則與蘇秦、燕王噲同時絕無可疑④梁啟雄:《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420頁。。

從《韓非子》將“孫卿”與“子之”并提,將“非孫卿”列為燕王噲“身死為僇”的原因來看,荀子當(dāng)時在燕國應(yīng)該有了一定的影響,并參與了反對燕王禪讓的活動,所以會引起燕王噲來“非”他。因之我們不難推斷:第一 ,公元前316年前后,荀子當(dāng)至少有二十余歲,才能具有相當(dāng)?shù)纳鐣曌u和地位,唯其如此,才能值得燕王一“非”。錢穆《荀卿考》認(rèn)為,若“年五十,始來游學(xué)于齊”,則燕國內(nèi)亂之時“荀卿至少亦當(dāng)二十四五歲?!雹馘X穆:《先秦諸子系年考辯》,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版,第302頁,第301頁。陶師承亦云:“西元前三一四年間,當(dāng)燕王噲時,荀卿游燕,以今考之,年止二十內(nèi)外。”②陶 師承:《荀子研究》,上海:大東書局,1926年版,第2頁。燕王噲禪讓是在公元前316年,若此時荀子為20歲左右,則他的生年應(yīng)在公元前336年左右;第二,其時,荀子由趙國或由他國來到燕國。據(jù)《史記·燕昭公世家》:“燕昭王於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燕。”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在這種情形下,荀子于燕昭王初期極有可能仍在燕國。

二、“年五十始來游學(xué)于齊”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了荀子的生平大概:

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xué)于齊。鄒衍之術(shù)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碧锺壷畬俳砸阉馈}R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位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與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shù)萬言而卒。因葬蘭陵。④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

劉向《書錄》曰:“孫卿,趙人,名況。方齊宣王、威王之時,聚天下賢士于稷下,尊寵之。若鄒衍、田駢、淳于髡之屬甚眾,號曰列大夫,皆世所稱,咸作書刺世。是時,孫卿有秀才,年五十,始來游學(xué)于齊?!焙笫缹W(xué)者多依據(jù)此認(rèn)為荀子在宣威之世以五十歲游稷下,以此推算,《史記》、劉向并云春申君死而荀卿廢蘭陵令,李園殺春申君事在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即齊王建二十七年,則至春申君被殺,荀子至少有一百三十歲了,故學(xué)者多以劉說為不足信。是否“五十始來游學(xué)于齊”,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窮通篇》記載:“齊威宣之時,孫卿有秀才,年十五始來游學(xué)?!弊运侮斯涫?,前人每據(jù)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之文,疑“五十”為“十五”之訛,認(rèn)為劉向、司馬遷“五十”乃“十五”之誤。胡元儀別傳⑤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33頁,第33頁。、游國恩《荀卿考》⑥羅根澤:《古史辯》第四冊,上海:樸社,1933年版,第94頁,第104頁。、梁啟超《荀卿與〈荀子〉》⑦羅根澤:《古史辯》第四冊,上海:樸社,1933年版,第94頁,第104頁。錢穆《先秦諸子系年》⑧錢穆:《先秦諸子系 年考辯》,上海:上海書 店,1992年版,第302頁,第301頁。均持此說。

按,此說未必成立。第一,司馬遷、劉向在應(yīng)劭之前,其距離荀子的時代較近,資料的收集必豐富于應(yīng)劭之時,再加上司馬遷著《史記》,態(tài)度嚴(yán)謹(jǐn),所謂荀子“年五十始來游學(xué)于齊”絕非空想妄議。第二,細(xì)審《風(fēng)俗通義》之文,其撮錄自《史記》、《書錄》,一望可知,“五十”變成“十五”,此前并無文獻(xiàn)記載或者考證痕跡,至《風(fēng)俗通》才變?yōu)椤笆濉?,要么是?yīng)劭著書節(jié)抄時的失誤,要么是《風(fēng)俗通義》在流傳過程中出現(xiàn)的版刻的訛誤,是不足為據(jù)的⑨參見梁啟雄:《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414頁。;第三,“始來游學(xué)”,“始”字含有晚來之意,大概以稷下學(xué)宮名聲之盛,天下學(xué)者風(fēng)向焉,而荀卿則五十歲才來齊,所以司馬遷稱其“年五十始來游學(xué)”,若“五十”果作“十五”,則前后文氣顯然不符,胡適認(rèn)為:“本文說的‘年五十始來游學(xué)’,這個‘始’字含有來遲了的意思。若是‘年十五’,絕不必用‘始’字了?!盵10]胡適:《中國哲學(xué)史大綱》,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69頁。劉師培亦認(rèn)為乃《風(fēng)俗通義》刻本之誤[11]參見梁啟雄:《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414頁。。第四,汪中《荀子通論》引《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篇》云:“荀卿五十,始來游學(xué),尤為碩儒?!庇衷?“子推所見古本《史記》如是,未可以為偽字。”[12]王先謙《荀子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33頁,第33頁。表明顏之推所見《史記》、《書錄》古本,確作“五十”,不作“十五”;第五,前面已說明,荀子游燕在前314年,游齊是“年五十”而不是“年十五”,荀子游燕不僅不可懷疑否定,反而與《史記》的記載相一致。

三、荀子始游齊當(dāng)在湣王末年

稷下學(xué)宮自桓公、威王、宣王數(shù)代經(jīng)營,至宣王后期和湣王初期而臻于極盛?!尔}鐵論·論儒》說齊湣王:“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諸儒諫不從,各分散。慎到、捷子亡去,田駢如薛,而孫卿適楚?!薄稄妵奋髑渥诱f齊相曰:“……今巨楚縣吾前,大燕鰌吾后,勁魏鉤吾左,西壤之不絕若繩,楚人則乃有襄賁、開陽以臨吾右,是一國作謀則三國必起而承我,如是,則齊必斷而為四三,國若假城然耳,必為天下笑?!贝四耸侵G湣王矜功一事。不到一兩年,果然五國伐齊,湣王奔莒被殺①游國恩:《荀卿考》,《游國恩學(xué)術(shù)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301頁。。且如胡適所言荀子于襄王之后來齊,此言乃是事后總結(jié),國破君亡為天下笑已成事實,再進(jìn)諫便沒有意義了。按齊國滅宋在齊湣王十五年。越二年,燕國大將樂毅將秦、魏、韓、趙之師攻入齊都臨淄,齊湣王逃奔莒地。據(jù)此推斷,荀子自燕國抑或其他國家來齊游學(xué),當(dāng)在湣王伐宋和奔莒之間,即公元前286至前284之間,去齊適楚當(dāng)在湣王奔莒之后,荀子此時約在五十一二歲。

胡適認(rèn)為,《史記》自“之術(shù)”二字起至“炙轂過髡”三十九字為錯簡;“荀卿最為老師”句上有“而”字,當(dāng)以“鄒衍田駢之屬已死齊襄王時”為句,于是卿之來齊“在襄王之后”②胡適:《中國哲學(xué)史大綱》,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69頁,第267頁。。日人瀧川龜太郎考證亦讀“齊襄王時”四字上屬,并引鄭當(dāng)時傳“鄭君死孝文時”為例,因謂“卿游學(xué)在襄王即歿之后”③引自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學(xué)生書局,1987年版,第6頁。。胡適認(rèn)為齊襄王時四字為“狀時的讀”,“狀時的讀”與所狀之本句間絕不可以隔以“而”字。但“而”字為轉(zhuǎn)折連詞,猶言“于是”,上承“田駢之屬已死”,本傳中“而荀卿三位祭酒”、“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類此者屢見。且“死”之下無“於”字,在古文中文法未通,即便是現(xiàn)在也感到別扭?!褒R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而”字當(dāng)有強調(diào)或者突出之意,如《史記·孔子世家》“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魯昭公之二十二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其在時間狀語之后、主句之前均有“而”字,根據(jù)文義則強調(diào)主句所講內(nèi)容。如此看來,是為突出或者強調(diào)“荀卿最為老師”、“三為祭酒”,蓋自稷下學(xué)宮以來,有此殊榮者鮮,司馬遷于此有褒揚之意無疑。

陶師承認(rèn)為,《孟子荀卿列傳》乃由孟子傳、鄒衍及齊稷下先生傳及荀子傳組成,自“鄒衍之術(shù)”至“炙轂過髡”四十一字毫不涉及荀子,應(yīng)是上段《稷下先生傳》錯簡至此,應(yīng)將此四十一字補入上段,則文義均合。四十一字為“鄒衍之術(shù)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此段文字乃稷下諸先生之概論,應(yīng)是諸先生傳之末段,如此文義均合。而《荀卿本傳》則當(dāng)該作:“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xué)于齊,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④陶師承:《荀子研究》,上海:大東書局,1926年版,第9頁。當(dāng)是。

齊襄王即位五年(前279年),田單始復(fù)國;六年,田單攻聊城,歲余不下;八年,田單攻狄??梢娤逋跚捌?,干戈是務(wù),及國家平靖,重建稷下學(xué)宮,“修列大夫之缺”,大概已到中晚期了。其時,田駢等人俱已不在人世,荀子由稷下后學(xué)變得“最為老師”,這時他已六十余歲,從楚國抑或其他國家返回齊國,“三為祭酒”。

四、荀子曾應(yīng)聘于趙秦二國

荀子在襄王中后期重返齊國,這次在齊國可能住了十余年之久,并曾以學(xué)官領(lǐng)袖的身份應(yīng)聘諸侯。劉向《書錄》云:“孫卿應(yīng)聘于諸侯,見秦昭王……及秦相應(yīng)候?!薄度逍А菲灿涊d荀子見秦昭王和應(yīng)候范雎的事情,按,范雎以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封應(yīng)候,其年乃齊襄王十八年。

《史記·趙世家》記孝成王元年(前265)時,秦、趙便已經(jīng)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沖突,荀子此時自然不可能再在秦國呆下去,或者,他可能早在公元前266年就回到趙國。因此,他游秦的下限可以定在前265年。而范雎于前266年始封為應(yīng)侯,那么,荀子應(yīng)該是在這一年來到秦國的⑤梁濤:《荀子行年新考》,《陜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社版),2000年第4期。。此時,他已經(jīng)七十歲左右了。

《孫卿書錄》又云:“至趙,與孫臏議兵趙孝成王前。”而《荀子·議兵》篇則記載他與趙臨武君議兵于趙孝成王前,并沒有說明臨武君是誰。按,楊倞《議兵篇注》謂臨武君是楚將,未知姓名。他引《楚策》云:“天下合縱,趙使魏加見春申君曰:‘君有將乎?’春申君曰:‘有矣。仆欲將臨武君?!杭釉?‘……今臨武君嘗為秦孽,不可以為拒秦之將?!笨梢?,此臨武君并非孫臏,因此胡適說可笑⑥胡適:《中國哲學(xué)史大綱》,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69頁,第267頁。。

荀子議兵的時間,各書沒有明確記載。《議兵》篇曰:“韓之上地,方數(shù)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趙不能凝也,秦奪之?!睏顐娮⒃?“上地,上黨之地?!表n桓惠王十年(前262),秦軍攻取了韓國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陽縣),完全截斷了韓國上黨郡同韓國本土之間的聯(lián)系。韓國當(dāng)政者非??謶?,想獻(xiàn)出上黨郡向秦求和。上黨郡守馮亭因不愿降秦,就將韓國的上黨郡十七縣獻(xiàn)給趙國,以求得趙的保護(hù)。趙國接受了上黨,并封馮亭為華陽君①班固:《漢書·馮奉世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這就是《荀子·議兵》篇所說的“韓之上地,方數(shù)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的過程。但至公元前259年時,秦軍又乘長平之役,從趙人手中奪走了上黨?!稇?zhàn)國策·秦策一》張儀說秦王時提及此事說:“代縣三十六縣,上黨十七縣,不用一領(lǐng)甲,不苦一民,皆秦之有也?!雹凇稇?zhàn)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5頁,第566頁,第567頁。這就是《議兵》篇所說的“趙不能凝也,故秦奪之”。二年之后,即至公元前257年時,秦軍邯鄲戰(zhàn)敗,局勢又急轉(zhuǎn)直下,上黨又為韓國所收復(fù)。公元前247年4月時,秦軍又攻取上黨郡,平定了趙的晉陽,重新建立了太原郡?!妒酚洝ろn世家》所載與《荀子·議兵》篇的記載若合符節(jié),據(jù)此,可以推測出荀子在趙孝成王面前與臨武君議兵的時間。在公元前259年以前,秦人并沒有攻下上黨,而荀子議兵時卻談到了“韓之上地”,“秦奪之”這一事件,可見將荀子議兵的時間應(yīng)在前259年秦取上黨之后,在前257年秦軍戰(zhàn)敗邯鄲復(fù)失上黨之前,當(dāng)是孝成王十年即前256年。

在秦趙長平之戰(zhàn)后,趙國形勢非常嚴(yán)峻,這時的荀子回到趙國,議兵于孝成王前,希望能夠為國分憂,但荀子崇尚儒術(shù),言稱三王,不合時宜,不被趙王所用。出使諸國完畢,他于是又回到了齊國。

五、再次到趙國,終于楚國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又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卑础妒酚洝ご荷昃袀鳌?“春申君相楚八年,為楚北伐滅魯,以荀卿為蘭陵令?!贝荷昃喑诔剂彝踉?前262年),則當(dāng)齊王建十年(前255年)時,荀子已經(jīng)離開齊國前往楚國,并當(dāng)上了蘭陵令。其時,他已是八十歲左右的長者了。

荀子這次由齊適楚,主要是因為遭受了齊人的讒言。荀子在楚為蘭陵令不久,卻再次蒙受了同樣的恥辱。《戰(zhàn)國策·楚策四》載:“客說春申君曰:‘湯以亳,武王以鄗,皆不過百里以有天下。今孫子,天下賢人也,君藉之以百里勢,臣竊以為不便于君,何如?’春申君曰:‘善。’于是使人謝孫子。孫子去之趙,趙以為上卿?!雹邸稇?zhàn)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5頁,第566頁,第567頁。《孫卿書錄》記載略同,惟不言“為上卿”之事?!稇?zhàn)國策》姚宏注云:“荀子未嘗為上卿,《后語》作‘上客’,當(dāng)是?!睋?jù)姚注,則《楚策四》之“上卿”當(dāng)為“上客”之誤。時平原君為趙相,“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shù)千人?!雹芩抉R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荀子返回趙國之后,極有可能成了平原君幕僚中的上客,當(dāng)然也有可能成為孝成王宮廷中的上客。

荀子在趙國逗留了多久,不得而知?!冻咚摹酚州d:“客又說春申君曰:‘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魯入齊,魯弱而齊強。夫賢者之所在,其君未嘗不尊,國未嘗不榮也。今孫子,天下賢人也。君何辭之?’春申君又曰:‘善?!谑鞘谷苏垖O子于趙?!雹荨稇?zhàn)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5頁,第566頁,第567頁。荀子致書辭謝?!秾O卿書錄》接述其事曰:“孫卿遺春申君書,刺楚國,因為歌賦,以遺春申君。春申君恨,復(fù)固謝孫卿。孫卿乃行,復(fù)為蘭陵令。”荀子由趙返楚,其時在楚考烈王十六年(前247年)以前。《史記·李斯列傳》云:“從荀卿學(xué)帝王之術(shù),學(xué)以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燎兀瑫f襄王卒。”秦莊襄王卒于前247年,其時李斯在楚國辭別荀子而入秦,則此前荀子已來到楚國,第二次當(dāng)上了蘭陵令。荀子這次做蘭陵令,連續(xù)做了十年之久?!妒酚洝っ献榆髑淞袀鳌吩?“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春申君死于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年),其時荀子已近百歲。荀子離任以后,“老于蘭陵”(劉向:《孫卿書錄》),“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shù)萬言而卒,因葬蘭陵?!?《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六、荀子卒于秦滅楚之時

荀子到底卒于何年,群書皆未明載?!妒酚洝だ钏沽袀鳌吩?“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fù)李斯官,卒用其計謀,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可知,《諫逐客書》之后,李斯方得志于秦,時在前236年后?!尔}鐵論·毀學(xué)篇》云:“方李斯之相秦也,始皇任之,人臣無二,然而荀卿謂之不食,睹其罹不測之禍也?!雹尥糁?《荀子通論》,載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32頁。據(jù)《史記·秦本紀(jì)》,李斯相秦,在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與三十四年(前213)之間,那么,荀子活到了秦統(tǒng)一天下之后。姑且以李斯相秦在始皇三十一年而論,其時荀子已近百二十歲。這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通的。

《史記·李斯列傳》:“斯長男由為三川守,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長皆前為壽,門廷車騎以千數(shù)。李斯喟然而嘆曰: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太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當(dāng)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绷簡⒊苍?jīng)認(rèn)為,“李斯相秦,荀卿為之不食”,或是附會“李斯述荀卿‘物禁太盛’一語”①《荀子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5頁。寫出的,很有道理。因此,《鹽鐵論》所載“李斯之相秦”而“荀卿為之不食,睹其罹不測之禍”,應(yīng)該是附會《諫逐客書》之后,李斯受到秦王信任并作了廷尉一事。

《荀子·堯問篇》篇末“孫卿迫于亂世,鰌于嚴(yán)刑,上無賢主,下遇暴秦”,這是荀子弟子記載荀子的生平,所言應(yīng)不虛?!吧蠠o賢主”應(yīng)是指荀子周游了幾個國家卻無一能用之者,此事無有異議?!跋掠霰┣亍?,則學(xué)者多以為荀子看到了秦統(tǒng)一全國的局面。姑且論之。按,始皇二十一年(前226)秦將王賁率軍進(jìn)攻楚國北部,下十余城,開道擊魏,揭開了攻滅楚國的序幕。蘭陵在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zhèn),至今仍有荀子墓②王文楚:《南蘭陵郡與蘭陵縣》,《常州工學(xué)院學(xué)報》(社科版),2009年第6期。。如此看來,在王賁的這次攻楚中,處于楚國北部的蘭陵就陷落了。因此,《堯問篇》的“下遇暴秦”,應(yīng)是指荀子經(jīng)歷了秦滅楚的過程,直面了秦國的殘暴。秦滅楚在前226至前223之間,大概荀子卒于此三年的戰(zhàn)亂之中。此時,他幾近百一十歲了。

汪中《荀子通論》:“左丘明作《傳》以授曾申,申傳衛(wèi)人吳起,起傳其子期,期傳楚人鐸椒,鐸椒傳趙人虞卿,卿傳同郡荀卿,名況,況傳武威張蒼,蒼傳洛陽賈誼?!雹弁跸戎t:《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1頁。據(jù)《史記·張丞相列傳》,張蒼卒于孝景前五年(前152年),卒時年有百余歲。若如荀卿卒于公元前237年前后,其實張蒼只有十多歲,似不得從荀子習(xí)《左氏傳》。若荀子卒于秦始皇二十一年之后,其時張蒼二十余歲,親炙荀子之門,身負(fù)傳經(jīng)之托,方顯得較為合情合理。

綜上所述,從客觀的資料出發(fā),得出比較近似的結(jié)論應(yīng)是:荀子大約生于周顯王三十三年、齊宣王七年、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前后,卒于始皇二十一年、齊王建三十九年(前226)之后,年百余歲。

附:荀子行年表

周顯王三十三年(前336年),荀子出生

周慎靚王五年、燕王噲五年(前316),燕王噲讓國子之,荀子約于此時來燕,年20歲。

周赧王二十九年、齊湣王十五年(前286),游學(xué)于齊,年50歲。

周赧王三十年、齊湣王十六年(前285),荀子離開齊國前往楚國。

周赧王三十九年、齊襄王八年(前276),由楚國回到齊國稷下,最為老師,年60歲。

周赧王四十九年、齊襄王十八年、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荀子游秦,年70歲。

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王五十一年、趙孝成王十年(前256),議兵于趙孝成王前,年80歲。

秦昭王五十二年、齊王建十年、楚考列王八年(前255),適楚為蘭陵令,年81歲。

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年),李園殺春申君,卿廢蘭陵令,年98歲。

始皇二十一年(前226年),卒,年110歲。

猜你喜歡
蘭陵李斯游學(xué)
山東蘭陵縣魯城地區(qū)BIF型鐵礦特征及找礦標(biāo)志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long-snake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due to kidney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中東省蘭陵縣尚巖鎮(zhèn)初級中學(xué)紅色文峰文學(xué)社
山東省蘭陵縣庭院經(jīng)濟(jì)研究所
中國釀造(2019年9期)2019-10-08 05:44:04
游學(xué)天鵝湖
海外游學(xué)別因焦慮而盲目跟風(fēng)
華人時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28
去美國“插班”游學(xué)
中華家教(2018年7期)2018-08-01 06:32:22
我家的游學(xué)故事
中華家教(2018年7期)2018-08-01 06:32:20
李斯造小篆
蘭陵∶圣王高地的精神氣象
齊魯周刊(2017年34期)2017-09-09 23:46:37
襄城县| 瑞丽市| 铅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普兰县| 繁昌县| 安图县| 石嘴山市| 儋州市| 河源市| 凤城市| 玉林市| 华池县| 隆尧县| 宝清县| 鄂伦春自治旗| 京山县| 恭城| 房产| 毕节市| 额敏县| 城口县| 通山县| 梧州市| 莫力| 洛扎县| 景泰县| 阳春市| 莱芜市| 辛集市| 钟山县| 永年县| 北海市| 克东县| 麦盖提县| 望都县| 秦皇岛市| 大连市| 垣曲县| 清苑县|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