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剛,雷 澍,江榮林
電針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40例
徐勇剛1,雷 澍2,江榮林2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針刺療法;下合穴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BO)發(fā)生在腹部手術后早期,由于腹部手術創(chuàng)傷或腹腔內(nèi)炎性反應等原因,導致腸壁水腫和滲出而形成的一種機械性與動力性同時存在的粘連性腸梗阻。2007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使用電針方法治療4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共80例,按照治療方式,回顧性分為電針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齡(47±15)歲。對照組男13例,女27例;平均年齡(51±14)歲。梗阻前均接受過腹部手術治療,平均1.88次。發(fā)病時間為手術后5~26 d,平均(10±5)d。兩組病例的性別、年齡、發(fā)病原因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禁食水,持續(xù)鼻胃管行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胃腸外營養(yǎng)支持;根據(jù)病情需要使用抗生素。
治療組:在以上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電針治療。取雙側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毫針直刺,進針25~40 mm,依據(jù)實者瀉之、虛者補之、虛實夾雜者平補平瀉的原則,施以提插或捻轉法行針15~30 s。得氣后接G6805-1型治療儀,以密波20 Hz、輸出電壓6 V電針刺激,2次/d,每次30~60 min。連續(xù)2周為1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治愈∶無腹脹、腹痛、惡心嘔吐,恢復排氣、排便,不需要進行胃腸減壓,恢復進食且梗阻未反復,腹平片、腹部B超、腹部CT或消化道造影提示未見異常。有效∶上述癥狀、體征明顯減輕,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影像學檢查提示腸梗阻征象好轉。無效∶癥狀和體征未能解除甚至加重或中轉手術治療,影像學檢查提示陽性指征未好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顯著性標準。
2周后兩組癥狀絕大部分有改善,電針組效果更明顯。見表1。
表1 兩組EPIBO患者療效比較(n,%)
由于腹膜組織含有大量的吞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當其受到損傷或炎癥刺激后,就會發(fā)生一系列免疫反應,產(chǎn)生大量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zhì),導致腹膜及腸管的炎性粘連[1]。EPIBO雖不是一種獨立類型的疾病,但有自己的特殊性∶(1)多發(fā)生于手術次數(shù)多、操作范圍廣、創(chuàng)傷重、手術時間長、體質(zhì)及營養(yǎng)狀況差等病例。(2)梗阻癥狀多發(fā)生于術后早期,有作者認為在術后1~3周內(nèi)。(3)腸梗阻癥狀和體征比較明顯。(4)腸鳴音減弱,少數(shù)可聞及氣過水聲,但無金屬音。(5)腹部觸診有柔韌感,多數(shù)有固定壓痛。(6)非手術治療大多有效。因此,加快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盡早治療干預,是術后恢復的重點。
EPIBO依據(jù)臨床特點,屬中醫(yī)學腸結、關格等范疇。中醫(yī)胃、小腸、大腸均為腑,其特點為“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滿”、“以通為用,以降為順”。EPIBO發(fā)病機制為手術后胃腸功能障礙,腸腑氣機升降失調(diào),脾氣不升,胃氣不降,阻滯不通,上下阻隔,出現(xiàn)氣滯則脹,不運則閉,不通則痛,氣逆則嘔。故以行氣消脹、通腑導滯為治則。常規(guī)治療雖能刺激胃腸運動,同時也增加胃腸道負擔,使胃腸道功能恢復較慢,疾病治愈時間慢。以往經(jīng)驗證明,針灸治療EPISBO具有比較好的效果[2]。依據(jù)“合治內(nèi)腑”的原則,我們選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穴。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jīng)之合穴,具有理脾胃、調(diào)中氣、消積滯、化濕濁、調(diào)氣血、扶正氣等功能,針刺足三里可以增強胃腸蠕動功能,改善腸壁微循環(huán),促進排氣排便[3]?!夺樉募滓医?jīng)》云∶“五臟六腑之脹,皆取三里。三里者,脹之要穴也?!薄岸歉谷锪簟贝_實是指導臨床醫(yī)家的要訣。上巨虛、下巨虛為大小腸下合穴,針之能疏通腸腑之氣機,蕩滌腸腑之積滯。三穴合一,為針刺法中齊刺法,再配合電針,可以加強針刺的刺激作用,使療效更佳。
[1]Tsukamoto M,Enjoji A,Ura K,et al.Preserved extrinsic nellral con-nection between gallbladder and residual stomach is essential to preventdysmotility of gallbladder after distal mastectomy[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00,12(1):23-31?.
[2]劉利,檀曉東.針刺預防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J].中國針灸,2006,26(1):65.
[3]李鴻雁,楊丹寧,李航,等.針刺足三里對食管癌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江蘇中醫(yī)藥,2008,40(12):83-84.
(收稿:2013-02-20 修回:2013-09-26)
(責任編輯 李 平)
R656.1
A
1007-6948(2013)06-0702-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3.06.036
浙江省中醫(yī)院1.針灸科;2.ICU(杭州 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