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晶
(寧夏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寧夏 銀川 750021)
對于字族的關(guān)注和研究由來已久,上可追溯至宋代的“右文說”。但蔡永貴認(rèn)為字族不同于傳統(tǒng)的“右文說”,乃是一種母文表義的文字現(xiàn)象,即由記錄根詞的母文的形、音、義孳乳分化出來一系列孳乳字,而它們與母文的形、音、義之間因關(guān)系遠(yuǎn)近有著的不同層次聯(lián)系。根據(jù)“母文表義”這一理論,分析以“果”為母文,加注類屬符號所成的十三字,探討母文與孳乳字之間的意義聯(lián)系。
踝,《說文·足部》:“踝,足踝也。從足,果聲?!盵1,p46上]《玉篇·足部》:“踝,胡瓦切。足踝也?!盵2,p130]《廣韻·馬韻》:“踝,足骨也。”[3,p289]《段注》:“踝,足踝也。<釋名>曰:‘踝,確也。居足兩旁磽確然也?!矗乎渍撸俗阕笥夜锹∪秽髡咭?。在外者謂之外踝。在內(nèi)謂之內(nèi)踝。”[5,p81上]踝骨即踝關(guān)節(jié),形狀與人體其他關(guān)節(jié)部分一樣,都是圓滑狀,以便于活動,與果實形近。
髁,《說文·骨部》:“髁,髀骨也。從骨,果聲。”[1,p86下]《玉篇·骨部》:“髁,口臥、口禾二切。髀骨?!盵2,p136]《廣韻·馬韻》:“髁,腰骨也??嗤咔?。七?!盵3,p289]《戈韻》:“髁,膝骨”[3,p144]。《過韻》:“髁,髀骨也?!盵3,p400]《段注》:“髀骨也。髀骨猶言股骨也。醫(yī)經(jīng)亦謂之股骨?!琳?,髀與髖相按之處。人之所以能立,能行,能有力者皆在于是。故醫(yī)經(jīng)謂之機。”[5,p165上]從這些解釋來看,“髁”指的就是髀骨與髖骨相交的關(guān)節(jié)部分,人體骨骼中這些部分大都小而圓滑,與果實的形狀頗為相似。
窠,《說文·穴部》:“窠,空也。穴中曰窠,樹上曰巢。從穴,果聲?!盵1,p152下]《玉篇·穴部》:“窠,口和切?!墩f文》曰:‘空也。穴中曰窠,樹上曰巢’?!盵2,p225]《廣韻·戈韻》:“窠,窟。又巢?!盵3,p143]由此可知,“窠”類似于“穴”和“窟”,則其形當(dāng)“小而圓”,與果實的外形相近。
顆,《說文·頁部》:“顆,小頭也。從頁,果聲?!盵1,p182下]《玉篇·頁部》:“顆,口火切。小頭皃?!盵2,p75]《廣韻·果韻》:“顆,小頭。苦果切。三?!盵3,p287]《段注》:“顆,小頭也。引伸為凡小物一枚之稱。珠子曰顆,米粒曰顆是也?!盵5,p418下]由于果實大多“小而圓”,所以原本表示果實性狀的“顆”被用作與果實具有相同性質(zhì)——小且圓的“小物”的量詞。
從“果”的另一特征義“突出、顯露”,我們可以孳乳出“祼”“課”“敤”“稞”“裹”這五字。
祼,《說文·示部》:“祼,灌祭也。從示,果聲?!盵1,p8下]《玉篇·示部》:“祼,祼鬯告神也?!盵2,p12]《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盵6,p540]鄭玄注曰:“祼之言灌,灌以郁鬯,謂始獻尸求神時也?!盵6,p541]可見,“祼”指的就是將酒灌注于地的一種儀式,酒被灑在地上,亦即顯露于地面,故“祼”含有“突出、顯露”義。
課,《說文·言部》:“課,試也。從言,果聲。”[1,p52下]《玉篇·言部》:“課,枯過切。議也,試也。又苦訛切?!盵2,p165]《廣韻·過韻》:“課,稅也,試也,第也?!盵3,p400]《戈韻》:“課,課差?!盵3,p144]《韓非子·定法》:“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盵7,p957]《管子·七法》:“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臧?!盵8,p117]《段注》:“試也?!稄V韻》:‘第也,稅也。’皆課試引伸之義。從言。果聲?!盵5,p93上]可見“課”的主要意思為通過考核選拔優(yōu)秀者,也就是使優(yōu)秀者顯露出來。
敤,《說文·攴部》:“敤,研治也。從攴,果聲。舜女弟名敤首?!盵1,p69上]《玉篇·攴部》:“敤,口果、口臥二切。研理也?!盵2,p332]《廣韻·果韻》:“敤。研理。又音課?!盵3,p287]《過韻》:“敤,研治?!盵3,p400]大凡研磨某種材料,都是要將該材料突出的多余部分去除,從而使其內(nèi)部顯現(xiàn)出來,或者使其呈現(xiàn)出研磨者所期望的形態(tài)。所以,“敤”這種行為的目的就是“突出、顯露”某事物。
稞,《說文·禾部》:“稞,谷之善者。從禾,果聲。一曰:‘無皮谷’?!盵1,p145下]《廣韻·馬韻》:“稞,凈谷?!盵3,p289]《戈韻》:“稞,青稞。麥名?!盵3,p144]《段注》:“谷之善者。謂凡谷顆粒俱佳者。《廣韻》云:‘凈谷’。從禾。果聲。胡瓦切。古音讀如顆。一曰無皮谷。謂谷中有去稃者也。此義當(dāng)讀如‘裸’。”[5,p325下]如《段注》所言,則“稞”表示“谷之善者”義時指的是谷中被挑選出的優(yōu)良者,而表示“無皮谷”時指的是去除了稃皮把籽粒裸露出來的谷子。《廣韻·戈韻》認(rèn)為該韻中的“稞”指的是青稞,而青稞是一種內(nèi)外穎殼分離、籽粒裸露的谷類作物,也被稱為“裸大麥”??梢?,“稞”確實是含有“突出、顯露”的意義。
裹,《說文·衣部》:“裹,纏也。從衣,果聲。”[1,p172下]《玉篇·衣部》:“裹,為乖切。苞也。胸藏物也。抱也。在衣曰裹,在手曰握?!盵2,p502]《廣韻·果韻》:“裹,苞裹。又纏也?!盵3,p285]《過韻》:“裹,包也。又音果?!盵3,p400]《管子·君臣》:“富之以國裹?!盵8,p569]注:“謂財貨所苞裹而藏也?!盵8,p569]綜上所述,“裹”主要是以包裹的形式將某物包藏不顯露出來,與“突出、顯露”義相對,也有關(guān)聯(lián)。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認(rèn)為以“果”為母文的“果”族字以“果”的特征義為核心并在意義上緊密相關(guān)?!靶《鴪A”義中的“踝”“髁”同時也具有“突出、顯露”義,更加證明了“果”的兩個特征義之間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此外,還有三字亦以“果”得聲,但意義尚無法與上述二義核系聯(lián),謹(jǐn)錄之以待進一步考證。
淉,《說文·水部》:“淉,水也。從水,果聲?!盵1,p228下]
[1]許慎.徐鉉,校定.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2]顧野王.陳彭年,等重修.宋本玉篇[M].北京:中國書店,1983.
[3]陳彭年.宋本廣韻[M].北京:中國書店,1982.
[4]鄭玄.鄭氏周易注(叢書集成初編)[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9.
[5]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鄭玄,注.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
[7]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黎翔鳳.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新編諸子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