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婷
【摘要】在英語文學作品中,作者往往經(jīng)過仔細推敲,聯(lián)系人物所處社會背景、生活環(huán)境、時代特征,用引經(jīng)據(jù)典、套用詞匯、諧音造字等方法為人物命名,以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甚至預示人物的命運和結(jié)局。通過透視英語文學作品中人物命名的內(nèi)涵,讀者和語言研習者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文學作品本身及其外延,更深入的洞察英語語言文化,再次見證英語社會、文化、語言的變革和發(fā)展。
【關(guān)鍵詞】英語;文學作品;人名;語言;文化
美國當代著名文藝理論家韋勒克精辟指出:“塑造人物最簡單的方法是給人物命名。每一個‘稱呼都可以使人物變得生動活潑、栩栩如生和個性化?!?/p>
人類歷史之初,人名在社會交往中是代表個體、區(qū)別于他人的簡單符號。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最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人名——越來越多的與其所處的社會背景、生活環(huán)境、時代特征密切聯(lián)系。文學作品,作為人類語言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亦將豐富內(nèi)涵蘊含于人物的姓名之中。作者根據(jù)一定的創(chuàng)作意圖,根據(jù)作品中人物所要表現(xiàn)的性格特征、身份地位,體現(xiàn)人物所處時代背景,預示人物的命運結(jié)局,總是煞費苦心的為人物起上恰到好處的名字。英語文學史上有一大批文學巨匠創(chuàng)作了許多不朽佳作,其主人公的名字更是家喻戶曉,甚至已成為后世具有某類典型性格的人群的代名詞。因此,英語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姓名是作者表現(xiàn)主題的工具也是讀者解讀作品的扣結(jié)。通過透視英語文學作品中人物命名的內(nèi)涵,讀者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文學作品本身及其外延,更深入的洞察英語語言文化。
一、引經(jīng)據(jù)典
在英語文學語境中,古希臘羅馬神話和《圣經(jīng)》一同構(gòu)成了其思想源泉,為英語文學的發(fā)展提供了若干重要母題,并由這些原型衍生出眾多文學作品。尼采在《悲劇的誕生》里斷言:“沒有神話,一切文化都會喪失其健康的天然創(chuàng)造力。唯有一種用神話調(diào)整的視野,才把全部文化運動規(guī)束為統(tǒng)一體?!?4世紀至16世紀興起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將中古希臘羅馬文化重新發(fā)掘出來,作為希臘羅馬文化中的瑰寶,希臘羅馬神話和英雄傳說也引起當時及后來的詩人、劇作家、小說家的極大興趣。如英國的莎士比亞、彌爾頓、濟慈、雪萊、蕭伯納等很多詩人和劇作家多次在其作品中運用希臘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和故事;朗費羅、惠特曼、約翰·巴斯和約翰·厄普代克等美國詩人、作家也借古代希臘神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英國現(xiàn)代女作家羅琳的暢銷小說《哈利波特》中許多人名都源自希臘神話、中世紀傳說。如德拉科Draco(拉丁文“龍”)的取名,因西方神話傳說中龍蛇不分,作者以此暗示他是十足的蛇;納西莎Narcissa源自希臘神話中的Narcissus——一個因為愛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終日坐在水邊最終化作水仙花的美少年(narcissism意為“自戀”)——作者用這個名字來諷刺馬爾福家的人自視甚高;赫敏Hermione的名字源于希臘神話中的神使Hermes,作者用來比喻她的智慧。
《圣經(jīng)》是一部宗教經(jīng)典,也是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文學名著。英國學者麥考利曾說“假使所有英文寫的作品都毀滅了,只剩下英文《圣經(jīng)》這一部書,那么這部書自己就足以把英文里全部的美與力量顯示出來。”許多偉大的英美文學作品取材于圣經(jīng)故事,如英國詩人米爾頓的長詩《失樂園》和《復樂園》,拜倫的《該隱》與王爾德的《莎樂美》,惠特曼的《草葉集》中的“亞當?shù)淖訉O”,艾略特的《賢人朝圣記》。英國作家狄更斯借《舊約全書·創(chuàng)世紀》中“該隱誅弟”的故事,給小說中的逃犯命名“亞伯”(Abel),深刻暗示出作者對當時英國社會的丑惡兇殘的批判和揭露——在這個“該隱”般的社會,將會有一個接一個的“亞伯”成為它的犧牲品。又如美國作家梅爾維爾的《白鯨》(MobyDick)中伊希梅爾Ishmael、埃哈伯Ahab、依萊賈Elijah和加布里埃爾Gabriel等小說人物都借用《圣經(jīng)》的人物名字,暗示這些人物具備與同名宗教人物的某些品質(zhì),誘使讀者琢磨想象。
此外,一些早期的著名文學作品也為后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寓意豐富的人名。英國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現(xiàn)實主義小說大師菲爾丁在長篇小說《阿美麗亞》(Amelia)中塑造了阿美麗亞這樣一個溫柔賢淑、對窮困險惡環(huán)境逆來順受、賢妻良母式的人物。19世紀英國著名小說家薩克雷創(chuàng)作名著《名利場》(VanityFair)中也有一個阿美麗亞(AmeliaSedley),不僅名字相同,身世經(jīng)歷、性格特征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二、套用詞匯
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很多時候會借用現(xiàn)成的單詞或詞組,如名詞、形容詞,來做作品中人物的姓名,這在英語文學作品中十分常見。早期宗教小說中,七大罪惡和人類的優(yōu)秀品德直接變成具體人物登場。英國清教徒作家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ThePil—grimsProgress)最具代表性。這部作品以寓言形式反映英國王政復辟時期的社會情況,諷刺貴族階級的荒淫貪婪。作者將正面人物稱為“基督徒”(Christian)、“福音先生”(MLEvan-gelist)、“忠誠”(Faithful)、“希望”(Hopeful)、“仁慈”(Mere),稱反面人物為“恨善法官”(JudgeHate-Good)、“無賴先生”(Mr.No-good)、“淫樂先生”(MLLove-lust)、“殘忍先生”(MLCruelty)、“嫉妒”(Envy)等。薩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場》(VanityFair)借用Sharp(敏銳)給一位窮苦藝術(shù)家的女兒命名。
在《小杜麗》(LittleDonrrit)中,狄更斯通過描寫“兜三繞四部”對當時英國政府的官僚主義進行批判,把掌管該部門的人命名為“巴納克爾”(Barnacle,藤壺——一種附在巖石、船底的甲殼動物)。當代作家戈爾丁的成名作《蠅王》(LordoftheFlies)中有一個人物,生得肥胖臃腫,眼睛近視,衣著邋遢,命運悲慘,人稱“皮基”(Piggy,小豬)。美國作家霍桑在小說《紅字》(TheScarletLetter)中為一主要人物命名Pearl,具有“珍貴”、“杰出”之意。短篇小說大師歐·亨利在《二十年之后》(AfterTwentyYears)中借Silky(滑頭)、Patrolman(巡警)分別為兩位主人公命名,刻畫性格、表明人物身份。
加拿大女作家JoyFielding在1997年出版的小說MissingPieces中給人物ColinFriendly(友好的)命名,通過人名本身的字面意思和人物真實人格特質(zhì)的強烈反差而形成一種戲劇性的諷刺效果。ColinFriendly外表溫和平靜,相貌俊朗迷人,聲音動聽深沉,卻在這友好的假象下包含丑陋恐怖、畸形變態(tài)的人格,以殘暴手段強奸并殺害了十多位女性。美國女作家KristinHannah在2000年出版的小說AngelFalls中也用到這一手法。男主人公之一JulianTrue(真實的)在放蕩不羈的年齡愛上女主人公,婚后卻拋妻棄女,沉溺在自己好萊塢超級明星紙醉金迷的生活中。True這樣的人物恰恰無法也不敢真實面對自己和生活。
三、諧音造字
同音字、近音字、新造字同樣是文學作品中人物命名的主要方法之一,較之直接套用現(xiàn)成詞匯的方法來說,這種方法更為隱晦。莎士比亞在《溫莎的風流娘兒們》中命名約翰·福斯塔夫爵士(SirJohnFalstaff)。Falstaff與falsestuff諧音,意為“假貨”,巧妙的刻畫出這個表面上勇敢高尚、足智多謀,實則自私狡黠、貪生怕死的騎士的形象。塞繆爾?理查遜的《克羅麗莎?哈洛》(ClarissaHarlowe)中女主人公克羅麗莎的情人洛夫萊斯(Lovelace)與loveless(沒有愛情)諧音,是個專門勾引婦女、荒淫無度的色狼,他幫助克羅麗莎出逃并非出于愛情而是為了一己之欲。狄更斯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DavidCopperfield)一書中大衛(wèi)的繼父摩特斯通先生(Mr.Murdstone)和其姐姐摩特斯通小姐(MissMurd-stone),性情殘忍,殘酷虐待大衛(wèi),逼死大衛(wèi)之母。Murdstone與murderstone諧音,作者暗示兩個連石頭都殺的壞蛋怎能放過大衛(wèi)及其生母。史蒂文森的中篇小說《化身博士》(TheStrangeCaseofDr.JekyllandMr.Hyde)描寫了主人公用藥物使自己變換于善良的吉基爾博士(Dr.Jekyll)和殘暴的海德先生(Mr.Hyde)之間的故事。Hyde與hide(隱藏)諧音,讓人聯(lián)想到海德先生隱藏在吉基爾博士的身份之下,隱藏在黑夜、密室和那個道貌岸然的社會背后。吉基爾博士(Dr.Jekyll)的名字,Je在法語中即為“我”,kyn與kill(殺戮)諧音,也婉轉(zhuǎn)道出“我殺戮”的含義。狄更斯的《荒涼山莊》(BleakHouse)中有一人物克魯克(Krook)借crook之音表達“騙子”之意。美國現(xiàn)代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GonewiththeWind)中女主人公斯嘉麗(Scarlett)與scarlet(鮮紅的)發(fā)音相同。鮮艷奔放的顏色既與斯嘉麗桀驁不馴、敢愛敢恨的性格相符,又借scarletwoman這個西方文化中帶有貶義的詞說明她一些出格言行在當時為世俗所不容。
用兩個詞或或一詞一綴的方式創(chuàng)造新詞給人物命名也常見于英語文學作品中。如愛爾蘭劇作家謝立丹的《造謠學校》(TheSchoolforScandal)以斯尼維爾夫人(LadySneerwell)的沙龍為場景。Sneerwell由sneer(冷笑)和well(擅長)構(gòu)成,勾勒出一個無所事事、以造謠為樂事的長舌婦形象。英國作家菲爾丁在《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TheHistoryofTomJones,aFoundling)中描寫鄉(xiāng)紳Mr.Allworthy,一個富有、慷慨、善良的老好人。All—worthy由all(所有)和worthy(有價值的、可尊敬的)構(gòu)成。2000年美國猶太作家索爾·貝婁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拉維爾斯坦》(Ravelstein)中主人公拉維爾斯坦的名字由荷蘭語ravel(纏緊、拆解)和猶太人名后綴stein構(gòu)成,說明他既有簡單的一面又有深奧難解和與生俱來的神秘的一面,體現(xiàn)出ravel一詞矛盾對立的意思。
除了上述三種英語文學作品人物命名的常用方法外,美國作家拉爾夫·艾里森還在《隱身人》(TheInvisibleMan)中用匿名法“他”(he)指代備受歧視的黑人們;斯坦貝克在《憤怒的葡萄》(TheGrapesofWrath)中給JimCasy命名,恰恰與JesusChrist的縮寫J.C.一致;厄普代克的“兔子三部曲”,用“兔子”這一綽號描寫一個心態(tài)紊亂、對家庭危機迅速逃遁的年輕人的變態(tài)行為。
總之,一個時代的人名記錄著一段名族發(fā)展演變史,記錄著那個時代諸如語言文化、神話傳奇、宗教信仰等豐富的內(nèi)涵。英語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們用引經(jīng)據(jù)典、套用詞匯、諧音造字、匿名綽號等方法精心設計人物姓名,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會生活,既實現(xiàn)了創(chuàng)作目的,又使讀者、英語語言的研習者們再次見證英語社會、文化、語言的變革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