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琳
〔關鍵詞〕 語文教學;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2—0045—01
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新型的、符合學生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教學新理念?;A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改變課程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當今的教學中,教師們在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評價方式的設計上,都遵循著這一理念。
一、教師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
1.教師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實現(xiàn)課堂角色的轉變。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
2.教師要做“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氛圍的營造者。新課改課堂中師生的關系是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照顧到學生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的個體差異,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認真傾聽來自學生的意見和感受,有利于教師獲取信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需要,使課堂教學始終處于愉快、輕松的氛圍之中。
3.教師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解決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欲望,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愛因斯坦曾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愛提問題的人,往往是積極思考,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因此,教師要隨時注意挖掘教材中的隱含條件,創(chuàng)設一種使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情境,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知識,使教學過程圍繞學習中產(chǎn)生的問題而展開。
二、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
1.開展小組合作。合作學習是以小組、學生自由組合等形式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是對班級學習方式的補充和改進。分好組是實施自主合作教學策略的首要問題。一般我采用異質分組的方法,將學生按性別、知識基礎、能力作有機調配,在新授課時分成四人小組,在練習時分成兩人小組,在表演時靈活分組。在課外輔導時,則采用同質分組的方法,以利于分層輔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采用不同的小組合作方式。
2.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位好的語文教師就應該和一個好的節(jié)目主持人一樣,能夠成功地駕馭課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利用現(xiàn)有條件和資源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師在學生的小組學習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不僅要指導學生制訂學習目標,補充學習素材,而且要對每一組的學習情況予以恰當?shù)脑u價和適時的點撥。同時,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協(xié)調好各學習小組間、同一組學生間的關系,控制好整個課堂結構。
三、教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
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我是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具體實施的:
1.會預習。具體包括:會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會借助教材、工具書以及聯(lián)系實際自學生字詞,會將精彩或有疑問的詞句標注在書上,會利用各種媒體收集資料。
2.會提問。一是質疑,對不理解、不了解的詞句質疑,對老師、同學的觀點質疑;二是以提出問題的形式自己制訂學習目標,可以圍繞課題、課文內容、藝術技巧、寫作思路等展開,以疑促思、促學。
3.會組織。在剛開始實施合作學習時,我總是手把手地教學生如何組織同伴一起學習,如何選擇學習的內容、學習的順序、學習的方法,注意照顧到全體等等。
4.會學法。具體的學習方法是很多的,教師不僅可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也可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尊重學生自己摸索、形成一些學習方法,因為只有當學習方法真正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習慣時,才能發(fā)揮其作用。
5.會評價。合作學習,特別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相互欣賞,并以此激勵自己。具體包括:討論時的評價(學會贊同、反對、補充);作業(yè)時的評價(同學間互相批改作業(yè))。從而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客觀地認識自我,真誠地欣賞別人”的良好心態(tài)。
編輯:劉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