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

2013-01-30 03:04:23于國旦蘇明月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3年6期
關鍵詞:司法制度收容犯罪人

于國旦 蘇明月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北京102249;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北京100875)

理念是人們對某一問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是關于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看法和觀點,它是少年司法制度存在的基石,不僅決定著少年司法制度的制度構成,而且對少年司法的實踐起著積極的指導作用?,F(xiàn)在,少年司法制度已經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應對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法律制度,但在我國,獨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并未建立①從整體上看,我國的少年司法制度依然依附于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就此而言,我國并沒有獨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在這種情況下,明確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是正確認識這一制度及構建我國少年司法制度的前提之一。筆者認為,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應為保護、保障和保衛(wèi)。

少年司法制度的首要理念是對具有違法犯罪行為的少年進行保護。保護的理念源于對少年兒童獨特的社會地位以及他們的行為和成年人的行為有著本質不同的認識。違法犯罪的少年作為一個社會群體,是獨立存在的,他們有著不同于成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有著自己特殊的需要。因此,應當從少年的視角來看待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不應將他們視為客體,從成年人的立場來看待他們。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下,國家應該“將少年違法者從成年罪犯中區(qū)分出來,社會永遠都應該將少年違法者作為一個‘孩子’來對待,而不是作為一個‘罪犯’來對待,使他們復歸社會而不是懲罰他們是最為重要的目標。”[1]這一基本理念要求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內容應以少年的最佳利益為核心,考慮少年的需要,一切為了少年的健康成長。

1.少年犯罪人與成年犯罪人的分離

少年有獨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們的行為同成年人有著本質的不同。少年的犯罪行為也與成年人的犯罪行為有著本質的不同,因此,應該將少年犯罪人從成年犯罪人中獨立出來,對少年的犯罪行為采取不同于成年人的方法予以應對。少年的違法行為可以看作他們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他們應當?shù)玫匠扇耸澜绲挠行ПWo和指導,以使他們在將來能夠重新適應成人世界的社會生活。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少年司法制度作為一種獨立的法律制度得以建立。就制度的建設而言,將少年犯罪人與成年犯罪人予以分離主要體現(xiàn)在制定具有獨立價值、不同于成年人刑事法的少年法對少年犯罪做出回應,“關于處理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的司法性法規(guī),從產生歷史上看,其所以有獨立存在的價值,是因為它以普通刑法的例外法的地位而起作用。如果不具有這種例外法地位,它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因為普通刑法就足以解決問題。”[2]

2.教育和矯正措施對刑罰的替代

少年的違法犯罪是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少年的健康成長相比,懲罰他們已經不是十分重要,采用改變其人格、使其重新融入社會、適用防止其再次實施犯罪行為的教育和矯正措施以代替?zhèn)鹘y(tǒng)的刑罰手段,是少年司法制度保護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建立在少年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和他們的需要之上,個別化的處理是教育和矯正的基本要求。對少年施以個別化的處理以防止他們將來再犯以及治療和使他們復歸社會為目的,而不是懲罰,這是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精神。由于少年是一個獨立的社會性存在,對于違法犯罪的少年施以刑罰懲罰并沒有考慮到少年的需要?,F(xiàn)在已經意識到刑罰的負面效應對于少年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因此,應當用合適的教育措施即保護處分來代替刑罰懲罰。人們已經認識到少年的犯罪問題不能和成年犯罪等同對待,對于少年適用刑罰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靶塘P或許可以得到一時的利效,但是,如何讓犯罪的少年使其不再與犯罪為伍,就這種長期性的觀點而言,教育輔導的理念是相當重要的?!保?]

在少年司法制度中,教育和矯正包含著多重含義。第一是以教育保護措施代替刑罰,這要求突破傳統(tǒng)的刑罰思想及以刑罰作為對犯罪人處遇方法的觀念?;诖耍Wo處分①保護處分,指的是有關旨在促進少年的健康成長、針對失足少年進行的性格矯正以及環(huán)境改善的措施。參見[日]松宮孝明著:《刑法總論講義》(第4版補正版),錢葉六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9頁。保護處分不同于刑罰,也不同于保安處分,是專門針對犯罪少年的特別處遇措施。被提了出來,成為對少年犯罪人主要的處遇方式。第二,無論對少年的處分屬于何種類型,都要以教育保護為依歸。因此,各國少年司法制度都規(guī)定了保護處分優(yōu)先主義的原則,在對少年施以處遇時,首先必須考慮保護處分,只有在保護處分無法奏效時,才能考慮適用刑事處分。第三,具有教育作用的保護處分同樣具有刑罰的預防作用。雖然保護處分不具有懲罰意義,但通過對犯罪少年適用保護處分,也可以達到警戒其他少年不實施違法行為的作用,同時,保護處分的適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少年再次實施犯罪行為。因此,保護處分具有和刑罰相當?shù)墓δ?。第四,少年司法制度中的教育保護,在實踐中的重要意義在于少年法院應當盡最大可能限制對犯罪少年適用刑事處分,盡量避免刑事處分的宣告。第五,對少年進行教育保護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少年順利完成社會化過程,使他們能夠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之中,輔導少年健康成長,具備正常的價值觀念。

3.少年成長環(huán)境的改善

少年之所以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與其個體的生活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是他們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應當通過司法機關的介入,將少年交付于適當?shù)膱鏊纳扑麄兊膫€體生活環(huán)境,使他們擺脫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以保障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一些國家和地區(qū)通過少年立法對少年司法制度的保護理念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例如日本少年法第1條規(guī)定:“本法以促使少年健康成長,對有違法行為的少年采取改造品性和整頓環(huán)境的保護處分,同時對于少年……的刑事案件采取特別措施為目的?!迸_灣少年事件處理法第1條規(guī)定:“為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調整其成長環(huán)境,并矯治其性格,特制定本法。”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將少年司法制度的保護理念在法典首條做出規(guī)定,顯示出保護理念在少年司法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從設有少年司法制度的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制度設計上大都體現(xiàn)了保護理念,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設立了特殊的法院(法庭)。為了將少年違法者從成年罪犯中區(qū)別出來,充分考慮他們的利益,必須設計出一個不同于成年人刑事法院的專門機構處理少年案件;而且,這一機構必須在組織體系上不同于成年人刑事法院,處理少年案件必須遵循不同于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獨特的實體性規(guī)則和程序性規(guī)則。自從世界上第一個少年法院在美國伊利諾斯州設立以來,各國紛紛仿效,專門的少年法院陸續(xù)建立。

第二,擴大了司法管轄的范圍。除了對少年觸犯刑罰法律的行為進行管轄之外,為了防止違法少年成為日后成熟的犯罪人,司法機關應當提前介入,因而有必要將一些對成年人來說不一定有社會危險性或危害性的行為或品行納入到司法機關的管轄范圍之中,這就是各國少年司法制度中所謂的虞犯事件。

第三,設計了獨特的程序。采用不同于成年人刑事程序的獨特程序審理少年案件,是將少年違法者從成年罪犯中區(qū)別出來的形式要求。這種程序不僅要對少年違法行為的事實進行調查,更重要的是對違法少年的違法原因、個人情況、家庭、社會生活環(huán)境進行調查,探明是否需要對少年適用保護性的處遇。為了將少年違法者作為一個孩子而不是作為一個“罪犯”來對待,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在少年案件審理程序的設計過程中甚至采用了和成年人刑事訴訟程序完全不同的概念和術語。

第四,采用了教育保護性的處分。對少年違法者采用完全不同于成年人的處分是將少年違法者作為一個孩子而不是一個“罪犯”來對待的實質性要求。這種處分的目的已經不在于對少年違法者的懲罰,而是重在對少年的教育,通過對少年生長環(huán)境的調整和人格的矯正,使他們能夠重新回歸社會,在一定程度上,這種處分和對正常少年的教育沒有不同,是讓少年違法者回歸社會的最佳途徑。盡管對少年的一些特別嚴重的行為的處分中也包含著一些微弱的懲罰因素,但這在各國少年司法制度中僅僅是例外。

第五,制定了獨立的少年法。雖然對違法少年施以各種保護性處遇是出于保護少年的目的,但司法機關的介入仍存在著侵害違法少年人權的可能,同時,為了將違法少年從成年罪犯中區(qū)別出來,必須制定出獨立適用于違法少年的專門法律,以顯示少年在社會中的特殊地位并對司法權的適用做出必要限制。這種法律即為少年法。

少年司法制度的保護理念在一些國家的司法實踐中也得到體現(xiàn)。例如,司法機關對保護處分的適用進行嚴格控制,只對那些確實需要保護的少年施以保護處分;對于一過性的少年違法事件,不施以保護處分,而期待他們自行改過;將對少年的教育首先交給父母和學校等①參見西原春夫:《日本刑事法的重要問題》,金光旭等譯,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日本國成文堂2000年版,第171頁。。

保障應當是少年司法制度的另一個重要理念。作為一種司法制度,少年司法制度應同樣具有保障功能,即少年犯罪只有在法律有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才受到追究,從而保障少年犯罪人不受國家權力的不當干涉。需要指出,保障作為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往往被人們忽視。實際上,少年司法制度并沒有離開作為司法制度的權利保障功能。無論從其產生還是發(fā)展來看都沒有離開對少年權利的保障,可以說,少年司法制度是在保障少年權利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這里,筆者以美國少年司法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為例對此做一說明。

19世紀的美國,對于少年違反刑法行為的處理并沒有專門適用的法律,而是適用成年人刑事法律。但不斷的城市化和工業(yè)化導致了青少年犯罪的大量增加,人們開始認識到,國家應該對少年的諸如懶惰、酗酒、流浪、逃學等行為進行更為寬泛的干涉,以防止這些少年在犯罪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一些旨在為兒童提供照顧的機構得以建立,1825年紐約設立了紐約救助院(House of Refuge),對一些兒童進行收容和救助,其后,類似的機構在馬薩諸塞和紐約等地相繼建立。據稱,這些收容機構的建立是出于對孩子最佳利益(best interest of child)的考慮。

在這些收容機構建立之后,不僅法院可以不經正當?shù)姆沙绦驅⑦`法犯罪的少年和失去教養(yǎng)的少年送入這些機構,甚至收容機構本身也能直接行使像父母控制自己孩子一樣的權利,對失養(yǎng)失教的少年直接進行收容。而且,一旦收容機構接收了一個孩子,其他法律程序就不再適用。

但是,人們逐漸注意到,這些收容機構的運作方式實際上和成年人監(jiān)獄沒有太大不同。例如有工作時間表、學習時間表、嚴格的紀律、根據性別嚴格分開等,少年的自由同樣受到了限制——少年受到了監(jiān)禁,盡管這種監(jiān)禁被宣稱是出于保護少年的目的。因此,收容機構這種沒有經過正當法律程序即將孩子帶離父母、收容于收容機構的做法遭到了一些人包括孩子家長的反對。1838年,一位父親試圖將他的女兒從費城收容院里解救出來,該收容院宣布對于這個孩子有像她的父母一樣的監(jiān)管權力,因為她有難以管教的行為。但孩子的父親堅持認為,對他女兒的行為沒有經過陪審團的審理是違憲的。在這個案件中,法院認定,設立特殊的收容院的目的是改造和保護孩子,以使他們脫離他們墮落的父母和腐化的環(huán)境。為了孩子的利益,沒有經過審判的程序是合法的,法院宣稱:“父母對孩子的監(jiān)護權是自然的,但并非不可轉讓?!保?]這樣,法院的判例就給了收容機構介入父母和孩子關系的完全權力,并且表明,兒童不享有憲法賦予成人的各項權利。這個案件盡管以孩子家長的失敗而告終,但這些收容、教養(yǎng)機構徑自將孩子予以收容的做法開始受到人們的質疑。

1870年,美國伊利諾斯州法院以Daniel Connell到處流浪和貧困、沒有得到家長的很好照顧為由,判令其進入芝加哥教養(yǎng)學校(Chicago Reform School)。這一判決遭到孩子父母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Daniel Connell并沒有被確認有罪,卻被逮捕和拘禁,且該逮捕令狀是為了一個越軌行為(misconduct)而發(fā)出的。在本案中,核心的法律問題是一個少年在缺乏犯罪行為的前提下能否被裁決送入教養(yǎng)學校,或者說,一個少年能否僅僅因為他單純的越軌行為而被送入教養(yǎng)學校。在隨后的上訴中,法院裁定將Daniel Connell釋放。審理此案的Thornton法官在判決中說:“裁定的令狀并沒有表明逮捕是為了刑事罪行(criminal offence)而做出的。”[5]僅僅因為少年的越軌行為就對其實施逮捕并將其送入教養(yǎng)學校最終被判定是違憲的。作為Connell案的結果,芝加哥少年教養(yǎng)學校在1872年被迫關閉。

也許有人認為,將那些違法犯罪的少年以及有違法犯罪危險的少年收容于教養(yǎng)機構,其出發(fā)點是為了孩子的最佳利益,的確,收容是為了孩子的利益,是為了保護孩子,這無可置疑。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收容本身,而是在于通過什么方式、依據什么程序對少年進行收容,而且哪些少年應該被收容也是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對于違法少年的保護應當由一個特定的機構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做出公正的裁決才能進行,否則,這種具有保護特征的收容本身也存在著侵害少年權利的可能。上述第一個案件顯示出人們對未經法律程序的收容的懷疑,收容的程序問題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在第二個案件中,對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事項(越軌行為)進行逮捕、審理和裁判由于沒有法律上的依據而被二審法院直接否定。在這些案件發(fā)生之后,人們不得不思考,在缺乏法律規(guī)定的前提下,少年收容機構有什么權利不經法律正當程序將孩子帶離他們的父母而將其收容其中?孩子的最佳利益是什么?應當由誰對孩子的最佳利益做出判斷?能否僅僅依據孩子的流浪等行為就對他們實施監(jiān)禁?所有的問題歸結為一點就是,沒有經過法律規(guī)定的正當程序,就將孩子送入各種收容機構是不是對孩子權利的某種侵犯?

為了對違法犯罪的少年進行保護,同時為了保障少年犯罪人的合法權利不受國家權力的不當干預,應當由一個獨立的少年審判組織按照特殊的程序對少年犯罪案件進行審理。除了由少年法院依照特殊的程序對少年違法犯罪案件進行審理、施以相當處分以外,任何人對違法犯罪的少年都不能施以任何處分,即使這種處分是為了保護少年的利益。將對違法犯罪少年的保護性處分納入到司法裁判的范圍之內,以防止為了“保護”少年而對少年權利造成侵害,即為少年司法制度保障理念。

少年司法制度的第三個基本理念是保衛(wèi)。少年實施違法犯罪的行為會給社會造成一定的損害,這種損害在少年犯罪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有時還相當嚴重,因此,任何社會都會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少年犯罪做出回應,以防止少年違法犯罪對社會造成侵害。在這一點上,少年司法制度具有保衛(wèi)社會不受少年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功能。雖然少年司法制度強調對違法犯罪的少年進行保護,要求采用保護和教育性的處分對少年犯罪進行處理,強調矯正犯罪少年的不良人格,改善其生活環(huán)境,從而使其重新回歸社會。但是,必須認識到,這種保護和教育性的處分也有其局限,因此,運用較為嚴厲的刑事處分,以保衛(wèi)社會免受重大少年犯罪的侵害,也有其存在的必要。“少年觸犯重大案件,造成社會與個人莫大損害,此時猶施以保護處分,則難期教育功能之發(fā)揮,即保護處分亦有極限之時。且由少年行為反社會性之重大,猶施以保護處分,則對社會正義信念,與被害者立場,顯失其平衡。此種觀念,固未脫刑事報應主義之思想,惟就此時之少年,付以刑事處分,以求得強度之教育效用,亦有其必要。從而少年法制固采保護處分優(yōu)先主義,惟刑事處分亦有其存在之價值?!保?]為了維護正常的法律秩序,就應采用更為嚴厲的措施對少年犯罪做出回應,過分強調對犯罪少年的保護,對整個社會而言,有對少年犯罪放縱之嫌。因此,保衛(wèi)社會不受少年犯罪行為的侵害,也應當成為少年司法制度的理念之一。必須指出,少年司法制度雖然沒有舍棄刑事處分,但是刑事處分僅僅是作為保護和教育性處分的例外而存在,是保護處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時的補充措施,對刑事處分的適用應當做出較為嚴格的限制。

筆者認為,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保護、保障和保衛(wèi),但是,這三者之間并不總是呈現(xiàn)出相互協(xié)調的狀態(tài),而是存在著矛盾與沖突,例如,為了保護犯罪的少年,通過對犯罪的懲罰進而保衛(wèi)社會的一面就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反之,過分強調社會保衛(wèi),則可能導致對犯罪少年保護的弱化。又如,強調保護少年,有可能導致少年司法制度作為一種司法制度的保障機能的缺失。因此,在構建我國少年司法制度的過程中,求得三者之間的平衡,應當成為一個重要目標。

[1][4][5]Larry J·Siegel & Joseph J·Senna:Juvenile Delinquency.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1,p.398,p.381,p.381—382.

[2]康樹華郭 翔等:《青少年法學參考資料》,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99頁。

[3]林慈幸:《青少年法治教育與犯罪預防》,臺北:臺灣濤石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2頁。

[6]林清祥:《少年事件處理法研究》,臺北: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37—138頁。

猜你喜歡
司法制度收容犯罪人
收容教育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與犯罪人的再社會化
新華月報(2019年24期)2019-09-10 07:22:44
讀《西夏司法制度研究》有感
西夏研究(2017年4期)2017-08-17 08:53:14
司法制度與法律教育的關系
《西夏研究論叢》的又一力作——《西夏司法制度研究》出版
西夏研究(2017年1期)2017-07-10 08:16:55
收容教育所舉辦文藝匯演
土地廟
減刑假釋實行申請制之倡導
少年司法制度改革前瞻
21世紀(2016年2期)2016-04-02 02:44:58
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罰制度分析
密云县| 慈溪市| 历史| 探索| 广宁县| 奉节县| 安陆市| 托克托县| 康保县| 阳朔县| 阳泉市| 开江县| 教育| 江阴市| 屯昌县| 昔阳县| 保康县| 黄平县| 教育| 辽阳县| 辉南县| 晋城| 金秀| 巴马| 会理县| 四平市| 阜康市| 九龙坡区| 正安县| 樟树市| 怀柔区| 舞钢市| 南宫市| 湖州市| 岳阳县| 囊谦县| 新田县| 博乐市| 遵化市| 房山区| 班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