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黎嗣英,紀栓菊
(安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干部脾胃病科,合肥230031)
靜脈留置針作為一種理想的靜脈給藥途徑,廣泛應用于臨床[1]。尤其適用于需要長期或一天多次靜脈用藥的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靜脈血管彈性差、脆性大、彎曲多,皮膚松弛難固定,且輸液過程中易活動。在留置期間,透明敷貼易卷邊、脫落,致局部易滲漏腫脹,甚至留置針脫出,使保留時間縮短。我們對100例老年患者進行淺靜脈留置針穿刺,并將固定方法進行了改良,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70例,女30例;平均年齡72歲。留置部位為淺靜脈,留置時間(4±1)d。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血管條件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 使用材料為蘇州林華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正壓無針連接式留置針(三通型)22G、24GY型,人和手術切口無菌保護膜(留置針專用型)6 cm×7 cm和輸液膠貼。
1.2.2 操作方法 觀察組采用改良固定法固定淺靜脈留置針。充分消毒局部皮膚,靜脈穿刺成功后,先取普通輸液膠貼1將Y型針柄橫貼固定于皮膚上;再取輸液膠貼2固定Y型針柄豎直的一邊。然后妥善貼平透明敷貼,使敷貼與針柄緊密粘貼,盡量減少氣泡。再將留置針尾端按U型盤曲延長管,與血管平行[2],將延長管(近正壓接頭端)用輸液膠貼3固定于敷貼上緣1~2 cm處,將寫有時間的貼膜貼于敷貼表面輸液膠貼2位置。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固定,即穿刺成功后,將透明敷貼貼于穿刺部位固定,U型盤曲延長管,用輸液膠貼將正壓接頭端固定,時間貼膜貼于敷貼表面近針柄端。向患者解釋說明留置針穿刺部位應保持清潔、干燥,活動時注意保護留置針。如發(fā)生敷貼卷邊、脫落,及時消毒更換敷貼;如發(fā)生滲漏、腫脹,及時拔除留置針。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數(shù)據分析用卡方檢驗。
觀察組透明敷貼使用時間≥4 d的例數(shù)(44/50)顯著多于對照組(33/50)(χ2=6.83,P<0.01)。觀察組留置針脫出、滲漏腫脹發(fā)生率(8/50)明顯低于對照組(20/50)(χ2=7.14,P<0.01)。
靜脈穿刺后固定針頭是臨床護士基礎護理操作的內容之一,也是操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固定妥當與否,直接影響靜脈給藥的順利進行和留置針的保留時間[3]。采用改良法固定靜脈留置針,橫貼的膠貼1可對抗向左向右的牽拉力,保持留置針在血管中與血管平行的位置,防止針頭向兩邊移位[4];橫貼的膠貼2,可對抗向后的牽拉力,防止針頭向后移位;敷貼的使用又增強了留置針的牢固性。透明敷貼可直接觀察穿刺點有無發(fā)紅、腫脹及滲漏。U型固定延長管,將正壓接頭固定在敷貼上緣1~2 cm處,既可減少留置針回血及堵管,又減弱了外力對留置針的牽拉力,便于連接輸液器,不壓迫靜脈,利于輸液,延長了留置針的使用時間。
[1] 張濤.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使用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4):97-98.
[2] 敬碧珍,楊曉玲,李潔,等.改進淺靜脈留置針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較[J].西部醫(yī)學,2010,22(8):1534-1535.
[3] 郝燕,楊楓,黃小玲,等.靜脈留置針2種固定方法的臨床對比觀察[J].中外醫(yī)療,2009,28(7):32.
[4] 呂玉英.探究改進淺靜脈留置針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較[J].中國健康月刊,2011,30(8):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