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玲,范剛啟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江蘇南京210046;2.南京市中醫(yī)院,江蘇 南京210001)
浮針療法是符仲華博士于1996年發(fā)明的一種新的針刺療法,具有鎮(zhèn)痛迅速、療效持久、操作方便、適應癥范圍廣、安全無副作用等特點[1-2]。本研究分別從針具、進針點、病癥反應點、針刺方法、適應癥、治病機制等方面與傳統(tǒng)針刺進行比較,希望對針灸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有所裨益。
針具的演變與盛衰對針灸學術理論的發(fā)展具有導向性影響[3],什么樣的針具決定了什么樣的針刺理論和方法,針具的發(fā)展給針灸學領域帶來了無限生機。
目前傳統(tǒng)針具使用最普遍的是不銹鋼毫針,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針體挺直滑利。在浮針療法的初始階段,所用針具仍為傳統(tǒng)針灸針具——毫針。但在臨床應用中,發(fā)現存在如下問題[1]:一是用毫針作為初始浮針療法的工具,在治療部位較小、病痛較輕的疾病時效果快捷,療效也比較確切,但在病變部位大或深時,用毫針行浮針療法則效果不顯,常需多支毫針,甚至多針效亦不彰;二是為提高療效,浮針療法需要長時間留針,留針部位不再像腕踝針一樣固定不變,而是隨病癥的變化而變化,包括皮膚位移較大的部位,如肩頸部、腰腹部等,具有較大的臨床隨機性,而由金屬制成的毫針置于皮膚位移較大的部位時,常常會因為針具移動等因素造成疼痛,或刺破血管造成局部出血、血腫,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正?;顒?,帶來諸多不便;三是金屬針留置體內,會對病人心理造成強大負擔,很多病人擔心把金屬毫針留置體內,自己在家里無法處理,要等候醫(yī)生取針,這樣,既耗費了醫(yī)生和病人的時間,也占用了寶貴的醫(yī)療空間;另外,浮針療法的療效與針具的粗細有密切關系,用粗毫針比用細毫針療效好,但粗毫針留針時間長,更加容易引起醫(yī)源性疼痛,對病人的心理影響更大。上述問題表明,傳統(tǒng)針具已很難解決浮針療法的留針和刺激量等問題。
符氏經過長時間反復的試驗研究,發(fā)明了浮針針具(國家發(fā)明專利號:ZL97114318.8),由針芯、軟套管及針座、保護套管3部分組成,為復式結構。不銹鋼針芯使浮針具有足夠的剛性,以保證軟套管可迅速穿透皮膚進入皮下,使針具行進并留置于淺筋膜內,可以人為地控制針具的行進方向和速度,可以保證完成浮針療法特有的掃散動作,并于完成相應針刺操作后抽出棄之;隨針芯進入皮下淺筋膜層的軟套管在治療中起關鍵作用,該部分使浮針具有足夠的柔軟度,避免了留針期間可能引起的疼痛或出血、血腫,不致引起異物感,非常有利于長時間留針,以保證持久的刺激量;軟套管針座起固定軟套管作用;保護套管起保護針具作用,并保持針具無菌狀態(tài)。
不銹鋼針芯的針尖外露于軟套管,這樣的結構對進針、運針很有好處,但掃散時針尖外露反而會刺傷組織,產生疼痛。為了減少這種刺傷,符氏對浮針結構進行了改造:在軟套管座上和針芯座上分別設置卡突和卡槽,使之相互配合。在掃散前,將針芯稍退,使卡突轉入卡槽,這時針尖不再外露,掃散不再刺傷組織,使得浮針的安全性進一步提高。該新型浮針已經獲得國家專利(ZL 200820159858.2)。
浮針結構簡單,卻很好地解決了應用毫針施行初始浮針療法存在的留針和刺激量等問題。符氏基于解決針刺臨床問題而發(fā)明的浮針針具,給針灸大家庭增添了一個功能強大的新成員。
浮針療法脫胎于傳統(tǒng)針灸學,但與傳統(tǒng)針灸學、腕踝針或其它療法相比,除針具不同外,進針點的選擇更為不同。
為理清浮針療法進針點的特殊性,有必要回顧浮針療法確定進針點的過程。在浮針發(fā)明的萌芽階段,受腕踝針啟發(fā),符氏在臨床中對腕踝針的進針點、針數、針刺方向等進行了較大改動。腕踝針療法是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神經內科張心曙教授于1972年創(chuàng)立的[4]。張心曙教授在兩側腕橫紋上2寸和踝關節(jié)上3寸的部位各定6個進針點,以橫膈為界,按病癥所在縱區(qū)對應選點進行治療。因進針點在腕部和踝部,故名腕踝針。進針時沿皮下淺刺,要求盡量不產生得氣感。如病痛在腕踝關節(jié)以上,針刺方向則朝上,病痛在腕踝關節(jié)以下,針刺方向則朝下。符氏在應用腕踝針的臨床實踐中,將進針點作了較大的變動。第1步,將進針點位移至病灶周圍,但進針點仍在張教授的6個縱區(qū)內,這一變動,彌補了腕踝針在臨床中對遠離腕踝關節(jié)的病癥效果不顯的不足,提高了腕踝針的療效;第2步,符氏結合現代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理論,認為腕踝針的進針點,如腕踝關節(jié)部位的6個進針點或6個縱區(qū)其他部位的進針點,這些部位皮下組織結構與其他部位相比并沒有很大區(qū)別,為什么進針點一定要拘泥于如上部位呢?針刺其他部位的皮下組織是否也可取得佳效?試將進針點作進一步改動后,發(fā)現,不論進針點在病灶的上下左右,還是其他地方,前提是,只要進針點在病灶局部,針尖朝向病灶,針體位于淺筋膜內,最終不僅可以保持腕踝針的療效,而且還使療效進一步提高。至此,浮針療法的進針點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實現了對傳統(tǒng)針灸療法及腕踝針等現代針刺療法進針點(腧穴)的突破[1]。
傳統(tǒng)針灸學的進針點為腧穴,其它療法如頭針、耳針、舌針、眼針療法等,皆有相應的針刺穴位,或為傳統(tǒng)經穴,或為獨特的穴點、穴線或穴區(qū),有經、有穴可循。而浮針療法的進針點無經無穴可循,甚至作為浮針發(fā)明人的符仲華本人,至今也沒有明確該進針點的稱呼。目前可供參考的文獻是張文兵等[]所提出的反阿是穴及反阿是穴療法,采用普通針灸針,在反阿是穴處(即按壓時病人當即感到疼痛消失或明顯減輕處)進行針刺施術,但這種方法與浮針療法的進針點不同。浮針療法根據病變部位所在位置和病變部位的大小,決定進針點的選取:多數在距痛點6~10 cm處;進針點可以在病灶的上下左右,或其它各個方位,可以是單個,亦可以是多個;進針點可以與病痛處相隔較遠,但進針點與病痛處最好不要跨越關節(jié),否則療效較差;也可以很近,但不在病變局部,即針尖不達到病所。不同的施術者,進針點可能不同,沒有質的區(qū)別。其進針點基本脫離了傳統(tǒng)的經絡腧穴,或者說經絡腧穴理論、方法在浮針療法的進針點選取方面已被嚴重淡化,用“寧錯其穴、勿離其經”及阿是穴等觀點已經不能解釋。這種進針點的選取甚至于嚴重淡化神經和血管的分布、走向。這一針刺臨床現象,給醫(yī)務工作者尤其是針灸相關人員帶來困惑與思考。
對浮針療法而言,尋找病癥反應點是治療前最重要的工作,這直接決定進針點的選取和針刺方向,決定浮針治療的效果。中醫(yī)學方面,與病癥反應點相關的,包括有關經絡、腧穴部位的壓痛點、敏感點、結節(jié)狀或條索狀物部位或是阿是穴,圍繞該點針刺,可獲得較好療效。西醫(yī)方面稱病癥反應點為肌筋膜觸發(fā)點(MTrP),具著較為嚴格的定義,消除MTrP多可獲得很好的療效[6]。上述中醫(yī)病癥反應點,尤其是阿是穴,未必是真正的病位所在,即可能是假的MTrP,在上述中醫(yī)病癥反應點針灸施術,可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針灸療效的實現和提高。尋找、發(fā)現、確定并鎖定隱藏或活動的MTrP(浮針療法的切診診斷)是浮針療法治療的一個要點。同時也要看到,尋找并消除MTrP固然可以很好地實現并提高浮針療效,但沒有MTrP,浮針就不能或很難實現療效。即使按照廣義的或不太嚴格的MTrP定義,依然會有很多不見MTrP的病癥,浮針仍然不能或很難實現療效,說明浮針療法有其一定的適應病癥。
傳統(tǒng)針刺方向,多根據經絡走向決定針刺方向,并據此分為針向補瀉。浮針療法的針刺方向是刺向病灶,即MTrP,不能偏歪,否則療效大減。因此醫(yī)師在操作時,必須聚精會神,心無旁騖,這與傳統(tǒng)針灸學強調“治神”有相似之處。
有關針刺深度與療效的關系有較大爭議[7]。常規(guī)針刺即教科書中所說的刺入肌層甚至以下部分,得氣感明顯。而浮針療法是平刺進針,針體行進并滯留于淺筋膜層,屬于典型的淺刺法,得氣針感很弱,而且浮針療法要求盡量避免得氣感。淺刺是浮針的特色之一。
傳統(tǒng)針灸學認為“得氣”是針刺療效的關鍵,所謂“刺之要,氣至而有效”,得氣的速遲與療效的快慢成正相關。浮針在進針完畢后,只行掃散動作,盡量避免得氣感,不行任何補瀉手法。符氏等[8]認為得氣是個內涵界定不明確的概念,“得氣”并非獲得療效的真正條件或針刺后必須出現的反應,況且針刺不同的組織會產生不同的針感,皮下疏松結締組織神經末梢稀少,刺后沒有“得氣”感,但不代表沒有療效。浮針療法不要求得氣,不辨虛實,不行補瀉,卻能獲得很好的療效,這讓針灸相關人士重新審視補瀉手法與補瀉效應、淺刺與針至病所及組織結構層次與針灸療效的關系等問題[7,9-10]。
浮針療法還要求操作時左手輔助活動,使患者病痛點和進針點之間處于放松狀態(tài),便于針刺效應傳導。該部位放松與否對治療效果有著相當的影響,這一要求也是以前的針刺工作者很少提及、重視的,值得針灸工作者在這個方面多加關注。
傳統(tǒng)針刺留針時間一般都是30 min左右,很少超過120 min。浮針療法發(fā)明之初,需要解決的一個主要臨床問題即留針問題,因留針長短與療效密切相關。留針長,療效佳,留針短,療效差。浮針針具的軟套管解決了長時間留針難題。浮針療法為維持鞏固療效,需長時間留針,一般為6~24 h。
目前浮針療法的適應癥主要是疼痛性病癥,尤其是四肢軟組織傷痛,有些內臟病變,如泌尿系結石、癌性疼痛、胃脘痛等效果亦佳[11]。對于明顯存在MTrP的痛癥或病變局限者行浮針療法大多針到痛消,反之則力不從心。另外,浮針療法操作簡單,患者無任何針感,不會出現滯針、彎針及類似藥物的不良反應等副作用,且留針期間不影響患者日?;顒印?/p>
浮針的發(fā)明歷程、浮針療法的操作特點和療效優(yōu)勢,無不彰顯其背后必然隱藏著目前尚未明了的科學原理和人體奧秘。對其科學原理的探索,無疑將對傳統(tǒng)針灸學理論有所發(fā)展、突破和創(chuàng)新,“浮針現象”對生命科學的研究亦將提供借鑒和思路。
對傳統(tǒng)針刺的治病機制多從神經機制解釋。對于浮針療法治病機制,其中醫(yī)機制可以從皮部理論、近治理論、以痛為輸、《內經》刺法方面探討,但又不完全相同,其現代醫(yī)學治病機制目前傾向于結締組織機制。浮針療法等淺刺療法均采用皮下淺刺(平刺),在這種情況下,針刺對神經纖維(準確地說是神經末梢)的影響很小,而以結締組織為主要刺激對象,因為皮下組織中的神經末梢很少[12]。皮下疏松結締組織是液晶狀態(tài),具有壓電效應和反壓電效應。當用針刺療法進行牽拉、擠壓特別是掃散動作時,導致液晶態(tài)的疏松結締組織的空間構型改變,由于壓電效應,釋放出生物電;疏松結締組織具有極好的導電性能,能夠高效率地傳導生物電;當生物電信號到達病變組織(如肌層、肌膜層、筋膜層等效應器)時,產生反壓電效應,迅速改變病變部位細胞的離子通道(主要為鈣通道),使得原本痙攣、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緩,減少了對周圍感覺神經末梢的刺激,從而迅速、高效地緩解病痛[13]。浮針療法特殊的針刺法(平刺進針、皮下淺刺、針向病灶、針體行進并滯留于淺筋膜層、掃散刺法、留針持久等),可最大限度地干預病變部位的疏松結締組織,獲得最快、最大的鎮(zhèn)痛效應。
浮針療法的針具、進針點、針刺方法、適應癥、治病機制等都與傳統(tǒng)針刺存在很大不同,尋找差異,取長補短,可促進針灸醫(yī)學的發(fā)展。
[1]符仲華.浮針療法[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0:128-216
[2]符仲華.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0-11
[3]符仲華.當代針灸學研究的轉變及其啟示[J].南京中醫(yī)學院學報,1993,9(3):25 -26
[4]張心曙.腕踝針[M].3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7:1-8
[5]張文兵,霍則軍.肌肉起止點療法——反阿是穴[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3:10
[6]鄭光亮,劉好學.痛點的診斷與治療[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1-14
[7]常曉娟,徐斌.針刺深度與療效關系的研究進展[J].上海針灸雜志,2008,27(12):48 -50
[8]范剛啟,符仲華,曹樹平,等.浮針療法及其對針灸學發(fā)展的啟示[J].中國針灸,2005,25(10):733 -736
[9]張金喜,林翠茹.針刺補瀉手法與針刺補瀉效應的關系[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4,31(11):952 -953
[10]許榮正,王美萍.浮針療法與針至病所理論之關系[J].上海針灸雜志,2009,28(6):365 -366
[11]范剛啟,趙楊,符仲華.針刺的方向角度深度與針刺鎮(zhèn)痛的關系[J].中國針灸,2010,30(11):965 -968
[12]Tesarz J,Hoheisel U,Wiedenh?fer B,et al.Sensory innervation of the thoracolumbar fascia in rats and humans[J].Neuroscience,2001,194:302-308
[13]Langevin HM,Bouffard NA,Churchill DL,et al.Connective tissue fibroblast response to acupuncture:dose- dependent effect of bidirectional needle eotation[J].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07,13(3):3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