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麗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中醫(yī)院,河北豐寧068350)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好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早期延誤失治以及老年患者很容易遺留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以頑固的持續(xù)性隱痛伴陣發(fā)性劇痛為臨床特征[1],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筆者自2008年開始采用火針配合自擬止痛散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76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76例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齡50歲以上的58例,50歲以下的18例;病程最短的15天,最長的2年;腰、腹、胸部皰疹的43例,上肢皰疹的19例,下肢皰疹的8例,頭部皰疹的6例。
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診斷標準。
沿原發(fā)帶狀皰疹的神經走行選取穴位,局部用75%酒精消毒,將火針燒紅,對準所取穴位迅速刺入1~2 mm,快速出針,無需按壓針孔。所刺針數視病灶大小而定,3日1次。
全蝎20 g,地龍、當歸、川芎各10 g,香附6 g,上述藥物按比例加工研末,裝膠囊備用。1日2次,每次4??诜?。
10天為1個療程。3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依據《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痊愈:疼痛完全消失;好轉:疼痛明顯減輕,偶有痛感;無效:3個療程后疼痛無變化。
76例中1個療程痊愈39例,2個療程痊愈18例,3個療程痊愈11例,好轉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68%。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常使受侵犯的神經節(jié)發(fā)炎、壞死,出現刀割樣或電擊樣神經痛[3],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西醫(yī)除了應用鎮(zhèn)痛藥物,并無其他有效方法。
帶狀皰疹屬中醫(yī)“蛇丹”、“纏腰火丹”,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多為濕、熱、火毒熾盛,雖經前期治療,但余毒留滯于少陰、厥陰、太陰及太陽、少陽、陽明等不同經絡,經絡阻滯,經氣不宣,氣滯血瘀,不通則痛,以致遺痛不止,疼痛劇烈。而火針以熱引熱,以其溫通之力,達開門瀉邪之功[],使瘀滯和濕熱邪毒得以充分外瀉,從而經絡得以疏通,氣血流暢,通則不痛,疼痛得解。自擬止痛散中全蝎、地龍搜經通絡止痛,當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香附乃血中之氣藥,行氣活血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舒經通絡、活血止痛之效。針藥配合,標本兼治,相得益彰。
[1]石育才.電針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1例[J].針灸臨床雜志,2007,23(5):27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44
[3]曹索奇,趙福勝,辜鳳君,等.直線偏光近紅外線并藥物治療帶狀皰疹及其后遺神經痛[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5,27(2):116-118
[4]賀普仁.針灸三通法臨床應用[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1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