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剛, 羅 凱
(東北林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國廣哲彌從現(xiàn)象素的認知角度分析了「ふく」的若干語義,但他對于同是起源于「ふく」的「葺く·拭く」以及由「ふく」派生的動詞「深ける·更ける·老ける·耽る」、「含む·含める·含まる」、「膨らす·膨れる·膨らむ」等沒有進行闡述,同時他的分析沒有充分演繹。本文擬運用認知語言學的意向圖示理論,特別是容器圖示理論,將「ふく」類動詞的語義擴展看成是一個有聯(lián)系的整體過程,這一過程把「ふく」類動詞表面看似毫無聯(lián)系及聯(lián)系甚遠的含義,巧妙地聯(lián)系成有機的整體,構(gòu)建了「ふく」類動詞的語義網(wǎng)絡。而且整個詞匯的認知也變得簡單明了,且生動有趣。
國廣哲彌在多義詞的研究上提倡基于現(xiàn)象素的認知多義論:一個詞在具體場景被使用的時候,根據(jù)場面及上下文等因素會在表面上顯示多種不同意義,這些相異方式的大部分與場面條件及上下文的要素聯(lián)動著,那么在一定范圍里能夠把這些相異方式從詞自身的意思中去除,這樣得到的詞的本身的意思,我們稱之為“意義素”。(國廣哲彌“認知的多義論”P25)但是這種考慮方法并不是主張“一個詞形只存在一個意義素”的單義學說。當然也存在這樣單義的情況,但如果能認可基于同一現(xiàn)象的認知多義論的話,那么一個詞形有兩個以上的意義素就會成為可能,而這基于認知多義論的這一同一現(xiàn)象謂之“現(xiàn)象素”?!艾F(xiàn)象素”不是單純的外部的某一部分的東西,而是指通過人的認知作用,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的某一現(xiàn)象。這實質(zhì)上與以往所使用的“指示物”(referent)相當,但又不一樣。指示物被看成是與語言沒有關系的外界存在物,與此相對,現(xiàn)象素是從語言的用法中被歸納,是和語言本身密切相關的外界的一部分。
國廣哲彌是基于“認知框意義論”分析了「吹く·噴く」的多義性。這里所說的“認知框意義論”是由菲爾墨(1982)中被提倡的Frame semantics發(fā)展而來的。菲爾墨采取的是把幾個不同的詞放在一個認知框架里進行統(tǒng)一的理解方法,而國廣哲彌采取的是把一個詞的多個意思放在這個詞所持有的現(xiàn)象素里,進行多義統(tǒng)一的處理方式。
如果我們大致回顧一下「ふく」的各個用法,其中既有作他動詞也有作自動詞的用法,有的有吹氣的對象物有的沒有,還有內(nèi)容物噴出的情況。用以前單一的概念意思概括這整個過程的話,就是“某種流動體有氣勢的流動”。但是,這樣像蒸餾水一樣單調(diào)的來把握意思,總覺得漏了某些重要的因素。因此,試著從認知框架的角度來考慮,如圖1所示:
圖1 「ふく」的現(xiàn)象素
圖1展示的是一個容器,隨著內(nèi)部壓力的增加,內(nèi)容物氣勢磅礴地被釋放到外,從而形成一股強流進行空間移動,當遇到對象物時又進行碰撞的整個過程。這個就是「ふく」這個動詞從外界的現(xiàn)象素中提取出來的語義,此語義簡單且易懂。
國廣哲彌從現(xiàn)象素的認知角度分析了「ふく」的若干語義,這是從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多義現(xiàn)象,也意味著從索緒爾的結(jié)構(gòu)主義的桎梏中擺脫出來。但他只是分析了「ふく」中「吹く·噴く」的多義性,對于同是起源于「ふく」的「葺く·拭く·更く」以及由「ふく」派生的動詞「深ける·更ける·老ける·耽る」、「含む·含める·含まる」、「膨らす·膨れる·膨らむ」都沒有進行闡述,下文試為一說。
眾所周知,日語動詞是由表示基本語義的漢字和附加語義的詞尾構(gòu)成的,因此派生新動詞的方法有兩個:一是由附加詞尾來派生;二是用區(qū)別漢字來派生。在日語動詞最初的派生過程中,人們往往給原始詞根附加上不同的單音節(jié)詞尾,構(gòu)成表示不同意義的派生詞。由于這些詞匯是最早派生出來的派生詞,因此稱它們?yōu)橐患壟缮~或基本派生詞。「ふく」就由原始詞根「ふ」附加單音節(jié)詞尾「く」派生而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世界的看法越來越深化,人們在表達外部世界時也要求語義更加細化。當一級派生詞即基本派生詞在使用過程中不能繼續(xù)完成準確交流思想的歷史重任時,人們就再一次給它們附加上新的而且是更加規(guī)范的動詞詞尾來構(gòu)成新的派生動詞詞匯。通過附加新的動詞詞尾而出現(xiàn)的派生詞,我們稱之為二級動詞派生詞。一級派生詞「ふく」通過附加新的詞尾,出現(xiàn)了「ふくむ」,「ふくる」。在通過附加詞尾派生方法中,還可以附加前一詞尾那一行內(nèi)的音節(jié)構(gòu)成不同的雙音節(jié)及多音節(jié)動詞。所以由「ふく」的詞尾「く」發(fā)生轉(zhuǎn)音,再附加上新詞尾,就派生出「ふかむ」,「ふかす」,「ふける」。當二級派生詞不能滿足人們的交際和傳達信息的需要時,人們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在二級派生詞的基礎上再附加上新的動詞詞尾以形成更新、更長,而且是語義更細膩、表達更準確的多音節(jié)派生詞匯來。所以由「ふくる」繼續(xù)派生出「ふくれる」,「ふくらむ」,由「ふくむ」派生出「ふかめる」,「ふかまる」。以上所述的是第一種由附加詞尾的派生方法。這樣由一個動詞一步一步附加詞尾,大量的派生詞進而形成一個同源動詞群。
盡管日語動詞由附加詞尾可以派生出新的日語動詞來,但是由于日語語音音位少的這一先天性的缺陷,使日語語音以及音位的數(shù)量遠遠不能滿足日語語義以及詞匯義項增加這個現(xiàn)實需要。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在語義細膩的漢字傳入日本以后,日本人根據(jù)各個動詞義項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漢字作為區(qū)別字對日本的和語詞匯中的多義詞特別是多義動詞進行細化,以使其語言意義更加細膩,更加易于區(qū)分。所以「ふく」由漢字區(qū)分派生出「吹く」「噴く」「葺く」「拭く」;「ふける」由漢字區(qū)分派生出「深ける」「更ける」「老ける」「耽る」「蒸ける」。
綜上所述,由「ふく」動詞派生出來的動詞群如圖2所示:
圖2 「ふく」類動詞群的派生過程
國廣哲彌從現(xiàn)象素的認知角度分析了「ふく」的多義現(xiàn)象,「ふく」表示的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它表示的不是吹氣的一瞬間,而是整個過程。也就是一個容器,隨著內(nèi)部壓力的增加,內(nèi)容物氣勢磅礴地被釋放到外,從而形成一股強流進行空間移動,當遇到對象物時又進行碰撞的整個過程。國廣哲彌的分析中運用了認知語言學中很重要的意向圖示理論,特別是其中的容器圖示。意象圖示是在對事物之間基本關系的認知的基礎上所構(gòu)成的認知結(jié)構(gòu),是人類經(jīng)驗和理解中一種聯(lián)系抽象關系和具體意象的組織結(jié)構(gòu),是反復出現(xiàn)的對知識的組織形式,是理解和認知更復雜概念的基本結(jié)構(gòu),而人的經(jīng)驗和知識是建立在這些基本結(jié)構(gòu)和關系之上的。意象圖示不是具體的形象,而是抽象的認知結(jié)構(gòu)。它已脫離了具體的、豐富的形象,而是一種只包含少數(shù)構(gòu)成成分和簡單關系的結(jié)構(gòu)。如容器圖示的基本構(gòu)成要素是:里、外、邊界[1]。
國廣哲彌運用容器圖示分析「ふく」的多義現(xiàn)象,只重在分析了從容器中出來的氣流的空間移動上,而人類的一些重要的主觀要素沒有考慮進去,如五感、體感及運動的感覺等。因此,如果我們把這些要素都考慮進去,原始動詞「ふく」將呈現(xiàn)出更加全面且豐富的語義。
我們知道意向圖示的形成有其生理和物質(zhì)基礎。人體就是這個重要的基礎。如果我們直接把人體這個具體的東西作為說明基礎,把人看做一個三維容器,那么「ふく」表示的整個過程就是:首先是吸一口氣,使氣深深沉入丹田這一容器,這時腹部鼓起;然后將空氣儲存在容器;最后,張開嘴使氣流迅速噴薄而出,甚至還帶有其他的物質(zhì);這股氣流經(jīng)過時產(chǎn)生的振動會帶走部分物質(zhì),然后有可能會到達某個對象物,所帶的物質(zhì)還有可能覆蓋這個對象物或容器本身。這個過程可以用圖3表示:
圖3
1.同源動詞「吹く」的用法分析
日語動詞「吹く」由表示的氣流的原始擬聲詞「ふ」加上表示動作的動詞詞尾「く」組合而成。這里的氣流不是通過鼻腔而是通過口腔快速呼出的。本動詞的用例可以表示如下:
(1)作為他動詞使用的場合
作為他動詞使用的場合,往往表示氣息從口中噴出,進而對其他的事物產(chǎn)生作用。如:
熱いお茶を吹いて冷やしてから飲みなさい。/請你把熱茶吹一吹,吹涼以后再喝。
橫笛を吹く/吹橫笛 蝋燭の火を吹く/吹蠟燭
草笛を吹く/吹草葉 コーヒーを吹く/吹咖啡
(2)作為自動詞使用的場合
作為自動詞使用的場合,往往表示空氣的流動。這種空氣的流動就形成了風。
このあたりは秋が深けると木枯らしが吹く。/在這一帶,秋深了以后就開始刮下山風。
北風が吹く/刮北風 南風が吹く/刮南風
(3)呼出來的事物可以轉(zhuǎn)化為句子主語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內(nèi)容物在離開容器后,會將該容器全面覆蓋。這時候,該內(nèi)容物就會成為了表達的焦點,上升為主語。這時候日語動詞就會通過他動詞過程轉(zhuǎn)化為自動詞。本動詞的用法可以表示如下:
日向で日に當たってから塩が吹いて昆布が白くなる。/在向陽處一曬,鹽分冒出來后,海帶變得一片白。
芽が吹く←芽を吹く かびが吹く←かびを吹く
粉が吹く←粉を吹く ご飯が吹く←ご飯を吹く
在出現(xiàn)如下
「柿が粉を吹く」→「粉が吹いた」
「柳は芽を吹く」→「芽が吹いた」
「パンがカビを吹く」→「カビが吹いた」
這樣的變化時,后句表現(xiàn)的是前句賓語所表示的事物已經(jīng)覆蓋了前句主語,成了表達的焦點。
在此情況下,本動詞可以作為他動詞來表示對物體的覆蓋。這時的動詞一般使用「葺く」來表示。
2.同源動詞「噴く」的用法分析
動詞「噴く」由表示的氣流的原始擬聲詞「ふ」加上表示動作的動詞詞尾「く」組合而成。這里表示的是一種物質(zhì)流從空隙快速涌出。本動詞的用例可以表示如下:
やかんから湯気が勢いよく噴いているところです。/水蒸氣從水壺里氣勢磅礴地噴了出來。
鯨が潮を噴く/鯨魚噴水 富士山が火を噴く/富士山噴火
這里快速噴涌而出的除了氣體以外,也可能帶出流體甚至固體。
使用容器作為主語以整體代替部分
お母さん、大変だ。なべが噴いた。ご飯が噴いているよ。/媽媽不得了啦。鍋噗啦。飯噗啦。
なべが噴いた←なべから蒸気が噴く
薬缶が噴いた←薬缶から湯気が噴く
3.同源動詞「葺く」的用法分析
日語動詞「葺く」作為區(qū)別字來細化「ふく」的原始含義。本動詞表示使用物體覆蓋房頂。覆蓋后的房頂,由于覆蓋物覆蓋了房梁等,看起來就像長出的樹芽覆蓋了整個樹木一樣。本動詞使用了一個與「木が芽を吹く」完全相反的視角來逆向看待事物的發(fā)展。
(1)使用移動物賓語的場合
おじさんは枯れた茅を束にして屋根に葺いた。/大叔把干茅草捆成捆,苫在房頂上。
茅を屋根に葺く/把茅草苫在房頂
(2)使用覆蓋物補語的場合
日本人は昔から茅で屋根を葺く習慣がありました。/日本人自古就有用茅草苫房頂?shù)牧晳T。
茅で屋根を葺く/用茅草苫房頂 瓦で屋根を葺く/用瓦片苫房頂
葦で廊下を葺く/用蘆葦苫走廊 板で屋根を葺く/用板子苫房頂
在這里,覆蓋物使用日語格助詞「で」引出。
4.同源動詞「拭く」的用法分析
日語動詞「拭く」作為區(qū)別字來細化「ふく」的原始含義?!甘盲怪饕脕肀硎臼掷锬弥ú紥叱ぞ咴谖矬w表面來回晃動,將上面的污垢擦掉弄干凈。人類最初沒有像布,紙這些工具時,是用反復吹氣來使物體表面的灰塵去掉,掃除工具出現(xiàn)后,用抹布等掃除工具代替氣體,灰塵又擴展到各種污垢,就有了「拭く」等義的源頭,即使抹布等掃除工具晃動。
(1)使用附著點賓語的場合
子供は雑巾で汁がこぼれた機をきれいに拭いた。/孩子用抹布把撒上湯的桌子擦得干干凈凈。
手足を拭く/擦手腳 メガネを拭く/擦眼鏡
身體を拭く/擦身體 自転車を拭く/擦單車
(2)使用附著物賓語的場合
子供は雑巾で機にこぼれた汁をきれいに拭いた。/孩子用抹布把撒在桌子上的湯擦得干干凈凈。
汚れを拭く/擦污漬 涙を拭く/擦眼淚
冷汗を拭く/擦冷汗 汗を拭く/擦汗水
上文從橫向的角度逐一分析了「吹く」「噴く」「葺く」「拭く」的用法,下面將從縱向的角度,結(jié)合容器圖示的一些關鍵要素來比較分析這四個派生動詞。說到容器圖示,它的要素一般有容器,容器口,還有內(nèi)容物。在這里「ふく」還可以考慮內(nèi)容物放出時是否有對象物,以及最后內(nèi)容物覆蓋容器的附著度等要素。綜合考慮這些要素,「吹く」「噴く」「葺く」「拭く」的縱向比較如圖4所示:
圖4
結(jié)合圖4,可以看到,在容器口這一要素上,「吹く」「噴く」「葺く」「拭く」是依次變小,「吹く」中,“吹笛子”,“吹蠟燭”里的容器口就是人的器官口,而「噴く」一般是快速噴涌而出,所以容器口相對較小,「葺く」的容器口一般指苫房頂?shù)目p隙,「拭く」這一動詞,只保留了掃除工具來回晃動這一動作,容器口就被弱化了,所以用虛線表示。在有無對象物這一項上,當「吹く」作自動詞,表示刮風或者出汗這些意思時,是沒有對象物的。而作他動詞時,是一定有對象物的,例如,“吹笛子”中,“笛子”就是對象物?!篙荬怪校瑢ο笪锞褪侨萜鞅旧??!甘盲沟膶ο笪锞褪歉鞣N污垢。在內(nèi)容物的附著度方面,「吹く」是有強有弱,當內(nèi)容物是氣體時,附著度弱,例如,“吹茶”,“吹蠟燭”等,氣流碰到對象物就消失了。當內(nèi)容物是液體固體是,附著度強,例如,“冒汗”“柿子出霜”等?!竾姢惯@一動詞,重在表現(xiàn)快速噴出的過程,所以沒有接觸的對象物,也就無所謂附著度的比較了?!篙荬怪?,附著度最強,它就是通過內(nèi)容物對容器的附著來表現(xiàn)意思的。最后的「拭く」,因為要通過來回晃動把附著物去除,所以內(nèi)容物的附著度弱。
上文粗略的比較了「吹く」「噴く」「葺く」「拭く」這四個動詞在容器圖上的一些要素,希望對這四個動詞有一個宏觀整體把握。
本文結(jié)合國廣哲彌的現(xiàn)象素理論,并運用認知語言學的家族相似性原理及意向圖示理論,特別是容器圖示理論,詳細分析了「ふく」類動詞的派生過程,將「ふく」類動詞的語義擴展看成是一個有聯(lián)系的整體過程。并從橫向和縱向具體分析了「吹く」「噴く」「葺く」「拭く」這四個由漢字派生出的動詞。希望通過對「ふく」類動詞的研究,以期日語學習者能從中受到啟發(fā),掌握這種新思維,舉一反三,對整個日語動詞有一個新的認知,對記憶、理解日語有所幫助。
[1]孫滿緒,等.日語詞義辨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
[2]國廣哲彌.構(gòu)造的意義論[M].三省堂,1967.
[3]郭永剛.日語動詞認知學[M].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2006.
[4]谷口一美.認知語言學[M].ひつじ書房,2006.
[5]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6]池上嘉彥.認知語言學入門[M].外研社,2008.
[7]山梨正明.認知語言學原理[M].くろしお出版,2000.
[8]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