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柳,郭向榮
(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湖南長沙 410075)
近年來,隨著交通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多跨懸索橋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跨海以及跨江橋梁工程的又一熱點。在多塔多跨懸索橋中,尤以三塔雙跨懸索橋方案備受橋梁設(shè)計者推崇。與雙塔單跨懸索橋相比,三塔雙跨懸索橋可以大大減小主跨跨徑,顯著減小主纜拉力及錨碇規(guī)模,其綜合造價隨之降低,因而在大跨徑橋梁建設(shè)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因為三塔懸索橋多了一個中塔和一個主跨,結(jié)構(gòu)更為纖柔,結(jié)構(gòu)在動荷載作用下的響應可能起主導作用,特別是橋梁跨越風力很大的江河和海峽時,在側(cè)向風力的作用下,自然風的平均成分的作用會使大跨度橋梁會發(fā)生靜位移,脈動成分的作用會使橋梁產(chǎn)生抖振,列車會承受側(cè)向風力和傾覆力矩的作用,風力引起的橋梁響應會對車輛產(chǎn)生激勵作用,車輛由于風的作用而產(chǎn)生的響應同時又會對橋梁的振動產(chǎn)生影響,車橋耦合振動特性必然因風的參與而發(fā)生改變[1]。目前,我國已有多座三塔懸索橋處于設(shè)計施工階段,針對該類型橋梁的動力特性研究成果甚少。因此,對風荷載作用下三塔懸索橋的風-車-橋耦合動力性能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義。
本文所選算例為浙江省溫州市境內(nèi)的一座6車道高速公路、6車道城市主干道和雙線市郊鐵路共建橋梁,主橋長1 704 m,跨徑布置為52 m+2×800 m+52 m,如圖1所示。主梁采用雙層鋼桁加勁梁形式,如圖2,主纜橫向間距45 m,矢高75 m。邊塔采用帶鋼箱剪刀撐的混凝土門式框架結(jié)構(gòu),設(shè)置兩道單箱單室預應力混凝土橫梁,塔底以上塔高149.69 m;中塔采用鋼結(jié)構(gòu),縱向成A字型,橫向為門式框架結(jié)構(gòu),塔底以上塔高149.69 m。錨錠分別采用了重力式錨錠和隧道錨錠。
圖1 橋型布置圖(單位:m)Fig.1 Type of the bridge
圖2 加勁梁橋面布置圖(單位:m)Fig.2 Cross section of the stiffening girder
本文根據(jù)中南大學曾慶元院士和郭向榮教授提出的列車橋梁時變系統(tǒng)振動分析理論,將車橋系統(tǒng)作為一個整體,運用達朗伯原理建立車橋系統(tǒng)運動方程[2],并采用曾慶元院士提出的動力學勢能不變值原理與形成矩陣的“對號入座”法則,形成系統(tǒng)的空間振動矩陣方程[3],輪軌之間通過蠕滑力來耦合,而外部激勵則采用輸入的方法,即輸入車輛構(gòu)架實測蛇行波(確定性分析)、構(gòu)架人工蛇行波(隨機性分析)、軌道豎向不平順和風荷載等,然后采用數(shù)值積分的方法對方程進行求解。本文在建立風荷載作用下的列車與橋梁動力系統(tǒng)振動分析模型時,分別建立了橋梁動力模型、車輛動力模型和風荷載模型,以恒載下成橋狀態(tài)作為初始平衡狀態(tài)。
針對橋梁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單元類型建立空間有限元模型[2],主塔、加勁梁以及主纜均采用空間梁單元建模,吊桿采用空間桿單元建模,橋面板采用空間板單元模擬,所有構(gòu)件之彈性模量E和泊桑比μ按現(xiàn)行橋規(guī)取值,鐵路橋面部分二恒取120 kN/m。圖3為其三維有限元分析模型。
圖3 橋梁有限元計算模型Fig.3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bridge
車輛(機車)空間振動分析模型采用以下假定:
(1)車體、轉(zhuǎn)向架和輪對均假設(shè)為剛體;
(2)不考慮機車、車輛縱向振動及其對橋梁振動與行車速度的影響;
(3)輪對、轉(zhuǎn)向架和車體均作微振動;
(4)所有彈簧均為線性,所有阻尼按粘滯阻尼計算,蠕滑力按線性計算;
(5)忽略構(gòu)架點頭運動及輪對側(cè)滾和點頭運動;
(6)沿鉛垂方向,輪對與鋼軌密貼,即輪對與鋼軌的豎向位移相同;
這樣,車體空間振動有:側(cè)擺、側(cè)滾、搖頭、點頭、浮沉等5個自由度;每個構(gòu)架有側(cè)擺、側(cè)滾、搖頭、點頭、浮沉5個自由度;每個輪對有側(cè)擺,搖頭等2個自由度,故每輛四軸車輛共有23個自由度,每輛六軸機車共有27個自由度。客車車輛及機車均按二系彈簧計算,其余詳見文獻[2]。
2.3.1 橋梁風荷載
自然風中的平均成分對橋梁產(chǎn)生靜力作用。若近似假定風的流態(tài)沿橋長不變,處于風場中的橋梁斷面所受到的風荷載包含3個分量:升力荷載FL、阻力荷載FD和扭拒荷載FM。
CL,CD和CM分別表示橋梁斷面的升力系數(shù)、阻力系數(shù)和扭矩系數(shù),ρ為空氣密度,U為橫向來流向速,H和B分別為橋梁斷面沿體軸的側(cè)向投影高度和水平投影寬度。重要橋梁及形狀較為復雜的主梁斷面的三分力系數(shù)一般可以根據(jù)風洞試驗測得,或者通過計算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擬。本算例中主梁為加勁鋼桁梁,其三分力系數(shù)通過CFD模擬得到,風對主梁的靜力風作用按節(jié)點荷載的形式施加于主桁節(jié)點上,橋塔、主纜和吊桿的三分力系數(shù)均按規(guī)范取值,風對橋塔、主纜和吊桿的作用力均按均布荷載加載。
2.3.2 車輛風荷載
自然風作用下,當列車以一定速度在橋梁上移動時,帶有橫向平均風壓的車輛形成移動荷載列通過車輪傳到橋面。這時,即使是平均風引起的靜風力,也會對橋梁產(chǎn)生動力作用。另一方面,靜風作用下的車輛自身還有橫向穩(wěn)定安全性的問題,在振動的橋梁上二者可能會疊加,形成最不利狀態(tài)。因此,進行風荷載作用下車橋系統(tǒng)的動力分析時,往往要考慮作用在移動列車車體上平均風所產(chǎn)生的靜風力。作用在車輛上的也包括3個分量:升力荷載F,阻力荷載F和扭拒荷載F[4]。
LVDVMVCLV,CDV和CMV分別表示車輛的升力系數(shù)、阻力系數(shù)和扭矩系數(shù),A是車輛有效迎風面積,HV為車體形心高度,VR為作用在車體上的相對風速。
2.3.3 脈動風場的模擬
風荷載對結(jié)構(gòu)的作用均分為風的靜力作用和動力作用2部分。風對結(jié)構(gòu)的動力作用主要由自然風中的脈動成分引起,其強度隨時間按隨機規(guī)律變化,在缺乏實測風速數(shù)據(jù)時,往往需要采用模擬的風速序列作為輸入。為保證計算結(jié)果的合理性,要求所模擬出的人工紊流風序列盡可能地接近和滿足自然風的特性。本文在風-車-橋耦合動力計算中,采用15,20,25,30 和 35 m/s 5 種風速。在風速模擬時,考慮了橋址各點之間的空間相關(guān)性。風速時程按時間上間隔為0.1 s,在空間上間距為20 m,模擬出典型風速時程。圖4~6為平均風速為30 m/s時的脈動風時程曲線。
圖4 0 m處脈動風時程曲線(平均風速U=30 m/s)Fig.4 Time history curve of fluctuating wind at height of 0 m(average wind speed U=30 m/s)
圖5 20 m處脈動風時程曲線(平均風速U=30 m/s)Fig.5 Time history curve of fluctuating wind at height of 20 m(average wind speed U=30 m/s)
在建立車橋系統(tǒng)振動方程時,將橋上列車與橋梁視為整體系統(tǒng),t時刻橋梁空間振動總勢能Πb(t)加上t時刻車輛(包括機車)空間振動總勢能Πv(t),得t時刻列車橋梁系統(tǒng)的空間振動總勢能Πd(t)=Πb(t)+Πv(t),由動力學勢能不變值原理δΠd=0及形成矩陣的“對號入座”法則,就可以得出t時刻列車橋梁系統(tǒng)的質(zhì)量矩陣[M],阻尼矩陣[C],剛度矩陣[K]及荷載列陣[P],得到在t時
圖6 40 m處脈動風時程曲線(平均風速U=30 m/s)Fig.6 Time history curve of fluctuating wind at height of 40 m(average wind speed U=30 m/s)
刻列車橋梁時變系統(tǒng)空間振動的矩陣方程[2-3]:
本文采用脫軌系數(shù)、輪重減載率來判斷列車運行安全性,用Sperling指標來判斷乘坐舒適性(或運行平穩(wěn)性)。根據(jù)《鐵道機車動力學性能試驗鑒定方法及評定標準 TB/T2360 -93》[5]、《鐵道車輛動力學性能評定和試驗鑒定規(guī)范GB5599-85》[6],并參考歷次提速試驗所采用的評判標準,在車橋動力仿真分析中,列車運行安全性與舒適性(平穩(wěn)性)的評定指標選取如下:
(1)安全性指標
脫軌系數(shù):≤0.8 輪重減載率:≤0.6
(2)乘坐舒適性(對客車車輛)
車體振動加速度:豎向≤ 0.25 g;橫向≤0.20 g(中速:≤ 200 km/h);豎向≤ 0.13 g;橫向≤ 0.10 g(高速:≥200 km/h)
舒適性評價指標:優(yōu)良<2.50 良好2.50~2.75 合格2.75 ~3.00
(1)橋梁豎向振動加速度限值:0.35 g=3.5 m/s2(半幅、有碴軌道);0.50 g=5.0 m/s2(半幅、無碴軌道)。
(2)橋梁橫向振動加速度限值:0.14 g=1.4 m/s2(半幅)。
根據(jù)前述計算模型與計算原理,采用中南大學編制的車橋耦合動力計算軟件GSAP,建立上述橋梁的全橋分析模型,對CRH2型車以80,100,120,140和160 km/h,通過橋梁時的風-車-橋系統(tǒng)空間耦合振動動力響應進行了仿真計算與分析研究。分別計算了系統(tǒng)在無風、風速為15,20,25,30和35 m/s情況下的橋梁的豎向與橫向位移、車輛豎向與橫向加速度、輪對最大橫向力、輪對脫軌系數(shù)、輪重減載率等。計算不考慮公路汽車荷載對橋梁和風荷載的影響,計算中軌道不平順函數(shù)采用了美國六級譜不平順標準。
根據(jù)上述橋梁計算模型,對某三塔懸索橋的自振特性進行了計算。前5階自振頻率計算結(jié)果如表1所示,前3階振型如圖7~9所示。
表1 橋梁振型及頻率Table 1 Frequency and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bridge
圖7 第1階振型(正視圖)Fig.7 The 1st vibration mode(Front view)
圖8 第2階振型(俯視圖)Fig.8 The 2nd vibration mode(Vertical view)
圖9 第3階振型(正視圖)Fig.9 The 3rd vibration mode(Front view)
本算例中加勁梁和車輛的三分力系數(shù)均通過CFD計算得到,見表2,因加勁梁為鋼桁梁,風對加勁梁的靜力風作用按節(jié)點荷載的形式施加于主桁節(jié)點上;橋塔、主纜和吊桿的三分力系數(shù)均按規(guī)范取值,風對橋塔、主纜和吊桿的作用力均按均布荷載加載。
表2 三風力系數(shù)Table 2 Three aerostatic coefficients
表3給出了無風狀態(tài)下和各風速下的橋梁響應最大值,表中振動位移值均為相對于初始平衡位置而言。圖10為不同風速下CRH2列車以120 km/h速度過橋時的中跨跨中豎、橫向位移,豎、橫向加速度隨風速變化規(guī)律,圖11為無風狀態(tài)下及35 m/s風速下中跨跨中豎、橫向位移時程曲線。
表3 橋梁動力響應最大值Table 3 The maximum dynamic response of bridges
圖10 不同風速下中跨跨中位移(左)、加速度(右)(120 km/h)Fig.10 Displacement(left)and acceleration(right)on the mid - span under different wind speed(120 km/h)
圖11 中跨跨中豎向(左)、橫向(右)位移時程(120 km/h)Fig.11 Time history of vertical(left)and lateral(right)displacement curve on the mid - span(120 km/h)
計算結(jié)果表明,橋梁動力響應總體隨著行車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如橋梁沖擊系數(shù)、跨中節(jié)點最大橫向、豎向動位移都呈現(xiàn)出隨車速增加而增大的趨勢。中跨跨中豎向最大位移為169 mm,橫向最大位移為180 mm。有風工況下的橋梁響應均大于無風工況,橋梁的動力響應均在容許值以內(nèi)。由圖10可知,在給定車速下,橋梁橫豎向最大位移和加速度隨著風速的增加呈單調(diào)遞增,且橋梁豎向響應的變化量要小于橫向響應的變化量,說明風荷載對橋梁的橫向運動影響要大于列車荷載,列車荷載對于橋梁豎向響應影響較大。
表4給出了無風狀態(tài)下和各風速下的車輛響應最大值。
由表4可以看出,在無風狀態(tài)和平均風速等于或低于20 m/s時,列車行車安全性滿足要求,列車的車體豎、橫向振動加速度滿足限值要求,列車乘坐舒適性達到“良好”標準;當平均風速達到25 m/s時,列車乘坐舒適性大部分達到“良好”標準,個別為“合格”標準;當橋面平均風速達到30 m/s時,列車脫軌系數(shù)和輪重減載率個別出現(xiàn)超標現(xiàn)象,列車乘坐舒適性大部分達到“合格”標準;當橋面平均風速達到35 m/s時,列車脫軌系數(shù)和輪重減載率超標,列車乘坐舒適性不合格。
表4 車輛動力響應最大值Table 4 The maximum dynamic response of vehicle
(1)橋梁系統(tǒng)動力響應隨列車車速以及橋面平均風速的增加而增加,橋梁系統(tǒng)橫向響應對風荷載的敏感程度大于豎向響應,豎向響應主要由列車荷載引起。
(2)當橋面平均風速等于或低于20 m/s時,CRH2型車分別以80~160 km/h通過該橋時,在上述計算條件下,橋梁的動力響應均在容許值以內(nèi),列車行車安全性滿足要求,列車的車體豎、橫向振動加速度滿足限值要求,列車乘坐舒適性達到“良好”標準。
(3)當橋面平均風速達到25~30 m/s時,CRH2型車分別80~160 km/h通過該橋時,橋梁的動力響應均在容許值以內(nèi),列車乘坐舒適性大部分達到“良好”標準,個別為“合格”標準,考慮一定的安全裕度后可限速120 km/h通過該橋。
(4)當橋面平均風速達到35 m/s時,CRH2型車分別以80~160 km/h通過該橋,橋梁的動力響應均在容許值以內(nèi),但列車的脫軌系數(shù)或輪重減率超標,不滿足行車安全性要求,故應禁止通行。
(5)該三跨懸索橋具有良好的動力性能及列車走形性,可以滿足列車安全舒適通過的要求,對同類橋梁的設(shè)計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劉 斌.三塔懸索橋的振動特性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9.LIU Bin.The research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ower suspention bridge[D].Chengdu: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2009.
[2]曾慶元,郭向榮.列車橋梁時變系統(tǒng)振動分析理論與應用[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ZENG Qing-yuan,GUO Xiang-rong.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rain-bridge tmie-variant system vibration analysis[M].Beijing:China Railway Press,1999.
[3]曾慶元,楊 平.形成矩陣的“對號入座”法則與桁段有限元法[J].鐵道學報,1986,8(2):48 -59.ZENG Qing-yuan,YANG Ping.The“set- in - right- position”rule for formulating matrix and the tru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patia l truss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Raiwlay Society,1986,8(2):48 -59.
[4]張 楠,夏 禾,郭薇薇,等.京滬高速鐵路南京大勝關(guān)長江大橋風-車-橋耦合振動分析[J].中國鐵道科學,2009,30(1):41 -47.ZHANG Nan,XIA He,GUO Wei-wei,et al.Wind - vehicle-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 analysis of Nanjing Dashengguan Yangtze River bridge on the Beijing-Shanghai high - speed railway[J].China Railway Science,2009,30(1):41-47.
[5]TB/T 2360-1993,鐵道機車動力學性能試驗鑒定方法及評定標準[S].TB/T 2360-1993,Railway locomotives-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accreditation test[S].
[6]GB/T 5599-1985,鐵道車輛動力學性能評定和試驗鑒定規(guī)范[S].GB/T 5599-1985,Railway vehicles-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accred itation t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