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馨穎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文史系,湖南長沙 410205)
論媒體報道對模仿效應的規(guī)避
邵馨穎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文史系,湖南長沙 410205)
媒體某些暴力事件的報道有可能引發(fā)模仿犯罪,面對重大暴力事件,媒體既應滿足受眾的知情權,又要避免刻意渲染,防止產生模仿效應。對模仿效應的規(guī)避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減少犯罪細節(jié)描寫和煽情式的報道;(二)構建具有啟迪性的議題和視角;(三)盡量不要置于版面顯著位置;(四)盡量少配發(fā)有強大視覺沖擊力的血腥畫面。
校園暴力;模仿犯罪;模仿效應;細節(jié)描寫
2010年3月23日至5月12日,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國連續(xù)發(fā)生了六起嚴重校園砍殺事件;2011年2月至4月南京市發(fā)生4起中學生跳樓事件。事件發(fā)生之后,我們不禁要思考,媒體是否應該“有聞必報”?媒體報道是否會帶來“示范效應”?研究我國媒體報道此類新聞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改進重大暴力新聞報道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最初的福建南平校園暴力事件開始,各大媒體就爭相進行了報道,很多媒體甚至給出大幅頭版報道來吸引讀者。而事件的密集型和相似性以及報道的強度又給受眾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恐慌,其負面影響在傳播過程中被放大化。于是有人將矛頭直指媒體,認為正是由于媒體的不合理報道引發(fā)了“模仿效應”。
“模仿效應”是指因為新聞報道或者小說電影中描述的事件,而導致的一連串類似事件[1]。法國模仿理論創(chuàng)始人塔爾多在其代表作《輿論與群集》中分析了法國報紙讀者階層后指出: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雖然在肉體上(空間)是相互分離的,但是在心理上卻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的一種群集。社會心理的“無接觸傳染”可以通過日益發(fā)達起來的、可進行大量傳播的印刷品——報紙、雜志、政治宣傳手冊等等,在人群中擴張和傳遞。日益發(fā)達的大眾傳媒把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時,也成了社會心理、情緒傳染的一個途徑[2]。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媒體引發(fā)模仿犯罪在傳播上的可能性。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專家楊東平向路透社說:“我個人感覺,媒體對此類襲擊的報導,幫助形成了一種模仿效應?!睂Ρ雀鞔竺襟w對相關新聞的報道,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媒體深入挖掘了事件的社會原因以及施暴者自身的原因,最后都往往傳播著這樣一個概念:那就是事件是一系列對社會不公平現(xiàn)象的報復行為。雖然媒體本身沒有惡意,也符合新聞學的報道技巧,但媒體對暴力新聞和自殺類新聞的大肆渲染對于一些有著相同經歷和心理的人具有強大的暗示、誘導作用。尤其是這類新聞被密集且全過程地展示在人們面前時,會對背景或問題與自己相近的人群產生身份認同,并模仿對方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同時,報道越多,被模仿的機會越大。
此外,我們從案件發(fā)生的地理位置來看,遠隔千里的相似事件的模仿絕對不是依靠傳統(tǒng)的口口相傳或親眼目睹,那么是什么導致這一系列的惡性案件之間的模仿?媒介報道傳播的可能性非常大。
對于突發(fā)事件,如果受眾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增加信息的不確定性因素,從而會引起受眾的種種猜測。雜亂的信息、不準確的信息必然會乘虛而入。所以,媒介所抱有的“有聞必報”的態(tài)度也是出于尊重和保護受眾的“知情權”,但凡事都有一個度,過多的、過度的報道則容易引起受眾的誤解和不安,同時也可能導致“模仿犯罪”。
新浪網總編輯陳彤在微博上提出:“如此的亂世環(huán)境中,媒體顯然不應該‘有聞必報’,特別是近日屢發(fā)的砍殺兒童事件,大肆渲染報道的效果之一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越來越多喪心病狂之徒鋌而走險”。
西方學者伯頓在《媒體與社會》中也談到:“最持久擔憂就是:大眾傳媒當中暴力引發(fā)了社會當中暴力……約77%的研究證明媒體暴力確實引發(fā)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暴力,時至今日這一結論仍然是成立?!盵3]
心理學愛蘇雷特說:“哪怕是被描述成魔鬼,這樣的出名對有些人仍然很有吸引力?!盵4]媒介對系列校園暴力事件的競相報道則可能會使一些精神狀態(tài)不太穩(wěn)定或仇視社會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泄私憤或表達個人要求的方式,從而產生了“模仿效應”。由此可見,正是這種開放環(huán)境中的新聞自由,傷害了新聞媒介本欲保護的社會。
“媒體對某些暴力事件(比如惡性兇殺)的報道應該保持克制,避免渲染”,陳彤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說,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傳播開來,從根本上說已經沒有辦法“不報”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公民知情權”[5]。所以,如果為了防止惡性案件帶來的模仿效應,政府取締正常報道,顯然是不可取的,這樣的遮掩反而會引起受眾的種種猜測,引發(fā)其他的弊端。
當然我們不能單靠媒體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但面對如此頻繁的暴力事件,媒體也應該進行反思和警醒:該怎樣才能在滿足受眾知情權的同時避免模仿效應?
(一)減少犯罪細節(jié)描寫和煽情式的報道。
新聞出版總署主管的《傳媒》雜志第4期卷首語認為,應慎用媒體的放大作用,“媒體對校園血案的及時報道本沒有錯,但客觀上對作案細節(jié)的逼真描述,雖然滿足了人們的知情權,但某種意義上等于同時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可能讓極個別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深受‘啟發(fā)’,進而模仿并瘋狂報復社會?!盵5]
翔實地、細致地報道犯罪過程,固然有提醒大眾的目的,但也可能因此引起歹徒的“有樣學樣”,所以媒體在報道暴力、自殺等犯罪事件時,有必要告訴人們事實的真相,但必須以正面報道為主,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報道那些感人的、正面的細節(jié),淡化作案細節(jié),從而喚起社會的正義感,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鄭民生:走上55秒殺戮之路》、《鄭民生:從醫(yī)生到殺人惡魔》等多篇報道對犯罪過程進行了細節(jié)描寫:“王永來……從學校側門強行闖入學校院內用鐵錘打傷5名學前班學生。然后,將汽油澆在自己身上并抱住2名學生點燃”,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為有犯罪傾向的受眾提供了作案范本,而且犯罪地點、犯罪手段的刻意強調讓人覺得這類襲擊校園兒童的犯罪形式更容易效仿,更容易引發(fā)模仿效應。
同時多家媒體都對犯罪者的人生經歷和作案動機進行了細致的、煽情式的報道:“鄭民生的街坊鄰居都堅持說,鄭民生是個不討厭孩子的人”、“化纖廠原職工小付曾在鄭民生那里看過一次病,只是小的傷口處理。他記得鄭笑呵呵的”。報道犯罪分子的人生經歷,追問作案動機應該屬于報道的一種方式和手段,但詳述犯罪現(xiàn)場、犯罪過程,甚至努力挖掘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苦衷等,最后會給人這樣一種錯覺:犯罪分子殺人是被逼無奈的反抗,是弱者的反抗,問題不在個人,而在體制,弱者的報復是有道義借口的,是值得同情的。
得出這樣的結論并不是媒介的初衷,但過度的細節(jié)描述的確會產生負面的效果,所以媒介在進行此類報道時應盡量減少犯罪細節(jié)的報道,盡量少挖掘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苦衷。
(二)構建具有啟迪性的議題和視角
事件發(fā)生后,很多媒體的報道卻將犯罪動機歸于社會、家庭,比如失業(yè)、未婚、家境不好等等,隱藏著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邏輯:問題都在體制,弱者殺人是被逼無奈的反抗。所以,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媒體在議題設置上是不是出現(xiàn)了偏差?我們來看看國外對此類事件是如何報道的。2007年韓國學生趙承熙制造了震驚全美國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造成包括犯罪人在內的33人死亡?!督袢彰绹贰ⅰ都~約時報》等媒體的報道視角主要圍繞案情發(fā)生的消息,趙承熙個人經歷尤其是其心理問題的追問,受害者的撫慰、祈禱,槍擊管理的反思等等。而在中國媒體的報道中,更傾向于尋找社會原因——底層生存環(huán)境、失業(yè)、失戀、買不起房、缺乏精神病鑒定程序等,而對殺人者的心理歷程如何一步步走向仇恨和罪惡的描述,并不清晰[6]。
我們的記者在報道此類重大新聞時應該保持冷靜,力求謹慎、客觀地報道事件,并進行理性的剖析,不渲染、炒作暴力事件的個案,從單個校園暴力事件引向暴力問題,啟迪受眾尊重生命。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慘案發(fā)生后一個星期,媒體傳出了一條“美國人將趙承熙也視為遇難者慰藉家人悲痛”的新聞在中文網絡上廣為傳播。美國大學生們在為趙承熙而設的悼念碑前的留言令人動容:“你沒能得到必要的幫助,知道這個事實的時候,感到非常悲哀。希望你家人能盡快得到安慰并恢復平靜”;“今后如果看到像你一樣的孩子,我會對他伸出雙手,給予他勇氣和力量,把他的人生變得更好?!蔽覀儾坏貌怀姓J美國公眾寬容的態(tài)度和媒體對此構建的成功議題,他們沒有停留在消極負面的情緒之中,而是為自己的社會和文化的缺失悲哀、反思、自省。他們認識到了這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暴力事件”,而是整個社會都應該反省的“暴力問題”。同時他們對犯罪者的寬恕,也體現(xiàn)了受眾、媒體和整個社會對一切生命的尊重,這樣更讓有犯罪傾向的人放下屠刀,感受到被害者和自己生命的可貴。
(三)盡量不要置于版面顯著位置
“不是說不要報道,而是用什么樣的力度、版位去報道”,新浪網總編輯陳彤表示,“所以在處理江蘇泰興事件的報道中,我們就(在網站的新聞列表里)用了比較低的版位,去淡化它”[5]。
香港報業(yè)評認會在《新聞從業(yè)員專業(yè)操守守則》第三條規(guī)定:新聞從業(yè)員在處理涉及暴力、性犯罪、自殺等社會新聞時,應避免淫褻、不雅或煽情;新聞界不宜完全不報道個別的自殺案件,而應在報道自殺新聞和避免產生“模仿”效應之間求取平衡;除非涉及重大公眾利益,否則應低調處理有關新聞,報章應在內頁刊登有關新聞;電臺及電視若真的要播報有關新聞,必須顧及電子傳媒對公眾的巨大影響力,而把有關新聞安排在非主要新聞時段內播出;報道時應避免繪聲繪色地描述自殺的過程和所采用的手法[7]。
對于一些能引起轟動效應的題材,媒體會不遺余力地進行炒作,南平事件發(fā)生之后,校園暴力事件的報道充斥各大報刊、網絡、電視,一時間該事件成為了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重點新聞,媒體對新聞事件的關注程度也讓受眾感覺到了事件的不一般,而對于有著犯罪傾向的人來說這更是一種刺激。在他們看來,事件受關注的程度越高,“出名”的概率就會越高。而媒介最初并沒有認識到這點,仍然繼續(xù)大幅報道,最終使得校園暴力事件被一次次被模仿。
世界衛(wèi)生組織與國際自殺干預聯(lián)合會(IASP) 2008年編寫的《預防自殺:媒體從業(yè)者指導》中也提到,媒體要淡化自殺報道,并就媒體的報道自殺事件制訂了一系列的指導原則:不作頭條新聞、不附帶任何有關照片等。那么,為了保護受眾,我們能不能也為社會暴力事件制定相關的規(guī)范?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精神,加強媒體自律,提升傳播品位,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進而更好地發(fā)揮媒體的社會功能。
(四)盡量少配發(fā)有強大視覺沖擊力的血腥畫面
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生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是一個重大題材,為了增加新聞的可讀性,提高點擊率,媒體會配合文章刊登相關的圖片,但筆者還是反對用大幅的、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散播受害者的血腥照片。盡管說新聞報道的一大原則是盡可能還原事物或事件本來的面貌,但從心理因素和社會后果看,此種血腥面貌還是少在或者不在文字和畫面中還原為好。記者的初衷可能是想激起受眾的同情心、或是憤慨心,但這樣并沒有很好的維護受害者的尊嚴,相反會對受害者的親人造成二次傷害。所以,我們應該還受害者一份安寧,不要以視覺的沖擊來消費著他人的悲劇。
在突發(fā)事件中,媒體既是記錄者、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協(xié)調者,我們有必要從此次系列報道中總結經驗,避免類似模仿犯罪案件的再次發(fā)生,這也是媒體的責任和使命。
[1]木木.媒體報道應避免模仿效應[N].瀟湘晨報,2010-05-17.
[2]新明正道.群集社會學[M].雷通群,譯.上海:新宇宙書店,1930.
[3][英]伯頓.媒體與社會[M].史安斌,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和靜鈞.犯罪模仿與反模仿的思考[N].中國經營報, 2010-05-14
[5]張東鋒.面對校園血案媒體該怎么報[N].南方都市報. 2010-05-15
[6]彭曉蕓.校園慘案的媒介倫理:被混淆和被忽略的[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80dfbb0100 jnmp.html.2010-06-25.
[7]曾革楠.國內校園血案頻發(fā),專家稱媒體應警惕成為幫兇[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05-19.
On AvoidanceofModelingEffect in theMedia Report
SHAO Xin-y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Department,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The report of some violent events will possibly trigger modeling crimes,so the media should not only let the public learn the truth but also avoid publicizing them sedulously.The avoidance of copying the crimes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firstly,reducing some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the reports which possibly arouse the people'sfervor;secondly,constructing inspiring topic and perspective;thirdly,locating the reports to unimportant column;fourthly,cutting down some bloody pictures.
violence on campus;copying crime;modeling effect;detailed description
G20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
A
1674-831X(2012)02-0121-04
2011-11-14
邵馨穎(1979-),女,湖南常德人,湖南第一師范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新聞傳播學研究。
[責任編輯:葛春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