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軍
(十堰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發(fā)生在始皇帝九年(前238)的嫪毐事件,涉及呂不韋、始皇帝的生母趙女、秦國公子子楚、嫪毐死黨及舍人等。司馬遷《史記》中的《呂不韋列傳》和《秦始皇本紀》對這一事件作了詳細的記載。
《呂不韋列傳》載:
“呂不韋,陽翟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悅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yè)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莊襄王(子楚,筆者注,下同)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為王(始皇帝),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秦王(始皇帝)年少,太后時時竊私通呂不韋……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侍太后。太后私與通,絕愛之……嫪毐家僮數(shù)千人,諸客求宦為嫪毐舍人千余人……始皇九年(前238),有告嫪毐實非宦者,常與太后私亂,生子二人,皆匿之……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實,事連相國呂不韋。九月,夷嫪毐三族……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十年(前237)十月,免相國呂不韋……歲馀(前235)……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復歸嫪毐舍人遷蜀者。”[1]2505《秦始皇本紀》又載:
“嫪毐封為長信侯,予之山陽地……毐作亂而覺……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fā)卒攻毐……盡得毐等……二十人皆梟首,車裂以徇,滅其宗。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罰徒刑三歲),及奪爵遷蜀四千余家,家房陵[1]227……十二年(前235),文信侯不韋死,竊葬……秋,復嫪毐舍人遷蜀者?!保?]231
大商人呂不韋將自己已懷身孕的小妾趙女獻給秦國在趙國作人質(zhì)的子楚公子,趙女生子名政。子楚后來為秦莊襄王。莊襄王死,嬴政繼位,是為秦始皇。呂不韋后又薦嫪毐作自己的替身,與始皇帝母趙女私通生子。這一段宮闈穢事,對秦始皇來說,可謂奇恥大辱。所以秦始皇對嫪毐黨恨之入骨,“夷嫪毐三族”,“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及奪爵遷蜀四千余家,家房陵。”司馬遷距始皇帝時代不遠,他創(chuàng)作《史記》,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可信度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后世盛傳的嫪毐舍人不是“遷蜀”而是遷入房陵的說法卻是令人費解。
清代康熙年間,劉作霖、楊廷耀編纂的《鄖陽府志》載:“秦始皇九年,遷嫪毐黨于房”[2]。這是今天能看到的“遷房”說最早的文字,該記載是否有文字根據(jù),不得而知,但此前已有此說,也是有可能的?!多y陽府志》影響深遠,查多年來出版和發(fā)表的書籍和文章,凡涉房古代史實者,無不沿襲此說,而此說實屬訛誤,這可以由以下事實證明:
其一,關(guān)于嫪毐“遷蜀”的說法,司馬遷在上述《史記》引文中明確表述了四次,四次分別是:
(1)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及奪爵遷蜀四千余家,家房陵?!肚厥蓟时炯o》
(2)秋,復嫪毐舍人遷蜀者?!肚厥蓟时炯o》
(3)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呂不韋列傳》
(4)乃皆復歸嫪毐舍人遷蜀者?!秴尾豁f列傳》
其二,唐·司馬貞《史記索隱》,亦明言“遷蜀”。他在《呂不韋列傳》“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語后注曰:“家為家產(chǎn)資物,并沒入官,人口則遷之蜀也”[1]2512。
其三,宋·司馬光《資治通鑒》載:“秋九月,夷毐三族,黨與皆車裂滅宗,舍人罪輕者徙蜀,凡四千家?!保?]213亦明言“遷蜀”。
司馬遷撰《史記》,參審眾說,查閱了大量秦代文獻資料。唐·司馬貞作《史記索隱》,讀遍了唐時能看到的所有有關(guān)秦代史實的文獻。宋·司馬光等人編纂《資治通鑒》,不只是遵從前說,而且投入了大量的甄別研究工作。三位司馬大家的意見一致,都認為是舉家“遷蜀”,而且歷史上也從沒有一位學者對他們的說法表示過懷疑。因此“遷蜀”說是不可以撼動的,“遷房”說實不可信。
如上所說,嫪毐舍人四千余家“遷蜀”,而非“遷房”,可為什么有那么多人長時期持“遷房”說而不疑呢?問題就出在對司馬遷“家房陵”語的理解上。在漢語中“家”是一個使用頻率極高的多義詞,臺灣《中文大辭典》列舉其義項竟有二十六個之多。其中“落戶定居”和“家財私產(chǎn)”兩個義項,我們有必要在此重點談一下。
當“落戶定居”義講的文句,例如《史記·陸賈傳》“以好峙田地善,可以家焉?!保?]2699“家焉”等于“家于此”,就是“在此處安家”的意思。又如韓愈《崔評事墓銘》“既去職,遂家于汝州”。“家于汝州”,就是“在汝州安家”。當“家財私產(chǎn)”講的文句,更為常見。例如《史記·匈奴列傳》:“坐盜者沒入其家。”[1]2892“沒入其家”,就是“沒收其家財私產(chǎn)入官府”。又如《史記·呂不韋列傳》,“念業(yè)已破家為子楚”[1]2508,“破家”即“破敗了家財”,也就是“花費盡了家財”[1]2512的意思。同文中又有“皆沒其家而遷之蜀”句,“沒其家”,與前例中“沒入其家”意同。再如我們常用到的成語“家破人亡”、“捐家濟貧”、“毀家紓難”中的“家”,也都是用的“家財私產(chǎn)”義。
那么,司馬遷“家房陵”語中的“家”是“落戶定居”義還是“家財私產(chǎn)”義呢?如果認為是“落戶定居”義,是說不通的。因為依前文所述,既然四千余家遷蜀是實,怎么又能在房陵落戶安家呢?長期以來,“遷房”論者如果不是出于“權(quán)從眾說”,那就是在這一方面失于慎思。那么,將“家”解釋為“家財私產(chǎn)”義怎樣呢?我們認為是合宜的?!凹曳苛辍奔从伞凹摇焙汀胺苛辍眱蓚€名詞組成的主謂短句,“房陵”在這里名詞活用如動詞,表示“把……轉(zhuǎn)輸房陵”。由此,“家房陵”即為“家財轉(zhuǎn)輸房陵”的意思,聯(lián)系其語言環(huán)境和事由背景,其所表達的大意是:秦始皇將遷蜀的四千余家的家財沒收入官,轉(zhuǎn)輸房陵,作為始皇帝將要在房陵實施的某項目的先期投入資金。
這里所說的“某項目”是什么項目呢?史籍中無明確記載,但我們可以從始皇帝在嫪毐案發(fā)生以后不太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的行事上去尋找答案。據(jù)《秦始皇本紀》、《呂不韋列傳》、《史記正義》和《史記索隱》中的記載,始皇帝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有如下三件事與房陵有關(guān):
第一件事,如前所述,始皇帝九年(前238),始皇帝平定嫪毐叛亂,將毐等二十人梟首滅宗,“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及奪爵遷蜀四千余家,家房陵?!?/p>
第二件事,始皇帝十二年(前235),始皇帝賜呂不韋書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于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1]2513”。意在逼令自殺。呂不韋飲鴆自盡。其賓客私自將他葬于洛陽北芒山[1]231。始皇帝大怒,下令:其賓客參加葬禮者,如果是來自于韓趙魏三國的人,一律驅(qū)逐出境。如果是秦國本土人,六百石以上的官員奪爵,遷居房陵;五百石以下的官員如果沒有參加葬禮,則不奪爵,但仍要遷居房陵[1]231。
第三件事,始皇帝十九年(前228),秦兵擊趙,虜趙王遷。始皇帝遷趙王遷于房陵[1]233。
從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如下情況:
(1)戰(zhàn)國末期的秦國,可以作為負罪官員的流放地,主要有蜀郡和房陵二處。蜀郡荒遠,所以謫遷入蜀的人員必是始皇帝最為憎惡者。
(2)凡遷入房陵者,必是與秦王室有這樣或那樣的親近關(guān)系的人員。在秦始皇帝心目中,呂不韋賓客中的秦國籍六百石以上的官員,由于他們私自參加了呂不韋的葬禮,自然要連坐受罰,但他們世受國恩,對秦王室的感情自然不同一般,再說,在以后的統(tǒng)一六國的戰(zhàn)爭中,還得要他們出力效用,所以始皇帝將他們削除爵位,謫遷房陵,卻免于抄沒家產(chǎn)。對呂不韋賓客中的五百石以下的秦國籍官員,即使他們沒有參加呂不韋的葬禮,也要遷居房陵,但可以保留官爵。如此看來,始皇帝沒有剝奪呂不韋賓客的家產(chǎn),還讓有的官員仍然保有官爵,這是對他們最大的關(guān)照。把他們謫遷到條件比較優(yōu)越的房陵,目的是讓他們在此洗腦,消除呂不韋的影響,以便以后為秦國效力。至于趙王遷居房陵,事由更為明白。趙王遷原是始皇帝母親娘家的國王,始皇帝母子當年在趙國邯鄲多年,自然也多少受到趙王室的照顧,所以對趙王遷的安置,未嘗不是始皇帝母子二人的共識,更重要的是對趙王遷的禮遇,是要做給其他諸侯王看的,具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
據(jù)此,始皇帝當年把遷蜀四千余家的財產(chǎn)轉(zhuǎn)輸房陵的意圖十分清楚了,原來這位年輕的政治家早在呂不韋覆滅的前三年,就已經(jīng)認識到與呂不韋黨的斗爭勢所不免,秦國有必要在房陵創(chuàng)建一所政治人員謫遷特區(qū),以便安置與秦政權(quán)有親近關(guān)系而又能被爭取利用且能在形式上受到相應處罰的政治人員。顯然遷蜀的四千余家的家產(chǎn)轉(zhuǎn)輸房陵,是用于房陵宮室以及道路等工程的修建。如果沒有這一步,此后第三年呂不韋的大批賓客以及此后第十年的趙王遷一行人,何以能夠成行來房?據(jù)《資治通鑒》載,唐代廬陵王遷房,必先開撥公帑建好居室而后成行,此事見后文詳述,始皇帝創(chuàng)建房陵謫遷特區(qū)的時間比唐代要早近千年,依當時房陵的實際情況,不先期投入資金行嗎?
秦始皇帝之所以把政治人員謫遷特區(qū)放在房陵,主要因為當時的房陵具備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
其一,秦國在房陵有較為穩(wěn)固的統(tǒng)治基礎(chǔ)?!妒酚洝こ兰摇份d:楚懷王十七年(前312),楚攻秦,秦大破之于丹陽(今豫西丹水之北)奪取楚國的包括上庸在內(nèi)的漢中郡[1]1724。楚懷王二十五年(前304),“懷王入與秦昭王盟,約于黃棘,秦復與楚上庸?!保?]1727楚頃襄王十九年(前280),“秦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北地予秦?!保?]1735由此可知楚懷王二十五年(前304)以前,秦據(jù)上庸地八年;自楚頃襄王十九年(前280)至秦始皇帝九年(前238),其間42年上庸一直隸屬于秦。就是說在始皇帝將遷蜀的四千余戶的家財轉(zhuǎn)輸房陵創(chuàng)辦政治人員謫遷特區(qū)時,秦先后直接統(tǒng)治上庸之地竟有50年之久。與蜀比較,秦滅蜀建蜀郡在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4]64,至此,雖然已有78年的歷史,但由于蜀郡的統(tǒng)治者仍然是原蜀國的舊貴族,只是降蜀王為侯而已,所以秦在蜀郡的統(tǒng)治基礎(chǔ)遠不如包括房陵在內(nèi)的上庸之地穩(wěn)固。
其二,房陵遠離敵國楚的統(tǒng)治中心?!妒酚洝こ兰摇份d: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破楚都江陵,燒毀楚王先人墓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zhàn),將楚都移至陳城(今河南淮陽)[1]1735。這說明遠在秦始皇九年(前238)的前40年,楚的政治文化中心已由江陵轉(zhuǎn)移至遠離房陵的今河南淮陽一帶。無疑減輕了秦對房陵被敵國滲透和顛覆的擔心。
其三,房陵地處秦都咸陽東南,中隔秦嶺,路程不遙。來去方便,易于控制。
其四,房陵入秦以后,經(jīng)過再度區(qū)劃,由“邑”升為“縣”,地域遼闊,物產(chǎn)兼南北,物資供應沒有大的困難。
其五,房陵春秋時為防渚,原屬庸地,距庸都田家壩不遙。庸后為楚滅,楚以為縣。因此這里民治舊有一定的基礎(chǔ),民風、習俗,遠非荒蠻之蜀地可比。這里又是《詩經(jīng)》的產(chǎn)生地之一和廣為流傳之所?!霸娙伲谎砸员沃?,思無邪?!保?]此時的秦始皇何嘗不希望謫遷于此者接受熏陶,自省改過,以便以后忠誠地為秦國服務。
總之,秦始皇在即將用兵統(tǒng)一六國的前夕,他從政治、經(jīng)濟、地理等方面綜合考慮,把他心目中的政治謫遷特區(qū)選在房陵,足顯這位青年政治家的抱負、權(quán)謀和英明。
秦國自西周時代的秦仲算起(前844),至始皇帝元年(前246),歷32國君599年,其間從沒有一位君王如始皇帝那樣著意于謫遷特區(qū)的建設,其他列國的史籍也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從這個意義上說,始皇帝創(chuàng)建獨具特色的房陵謫遷區(qū),對于封建制度建設來說,無疑是一個創(chuàng)新和貢獻。如此運作,一顯君王尊嚴,二示朝廷的恩遇,既維護了法紀,又籠絡了人心,而且便于擺平各方關(guān)系,對于封建統(tǒng)治的維護與鞏固無疑是有裨益的。從西漢到明代,多有帝王貴胄謫遷于此,可見始皇帝的這一份苦心造就的成果,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是予以認可并加以繼承了的。
據(jù)班固《漢書》記載,西漢時代先后有七位皇族貴胄謫遷到房陵一帶:
(1)公元前138年,濟川王劉明廢遷房陵[6]407。
(2)公元前116年,濟東王劉彭離廢遷上庸[6]82。
(3)公元前114年,常山王劉勃廢遷房陵[6]417。
(4)公元前70年,廣川王劉去廢徙上庸[6]2432。
(5)公元前66年,清河王劉年廢遷房陵[6]253。
(6)公元前50年,廣川王劉海陽廢遷房陵[6]2433。
(7)公元前38年,河間王劉元廢遷房陵[6]294。
唐宋時代,謫遷皇室人員至房,雖然不如西漢時代那樣頻繁,然而被謫遷者的級別之高、聲名之隆、影響之巨,為史家所共識。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九月,唐太宗的愛子、《括地志》的作者、魏王李泰,因謀嫡失敗,謫遷均州鄖鄉(xiāng)縣[3]6204。則天垂拱元年(685)三月,唐高宗之子、中宗李顯,廢為廬陵王,遷居房陵[3]6434,后又復登帝位。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五月,宋太祖趙匡胤之弟、秦王廷美,以“欲乘間竊發(fā)”獲罪,遷居房陵[4]324。
說到這里,有必要略述一下歷史上房陵所轄范圍的變化。房陵原在楚上庸縣境,自公元前280年上庸及漢北歸秦以后,經(jīng)過再一次行政區(qū)劃,房陵升為縣稱,其管轄范圍十分遼闊,其地域大致與秦統(tǒng)一六國后的房陵縣范圍相當?!皷|起湖北???,西至陜西安康,南起長江?!保?]321北至今鄖縣東北境[8]。由此可見,當時的房陵,地處今日鄂、豫、陜、渝交際區(qū)域,比今日十堰市地域大得多。當年趙王遷的流放地,當在房陵的中心區(qū)域即今房縣一帶不疑,但因呂不韋案而獲罪被流放的數(shù)千名乃至上萬名秦國籍官員的流放之所,一定不全在房陵的中心區(qū)域,很可能散布在當時的房陵所轄各地。從西漢開始,房陵的范圍大大縮小,但是歷代封建最高統(tǒng)治者在謫遷人員時,往往仍然把秦時房陵管轄的范圍考慮在內(nèi)。比如西漢時七位劉姓王的流放地,或在房陵,或在上庸,當時“房陵”“上庸”同以“縣”稱,二者沒有隸屬關(guān)系。又如唐時濮王李泰遷居鄖鄉(xiāng)縣,鄖鄉(xiāng)縣唐時歸均州管轄,但在秦代,卻是在房陵境內(nèi)。
關(guān)于歷代人員謫居房陵的詳細情況,張歌鶯同志的《房陵帝王流放錄》已作了詳細的記述[9],這里毋庸贅言。潘世東教授在《漢水文化論綱》一書中說:“房陵是我國歷史上所涉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流放地。從秦朝到明朝的1400年里,史書記載有14位帝王被流放到這里。此外,幾千戶的親戚、眷屬的整體流放也有多起。在中國的歷史上,河北的滄州、黑龍江的漠河、四川的巴蜀和黔州,以及新疆和海南等地,都是較為集中的流放地。但是,沒有哪一處能夠在上述幾個方面與房陵相比。尤其是像房陵這樣的幾乎是專供王室成員和高品級人等流放的地域,全國是唯一的?!保?]323這個評價是公允的。
如前所述,房陵在春秋時為防渚,屬庸地,后歸楚上庸縣,入秦后直至秦始皇時代,仍為尚未經(jīng)大量開發(fā)的封閉的農(nóng)耕地區(qū)。始皇帝在此開創(chuàng)謫遷特區(qū),無疑對該地區(qū)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到相當?shù)拇碳ず痛龠M作用。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可以算一下以下三筆賬。
第一筆賬,看一下謫遷來房人員的消費情況如何?始皇帝謫遷來房的第一批人員全是秦國籍官員,其俸祿或是六百石以上者,或是五百石以下者,他們沒有受到抄沒財產(chǎn)的處罰,仍是財富的擁有者,而且有的人仍然保有官爵。他們在房的生活水準不會比先前低多少。第二批來房人員是趙王遷一行人,趙王遷是始皇帝母親娘家的國王,對他在房生活的安排是要讓其他諸侯王看的,所以他們在房的生活水準無疑高出第一批來房者。劉安《淮南子》載:“趙王遷流于房陵,思故鄉(xiāng),作山水之謳,聞之者莫不流涕。”[1]1832可見趙王遷居房心情憂郁,卻可以自由賦詩,自由言情,自由交往,不失為諸侯王的派頭。李泰《括地志》載:“趙王遷墓在房州房陵縣西九里也。”[1]1832趙王遷死后八九百年的唐人,仍然詳其墓塜方位,可見其墓的規(guī)制絕非一般??傊卮鷥膳嗊w入房人員是房陵的高消費人群,對房陵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的刺激作用不能小覷。秦代如此,至于后來的漢代、唐代、宋代的皇帝,他們謫遷人員入房的事跡更為突出。秦時尚沒有贏姓宗親遷房,而后世謫遷入房者多為皇族顯貴。這些皇族顯貴對于財富,更貪婪,更富有,而且更能揮霍,要說他們的高消費對房陵社會經(jīng)濟的刺激作用比秦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第二筆賬,看一下歷代皇朝在房的資金投入情況。秦始皇帝將遷蜀的四千余戶的家產(chǎn)沒收入官,轉(zhuǎn)輸房陵,作為房陵謫遷特區(qū)的先期投入資金,這筆經(jīng)費應該是不小的。以每戶五千金計,少說也有二千萬之多。至于漢代以后的歷代皇朝對房陵的財政投入,由于史料缺乏,我們無法詳知,但這一方面的蛛絲馬跡還是有的。唐代中宗李顯廢為廬陵王遷房,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一書中作了如下記載:
(則天后光宅元年即684年夏四月)“癸酉(陰歷四月二十二日。筆者注,下同),遷廬陵王于房州;丁丑(陰歷四月二十六日),又遷于均州故濮王宅”。胡三省注:“即貞觀末濮王泰遷均州所居故宅?!保?]6420(則天垂拱元年即685年三月)“丙辰(陰歷三月十一日),遷廬陵王于房州。”[3]6434
關(guān)于廬陵王外遷,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有三次記載,《資治通鑒》卻有三次不同內(nèi)容的記載,情況只能作如下推斷:先是在光宅元年夏四月癸酉,詔令“遷廬陵王于房州”,可是在得知房州尚無廬陵王居住的宮室之后,于四天以后的丁丑日,朝廷又下詔遷廬陵王于均州鄖鄉(xiāng)縣,暫住已故濮王李泰住所,同時朝廷開撥公帑在房陵建造廬陵王居室。十一個月以后,房陵宮室建造完工,于是朝廷于次年三月丙辰又詔令廬陵王由均州鄖鄉(xiāng)縣遷至房州。據(jù)此,廬陵王遷房,光就宮室建造,就開銷了朝廷一筆數(shù)額不小的資金。廬陵王如此,此前的濮王李泰遷均州鄖鄉(xiāng),宋皇室趙廷美遷房,再上溯到漢代劉姓王遷房,能說例外?再說歷代非皇室人員遷房者也不少,他們也總得解決住房問題。所以說,如果要問一千多年來,歷代皇朝為謫遷來房者光就建造住房開支了多少公帑,誰人也算不清,道不明的。除此,還有道路、飲水工程等等方面的公帑開支,數(shù)額一定是驚人的。這些錢都花在房陵這塊土地上,能說對這一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不起到相當?shù)拇龠M作用?
第三筆賬,看一下歷代謫遷來房而后又復出的人員給房陵帶來的意外好處。房陵人歷史上受到的最大一次意外巨惠,是來自于廬陵王的復辟。廬陵王在房居住十五年后,于圣歷元年(698年)被召還東都洛陽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正月丙午(正月二十五日)即皇帝位,二月甲寅(二月初四),即下詔“房州百姓給復三年?!保?0]136給復,即免除徭役。突然間房州百姓被免除三年的徭役,豈不是天大的喜事。唐代實行租庸調(diào)法,規(guī)定每年人丁有二十天的力役,如果不服役,可以交納60尺的絹代役[10]。房州領(lǐng)房陵、永清、竹山、上庸四縣,戶4 533,人口21 579[11]1547,能承任賦役的成年男子如果按人口的四分之一計,也有5 395人之多,給復一年,以絹代役計算,等于房州百姓免交323 700尺絹;給復三年,免交971 100尺絹。這該是施給房州百姓多大的實惠!歷史上遷房而后能復辟如廬陵王者,僅此一人而已,其他帝王級人物大多因為是皇權(quán)的潛在危險者,命運不佳,甚至很慘。所以上述房州百姓的意外巨惠,也僅只一次。即使如此,這意外巨惠對房州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刺激作用也是不能小覷的。至于歷代重臣負罪謫房而后又復出,甚至一部分人謫房同時又任該地官職者,人數(shù)也不少,他們之中也一定有人感念房陵這一片熱土昔日對他們的恩德,為房陵做一些好事的。比如因呂不韋案而遷房的秦國籍官員,其后復出并被重用是無疑的,他們多在秦統(tǒng)一六國的戰(zhàn)爭中和秦帝國期間建有功勛,在他們心目中,房陵這片熱土不可能不占有相當?shù)牡匚?。如前所述,在公元?80年上庸歸秦時,房陵在上庸轄境。之后,經(jīng)過秦的再次行政區(qū)劃,房陵升為縣,上庸卻由縣降為房陵的邑鎮(zhèn)。當時上庸的知名度之高,房陵是無法比并的,可為什么入秦以后,這一區(qū)域的命名卻舍“上庸”而取“房陵”呢?個中原因,恐怕不能排除曾經(jīng)遷房而后又復出的秦國籍官員對房陵的眷念之情有相當?shù)年P(guān)系。
以上三筆賬,以金錢論,數(shù)額特巨;以“房陵”的知名度這一非物質(zhì)財富論,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總之,要問歷史上何物對房陵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刺激最為強烈?謫遷特區(qū)之設,當為其一。因為一撥接一撥的外來人員至此,物資供應、生活設施必須跟上,這就迫使種植業(yè)、墾荒業(yè)、畜牧業(yè)、手工業(yè)作坊、水利、交通、商業(yè)、建筑等等一系列相關(guān)的行業(yè)和事務,不發(fā)展也得發(fā)展,不前進也得前進。至于風俗和語言的不斷變化,棄俗趨雅,以及文化教育水準的提高,更是不言而喻的。
附記:
二OO四年春,原十堰大學廖延唐教授對我說:“秦始皇當年對嫪毐舍人四千余家的處理,司馬遷《史記》中說是‘遷蜀’,又說是‘家房陵’,究竟怎么一回事?”說著他順手翻開華中師范大學丁毅華教授撰寫的《湖北通史·秦漢卷》二十四頁處指給我說:“你看,丁先生的意見是遷到了房陵,照這樣說,‘遷蜀’又作何解釋?你搞訓詁,和丁先生又是好友,是不是把這個問題好好討論一下。”關(guān)于始皇帝對嫪毐舍人的處理,我一向?qū)Α斑w房”說持懷疑態(tài)度,我曾經(jīng)向廖先生談過這個意見,引起了他的重視。廖先生原為武漢大學教授,自一九八五年到原十堰大學任教以來,一直負責十堰大學文史研究所的工作。他把丁先生的說法告訴我,目的是讓我和丁先生認真在這個問題上討論一下,拿出有說服力的文章來,因為這畢竟是今日十堰市古代的一件大事。記得當天晚上我即與丁先生通了電話,不久丁先生為了完成省社科院下達的科研任務,專程到鄂西北五縣一市考察,市領(lǐng)導安排我全程陪同,一路上我們就上述問題進行了多次討論。丁先生說,他本人對“遷房”說也有懷疑,但自己科研任務特重,一時顧不上來研究,所以也只好權(quán)從眾說。他建議我不論從那方面講,都應該把這個課題列入自己的研究范圍。并且說,他將把他掌握的有關(guān)史料全部提供給我。
在廖丁二位先生的啟示和鼓勵下,自二OO四年秋冬起,我即開始這個課題的研究。廖先生分別給湖北圖書館和武大圖書館有關(guān)人員寫了信,給我提供了查閱資料的方便。丁毅華教授先后兩次給我寄來資料,并對該課題的文字表述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但遺憾的是,由于我當時的主要精力放在另一書稿上,這個課題的研究時斷時續(xù),直到廖、丁二位先生先后去世,我仍然沒有拿出成文。倒是先后在幾次市內(nèi)外學術(shù)會議上,我就我所了解的史料談了個人不少新的想法,特別是從“家房陵”分析入手談到了秦始皇對鄂西北早期發(fā)展的貢獻,得到了多位學人的肯定。公元二O一一年底,手上的工作大體告一段落,我想無論如何也要把二位先生交代的文章趕寫出來。一來廣泛與同仁交流,征得批評意見;二來以此表達我對二位先生敞朗的學術(shù)胸懷的崇敬以及深切的懷念之情。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劉作霖,楊延耀.鄖陽府志·卷二十八·事紀[M]//鄖陽舊志輯錄.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642.
[3]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09.
[4]沈起煒.中國歷史大事年表[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5]孔 子.論語[M].北京:線裝書局,2011.
[6]班 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7.
[7]潘世東.漢水文化論綱[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8]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M].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11-12.
[9]張歌鶯.房陵帝王流放錄[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6:10.
[10]劉 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1]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