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升
隸書,在我國書法藝術發(fā)展史上最成熟的階段非漢隸莫屬;而漢隸的欣賞和臨摹,又常常以碑拓為主。入藏于平度市博物館的東漢王舍人碑,其碑文書寫為漢隸中的精品之作,更因其碑座的形制為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最早使用赑屃的碑刻,所以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作為平度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王舍人碑是1982年冬在灰埠鎮(zhèn)侯家村西山坡發(fā)掘出土的,當?shù)匕傩辗Q這里為“九冢桃花山”。據(jù)考古調查,此處為一漢墓區(qū),除王舍人碑外,還先后出土了一批漢畫像石、畫像磚等。王舍人碑立于東漢靈帝光和六年(183年),碑形以青螭為首,赑屃作趺(指碑下的石座),造型生動,雕刻精美。碑額寬75厘米,殘高60厘米,厚21厘米;赑屃趺長125厘米,寬90厘米,高33厘米;碑身上段殘去一截,現(xiàn)高110厘米,寬78厘米,厚21厘米。碑文下部剝蝕嚴重,字跡模糊不清。全碑刻字共12行,每行字數(shù)不等,現(xiàn)尚可辨識者186字。出土時碑額下部已殘,唯“漢舍人王君之”六字清晰可辨,為陰文小篆體。
專家據(jù)碑額殘存篆字及碑文中“……郡臺之格,展渾儀之樞”句,推測碑主王君,為漢舍人,系靈臺待詔之一,是太史令屬官。《周記·地官》中有“舍人”之職,專門掌管宮中之政;秦漢置太子舍人,皇后、公主屬官亦置舍人。專家遂將此碑定名為“漢王舍人碑”。
明代翰林院修撰楊慎曾記:“龍生九子,一曰赑屃,好負重,今碑下趺也?!庇纱丝磥恚在P屃為碑趺的歷史由來已久。但在王舍人碑出土前,一般認為,立碑使用赑屃趺始自晉代,隋唐以后成為較普遍的形制,而漢王舍人碑的出土則將赑屃趺的發(fā)端提前到了東漢;而且在全國范圍內,存世漢碑作此式者,此碑為僅見之例。因此,該碑被國內文史專家一致認定為最早使用赑屃趺的碑刻,為研究漢碑形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王舍人碑不僅首開以赑屃為碑座的先河,而且在書法藝術上也閃耀著奪目的光輝。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藝術頂峰,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筆勢生動、風格多樣、婉約俏麗,又不失樸厚自然。王舍人碑正是這一時期隸書的典型代表,碑額陰文篆書,現(xiàn)存“漢舍人王君之”六字,字體寬博舒展;碑文書寫為典型隸書,布局嚴整精妙,字體形態(tài)方正,瘦勁峭拔,用筆沉穩(wěn),屬端莊典雅一派,藝術價值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