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俊
(中共泰州市委黨校,江蘇 泰州 22530)
胡瑗(993-1059)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世稱“安定先生”,為“宋初三先生”之一,宋代義理易學的先驅,也是與南宋思想家朱熹齊名的宋代最有成就的教育家。胡瑗把“仁”看作是治國的根本,把安民視為統(tǒng)治者的重要職守。他說:“君子以至仁之德陶成天下,使一民一物莫不受其賜。是故于一家施仁,則一家之內(nèi)愛敬而尊事之;一國施仁,則一國之內(nèi)愛敬而尊事之,雖有鰥寡孤獨窮民之無告者,均使之不失其所,如此是為眾人之長也?!盵1]247所以,統(tǒng)治者要使天下人對自己信服,最根本的問題就在于實施仁政,而要施行仁政,必須確立民本思想,以仁治國、以德化民,安民養(yǎng)民、被恩及民。同時,還要積極發(fā)揮“仁教”“禮教”的作用。
胡瑗認為,“觀民之道,必以德化”[2]序卦。所以他主張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應善于以德化人。胡瑗以秦始皇雖擁險厄萬里,然未修其德而亡的教訓為例,從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角度闡述了只有以德治國,才可以行堯舜之治,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的道理。他認為,好德者為君子,惡弱者不免為小人。君子有德,才可以升,進而才能“濟天下之民”[2]卷8。圣人有德,有才能的人才會來朝做官,凡有所施為,有所動作,才能有所獲??梢?道德的好壞對于國家、社會和個人都有著直接的影響。
實施仁政,要有仁義品格。所謂仁義,即懷仁、行義。仁者,仁慈寬厚;義者,中正之德。胡瑗在講授《周易》復卦彖詞時認為“圣賢之心以生成天下為心”,指出施政君子必仿天地之德,懷仁以行仁政。為此,統(tǒng)治者要通過自己的仁德來感化民眾,滿足民眾的各種需求,使民眾安居樂業(yè)。而統(tǒng)治者要以仁治國,必先求“仁”。“大人者,大才大德之人也?!盵2]卷1所以,君子之人,應先求仁義以益于身,然后推及于天下,天下“則可長?!盵2]系辭下。胡瑗還要求圣人“模范天地,以施化輔,相天地以保民”[2]系辭上。保民就要“能以仁愛生成于物”,“能以仁義刑政化天下”[2]卷1。當然,保民必須有救天下之心,做到“獨立特行挺然而無所懼憚”[2]卷5。胡瑗所講的“仁德”,也是一種“大中之德”。胡瑗的“大中之德”是一個復雜的概念。他對德的解釋是:"德者,內(nèi)則得之于心,外則得其理?!八J為德有三種,即正直之德、剛德和柔德。社會安定的時候用正直之德;強悍不順的時候用剛德;和順的時候用柔德?!贝笾兄隆熬褪亲屵@三德既慮執(zhí)中,又隨宜制之。顯然,胡瑗講”大中之德“的目的,是既要取之中道,又要靈活變化,澤被萬民,”成太平之化"[2]卷8。
實施仁政要大力進行仁義教化。胡瑗認為,“萬物皆有其漸,故始以仁義禮樂教之、導之”[1]262。胡瑗認為,要使天下人對自己信服,最根本的問題就在于推行仁義教化,做到“以仁義之化,行己之道,興天下之利”[2]卷4。他認為,天下之人雖然沒有什么知識,但只要接受教育,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受到圣人之道的感化?!笆ト艘匀柿x之道、教化之術漸染于天下之人,天下之人雖冥然無所知識,然被上之教化,其心康樂,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不知圣人之道所以然而然,是圣人之道漸染于人,如神之功。”[1]244所以,圣人要注意通過啟發(fā)蒙昧之人,使民孚信于上。當然,不只是在國家強盛時要進行仁義教化,在國家動蕩,社會風氣惡化,教育不興的時候,更要重視仁義教化。
實施仁政要先行仁教,后行罰伐。從胡瑗“剛德”的內(nèi)涵來看,雖強調“仁”,但不否認“刑”。如,“民有不令不肖者,雖善教之,而終不能遷,則必用刑罰以整齊之,使不至于亂”[1]262。再如,奸詐之人不可避免,即使在太平盛世的時候也會有奸臣賊子,但統(tǒng)治者不能姑息養(yǎng)奸,必須及時剪除,以免禍延天下。不過,“刑”也好, “伐”也好,都是“不得已而用之也”[2]卷2。胡瑗主張對于那些為惡者也要先進行教化,實在不能教育才能使用刑罰。但另一方面,胡瑗認為要慎用刑罰。他舉過一個具體的例子,如對待即將被處死的犯人,要特別慎重,他說:“夫刑者斷人肌膚,傷人骨髓;死者不可復生,斷者不可復續(xù),故君子當明顯審慎而用刑罰,辨其情偽,正其枉直,使無至于失法又不可重傷其民。”[2]卷9對犯了錯的人應該“設張其教化,以開示之,使得其曉悟”。如果“性識至昧,雖得號令教化開發(fā)之,而尚不通曉于心,反善趨惡,犯君之教化,則賢明之君,當用刑罰以決正之”。其實,刑罰決正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其“遭桎梏之苦,始曉悟而自悔”,如果他曉悟自悔后“又當肆赦之”[2]卷2。即使將犯罪者處以死刑,也要對他先行仁義之道,讓他死而無怨。胡瑗說:“夫就死者,人之所難也。圣賢先能發(fā)仁義德澤然后使之,冒犯大難至于死地。則民亦說樂而后之無有怨也,說之大民勸矣哉者。夫施說之道,固非小小之事,可以感懷天下之心,必須有仁義德澤以遍施天下,使民難從其勞役,犯其死難,皆無怨心,況乎納之善教民,固勸而勸從之矣?!盵2]卷10也就是說,統(tǒng)治者執(zhí)行法律,處死犯人時也要發(fā)揮仁義教育的作用。
當然,胡瑗也知道,教育的效果不是一下子就能夠達到的,必須長期堅持下去。只有做到 “教化之不已”,才會“知禮義而至于大道”[2]卷2。也就是說,教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經(jīng)過反復而長期的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胡瑗認為,在施行仁義教育的同時,還要被恩及人、興利除害,“使一民一物無不被其澤,無不遂其性”[1]246。而要做到這一點,統(tǒng)治者就必須以民為本、安民為重。
以民為本、安民為重,要有為天下之心和通天下之志。胡瑗認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2]卷5,“國以民為本,本既不立,則國何由而治哉”[2]卷5。為此,君子要立民心,并能以己之心,推天下之心。當國家有難,民不聊生的時候,“當以仁恩之令而為之先也”[2]卷4。同時,天下之人,“人情莫不欲飽暖而惡其饑寒,人情莫不欲壽考而惡其短折,人情莫不欲富貴而惡其貧賤,人情莫不欲安平而惡其勞苦”[1]237,統(tǒng)治者要充分考慮民眾的這些心理欲求。他特別強調統(tǒng)治者應“通天下之志”,要求統(tǒng)治者“不以一己為憂樂,所憂者天下,所樂者天下”,“所憂者,非憂其一身貧賤;憂其君不堯舜,憂其民不仁壽”。只有這樣,天下之人才能“合心而從之”[1]237-238。換言之,君子應當做到憂國憂民不憂己。
以民為本、安民為重,要妥善做好安民工作。胡瑗認為,君子“當盡仁愛之道,以養(yǎng)育萬物,使天下各遂其所,各安其業(yè),以至鰥寡孤獨皆得其所養(yǎng),如此則可以使天下之人,久于無妄之道也”[2]卷5。所以他要求統(tǒng)治者“推己之性以觀天下之性,推己之仁以安天下之物,使天下之人,萬品之物皆安土而定居”[2]系辭上。尤其是在民眾危難之時,應該關心民眾疾苦,“置民于寬廣生育之域”[2]卷7。胡瑗認為,作為君王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解民之難。“民有匱乏者,則出粟帛以濟之;民有失于奢者,則以禮而節(jié)之;民有未出于涂炭者,則出之而使安其所;民有人于兇頑而陷于刑辟者,則使之改過自新?!盵1]238“既不欲一民之餒,又不欲一人之寒?!盵3]卷上“以和眾情,以導眾志,使皆得萃聚而至于亨通?!盵2]卷10他還指出,在百姓有危難的時候,濟民之難不能拖延,“濟民之難,務在于速,不可使之久困也”[2]卷7。另外,還要通過使民足食,促進民眾勞動而厚業(yè)。因為圣人之治天下,沒有不以民足食為本的。所以應當“鑿井耕田,勸勞而厚業(yè),使民無游手,而人皆種作于田畝”。其實,胡瑗雖然言天命,但他在解經(jīng)中更重視統(tǒng)治者安民之重要。如他解釋《洪范》中“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xié)厥君”一句說:“下民之命者或貧或富或貴或賤或壽,莫非天定之使然也。然則既有短長之命又定其貴賤之材,而且助合居,其使有恒產(chǎn),則如懋稼穡以足食,勤蠶桑以有衣使樂歲。上可以供給父母,下可以畜妻子。兇年免于死亡,莫非天之佑而使然也?!盵2]卷10
以民為本、安民為重,要節(jié)取其利,使民心悅豫。國家關于財稅方面的政策措施要符合實際情況,順應民心民意。胡瑗認為圣人所動如果都能順于民心,那么民眾也就會順從擁護了。那么,應如何順應民心民意呢?胡瑗指出要厚民。厚民就是行仁義之道,務農(nóng)重本、輕徭薄賦。胡瑗特別強調酌民厚薄,取之有節(jié)。他認為賦稅之設應當取之中道?!叭≈^甚,則在下者財匱而不能給;取之薄,則在上者用度不足。是以量時之豐約,酌民之厚薄,使天下之人樂從而易于輸納,可謂得節(jié)之道也?!盵1]260-261此外,賦稅之設還要做到取之以時,用之有節(jié),“使至微至隱之物皆遂其生而涵濡其性”[1]260。尤其在天下未定,萬民未安之時,不可煩民擾民,必須“省其刑罰,措其甲兵,輕其徭役,薄其稅斂”[2]卷2,讓民安息。
此外,以民為本、安民為重,還要注意觀察、調查、了解民情。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使人民安居樂業(yè)。一方面,要做好調查,不要迷信舊章,“紛華盛麗不可閡”[3]卷上。同時,為君者要善納芻蕘之言,以求天下之情。因為天下之情,有邪有正,有佞有賢,訪芻蕘以免一些官員的欺天之言。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還必須防止“親嬖幸,遠忠良”,以免讒言塞耳。另一方面,要善于與人謀劃。他要求“圣人凡欲施為,凡所舉動之時,必先與眾謀其得失之理,謀之卿士,謀及庶人,詢及眾庶,謀及鬼神以明其得失,以別其吉兇”[2]系辭下。尤其是有關立君、遷國、平治危亂、征討敵國等大事一定要集思廣益。此外,統(tǒng)治者自己也要多作一些研究和思考。他認為, “君之所以治天下之務,思慮之深則無有不通矣”,只有“思深則事當,事當則可久矣”[3]卷上。
胡瑗把禮治作為仁治的一個重要手段。他認為,就治國而言,有關影響國家、社會穩(wěn)定的人和事,需要進行打擊,但涉及到止息忿爭之類的矛盾,只能用“禮”來節(jié)之,這就是他所說的“止節(jié)之道”[2]序卦。如爭訟之事,持之以禮,“忿爭辨訟自然可以息也”[1]264。再如,鼎新法令,革民弊亂,“必先正其至尊之位,定其尊卑之分,以凝成其命令而新其法制”[1]240。
胡瑗認為,“禮”是保持人們行為“合中”的調節(jié)器。他認為,有了“禮制”,人們的欲望和行為就會保持一種適中的狀態(tài),“而放僻之心無自入矣”[2]卷3。同時,有了“禮制”,就可以安定民眾之心志,使之分清上下等級。胡瑗的這一思想與孔子的“克己復禮為仁”是一致的。如果一個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禮”,也就合于“仁”了。所以胡瑗把“君圣臣賢,上行下化”視為“國之文”,把“父義母慈,兄友弟恭”,以及“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nèi)”,視為“家之文”。他認為,如果做到這一點,就會出現(xiàn)“刑罰措而不用,兵革寢而不作”的仁治局面[1]246。禮也是統(tǒng)治者重要的統(tǒng)治手段。尤其是居于宰相之位的高官,制禮可正天下之序,“開發(fā)天下之事業(yè),如此是文明章美之極至者也”[1]256。其實,胡瑗講“仁德”也是講“禮”。他指出:“男女既成則有夫婦,夫婦既正則有父子,父子既立則有君臣,君臣既正則有上下,既有上下,則禮義之道有所注錯。”同時,這也是“正天下、治邦國,人倫之大本”[2]序卦。一個人有了禮的修養(yǎng),則“言語、飲食、心意思慮、出處進退,以至嗜欲皆有所節(jié)”[2]卷10。這種有節(jié)的行為,也就是一種仁德行為。
當然,胡瑗所講的“禮”也是一種等級制度。他解釋說:“天下既已和樂,然而不節(jié)則亂。故圣人制禮以定之,使上下有分尊有序,故以亨為禮也?!盵2]卷1胡瑗認為, “居君臣之分,尊卑之差,豈可無別”[2]卷8。而這種“別”又必以“禮”分。所以胡瑗強調在下者對在上者的絕對服從,特別是天下對君的絕對服從。由此,胡瑗在提倡“禮”的基礎上,還提出了臣子應忠君的要求。胡瑗的“忠”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專一”。他認為天地生成萬物,“不煩而物成,不勞而物遂者,亦由其得一故也”。所以“忠”也是“一”,如果“不得專一之道”,就不能“示人易矣”,也“不能示人間矣”[2]系辭下。二是指盡職。這方面的論述較多。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2]卷7“不失天下之望,守其位分”[2]卷1“為君能供君之職,為臣能盡臣之道”[1]卷下等。胡瑗認為,一個人是否有忠的品行,既要看他平常的表現(xiàn),更要看他在國家或君王遇到危難時能否“盡忠竭力,奮死不顧,雖重險在前,亦沖冒而往也”。如果為人臣者,“不盡忠竭節(jié)、見危授命,則有不忠之罪”[2]卷7。實際上,過分強調禮制的等級和下對上的忠誠是有消極意義的,但“禮”也是一種規(guī)范,由于君臣等級不同,所以君臣就必須按照各自的規(guī)范來行事。胡瑗認為,天下社會是一個按“禮”運行的整體,所以無論是一家還是一國,都要按“禮”行事,使“修身、齊家、治國、正天下皆有所節(jié)”[1]247。從這種意義上講,他的這一思想又具有了一定的積極意義。
胡瑗認為,在體情防亂方面,應該充分發(fā)揮“禮”的約束功能。一方面,要通過等級和規(guī)范來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還要通過“禮”來發(fā)揮“仁教”的作用。客觀地說,胡瑗與孔子一樣把“行仁”看作制禮的根本目的,因此行仁即要推行禮教。同時,胡瑗認為,禮教也不能單一地發(fā)揮作用,“禮”要與“樂”結合起來,才能發(fā)揮作用。他說:“大凡禮樂之道,必相須而成,然后節(jié)制和平,皆得其所也?!盵2]豫卦上六所以要做到禮樂兼?zhèn)洹!岸Y樂之化,以漸以摩,使之入人肌膚,藏民之骨髓?!盵2]卷6所以禮樂不能分離?!叭舳Y勝而樂不至,則民散而不和也;樂勝而禮不至,則民蕩而不反也。”[1]247不過,有一點必須注意,胡瑗有時把禮與刑放在一起講,如“禮以節(jié)之,有刑以齊之”[2]卷5“樂以和之,禮以節(jié)之,刑以治之”[2]卷1。這說明胡瑗講“禮”雖然不排斥“刑”的作用,但他認為,齊之以刑必須以禮樂為先,強調用“刑”應以仁義禮樂教之、導之。
在以禮教民,以禮治亂方面,胡瑗對統(tǒng)治者也提出了要求,這就是要有禮樂之修。講“禮”當然離不開禮儀,他認為“圣人之知,必由禮而修飾之”[2]系辭上。所以修禮要修禮儀,即他所說的“修飾于外”[2]序卦。比如君臣相交,要遵循忠義禮節(jié)。君要以禮敬接于臣,臣要以忠節(jié)事其君。當然修“禮”不只是修外,更重要的是修內(nèi)。胡瑗認為,“禮”也是人的一種品質。就為君者來說,講禮“必以謙順為本,以恭敬為先。茍不能恭敬而行之,亦不足謂之禮”[1]230。胡瑗非常贊賞周公忠節(jié)謙恭的品格。他認為,“上盡忠節(jié)以奉于君,下盡謙恭以下于人,自古至今未有如周公之德者也”[1]250。
總之,胡瑗把“仁”看作是安民治國的根本,他希望統(tǒng)治者實施仁政,被恩及人,要求統(tǒng)治者真正把民眾的利益放在心上,以民為本,讓民安身。同時,胡瑗強調“禮”在仁治與安民中的積極作用。胡瑗的這些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價值,值得我們作更深入的研究。
[1]徐建平.胡瑗[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
[2]胡瑗.周易口義:四庫全書文淵閣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胡瑗.洪范口義:四庫全書文淵閣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